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密里坚持现代的硬度(王冰)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在绵密里坚持现代的硬度
——洁尘的启示
王冰
鲍曼说:“现代存在迫使其文化站在其对立面。这种不和谐恰恰是现代性所需要的和谐。”
在都市文明中,往往会浮现出一种感性层面的精致艺术,我想,这是生存意识同物质现实相妥协的一种的结果,是一种别样的触动,因为它的直接和感性,于是免除了人们反思的烦恼,即使它有些像自欺。而当社会的诸多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时,我们便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变革,根据这点,博德里亚突出了符号在现代社会中的建构作用,强调“符号与商品的交融”,“实在与类像之间的界限的消弭”等,认为“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在洁尘的散文中,现代社会的影像已经到了一种致密的程度,涉及到了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在其中,日常社会以审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洁尘在《俄罗斯书签》中说:“你独自一个看破了这一切”。
洁尘习惯用一种警觉而迷离的一瞥,来打量面前的读者和这个社会,她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博德里亚),酒杯、吊带、墨镜、影碟、街车、口红、黑眼圈、泡泡糖,事件、逻辑、爱情、喜悦、性感、抑郁、快乐药、暗物质、遮蔽的天空,一一渗透到其散文里,让我们觉得艺术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她的语言就像柔软光滑的丝绸,营造出的意象就如同洁白的象牙,流露的情感宛如灿烂迷人的火焰,我们简直要同着她,在精致的感觉中醉过去了。杜布费认为,如果拿现代文明人的某些观念和原始人相比,后者的许多看似野蛮愚昧的观念其实更合理,更可取。“从个人角度说,我相信原始人的许多价值观;我的意思是:直觉,激情,情感,迷狂,和疯狂。”他说。
我一直认为,散文写作中最重要的一种,并不在于艺术表现着理想的现实,而在于艺术把理想的现实表现为美。纯粹的沉浸性的语言,自己静谧的叙说,悄悄凝固的感动,这就是洁尘散文的语言,里面涨满一种飞翔的渴望。她的语言也是温婉的,但更像一场向着内心独舞。透过那些细枝末节和一些文字间细致的纠缠,我们还是觉出其中那种别样的质感。她先是分解、打碎、然后重新组成灵巧轻盈的文字,一种绵里藏针的文字。她总是从内心体验出发,拨开纷乱的生活表象,通过观察人生、描摹世态,对于人的存在、人的心灵世界进行探寻和追问。她写出了灵魂的悸动,精神的痛楚,其间的文字和情感柔美而又不乏理性。
“一千年后的成都人躺在床上,听万物无言,只感觉那雨意一点点地浓重起来,逼围过来。喜耶?忧耶?无喜无忧耶?各怀心事吧。不过,总是睡得着的,因为雨夜之后总是晴天,有很好的太阳,是一种盼头,也是一种调剂。”洁尘写到。
“今年看到了太多的茶花。自己家种了几年的茶花终于开了,碗大的花朵,红艳灼灼,在屋顶花园里煞有介事,有一种特别的喜乐之气;搬家至这个小区大半年了,到了春天才发现茶花处处皆是,还都是些身形巨大的树模样,挂一身的大红花,叶子油绿油绿的,很喧闹,像热情过分的妇人,让人多少有点窘迫和尴尬。”(《茶花的失败》)
洁尘散文的艳丽不在语言,而在内容,几乎篇篇文章都罩着一层曼妙的轻纱,雅化但充满隐喻,迷幻但充盈着叛逆,冲突但现着锐利,可以说,很多所谓的美女作家加在一起都抵不过她透露在散文中的气息,当然洁尘是与她们有着本质区别的,她的写作旺盛,但没有肉欲;她也苦闷,但不是幻药式的迷惘;她也触及黑色,但不是死亡的基调;她也针对现实,进行虚拟和消解,但没丧失她的自主性。一种非凡的近乎自戕的气质,漫游在她的生命和散文中,这对感到困扰但又眷恋都市的人来说,她的散文就是某种精神的商业化、审美化的文化载体,所以洁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其实这也是一种个人化的选择问题,同样是青春女性那富有灵性和曲线的胴体,你选择的,或许是她的丰胸、柳腰、纤腿,或许是她的传情眉目,万方仪态;是把她装扮得分外撩人、精致煽情,还是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这都是个人的审美和修养问题。因此洁尘的语言虽然有纵情的一面,但不是享乐,比如在《赵赵把我惹哭了》中说:“看了一个晚上,一个白天。中间流泪数次。”但“这种感觉很奇妙。”里面有为了理想的鉴赏而修饰的一面,但仍旧有妩媚细腻的诗意,比如斑斓的色彩、迷人的外观、眩目的光影。她把日常的美夸张到足以被视觉化的程度,即使粗鄙肤浅、缺少深度,但里面也有美,也有一种自慰式快感,它越过了精神价值的沟壑。
