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
2020-09-17抒情散文房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4 编辑
迷 路第二天,晚饭后,我到这固山上,在它的路上走。我们学习的地点,在山下一个建筑物的二楼。住的地方在
迷 路第二天,晚饭后,我到这固山上,在它的路上走。我们学习的地点,在山下一个建筑物的二楼。住的地方在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4 编辑 <br /><br /> 迷 路
第二天,晚饭后,我到这固山上,在它的路上走。
我们学习的地点,在山下一个建筑物的二楼。住的地方在山腰茂密丛林的环绕中。为期两周的学习之余在半山腰的路上,散步行走。那几条环绕山体的路,构成多个交汇的地点,它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而从几条主干道上,都会分孽出几条向山上去的小路……
起初,我以方向感判断是否偏离了居住地。事实上,一不小心,我就走出预想的范围,而迷失到分叉的路上去。在高大树木的掩盖里,我找不到能够在视线里作为参照物的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返回来,但在返回时,却遇到了分岔的路口,每一个路口都试着走几个来回,折腾到天黑了很久,才突然发现自己回来了。
第一个夜晚,我们鲁院鲁班的几位同学乘车外出,在距离山体外几里地的一家小饭馆小酌归来,我们只记住那条明发路进入这个山里的入口。进来之后,车子一直往前开,拐过一个路口奔到一条以为正确的路上。那一条路把我们引入深山里。在那条越来越远的道上,小车绕着圈子,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几圈之后,我们发现回到了原点。那条进入居住地的道路在哪?
车子带着几个迷失方向的人,在漆黑的山林里,被那条路牵引着,缓慢绕行。两只车灯,像两个浑浊的老眼,迷茫地望向前方。它是唯一能在内心抓住的东西。高大密集的树木在车灯扫过的地方,晃悠着闪过。我们被那些延伸着的密林紧紧包围着,一个个屏住呼吸……
“求救吧?!”一个坐在车内的女生突然说。
司机孙同学很镇定,哈哈笑出声来。“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怎么求?莫急,莫急。”车子开到一个地段,我认出了一棵挂着牌子的树。“看出来了没有,刚才我们经过了它。“几个人身体前倾,脑袋朝向那棵树。众人应道:“没错,没错,没错。”作为司机,孙同学为自己记不得路自嘲着:这是进入迷宫出不来的节奏啊。
孙同学终于回忆起来:“从那个原点退回,就能找到进入内部的另一条路。”事实证明孙同学是正确的。倒回来的汽车,寻到了那条隐藏在高大树木一侧的路径,然后,进入了那个半山腰的四合院。
“如果是一个人在这山间的路上走,是很容易迷失到山林里的。”晚饭之后,一些人出了居住的房子,结伴到山上走。我在四合院前面的一个很大河塘的岸边椅子上,坐下来。水里飘着一只小船。坐在我身边的M同学说:为什么没有人登上那条船?到那条船上,去划船吧?
