双周评第六十一篇—《南方》:记录与还原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南方》:记录与还原
楚些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二十几年,同步进行的是中国社会结构所发生的深刻裂变。人口红利、劳动密集型产业、打工潮的涌动等构成了贡献国民生产总值的基座部分。学者秦晖曾指出,中国经济这一高速列车,其持续性挺进是建立在低人权和低福利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其所言成立,那么提及的低人权和低福利的对象是哪些群体?这里面的答案不言自明,也许最先想到的就是农民工,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与我们血肉相关,贴近当下的现实,却似乎又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作为个体的价值、权利、尊严,遭遇资本与权力大面积的整饬与删改,宿命般的无奈与软弱将其裹紧。相比他们的经济收入,或者所在的社会层级的地位这样的问题,他们集体的失语似乎更令人担忧。多年前的孙志刚案可为佐证,当他的悲惨遭遇只能以一具冰冷的尸体说话,就此激发人们普遍关注,进而推动整体架构中某一制度层面的改进之际,如此这般,岂不为之而感慨!
二十几年过去了,一些声音正努力地冲破这一失语的语境,其中有来自外围的社会学方面的调查手记,也有内部声音的鹊起,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和博客是其中的信息分散点,而话语的聚合则集中在打工文学的涌现这一事件之上。郑小琼、王十月、塞壬以及《南方》的作者张谋,作为打工族中的一员,分别以不同的体裁,承载自我鲜活的打工体验,以此切入等级森严、生铁一般沉默冰冷的生活整体。恰恰是因为采取内部迸发的形式,所以,他们的撼动才会如此真切。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偏爱苦难,偏爱苦难叙事中的独特体验。韩少功曾经说过:“人很怪,很难记住享乐,对一次次盛宴的回忆必定空洞和乏味,唯有在痛苦的土壤里,才可以得到记忆的丰收”。即使是同一个群体,苦难的姿态也不尽相同,对于沉睡者来说,苦难是肉体的,是一种短暂的存在,其精神投射的力度偏弱,与他者相切之际,或者被赏鉴,或者施之以同情;而对于苏醒者来说,苦难将越过具体之上,进入记忆,成为永远抹不去的心理原点。他们并不在乎他者的怕打手法,之所以长久地面对苦难,最大的诉求仅仅是从中照见自己,即“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生活。”
《南方》系列组章计十六万字,作者以散文体的形式,将那些逝去的打工生活片断(1999-2009十年打工生活)加以连缀和组合。从青春少年到近而立之岁,自我精神的倔强生长映射其间,当然,再次从记忆中打捞那些苦难的细节,书写它们,还原它们,非精神勇气这样的客套用语所能解答。作者张谋,为80后散文新势力群体中的一员,《南方》之前,通过论坛形式,我接触了不少他的散文作品。在我的理解,《南方》似乎更像一个拐点,因为他此前的写作形式,如同漂荡在空中的风筝,虽然有若隐若现的细线连接于大地,依然失之于空旷和游离。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其处理方式以及文字的传达能力紧密相关。拾级而上的过程中,对于散文作者的自我重复,以及由此生发的写作困境以及情绪上的苦恼,我自身有着深切的理解。跨过去不一定就是海阔天空,而跨不过去却总是幽闭的洞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在《南方》里,作者张谋换了一种方法来书写自己。从手法上看,走的是纪实的路子,一方面致力于物理性要素的落定,比如打工阶段的衣食住行等,皆一一得以还原。在《南下》一节中,从列车的极端拥挤中,读者可见出作为个体的生理上的极限,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下来,只有两瓶水来对付。在拘留所里,恐惧和绝望压在肉体之上,使得年青的他遗忘了生理排泄。在《饭堂》一节中,为了控制支出,他在为三元一碗的刀削面和五元一碗的家乡面食间纠结。在其他地方,我们会看到三十元一件的衣服作为他一生中穿的最昂贵的上衣,还有工友们由二点五元的散装酒所带来的快乐,等等,诸如这样的细节很多,我们很容易算出其中的经济账,当然,由经济账也很容易透视个体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作者又致力于去情感化以及去价值判断化的话语建构。