“我是这么以为的,女人打扮不是为男人,是为女人。男人的眼睛糙,只能看个大概,看个颜色,是红是绿;再就是看露了胳膊还是腿,为香肩和小蛮腰公诸于众或不高兴(如果是老公或情人),或很高兴(如果是眼睛吃点豆腐的外人)。如果一个男人觉得某个女人穿的衣服料子不错,不便宜,那就算道行很高的了。”(《我是这么以为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句子,具有美学碎片的意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在车尔尼雪夫斯基那里,“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艺术家应该“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洁尘笔下的秀发,美貌,玉颈,冰肌,月貌花容,齿白唇红,眉如远山,齿如编贝,明眸善睐,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以及社区花坛等均是凌空蹈虚,它表现出洁尘吊诡般的一种机智。洁尘在《美貌》中写到,“才艺双佳是可能的,但才艺双绝则是不可能的。 一种绝必定要连累出另一种的相对平淡”,“顶尖级美人有责任向世人展示造物主的这一成果, 而不能让它被暗淡的文字生涯埋没掉。文字是一种吞食, 一笔一划地耗着女人的青春容颜;见过少女时代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吗?那是一个标准丽人。然后, 文字把她给吞食成一个矮小丑陋声名显赫的老太婆”,“固执于写作,也就放弃维护那本来就很单薄的美丽。”
洁尘的散文是用现代的华美的瓶装着传统浓香的酒,在其中,洁尘非常具体地把对现实的反映,从一种理性主义的精神理想开始,越过那道高高的精神栅栏,蜕变为一种精致的更加可观可感的都市生活画面,但艺术的再现生活的目的和本质并未改变,她只是改变了“艺术对生活的苍白的可怜的再现”的表现手法,而转移为对适合视觉欣赏的现实的描述,转移为对日常生活层面的的解读,转移为对身体快意的享受的认可,因此它的可感性更高,而其精神内部的理想和价值仍是传统的,她在《名词》里写了一个词唤做“正妖”,有这样的句子,“华秋说,‘洁尘姐,你还是有点妖,不过,我觉得你这个人骨子里多正派的。’”在《茶叶•贝壳》中,写了用茶水做汤的经历,“我决定试一试。我先把清茶泡在一边备用(清茶比花茶色泽要鲜亮些),把一块火腿肠切成丝,再切些黄瓜丝,把一个鸡蛋打散,然后把茶水倒进沙锅烧开,放入火腿丝加一点盐,立刻再放入黄瓜丝,泼上蛋花,起锅,倒入汤碗里。面上再淋一点香麻油,撒一点芫荽末,这道“黄瓜火腿茶叶汤”就算成了。因为汤里除了盐花外,没有放其它的调料,所以保持了茶叶的原味,再加上黄瓜的清香。应该说这道汤清淡可口,的确很棒。要是酒后微醺的时候用,效果肯定更好。”刁钻是刁钻了些,但能这样做的女人,就是再妖,能妖到哪里去。
有人评价说:“洁尘的散文细腻而不温馨,她的极度敏感与任性,使得笔下的形象显得骇人。”闪现出的是“充满狐狸意味的,亮艳,典雅、淡丽和悸动。”有“过分聪明的危险”,但我不担心,因为能绝望的也同样是高贵的。其散文强调的依旧是面临生活展现的思想。即便她欲望充盈、体能卓绝、风情万种、随意放纵,也是一种自由的探险,也是在对自己的内心反省之后,要表现的意图和观念。我觉得,人类总有着共同的人性,而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全的标准,便是看这个社会能否使人按人的特性和规律去充分发展,能否为人类生存问题找到一个完善的答案。因此一切生物都有一种维持自身存在的内在倾向,于是人们都希望过手段和目的一致的生活,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伦理。
在洁尘那里,人生命运的沧桑,情感失落的凝重和交融,也同样以穿透一切遮蔽的光芒,到达了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处。
“谁都知道我们除了呼喊,别无所能。”有人说。
