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双周评二十二:一个“卑微”民工的精神救赎:读欧阳杏蓬散文集《一生两半》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个“卑微”平民的精神救赎
                       ——读欧阳杏蓬散文集《一生两半》
                                    文  /   蔡先进

     欧阳杏蓬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业余散文家。这是我读完《一生两半》之后对他的第一印象,虽然我们至今未曾谋面。
    《一生两半》讲述了作者从少年时代到中年时期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见证了湘南农村日渐凋敝凄清的现状,以及南下打工的心路历程。作者一路走过,遍尝人间冷暖,历尽生活的磨难,洞彻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卑微,作者对生活的描绘入木三分,读来让人感同身受,不知不觉间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其中一些悟想达到了痛彻心扉的艺术效果。作者试图在该书中把自己作为农民工的代言人,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广泛关注与关爱。欧阳杏蓬在物质上无疑是“卑微“的,但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欧阳杏蓬在精神上却是高贵典雅的精神富翁。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欧阳杏蓬是在试图完成“‘卑微’平民的精神救赎”这一写作构想。
    该书最有忧患意识的是第三辑“沉思默想”部分。在该辑中,作者以一个平民的身份直面卑微的人生,直抵这个社会的丑恶与冷酷,对人性和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城市文明化发展进程一如既往的精神反叛,以及无法融入现代都市的无奈和困惑。比如在《无旋律生活》一文中,表现了这样的主旨:进城务工者为城市建造了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创造了现代都市的物质文明,用他们的血汗和智慧为这个城市增添了无穷的光彩,但他们却不是城市的主人翁,只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体力劳动者;虽然他们无法分享城市日新月异所带来的喜悦,也得不到城市对他们身份的认同,可他们依旧用“卑微的脊梁铺成了一个时代的画卷”。
     该书写得最让人揪心的是第二辑“亲情”部分,尤其是对儿子的心灵倾诉的篇章,读来让人如坐针毡。在《你的忧郁我的魂》《落日时分,我在想你》《三岁孩子》《爸爸的江湖》等篇章中,充分流露离开作者多愁善感的性情,凸显了欧阳杏蓬作为“精神”硬汉脆弱而柔情的一面,欧阳杏蓬性格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呈现。由于生活的颠沛流离、漂泊不定,迫于生计,欧阳杏蓬和妻子只好让儿子在湖南老家和广东两地之间辗转穿梭,两种语言的交替、两种环境的更替,让本来活泼可爱的儿子变得无所适从、郁郁寡欢。儿子的落寞让欧阳杏蓬感到自责不已。在这几篇散文中,欧阳杏蓬对儿子进行了深深的忏悔,铺陈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境、痛苦而纠结的心绪,情感发自肺腑,柔情与悲情满溢于字里行间,产生了痛彻心扉的艺术效果。通过思念与眷恋亲人,杏蓬让读者看到他细腻温婉的情怀。
    杏蓬写得最具温情的篇章,当属关乎故土人物的篇什。譬如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黑狗爷”(见《一个名字很轻的地方》)、和蔼可亲、乐观开朗的货郎“老岳”(见《给我糖吃的人》)、平易近人、柔情似水却英年早逝的“查叔”(见《一个老了的年轻人》),在这几篇乡情散文中流淌出的温情,它像冬日暖阳一样滋润着读者干涸的心田。在《父亲的朋友》一文中,欧阳杏蓬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典型负面人物“石叉”。石叉是“父亲”最英俊的朋友。在石叉艰苦奋斗的时期,“父亲”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事业:搞碾米厂、裁缝店,“父亲”不仅将家里的活给他干,还介绍邻居的活给他;农忙的时候,“父亲”亲自去帮助他;石叉母亲过世时家境贫困,“父亲”把家里的钱全借给他,不够,还亲自作担保人,到朋友家杀猪,把肉菜赊给他。后来,石叉逐渐走出困境,先在大队放电影,然后又调到乡政府任职,过上了舒适安逸的日子。按照常理,石叉本应该饮水思源、知恩投报。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他最后跟“我”家越来越生疏,连“我”的奶奶去世,都不来烧一炷香。石叉尽管图得轻松,却落得乡亲们的轻视:村里人到城里就餐,对石叉熟视无睹。在这里,作者以笔作刀,犀利地刻画了人性的冷漠,欧阳杏蓬的文章因而具备了深沉厚重的质地,产生发人深思的文学魅力。
    我个人认为,《一生两半》写得最好的不是直面社会的不公与黑暗,也不是作者对城市文明发展进程所滋生的叛逆情怀,而是他写思乡恋乡、思亲恋亲的乡情散文和亲情散文,因为读者会在这里闻到人间烟火的气味,体悟到作者侠骨柔肠、温情脉脉的情怀,在这里,读者品出的不只是凄凉残酷的生活,更多的是幸福快乐的人生。
    值得警醒的是:在这部散文集中,欧阳杏蓬集中地展示了这个时代的不公与冷酷,更多地暴露了作者的消极悲观情调。作为一位散文家,虽然反思人生、抨击社会黑暗本无可厚非,因为它能够反映作家的担当意识和忧思情怀,但是作为一个读者,他(她)或许更愿意看到作者温情柔情的一面;因此,赐予读者生活的希望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必备的思想素质。我无法断定欧阳杏蓬的写作旨趣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受到原散文、新散文等写作思潮的影响,但我由衷地希望:在今后的散文创作中,欧阳杏蓬要撕掉“擢升人生意义”这面“光辉”的旗帜,朝着“私人化”、个人化的写作方向挺进,要挖掘民间风味,注重生活气息,悲愤意识与温馨情怀兼收并蓄,用“甜”这种调料稀释人生的“酸苦辣咸”,只有这样,欧阳杏蓬的散文创作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原野,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
   (字数:1945个)

    【被评书籍简介】散文集《一生两半》,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作者欧阳杏蓬,1970年出生,湖南宁远人,自由职业者,已出版散文集《以孤独的名义》《缤纷湘南》《广州读本》《一生两半》四部,长篇小说《青春实验》。
    【作者简介】蔡先进,笔名纳寒、童颜无忌,20世纪70年代出生,湖北新洲人,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武汉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会员,新洲作协《问津文艺》编辑。文学评论散见于《散文选刊•下半月》《安徽文学》《文学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文化艺术报》《楚天声屏报》《华夏散文》《世界汉语文学》《世界华文作家》《武汉作家》《东坡文艺》《沫水》《北斗》《汉水文苑》《楚天文学》《社区文化》等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随笔集《灵魂劲歌》和文学评论集《怀揣月光上路》。
    用稿请寄: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局蔡先进(收)
    邮编:430400  电子邮箱:cxj1972511@sina.com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