他的语言表达近乎贴近地面的低语,即使是涉及感情经历的场景,也总是努力控制悲怆的情绪,面对宿命般的挫败,他坦言:“工厂,养不起爱情,爱情是上层建筑,需要物质这个基础。”去情感化并不意味着叙述中没有情感,只是让情感经过沉淀之后变得低沉,隐藏地更深。作为社会信息的交集点,他在讲述周遭的世界的时候,同样控制自我的倾向性,或者可以这样说,张谋努力地讲清楚事实,让其具象化,场景化。比如《死亡》小节中的结尾,一个工友是电工高手,死亡后才被人发现是故意触电而死,他为家庭的巨大压力而殉道,用一份保险单来还生存之债,这种巨大的生存之重,将是个永恒的秘密,所以,作者在结尾处使用了“猜想”这个词汇,以免打扰逝者。生存真相高于一切,窥见它的秘密,不是来自个体的学问训练,而是来自苦痛细节的一点点积累,也因此,先验的价值判断,在塞尚所言的令人可畏的“生活”面前,有时是失效的。从技术处理上看,作者将打工生活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单元,让其重新陌生化。这些单元一一对应生活历程中重要的精神地理标记,它们包含工厂、流水线、旱冰场、录像厅、城中村、黑职介、集体宿舍等等,这些标记的聚合,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生活场景的聚合,进而实现对个体生活史的整体还原。书写这些场景的心理状态,凸显出冷静和客观的色泽,这就意味着王国维先生所言的“出”的问题,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散文写作,离开观照,意味着太多的紧张,太多个人情绪的带入,必影响传达的深度,以及审美效果的接受。有了观照,记忆的片断,曾经的过往,包括“我”自己,皆会得以重新陌生化,这也是文学作品具备审美感染力的必经之途。在《南方》这部集子里,可以惊喜地发现张谋这位80后年青散文作者艺术上初步的成熟。
类似记录片式的风格,场景的叠加过程中,细节如刀锋般冷冷地楔入,摇晃的影像稳稳地扎根于个人史的各个端点之上,构成深入的根系,诸如此类,这些特性,对应了非虚构写作的主体内容。当然,涉及打工生活的非虚构文本,如果仅仅是个人苦难生活的还原,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有所投射,比如长期的流水线操作带来的人与机器同质化的结果,比如等级架构对个体精神的碾压以及对大量工人的意志的摧毁,还有权力话语体系下个体的扁平化,还有长期恶劣的环境所形成的负面因素的传染性。这些更为宽阔的社会学主题,对于文本是个很大的挑战。《南方》系列,作者对上述问题也有所触及,不过,很显然是以压缩的形式。总体而言,这部作品自我的色彩浓厚一些,如何打开自己,让更多外围的影像进入心理沉淀的内容,是作者以后的写作实践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马尔克斯说过,真实永远是文学的最佳模式,而此处提及的真实,应该对应的是一般的真实,包容诸多社会现实的本质上的真实。河流足够宽阔,方能收容更多的鱼儿,也因此,我们都应该请记住别尔加耶夫的忠告,必须尽早从专注于自我的状态中超越出来,说出我的真相的同时,也要说出他们的真相。
楚些
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二十几年,同步进行的是中国社会结构所发生的深刻裂变。人口红利、劳动密集型产业、打工潮的涌动等构成了贡献国民生产总值的基座部分。学者秦晖曾指出,中国经济这一高速列车,其持续性挺进是建立在低人权和低福利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其所言成立,那么提及的低人权和低福利的对象是哪些群体?这里面的答案不言自明,也许最先想到的就是农民工,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与我们血肉相关,贴近当下的现实,却似乎又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作为个体的价值、权利、尊严,遭遇资本与权力大面积的整饬与删改,宿命般的无奈与软弱将其裹紧。相比他们的经济收入,或者所在的社会层级的地位这样的问题,他们集体的失语似乎更令人担忧。多年前的孙志刚案可为佐证,当他的悲惨遭遇只能以一具冰冷的尸体说话,就此激发人们普遍关注,进而推动整体架构中某一制度层面的改进之际,如此这般,岂不为之而感慨!