洁尘的散文是锐利的,具有锋芒的,有一种内敛的光芒,这源于她自己特有的激情与血性,高度社会化之后的灵与肉的纠缠、冲突、分裂与沟通,都在她的散文里得到了一种展现,靳晓静在为洁尘的《提笔就老》写的序《通向完美的可能之路》中谈到“洁尘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我不率性,一点也不率性。这等于宣称自己是理性的。是的,责任、自律、坚定不移地沿轨道前行,这是洁尘为自己定下的道路,她天性如此,她遵从着。她生命中丰沛的大水是加筑了河床的,这确保这水无论如何汹涌,都会东流到海,不会中途流失。”可见洁尘的散文是具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理性的,这不是一种从其他的作家那里借鉴来的标准和写法,而是自己的一种认识,它有着自己独有的方向,它只能从自身中的创作中来。
洁尘的散文迷离虚空、娴熟老练、超凡脱俗,绽放着绝美,看似随性挥洒,漫不经心,实则谨慎持重,沉潜雕琢,拿破仑说,“崇高和滑稽只是一步之遥”,因此我们断定,她在散文中对自己的笔触的把握是有着相当适度的,既有希腊化雕塑般的玲珑微妙,也有罗可可画风的慵懒倦怠,既有《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的雍容典雅,也有克莱德曼轻快音乐的暧昧性,她完美得当地将自己的一种日常经验化成了一篇篇放弃了奴役的散文。她说:“特别是近几年,我已经完全明白什么是我最热爱最值得全力以赴的对象,那就是写作。”“我先生有一天和我闲聊时说:‘人在做一件事比较顺利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什么事情都能干,干什么成什么,这说好听点呢,是抱负,说得不好听点呢,就是贪婪了!你到底想干什么,到底什么才是你最重要的,你自己想好。我觉得,人一辈子专心做一件事,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就很不错了。’这番话我听进去了。”(《提笔就老,提笔到老》)所以我们说,洁尘的散文有点孤芳自赏,但绝不是饮鸩止渴,有点离经叛道,但不是虚伪沦丧。其中渗透着她独特的参悟与思考。
在《两种语言的杜拉斯》中,她对于“法文书是把我彻底给拒绝了”的杜拉斯,“茫然中有巨大的亲近感和强烈的失重感”,但当“茫然到无可落脚之处,我终于安心了”,最终“我闭上了眼睛,眼睛后面浮上一层温润的湿”。 她说:“我认识中文杜拉斯就行了。我认识她,我爱她,至于说怎么认识她怎么爱她,那是我的事。”因此她的散文的阴影、惨烈、艳丽、残留过撕裂的痕迹,透出一种紧张而松散的病态美,但微微地抖动在其中的,依旧是像花瓣一样鲜活的体悟和独到的认识。作家何大草评价她说,“从《艳与寂》到《碎舞》再到《私人版本》,都贯穿着洁尘的那种精美与犀利,它们产生于某种隐蔽的激情,就像谍报员注视着密码,考古学家面对着废墟,渴望解读出最别致、最个人化,也最接近于真相的答案。当然,这种真相的标准,肯定来自她的想象或者虚构,而与客观世界、公众话语没有关系。她真的就这么做了,而且她通过书写抵达答案的那个方式和过程,让我们诚心诚意地称羡称奇。”因此如果我们同意美国传播学家约翰•费斯克所说的“大众文化趋向于过度,它的笔触是宽广的,色彩是亮丽的”这句话,那洁尘的散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丹麦哲学家祁克果在早年的日记中写道:“我真正缺少的就是要在我内心弄清楚我要什么。”
在我看来,唯一的存在乃是生命,生命之外应该是一无所有,存在是生命之自我创造和自我毁灭的永恒回复。洁尘的散文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新的灵魂的天空,她从另外一种可能性的起点上去再度思考,即她是从人生问题而走向某种个体生命的困惑的,又由此走向了一种略带颓废色彩的散文之美的道路。而散文之美暗含着一种期待,它不仅仅是对个体痛苦的揭示,更是直面生命的虚无时个体痛苦的救赎。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旗袍,里面爬满了虱子。”洁尘也许放弃了寻找艾略特笔下的“圣杯”,但它依旧燃在我们生命中的雷霆之火,不论盛大的,或是微弱的,是光亮的,还是昏暗的。
海德格尔说:无家可归成为世界命运。
虽然天堂是未来的必然,进步是历史的宿命,但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归宿必然就是死亡时,我们的心态将如何,我们的艺术的美将是一种怎样的美?