那条船是给人游玩的吗?怎么没见人到条船上去。你看看那条船很旧了。
应该是可以划的。不然,船放在那里就没意义了。
也许是一条废弃掉的。
不可能。
那我们就等着看,看到底有人去划吗。
等了很久,没有看到人走进那条船。船是上了一条绳索的,栓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那个同学经不住好奇,就走到那条绳索前,一会之后,他回来说:那是条好船,去划吧。
我摇摇头:坐在这微风吹拂的椅子上,比划船好啊。
我不了解那条船的来历,不知道河水深浅,不知道船是否牢固,很小的时候我划过船,稍一点就离开了有着大河和木船的故乡。我目光盯者泊在河边暗黑色的木船,内心是幻想到坐到船上去的。在水面上漂游,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我甚至想到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那位撇下老婆孩子,一心飘到河里,不愿意上岸的父亲。但我只是在那个念头里,并不能付诸行动。天越来越暗了,上空有月,但光晕朦胧,四周模糊不清。
后来,不断幽深的夜,连我的那个念头也打消了。
我回到被风包围的感觉里,那些闪亮的绿色,在暗处藏起了形态。一声两声的蛙鸣响起来,接着更多的叫声加入了进来。我很久没听到青蛙叫了。追溯起来,那连成一片的蛙鸣,在少年的村庄的那个河塘,以及夏天的水稻田里。
在那十三天里,我每天都要去看看船。终于在一个黄昏,我看到一个人登上了那条船。船像一条影子,在月光照着的朦胧水面上漂游,四周没有一个人影。我想着同学们都到山里去了,他们大概比我更喜欢那些迷宫样的路径。我缓缓靠近岸边,那条船已经到了离我很远的地方,它几乎飘到了河的东头……我本想追到那头去,但我听到不知来自何方的一只鸟的长鸣声。站在那里,我觉得空间仿佛藏匿着什么危险。我定眼去看河面,那条船却不见了。
我无法解释它的存在与消失。觉得自己被什么困住了。我离开了那条岸。
那条船,仿佛是内心的一道坎。第四天傍晚,我依然去坐那条椅子,然后听到,一个同学迷失在山路上的消息。起初大家都没在意,直到一个和她结伴的同学反复强调,大家才一起结伴,赶往山里,我也加入了寻找那个同学的队伍。后来,大家都回来了,没人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个同学。
次日课堂上,我们看见了那个同学。有人说,那个同学半路上遇见了一条狼狗,她被吓得一直往前跑,在山里转悠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回来的路。“一个陌生的地方,就是一张面纱,它在我的面前遮住了很多内容。”后来,我应邀和一个同学到山上走,连续走了后面的几天,遇到迷路的状况,我们按原路返回。甚至在一条围墙跟前,不知道走左边还是右边,直到两边都走过很长的路,才摸索到回来的路。我想象过世界的迷宫,却从没想象过无数条摆在自己眼睛底下的路,寻找一条看起来简单的方向,是那么困难。此后几天,为了揭开这荒山野岭,每一处地理纹理,我们都加强了自觉的记忆。
离开它的前夜,这里所有的山路,在头脑里,都有了大致的判断。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在预设的时间跨度里,经过了身体和精神不断打开的通道。而在我内心,自然就仿佛上帝,我在无限接近它。世界在表面的迷惑下,总要留给你它进入的一些暗道,那仿佛我们存在的另一种神秘真相……
2015年6月2日
第二天,晚饭后,我到这固山上,在它的路上走。
我们学习的地点,在山下一个建筑物的二楼。住的地方在山腰茂密丛林的环绕中。为期两周的学习之余在半山腰的路上,散步行走。那几条环绕山体的路,构成多个交汇的地点,它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而从几条主干道上,都会分孽出几条向山上去的小路……
起初,我以方向感判断是否偏离了居住地。事实上,一不小心,我就走出预想的范围,而迷失到分叉的路上去。在高大树木的掩盖里,我找不到能够在视线里作为参照物的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返回来,但在返回时,却遇到了分岔的路口,每一个路口都试着走几个来回,折腾到天黑了很久,才突然发现自己回来了。
第一个夜晚,我们鲁院鲁班的几位同学乘车外出,在距离山体外几里地的一家小饭馆小酌归来,我们只记住那条明发路进入这个山里的入口。进来之后,车子一直往前开,拐过一个路口奔到一条以为正确的路上。那一条路把我们引入深山里。在那条越来越远的道上,小车绕着圈子,找不到居住的地方。几圈之后,我们发现回到了原点。那条进入居住地的道路在哪?
车子带着几个迷失方向的人,在漆黑的山林里,被那条路牵引着,缓慢绕行。两只车灯,像两个浑浊的老眼,迷茫地望向前方。它是唯一能在内心抓住的东西。高大密集的树木在车灯扫过的地方,晃悠着闪过。我们被那些延伸着的密林紧紧包围着,一个个屏住呼吸……
“求救吧?!”一个坐在车内的女生突然说。
司机孙同学很镇定,哈哈笑出声来。“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怎么求?莫急,莫急。”车子开到一个地段,我认出了一棵挂着牌子的树。“看出来了没有,刚才我们经过了它。“几个人身体前倾,脑袋朝向那棵树。众人应道:“没错,没错,没错。”作为司机,孙同学为自己记不得路自嘲着:这是进入迷宫出不来的节奏啊。
孙同学终于回忆起来:“从那个原点退回,就能找到进入内部的另一条路。”事实证明孙同学是正确的。倒回来的汽车,寻到了那条隐藏在高大树木一侧的路径,然后,进入了那个半山腰的四合院。
“如果是一个人在这山间的路上走,是很容易迷失到山林里的。”晚饭之后,一些人出了居住的房子,结伴到山上走。我在四合院前面的一个很大河塘的岸边椅子上,坐下来。水里飘着一只小船。坐在我身边的M同学说:为什么没有人登上那条船?到那条船上,去划船吧?
