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现场》,直面中国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越过《现场》,直面中国
文字,是思维的直接果实,尤其是系统性文字,可以让读者分享一桌思维的盛宴。微博盛行以来,尽管可以传递海量的信息,然则这些只言片语,终究支撑不起思维的大厦,如犹太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信息和知识越多,我们就难以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个意义来说,纸质的阅读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可以将大量的材料整合在一起,定向性地朝向某个思维认知的支点,从而能够与读者一道,展开集中深入的对话。
近二十年来,纪实性文字,以其还原历史事件抑或现场的能力,以其情感的热度以及思维的穿透力,以其直面真相的勇气,每每在社会大众语境中掀起波澜,促发社会学意义上的讨论和关注。2002年的《我向总理说实话》,2003年的《中国农民调查》,这两本纪实文学作品所触发的三农问题至今仍余波未平,而杨显惠所著的《定西孤儿院记事》及《夹边沟记事》则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两个年份出版,写作这两本书之前,作者历经数年,搜寻和采访了近百名当事人,以“贵在实录”的史家笔法,再现了反右运动这一尘封已久的历史史实。2009年,一位名为李幺傻的记者以写手身份登陆天涯杂谈,连载其纪实作品《暗访十年》(后结集成书,201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为这一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作者以手记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敞开了边缘社会群落的生存状态和法则,地下乞丐王国,非法采血,酒托,医托,代孕等等,不为公众所知的阴暗与潮湿,经过其冷静笔锋的透视,大白于天下。这部连载的纪实作品,人气如潮,迅速盖起一座高楼,其百万以上的点击率也创下当年的一个历史记录。距离再近一点,这两年的散文界,堪称重磅级的两本书——齐邦媛的《巨流河》与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之所以引起轰动,概在于纪实的笔触以及直面历史的诚挚人格。
来到2013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王牌记者,现主持《看见》栏目的柴静推出其新书《看见》,迅速横扫各类图书排行榜,其辐射力度可堪当年的“老徐的博客”。虽然来自外围的讯息也曾将我覆盖,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本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翻开一页,不过这并不妨碍对这本书的大致判断,我个人觉得这场风暴的背后有两个因素:人学支点和纪实风格。当然,我的判断来自于其主持的新闻节目以及对其部分散文的有限阅读。虽未来得及翻阅《看见》,不过,对类似书籍《现场》的阅读多少弥补了这一遗珠之憾。
《现场》的作者雷宇,供职于凤凰卫视,这位来自中原省份后游学英伦的女性,担当了外派记者和连线主持人的双重角色,从其参加工作以来,亲赴重大事件的现场,几无缺席。这些事件堆积起来,在线性的时间流中,不仅磨练了她本人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事件由云化雨,如重金属般进入到灵魂世界,燃烧、分解、沉淀,于是有了《现场》这样的结晶体。
翻阅《现场》前一章的过程中,我有点漫不经心,或许是前面叙及的求职经历太像大众读物中的励志故事,这种成功学模板所掩藏的畸形价值取向一直为我所警惕,北大的马楠,哈佛女孩刘亦婷,马云,王石,俞敏洪等,当做一个社会潮流未尝不可,但必须严格限定在工具理性的范畴之内,如果他们的成功模式侵入价值理性的领地,那将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一个将发财致富当做最高价值原则的社会,在贡献了“道”、“仁”“中和”等思想学说的本土辉煌传统面前,在倡导博爱和宽容的现代文明面前,是没有资格抬起头颅的。不过,第二章的玉树地震采访手记很快让我专注起来,细节、场景、插曲,以及建基在大量看见之后的反思,使得我的内心产生诸多悸动。也正是从第二章开始,我的阅读开始一马平川,直至书的结尾。掩卷之后,玉树地震,山西、河南两省的矿难、山西的溃坝,西藏骚乱,舟曲泥石流,蚁族生活,援助非洲的医疗队伍,三鹿奶粉事件,慈善的困顿等等,诸多渐趋漫漶的影像,一一再现。这些事件无疑是近几年中国社会的风暴之眼,它们的出现既推动了当下社会结构的变动与转型,也是认识当下社会的重要窗口。