洁尘散文的美是一种夺人心魄的凋落之美,当惨不忍睹的美一览无余地摆在你面前,你会知道那是一种极致的美、纯粹的美、孤独的美、没有杂质的美、绝不让人放弃的美,杨雁对洁尘有过这样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女性阴柔的话语方式,透出了一种丝绸的质感,绵软、亚光、蕴籍、凉森森……洁尘少年时代肯定热爱过诗歌,否则,那么多一箭封喉决不含糊的表达决不会如此信手拈来。”书评家坡坡点得更是到位,“在商业成分居多的电影中品尝‘唯美’的细节,这确实需要人性和艺术细胞都非常健康、敏感。只要有一枚味蕾被这些纤细得令人心悸而震动的文字所击中,那震荡就会在一瞬间摇撼全身。”洁尘的散文中有一种 像刀一样的幽异。记得早些时候在读张爱玲的时候,感到张爱玲应该属于唯美的那种作家,但她的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营造的是一个近乎冷酷的悲剧世界,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情爱的虚假、婚姻的圈套、生命的惨白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说,“有爱的婚姻是痛苦的”。 而洁尘散文的美在于敏感和锐利,在于一种灵性的哀伤,一种色彩化的个性和心情,里面也有热闹而浅薄的繁荣,有怪异而复杂的经验,但她的笔调还是揭露出人性中虚伪的那一面,让生命回到了自身,让思想回到了自身。“她的笔像刀锋,干净、利索、准确地把笔下之物切成想要的任何形状。”(靳晓静)这似乎与洁尘的创作思想有关,她在其散文集《南方撩人》中写道:“现在在时尚媒体上的女性写作,大概分为两个路数,一类很小资,跟人感觉是吃好用好玩好但很有些闲愁;一类很现实,告诉大家生计不易浪漫少来。前一类有事难免给人矫情的感觉,而看多了后一类,有时就会觉得矫情至少比寡情动人。”所以如果像伍尔夫一样美得素净,内敛的,畏光,其实这也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罪过。青春与爱情、时尚与流行、陷溺与超越、唯美与虚无,她都能用敏感、细腻、娇柔的心去体察,从而化成一篇篇美得透明的文字。“就我一个人,我的影子投在地上,在树影的缝隙间游走。”“我的面前是:南方的烈日和空阔的街景,郊外的气息,寂寞的气息,有点像是甜的气息,不知所云的气息。我觉得我人很薄,浮动在热气氤氲之中,像片剪纸。那个骑车兜圈的小贩,身影是动着的,但却有一种入定的感觉。时间似乎消失了。时间是可以消失的。沿路许多家的三角梅开得极盛。”(《烈日下的街景》)
洁尘散文的终点是幸福。
我们认为,把普遍的东西赋予更高的意义,使落俗套的东西披上神秘的外衣,使熟知的东西恢复未知的尊严,使有限的东西重归无限,这就是浪漫化。而浪漫化便是隐含的幸福的外在表现,当符号与图象的流动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并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张爱玲曾经透露出这样的生命信息,“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怯地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其中是令人彻骨的冰凉。巴赫金也曾深刻地指出:“单个意识不能自足、不能存在。离群、隔绝、自我封闭,是丧失自我的基本原因。”其实洁尘散的的感受是处在一种边界上的,那还是一种紧张的交会。
“必须忍受痛苦。”卡尔说。
因为那些痛苦的,可怕的和危险的事物,能给我们更强烈的刺激,会使我们直观地感到生命的存在。在其中,那些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在洁尘的散文中便突现出来,洁尘觉得那些“生活趣事”“很重要,这些趣事,其实是孩子在家中在父母眼中最光彩最有意思的事情;它们是孩子给予父母的礼物,也是父母的爱在孩子心灵的一个美好的投影。”
洁尘在《六个人和一个人的海》中,在读了一个叫海雅达尔的挪威人写的《孤筏重洋》之后,不由地说“也许,没有什么比蜷在灯下被惊涛骇浪追逐着更有趣的了。没有危险的历险,刺激,但不致命。要的就是这个。”这极符合洁尘的生活态度,也符合她写作中度的把握。
而在《园事》中,洁尘却又这样写到,“我家的屋顶花园今年种了一些蔬菜瓜果,已经吃到了的有桃子、番茄、丝瓜、苦瓜。真正的绿色食品。番茄尤其让家人惊喜,因为好久没有吃到有着这么地道番茄味的番茄了。黄瓜也是有的,但味道不好,苦。黄瓜有洁癖,如果手没洗干净去浇水,它就会苦。后面可以期待的还有扁豆、石榴和小金瓜。小金瓜味道不错的。石榴不指望好吃,是观花品种,但结了果总还是要尝尝的。”这简直不像洁尘笔下的文字,里面几乎没有一星半点的妖媚的味道。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奇怪的话,小说《群魔》里的,沙托夫在同斯塔夫罗金恳切交谈之前,先对他说:“我们是两个生物,在无边无际的世界里走到了一起……是在世上最后一次相逢。丢掉你那口吻,说话像个正经人样吧!哪怕有这么一次说话像个人也好。”