二十几年过去了,一些声音正努力地冲破这一失语的语境,其中有来自外围的社会学方面的调查手记,也有内部声音的鹊起,自媒体时代的微博和博客是其中的信息分散点,而话语的聚合则集中在打工文学的涌现这一事件之上。郑小琼、王十月、塞壬以及《南方》的作者张谋,作为打工族中的一员,分别以不同的体裁,承载自我鲜活的打工体验,以此切入等级森严、生铁一般沉默冰冷的生活整体。恰恰是因为采取内部迸发的形式,所以,他们的撼动才会如此真切。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学偏爱苦难,偏爱苦难叙事中的独特体验。韩少功曾经说过:“人很怪,很难记住享乐,对一次次盛宴的回忆必定空洞和乏味,唯有在痛苦的土壤里,才可以得到记忆的丰收”。即使是同一个群体,苦难的姿态也不尽相同,对于沉睡者来说,苦难是肉体的,是一种短暂的存在,其精神投射的力度偏弱,与他者相切之际,或者被赏鉴,或者施之以同情;而对于苏醒者来说,苦难将越过具体之上,进入记忆,成为永远抹不去的心理原点。他们并不在乎他者的怕打手法,之所以长久地面对苦难,最大的诉求仅仅是从中照见自己,即“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理解生活。”
《南方》系列组章计十六万字,作者以散文体的形式,将那些逝去的打工生活片断(1999-2009十年打工生活)加以连缀和组合。从青春少年到近而立之岁,自我精神的倔强生长映射其间,当然,再次从记忆中打捞那些苦难的细节,书写它们,还原它们,非精神勇气这样的客套用语所能解答。作者张谋,为80后散文新势力群体中的一员,《南方》之前,通过论坛形式,我接触了不少他的散文作品。在我的理解,《南方》似乎更像一个拐点,因为他此前的写作形式,如同漂荡在空中的风筝,虽然有若隐若现的细线连接于大地,依然失之于空旷和游离。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其处理方式以及文字的传达能力紧密相关。拾级而上的过程中,对于散文作者的自我重复,以及由此生发的写作困境以及情绪上的苦恼,我自身有着深切的理解。跨过去不一定就是海阔天空,而跨不过去却总是幽闭的洞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在《南方》里,作者张谋换了一种方法来书写自己。从手法上看,走的是纪实的路子,一方面致力于物理性要素的落定,比如打工阶段的衣食住行等,皆一一得以还原。在《南下》一节中,从列车的极端拥挤中,读者可见出作为个体的生理上的极限,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下来,只有两瓶水来对付。在拘留所里,恐惧和绝望压在肉体之上,使得年青的他遗忘了生理排泄。在《饭堂》一节中,为了控制支出,他在为三元一碗的刀削面和五元一碗的家乡面食间纠结。在其他地方,我们会看到三十元一件的衣服作为他一生中穿的最昂贵的上衣,还有工友们由二点五元的散装酒所带来的快乐,等等,诸如这样的细节很多,我们很容易算出其中的经济账,当然,由经济账也很容易透视个体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作者又致力于去情感化以及去价值判断化的话语建构。他的语言表达近乎贴近地面的低语,即使是涉及感情经历的场景,也总是努力控制悲怆的情绪,面对宿命般的挫败,他坦言:“工厂,养不起爱情,爱情是上层建筑,需要物质这个基础。”去情感化并不意味着叙述中没有情感,只是让情感经过沉淀之后变得低沉,隐藏地更深。作为社会信息的交集点,他在讲述周遭的世界的时候,同样控制自我的倾向性,或者可以这样说,张谋努力地讲清楚事实,让其具象化,场景化。比如《死亡》小节中的结尾,一个工友是电工高手,死亡后才被人发现是故意触电而死,他为家庭的巨大压力而殉道,用一份保险单来还生存之债,这种巨大的生存之重,将是个永恒的秘密,所以,作者在结尾处使用了“猜想”这个词汇,以免打扰逝者。生存真相高于一切,窥见它的秘密,不是来自个体的学问训练,而是来自苦痛细节的一点点积累,也因此,先验的价值判断,在塞尚所言的令人可畏的“生活”面前,有时是失效的。从技术处理上看,作者将打工生活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单元,让其重新陌生化。这些单元一一对应生活历程中重要的精神地理标记,它们包含工厂、流水线、旱冰场、录像厅、城中村、黑职介、集体宿舍等等,这些标记的聚合,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生活场景的聚合,进而实现对个体生活史的整体还原。书写这些场景的心理状态,凸显出冷静和客观的色泽,这就意味着王国维先生所言的“出”的问题,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散文写作,离开观照,意味着太多的紧张,太多个人情绪的带入,必影响传达的深度,以及审美效果的接受。有了观照,记忆的片断,曾经的过往,包括“我”自己,皆会得以重新陌生化,这也是文学作品具备审美感染力的必经之途。在《南方》这部集子里,可以惊喜地发现张谋这位80后年青散文作者艺术上初步的成熟。
类似记录片式的风格,场景的叠加过程中,细节如刀锋般冷冷地楔入,摇晃的影像稳稳地扎根于个人史的各个端点之上,构成深入的根系,诸如此类,这些特性,对应了非虚构写作的主体内容。当然,涉及打工生活的非虚构文本,如果仅仅是个人苦难生活的还原,还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有所投射,比如长期的流水线操作带来的人与机器同质化的结果,比如等级架构对个体精神的碾压以及对大量工人的意志的摧毁,还有权力话语体系下个体的扁平化,还有长期恶劣的环境所形成的负面因素的传染性。这些更为宽阔的社会学主题,对于文本是个很大的挑战。《南方》系列,作者对上述问题也有所触及,不过,很显然是以压缩的形式。总体而言,这部作品自我的色彩浓厚一些,如何打开自己,让更多外围的影像进入心理沉淀的内容,是作者以后的写作实践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马尔克斯说过,真实永远是文学的最佳模式,而此处提及的真实,应该对应的是一般的真实,包容诸多社会现实的本质上的真实。河流足够宽阔,方能收容更多的鱼儿,也因此,我们都应该请记住别尔加耶夫的忠告,必须尽早从专注于自我的状态中超越出来,说出我的真相的同时,也要说出他们的真相。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