如果加以总结的话,《现场》一书有两个显明的支点,其一是手记特色,其二是作者本人的人文立场。先说第一个手记特色,手记意味着要将事实和真相作为最高准则加以推置。首先要阐述的是,凤凰卫视这个牌子绝非是这个最高准则的佐证,因为再权威的媒体,也无法和公正、正义完全划等号,媒体的牌子仅仅代表着立场、特色、传统操守。对于读者而言,在信息不对等的条件下,验证作者本人是否诚实的道路有三条:直觉,逻辑推理,根须皆及的实证主义。直觉不容易靠谱,绝对的实证主义受条件限制普通读者难以企及,那么也就剩下逻辑推理可做选项。《现场》中,每一事件皆构成一个独立单元,进一步分解的话,那么每一单元皆包括如下共同因素:抵达现场的过程,当事人面对面,现场之中容易别忽略的特别细节,各种话语的角逐,结尾处作者本人的人文考量。这些因素构成了逻辑推理的诸环节,抽茧剥丝,层层深入,如此环绕在一起,事件现场和心理现场得以准确还原。从话语呈现的层面来开,作者的行文整体上是去文学化的(这一点,与《看见》有着重要区别),虽不具备海明威式的有力,却有着海明威式的简洁和干练,而且力避新闻体的干涩和枯燥,如此明白晓畅的文字,很容易和公众之间达成沟通和对话。话说至此,去文学化的提法并非是要损文学的牙眼,文学固然可以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提炼出更高的历史真实和心灵真实,但也仅仅是针对杰出作品而言,问题的关键是,文学的当下生态中,往往会充斥着大量的伪劣产品,打着真实的旗号,贩卖的是瞒和骗的文艺,这也是为何鲁迅先生临终特意安排孩子以后切不可做空头的文学家或美术家的原因。记者更容易接近事实的真相,医生更容易体察到人性的纵深,这是职业的优势,必须加以承认。
行知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我们的历史与现实中向来少见,孔夫子,顾炎武,苏轼,司马迁,顾炎武,陶行知,晏阳初等,虽然偶见,一旦涌出,往往光芒四射。《现场》作者雷宇年龄并不大,令人惊喜的是,书中透出的正义感、同情心、理性思辨能力,让人敬重并珍惜。作为记者,她不仅看见了皖北农民脸上的麻木、几无欲求的神色,也看到了高级官员孟学农身上的无奈,同时也看见了蚁族成员的躁动和苍凉,以及普通市民警惕眼光背后的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她展开了公民式的反思,虽然其持有的价值体系即理性、公平、正义、宽容等对于大众而言并不新鲜,但在民智渐开民众觉悟尚未整体提升的当下,依然意义非凡,当然,我也读出了她通过反思意图搭建一个各阶层和解、思维开放、多元并存、宽容至上的语境的努力。叔本华认为知识分子是以启蒙和自我启蒙为旨归,以追求知识为根本目的的人,马尔库塞则认为,知识分子是以思想批判为武器,以理想的未来世界为重点,进行现实批判的人。所以,批判和反思社会的运行机制并不是为了炫耀和挑刺,而是因为作者在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并希望通过健康的理性反省,推动其走向有序和美好。
手记的形式是对内容真实性的某种保证,而人文立场则是对书的品质的提升,两者的融合,恰是摆在面前的《现场》所散发出的独特气息。当海德格尔告诫世人:无家可归正成为世界的命运,当“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成为对个体准确的指认,凡斯种种,感荡心灵,还是听听马尔克斯的忠告吧——真实永远是文学的最佳模式。
文字,是思维的直接果实,尤其是系统性文字,可以让读者分享一桌思维的盛宴。微博盛行以来,尽管可以传递海量的信息,然则这些只言片语,终究支撑不起思维的大厦,如犹太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信息和知识越多,我们就难以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个意义来说,纸质的阅读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可以将大量的材料整合在一起,定向性地朝向某个思维认知的支点,从而能够与读者一道,展开集中深入的对话。
近二十年来,纪实性文字,以其还原历史事件抑或现场的能力,以其情感的热度以及思维的穿透力,以其直面真相的勇气,每每在社会大众语境中掀起波澜,促发社会学意义上的讨论和关注。2002年的《我向总理说实话》,2003年的《中国农民调查》,这两本纪实文学作品所触发的三农问题至今仍余波未平,而杨显惠所著的《定西孤儿院记事》及《夹边沟记事》则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两个年份出版,写作这两本书之前,作者历经数年,搜寻和采访了近百名当事人,以“贵在实录”的史家笔法,再现了反右运动这一尘封已久的历史史实。2009年,一位名为李幺傻的记者以写手身份登陆天涯杂谈,连载其纪实作品《暗访十年》(后结集成书,201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为这一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作者以手记的形式向社会大众敞开了边缘社会群落的生存状态和法则,地下乞丐王国,非法采血,酒托,医托,代孕等等,不为公众所知的阴暗与潮湿,经过其冷静笔锋的透视,大白于天下。这部连载的纪实作品,人气如潮,迅速盖起一座高楼,其百万以上的点击率也创下当年的一个历史记录。距离再近一点,这两年的散文界,堪称重磅级的两本书——齐邦媛的《巨流河》与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之所以引起轰动,概在于纪实的笔触以及直面历史的诚挚人格。