我在这里丝毫没有要冒犯洁尘的意思,只是临时想起来了,按照洁尘的特色,也口无遮拦一回。
其最宽泛的意义上说,现代性乃是一系列对应的价值之间不可调和的对抗的反映,而审美的现代性揭示了其深刻的危机感及其根据,这符合道德上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当全球化、视觉、图象、媒介、传播、性别、新历史、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研究、时尚、身体,甚至经济、技术、产业,主题公园、度假村、健身房、美容院、茶楼、酒吧在一瞬间涌到了我们面前的生活中,自由抒写就成为我们证实自己存在的有利证明,所有的颓废和孤独在自由的心境中都将是虚幻的,人的狭窄心理与卑琐的欲望将在现代性审美自由中瓦解。
心灵的深处有没有大自由,这应该是真散文与伪散文的一条分水岭。卡利奈斯库指出:“现代性已经打开了一条通向反叛的先锋派之路,同时,现代性又反过来反对它自身,通过把自己视为颓废,进而将其内在的深刻危机感戏剧化了。”而美也在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的虚无飘渺间,它也是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
这是洁尘的散文对我们的启示。
——洁尘的启示
王冰
鲍曼说:“现代存在迫使其文化站在其对立面。这种不和谐恰恰是现代性所需要的和谐。”
在都市文明中,往往会浮现出一种感性层面的精致艺术,我想,这是生存意识同物质现实相妥协的一种的结果,是一种别样的触动,因为它的直接和感性,于是免除了人们反思的烦恼,即使它有些像自欺。而当社会的诸多形式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时,我们便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变革,根据这点,博德里亚突出了符号在现代社会中的建构作用,强调“符号与商品的交融”,“实在与类像之间的界限的消弭”等,认为“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在洁尘的散文中,现代社会的影像已经到了一种致密的程度,涉及到了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在其中,日常社会以审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洁尘在《俄罗斯书签》中说:“你独自一个看破了这一切”。
洁尘习惯用一种警觉而迷离的一瞥,来打量面前的读者和这个社会,她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博德里亚),酒杯、吊带、墨镜、影碟、街车、口红、黑眼圈、泡泡糖,事件、逻辑、爱情、喜悦、性感、抑郁、快乐药、暗物质、遮蔽的天空,一一渗透到其散文里,让我们觉得艺术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她的语言就像柔软光滑的丝绸,营造出的意象就如同洁白的象牙,流露的情感宛如灿烂迷人的火焰,我们简直要同着她,在精致的感觉中醉过去了。杜布费认为,如果拿现代文明人的某些观念和原始人相比,后者的许多看似野蛮愚昧的观念其实更合理,更可取。“从个人角度说,我相信原始人的许多价值观;我的意思是:直觉,激情,情感,迷狂,和疯狂。”他说。
我一直认为,散文写作中最重要的一种,并不在于艺术表现着理想的现实,而在于艺术把理想的现实表现为美。纯粹的沉浸性的语言,自己静谧的叙说,悄悄凝固的感动,这就是洁尘散文的语言,里面涨满一种飞翔的渴望。她的语言也是温婉的,但更像一场向着内心独舞。透过那些细枝末节和一些文字间细致的纠缠,我们还是觉出其中那种别样的质感。她先是分解、打碎、然后重新组成灵巧轻盈的文字,一种绵里藏针的文字。她总是从内心体验出发,拨开纷乱的生活表象,通过观察人生、描摹世态,对于人的存在、人的心灵世界进行探寻和追问。她写出了灵魂的悸动,精神的痛楚,其间的文字和情感柔美而又不乏理性。
“一千年后的成都人躺在床上,听万物无言,只感觉那雨意一点点地浓重起来,逼围过来。喜耶?忧耶?无喜无忧耶?各怀心事吧。不过,总是睡得着的,因为雨夜之后总是晴天,有很好的太阳,是一种盼头,也是一种调剂。”洁尘写到。
“今年看到了太多的茶花。自己家种了几年的茶花终于开了,碗大的花朵,红艳灼灼,在屋顶花园里煞有介事,有一种特别的喜乐之气;搬家至这个小区大半年了,到了春天才发现茶花处处皆是,还都是些身形巨大的树模样,挂一身的大红花,叶子油绿油绿的,很喧闹,像热情过分的妇人,让人多少有点窘迫和尴尬。”(《茶花的失败》)
