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莫言的“风景”——读叶开的《莫言的文学共和国》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艾略特在《个人与文学传统》中说:“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地具有他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已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你不能把他单独地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来对照,来比较。我认为这是一个不仅是历史的批评原则,也是美学的批评原则。”叶开遵循了历史和美学的批评原则,为莫言画了很详细的柱网结构,把莫言的作品放在现代以来的作家谱系中,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等都可以在以莫言为“风景”的文学版图中勾连起来,而在同时代作家的横向结构中则出现了王安忆、苏童、格非、余华等人的名字,他们共享了当代文学的气氛,互为背景,共同创造了当代文学的各种文学景观,同时又把莫言放置在世界优秀作家之林中,加入了川端康成、屠格涅夫、马尔克斯、福克纳、赛珍珠等作家的各种表现方式、文学手法、写作主题的对照阅读。避免陷入简单地赞扬的漩涡中,莫言在中国的文学中也不能单独地具有他完全的意义,在这些名字和背后所涵括的文学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莫言从其中走出来的清晰痕迹,还能看到莫言走到这些人群中去的背影。

  古人读经讲究离经辨志,叶开选择莫言为研究对象,除了工作的需要,我想最重要的是莫言的文学共和国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与对现行语文教育强烈不满,写出《反抗语文》的叶开是殊途同归的。莫言对语文教育也有诸多不满,《在虚伪的教育》一文中,他看到了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病,比如有人鼓励在自然科学领域标新立异、发明创造,但似乎并不鼓励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标新立异,更不希望发明创造。由此决定了我们要通过语文教育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于是,语文就变成了政治的工具。于是,我们的孩子们的作文,也就必然地成为鹦鹉学舌,千篇一律,抒发着同样的“感情”,编造着同样的故事。但是他们写给同学的信却是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在谈到福克纳和他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对自己的影响时,莫言说是找到了一种重新认识事物和人的真实“态度”,重新发现普通人与物的价值。小说或者文学,最大的价值,也许就是提供一种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对价值观一统天下的揭竿而起,是市侩主义的钢筋混凝土上奇崛而立的一座花园。无论面对的对象是政治、市场、大众媒体、语文教育的壁垒,文学的语言和方式都是斗士们的不二选择,也是被治理的洪水猛兽。莫言用虚构创造了自己的国度,叶开为之命名、阐发,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每一种对称的选择都是其来有自。

  在书的自序里叶开说:“写这本书,我的希望是不仅深入地挖掘和呈现一个丰富的莫言文学世界,把莫言的文学创作放在一个新文学百年进程的维度上,进行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并从中确定他的重要文学地位。本书还打算成为一本阅读指南,把莫言作品中的精粹集中地介绍给读者。毕竟如此丰富、厚重的莫言文学作品系列,如果不是专业读者,要全部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要了解莫言,我相信本书是最合适的途径之一。”叶开有两条通往莫言的道路,一条是对作家的深切了解,叶开是莫言大量作品的责任编辑,是以莫言为研究对象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作者,是长期接触莫言的文学编辑。叶开是个健谈的人,从他的流畅的行文、语言的奔放可以体会到他对文学的热爱,对莫言文学共和国的热情和熟稔,在这条道路上的确是可以称之为指南的,况且还有另一本《莫言传》做补充。另一条是对作品的解读,通过饥饿、孤独、风景等关键词浏览了莫言文学共和国的好山好水。对莫言的解读有各种方式,是不是最适合的途径,也要受到探路者文学装置的影响,不同的探路者对山水的解读可能完全不同,尤其是对历史的呈现背后的意识形态装置,看“风景”的那一套意识形态不同,看到的更是大相径庭,被定义为先锋或者保守就在观看者的一念之别,这一派莫言的“风景”只属于叶开的眼睛。

  《莫言的文学共和国》 一书,有一个很低调的奢华的后记,“这不是陈词滥调,而是我的人生体验和工作态度”,不把作家论写成陈词滥调,是多么高傲的自白,不过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说到关于人生体验和工作态度,这当然是一个著名编辑最真实的人生和写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