来到2013年,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王牌记者,现主持《看见》栏目的柴静推出其新书《看见》,迅速横扫各类图书排行榜,其辐射力度可堪当年的“老徐的博客”。虽然来自外围的讯息也曾将我覆盖,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本书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翻开一页,不过这并不妨碍对这本书的大致判断,我个人觉得这场风暴的背后有两个因素:人学支点和纪实风格。当然,我的判断来自于其主持的新闻节目以及对其部分散文的有限阅读。虽未来得及翻阅《看见》,不过,对类似书籍《现场》的阅读多少弥补了这一遗珠之憾。
《现场》的作者雷宇,供职于凤凰卫视,这位来自中原省份后游学英伦的女性,担当了外派记者和连线主持人的双重角色,从其参加工作以来,亲赴重大事件的现场,几无缺席。这些事件堆积起来,在线性的时间流中,不仅磨练了她本人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事件由云化雨,如重金属般进入到灵魂世界,燃烧、分解、沉淀,于是有了《现场》这样的结晶体。
翻阅《现场》前一章的过程中,我有点漫不经心,或许是前面叙及的求职经历太像大众读物中的励志故事,这种成功学模板所掩藏的畸形价值取向一直为我所警惕,北大的马楠,哈佛女孩刘亦婷,马云,王石,俞敏洪等,当做一个社会潮流未尝不可,但必须严格限定在工具理性的范畴之内,如果他们的成功模式侵入价值理性的领地,那将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一个将发财致富当做最高价值原则的社会,在贡献了“道”、“仁”“中和”等思想学说的本土辉煌传统面前,在倡导博爱和宽容的现代文明面前,是没有资格抬起头颅的。不过,第二章的玉树地震采访手记很快让我专注起来,细节、场景、插曲,以及建基在大量看见之后的反思,使得我的内心产生诸多悸动。也正是从第二章开始,我的阅读开始一马平川,直至书的结尾。掩卷之后,玉树地震,山西、河南两省的矿难、山西的溃坝,西藏骚乱,舟曲泥石流,蚁族生活,援助非洲的医疗队伍,三鹿奶粉事件,慈善的困顿等等,诸多渐趋漫漶的影像,一一再现。这些事件无疑是近几年中国社会的风暴之眼,它们的出现既推动了当下社会结构的变动与转型,也是认识当下社会的重要窗口。
如果加以总结的话,《现场》一书有两个显明的支点,其一是手记特色,其二是作者本人的人文立场。先说第一个手记特色,手记意味着要将事实和真相作为最高准则加以推置。首先要阐述的是,凤凰卫视这个牌子绝非是这个最高准则的佐证,因为再权威的媒体,也无法和公正、正义完全划等号,媒体的牌子仅仅代表着立场、特色、传统操守。对于读者而言,在信息不对等的条件下,验证作者本人是否诚实的道路有三条:直觉,逻辑推理,根须皆及的实证主义。直觉不容易靠谱,绝对的实证主义受条件限制普通读者难以企及,那么也就剩下逻辑推理可做选项。《现场》中,每一事件皆构成一个独立单元,进一步分解的话,那么每一单元皆包括如下共同因素:抵达现场的过程,当事人面对面,现场之中容易别忽略的特别细节,各种话语的角逐,结尾处作者本人的人文考量。这些因素构成了逻辑推理的诸环节,抽茧剥丝,层层深入,如此环绕在一起,事件现场和心理现场得以准确还原。从话语呈现的层面来开,作者的行文整体上是去文学化的(这一点,与《看见》有着重要区别),虽不具备海明威式的有力,却有着海明威式的简洁和干练,而且力避新闻体的干涩和枯燥,如此明白晓畅的文字,很容易和公众之间达成沟通和对话。话说至此,去文学化的提法并非是要损文学的牙眼,文学固然可以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提炼出更高的历史真实和心灵真实,但也仅仅是针对杰出作品而言,问题的关键是,文学的当下生态中,往往会充斥着大量的伪劣产品,打着真实的旗号,贩卖的是瞒和骗的文艺,这也是为何鲁迅先生临终特意安排孩子以后切不可做空头的文学家或美术家的原因。记者更容易接近事实的真相,医生更容易体察到人性的纵深,这是职业的优势,必须加以承认。
行知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我们的历史与现实中向来少见,孔夫子,顾炎武,苏轼,司马迁,顾炎武,陶行知,晏阳初等,虽然偶见,一旦涌出,往往光芒四射。《现场》作者雷宇年龄并不大,令人惊喜的是,书中透出的正义感、同情心、理性思辨能力,让人敬重并珍惜。作为记者,她不仅看见了皖北农民脸上的麻木、几无欲求的神色,也看到了高级官员孟学农身上的无奈,同时也看见了蚁族成员的躁动和苍凉,以及普通市民警惕眼光背后的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她展开了公民式的反思,虽然其持有的价值体系即理性、公平、正义、宽容等对于大众而言并不新鲜,但在民智渐开民众觉悟尚未整体提升的当下,依然意义非凡,当然,我也读出了她通过反思意图搭建一个各阶层和解、思维开放、多元并存、宽容至上的语境的努力。叔本华认为知识分子是以启蒙和自我启蒙为旨归,以追求知识为根本目的的人,马尔库塞则认为,知识分子是以思想批判为武器,以理想的未来世界为重点,进行现实批判的人。所以,批判和反思社会的运行机制并不是为了炫耀和挑刺,而是因为作者在乎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并希望通过健康的理性反省,推动其走向有序和美好。
手记的形式是对内容真实性的某种保证,而人文立场则是对书的品质的提升,两者的融合,恰是摆在面前的《现场》所散发出的独特气息。当海德格尔告诫世人:无家可归正成为世界的命运,当“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成为对个体准确的指认,凡斯种种,感荡心灵,还是听听马尔克斯的忠告吧——真实永远是文学的最佳模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