洁尘散文的艳丽不在语言,而在内容,几乎篇篇文章都罩着一层曼妙的轻纱,雅化但充满隐喻,迷幻但充盈着叛逆,冲突但现着锐利,可以说,很多所谓的美女作家加在一起都抵不过她透露在散文中的气息,当然洁尘是与她们有着本质区别的,她的写作旺盛,但没有肉欲;她也苦闷,但不是幻药式的迷惘;她也触及黑色,但不是死亡的基调;她也针对现实,进行虚拟和消解,但没丧失她的自主性。一种非凡的近乎自戕的气质,漫游在她的生命和散文中,这对感到困扰但又眷恋都市的人来说,她的散文就是某种精神的商业化、审美化的文化载体,所以洁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其实这也是一种个人化的选择问题,同样是青春女性那富有灵性和曲线的胴体,你选择的,或许是她的丰胸、柳腰、纤腿,或许是她的传情眉目,万方仪态;是把她装扮得分外撩人、精致煽情,还是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这都是个人的审美和修养问题。因此洁尘的语言虽然有纵情的一面,但不是享乐,比如在《赵赵把我惹哭了》中说:“看了一个晚上,一个白天。中间流泪数次。”但“这种感觉很奇妙。”里面有为了理想的鉴赏而修饰的一面,但仍旧有妩媚细腻的诗意,比如斑斓的色彩、迷人的外观、眩目的光影。她把日常的美夸张到足以被视觉化的程度,即使粗鄙肤浅、缺少深度,但里面也有美,也有一种自慰式快感,它越过了精神价值的沟壑。
“我是这么以为的,女人打扮不是为男人,是为女人。男人的眼睛糙,只能看个大概,看个颜色,是红是绿;再就是看露了胳膊还是腿,为香肩和小蛮腰公诸于众或不高兴(如果是老公或情人),或很高兴(如果是眼睛吃点豆腐的外人)。如果一个男人觉得某个女人穿的衣服料子不错,不便宜,那就算道行很高的了。”(《我是这么以为的》)这些都是很好的句子,具有美学碎片的意义。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在车尔尼雪夫斯基那里,“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艺术家应该“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洁尘笔下的秀发,美貌,玉颈,冰肌,月貌花容,齿白唇红,眉如远山,齿如编贝,明眸善睐,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以及社区花坛等均是凌空蹈虚,它表现出洁尘吊诡般的一种机智。洁尘在《美貌》中写到,“才艺双佳是可能的,但才艺双绝则是不可能的。 一种绝必定要连累出另一种的相对平淡”,“顶尖级美人有责任向世人展示造物主的这一成果, 而不能让它被暗淡的文字生涯埋没掉。文字是一种吞食, 一笔一划地耗着女人的青春容颜;见过少女时代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吗?那是一个标准丽人。然后, 文字把她给吞食成一个矮小丑陋声名显赫的老太婆”,“固执于写作,也就放弃维护那本来就很单薄的美丽。”
洁尘的散文是用现代的华美的瓶装着传统浓香的酒,在其中,洁尘非常具体地把对现实的反映,从一种理性主义的精神理想开始,越过那道高高的精神栅栏,蜕变为一种精致的更加可观可感的都市生活画面,但艺术的再现生活的目的和本质并未改变,她只是改变了“艺术对生活的苍白的可怜的再现”的表现手法,而转移为对适合视觉欣赏的现实的描述,转移为对日常生活层面的的解读,转移为对身体快意的享受的认可,因此它的可感性更高,而其精神内部的理想和价值仍是传统的,她在《名词》里写了一个词唤做“正妖”,有这样的句子,“华秋说,‘洁尘姐,你还是有点妖,不过,我觉得你这个人骨子里多正派的。’”在《茶叶•贝壳》中,写了用茶水做汤的经历,“我决定试一试。我先把清茶泡在一边备用(清茶比花茶色泽要鲜亮些),把一块火腿肠切成丝,再切些黄瓜丝,把一个鸡蛋打散,然后把茶水倒进沙锅烧开,放入火腿丝加一点盐,立刻再放入黄瓜丝,泼上蛋花,起锅,倒入汤碗里。面上再淋一点香麻油,撒一点芫荽末,这道“黄瓜火腿茶叶汤”就算成了。因为汤里除了盐花外,没有放其它的调料,所以保持了茶叶的原味,再加上黄瓜的清香。应该说这道汤清淡可口,的确很棒。要是酒后微醺的时候用,效果肯定更好。”刁钻是刁钻了些,但能这样做的女人,就是再妖,能妖到哪里去。
有人评价说:“洁尘的散文细腻而不温馨,她的极度敏感与任性,使得笔下的形象显得骇人。”闪现出的是“充满狐狸意味的,亮艳,典雅、淡丽和悸动。”有“过分聪明的危险”,但我不担心,因为能绝望的也同样是高贵的。其散文强调的依旧是面临生活展现的思想。即便她欲望充盈、体能卓绝、风情万种、随意放纵,也是一种自由的探险,也是在对自己的内心反省之后,要表现的意图和观念。我觉得,人类总有着共同的人性,而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全的标准,便是看这个社会能否使人按人的特性和规律去充分发展,能否为人类生存问题找到一个完善的答案。因此一切生物都有一种维持自身存在的内在倾向,于是人们都希望过手段和目的一致的生活,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伦理。