那条船是给人游玩的吗?怎么没见人到条船上去。你看看那条船很旧了。
应该是可以划的。不然,船放在那里就没意义了。
也许是一条废弃掉的。
不可能。
那我们就等着看,看到底有人去划吗。
等了很久,没有看到人走进那条船。船是上了一条绳索的,栓在岸边的一块石头上。那个同学经不住好奇,就走到那条绳索前,一会之后,他回来说:那是条好船,去划吧。
我摇摇头:坐在这微风吹拂的椅子上,比划船好啊。
我不了解那条船的来历,不知道河水深浅,不知道船是否牢固,很小的时候我划过船,稍一点就离开了有着大河和木船的故乡。我目光盯者泊在河边暗黑色的木船,内心是幻想到坐到船上去的。在水面上漂游,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我甚至想到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那位撇下老婆孩子,一心飘到河里,不愿意上岸的父亲。但我只是在那个念头里,并不能付诸行动。天越来越暗了,上空有月,但光晕朦胧,四周模糊不清。
后来,不断幽深的夜,连我的那个念头也打消了。
我回到被风包围的感觉里,那些闪亮的绿色,在暗处藏起了形态。一声两声的蛙鸣响起来,接着更多的叫声加入了进来。我很久没听到青蛙叫了。追溯起来,那连成一片的蛙鸣,在少年的村庄的那个河塘,以及夏天的水稻田里。
在那十三天里,我每天都要去看看船。终于在一个黄昏,我看到一个人登上了那条船。船像一条影子,在月光照着的朦胧水面上漂游,四周没有一个人影。我想着同学们都到山里去了,他们大概比我更喜欢那些迷宫样的路径。我缓缓靠近岸边,那条船已经到了离我很远的地方,它几乎飘到了河的东头……我本想追到那头去,但我听到不知来自何方的一只鸟的长鸣声。站在那里,我觉得空间仿佛藏匿着什么危险。我定眼去看河面,那条船却不见了。
我无法解释它的存在与消失。觉得自己被什么困住了。我离开了那条岸。
那条船,仿佛是内心的一道坎。第四天傍晚,我依然去坐那条椅子,然后听到,一个同学迷失在山路上的消息。起初大家都没在意,直到一个和她结伴的同学反复强调,大家才一起结伴,赶往山里,我也加入了寻找那个同学的队伍。后来,大家都回来了,没人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个同学。
次日课堂上,我们看见了那个同学。有人说,那个同学半路上遇见了一条狼狗,她被吓得一直往前跑,在山里转悠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回来的路。“一个陌生的地方,就是一张面纱,它在我的面前遮住了很多内容。”后来,我应邀和一个同学到山上走,连续走了后面的几天,遇到迷路的状况,我们按原路返回。甚至在一条围墙跟前,不知道走左边还是右边,直到两边都走过很长的路,才摸索到回来的路。我想象过世界的迷宫,却从没想象过无数条摆在自己眼睛底下的路,寻找一条看起来简单的方向,是那么困难。此后几天,为了揭开这荒山野岭,每一处地理纹理,我们都加强了自觉的记忆。
离开它的前夜,这里所有的山路,在头脑里,都有了大致的判断。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在预设的时间跨度里,经过了身体和精神不断打开的通道。而在我内心,自然就仿佛上帝,我在无限接近它。世界在表面的迷惑下,总要留给你它进入的一些暗道,那仿佛我们存在的另一种神秘真相……
2015年6月2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