在洁尘那里,人生命运的沧桑,情感失落的凝重和交融,也同样以穿透一切遮蔽的光芒,到达了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处。
“谁都知道我们除了呼喊,别无所能。”有人说。
洁尘的散文是锐利的,具有锋芒的,有一种内敛的光芒,这源于她自己特有的激情与血性,高度社会化之后的灵与肉的纠缠、冲突、分裂与沟通,都在她的散文里得到了一种展现,靳晓静在为洁尘的《提笔就老》写的序《通向完美的可能之路》中谈到“洁尘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我不率性,一点也不率性。这等于宣称自己是理性的。是的,责任、自律、坚定不移地沿轨道前行,这是洁尘为自己定下的道路,她天性如此,她遵从着。她生命中丰沛的大水是加筑了河床的,这确保这水无论如何汹涌,都会东流到海,不会中途流失。”可见洁尘的散文是具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理性的,这不是一种从其他的作家那里借鉴来的标准和写法,而是自己的一种认识,它有着自己独有的方向,它只能从自身中的创作中来。
洁尘的散文迷离虚空、娴熟老练、超凡脱俗,绽放着绝美,看似随性挥洒,漫不经心,实则谨慎持重,沉潜雕琢,拿破仑说,“崇高和滑稽只是一步之遥”,因此我们断定,她在散文中对自己的笔触的把握是有着相当适度的,既有希腊化雕塑般的玲珑微妙,也有罗可可画风的慵懒倦怠,既有《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的雍容典雅,也有克莱德曼轻快音乐的暧昧性,她完美得当地将自己的一种日常经验化成了一篇篇放弃了奴役的散文。她说:“特别是近几年,我已经完全明白什么是我最热爱最值得全力以赴的对象,那就是写作。”“我先生有一天和我闲聊时说:‘人在做一件事比较顺利的时候,就很容易觉得什么事情都能干,干什么成什么,这说好听点呢,是抱负,说得不好听点呢,就是贪婪了!你到底想干什么,到底什么才是你最重要的,你自己想好。我觉得,人一辈子专心做一件事,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就很不错了。’这番话我听进去了。”(《提笔就老,提笔到老》)所以我们说,洁尘的散文有点孤芳自赏,但绝不是饮鸩止渴,有点离经叛道,但不是虚伪沦丧。其中渗透着她独特的参悟与思考。
在《两种语言的杜拉斯》中,她对于“法文书是把我彻底给拒绝了”的杜拉斯,“茫然中有巨大的亲近感和强烈的失重感”,但当“茫然到无可落脚之处,我终于安心了”,最终“我闭上了眼睛,眼睛后面浮上一层温润的湿”。 她说:“我认识中文杜拉斯就行了。我认识她,我爱她,至于说怎么认识她怎么爱她,那是我的事。”因此她的散文的阴影、惨烈、艳丽、残留过撕裂的痕迹,透出一种紧张而松散的病态美,但微微地抖动在其中的,依旧是像花瓣一样鲜活的体悟和独到的认识。作家何大草评价她说,“从《艳与寂》到《碎舞》再到《私人版本》,都贯穿着洁尘的那种精美与犀利,它们产生于某种隐蔽的激情,就像谍报员注视着密码,考古学家面对着废墟,渴望解读出最别致、最个人化,也最接近于真相的答案。当然,这种真相的标准,肯定来自她的想象或者虚构,而与客观世界、公众话语没有关系。她真的就这么做了,而且她通过书写抵达答案的那个方式和过程,让我们诚心诚意地称羡称奇。”因此如果我们同意美国传播学家约翰•费斯克所说的“大众文化趋向于过度,它的笔触是宽广的,色彩是亮丽的”这句话,那洁尘的散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丹麦哲学家祁克果在早年的日记中写道:“我真正缺少的就是要在我内心弄清楚我要什么。”
在我看来,唯一的存在乃是生命,生命之外应该是一无所有,存在是生命之自我创造和自我毁灭的永恒回复。洁尘的散文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新的灵魂的天空,她从另外一种可能性的起点上去再度思考,即她是从人生问题而走向某种个体生命的困惑的,又由此走向了一种略带颓废色彩的散文之美的道路。而散文之美暗含着一种期待,它不仅仅是对个体痛苦的揭示,更是直面生命的虚无时个体痛苦的救赎。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旗袍,里面爬满了虱子。”洁尘也许放弃了寻找艾略特笔下的“圣杯”,但它依旧燃在我们生命中的雷霆之火,不论盛大的,或是微弱的,是光亮的,还是昏暗的。
海德格尔说:无家可归成为世界命运。
虽然天堂是未来的必然,进步是历史的宿命,但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归宿必然就是死亡时,我们的心态将如何,我们的艺术的美将是一种怎样的美?
洁尘散文的美是一种夺人心魄的凋落之美,当惨不忍睹的美一览无余地摆在你面前,你会知道那是一种极致的美、纯粹的美、孤独的美、没有杂质的美、绝不让人放弃的美,杨雁对洁尘有过这样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女性阴柔的话语方式,透出了一种丝绸的质感,绵软、亚光、蕴籍、凉森森……洁尘少年时代肯定热爱过诗歌,否则,那么多一箭封喉决不含糊的表达决不会如此信手拈来。”书评家坡坡点得更是到位,“在商业成分居多的电影中品尝‘唯美’的细节,这确实需要人性和艺术细胞都非常健康、敏感。只要有一枚味蕾被这些纤细得令人心悸而震动的文字所击中,那震荡就会在一瞬间摇撼全身。”洁尘的散文中有一种 像刀一样的幽异。记得早些时候在读张爱玲的时候,感到张爱玲应该属于唯美的那种作家,但她的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营造的是一个近乎冷酷的悲剧世界,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情爱的虚假、婚姻的圈套、生命的惨白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说,“有爱的婚姻是痛苦的”。 而洁尘散文的美在于敏感和锐利,在于一种灵性的哀伤,一种色彩化的个性和心情,里面也有热闹而浅薄的繁荣,有怪异而复杂的经验,但她的笔调还是揭露出人性中虚伪的那一面,让生命回到了自身,让思想回到了自身。“她的笔像刀锋,干净、利索、准确地把笔下之物切成想要的任何形状。”(靳晓静)这似乎与洁尘的创作思想有关,她在其散文集《南方撩人》中写道:“现在在时尚媒体上的女性写作,大概分为两个路数,一类很小资,跟人感觉是吃好用好玩好但很有些闲愁;一类很现实,告诉大家生计不易浪漫少来。前一类有事难免给人矫情的感觉,而看多了后一类,有时就会觉得矫情至少比寡情动人。”所以如果像伍尔夫一样美得素净,内敛的,畏光,其实这也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罪过。青春与爱情、时尚与流行、陷溺与超越、唯美与虚无,她都能用敏感、细腻、娇柔的心去体察,从而化成一篇篇美得透明的文字。“就我一个人,我的影子投在地上,在树影的缝隙间游走。”“我的面前是:南方的烈日和空阔的街景,郊外的气息,寂寞的气息,有点像是甜的气息,不知所云的气息。我觉得我人很薄,浮动在热气氤氲之中,像片剪纸。那个骑车兜圈的小贩,身影是动着的,但却有一种入定的感觉。时间似乎消失了。时间是可以消失的。沿路许多家的三角梅开得极盛。”(《烈日下的街景》)
洁尘散文的终点是幸福。
我们认为,把普遍的东西赋予更高的意义,使落俗套的东西披上神秘的外衣,使熟知的东西恢复未知的尊严,使有限的东西重归无限,这就是浪漫化。而浪漫化便是隐含的幸福的外在表现,当符号与图象的流动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并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张爱玲曾经透露出这样的生命信息,“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怯地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其中是令人彻骨的冰凉。巴赫金也曾深刻地指出:“单个意识不能自足、不能存在。离群、隔绝、自我封闭,是丧失自我的基本原因。”其实洁尘散的的感受是处在一种边界上的,那还是一种紧张的交会。
“必须忍受痛苦。”卡尔说。
因为那些痛苦的,可怕的和危险的事物,能给我们更强烈的刺激,会使我们直观地感到生命的存在。在其中,那些不可遏制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在洁尘的散文中便突现出来,洁尘觉得那些“生活趣事”“很重要,这些趣事,其实是孩子在家中在父母眼中最光彩最有意思的事情;它们是孩子给予父母的礼物,也是父母的爱在孩子心灵的一个美好的投影。”
洁尘在《六个人和一个人的海》中,在读了一个叫海雅达尔的挪威人写的《孤筏重洋》之后,不由地说“也许,没有什么比蜷在灯下被惊涛骇浪追逐着更有趣的了。没有危险的历险,刺激,但不致命。要的就是这个。”这极符合洁尘的生活态度,也符合她写作中度的把握。
而在《园事》中,洁尘却又这样写到,“我家的屋顶花园今年种了一些蔬菜瓜果,已经吃到了的有桃子、番茄、丝瓜、苦瓜。真正的绿色食品。番茄尤其让家人惊喜,因为好久没有吃到有着这么地道番茄味的番茄了。黄瓜也是有的,但味道不好,苦。黄瓜有洁癖,如果手没洗干净去浇水,它就会苦。后面可以期待的还有扁豆、石榴和小金瓜。小金瓜味道不错的。石榴不指望好吃,是观花品种,但结了果总还是要尝尝的。”这简直不像洁尘笔下的文字,里面几乎没有一星半点的妖媚的味道。我突然想起了一句奇怪的话,小说《群魔》里的,沙托夫在同斯塔夫罗金恳切交谈之前,先对他说:“我们是两个生物,在无边无际的世界里走到了一起……是在世上最后一次相逢。丢掉你那口吻,说话像个正经人样吧!哪怕有这么一次说话像个人也好。”
我在这里丝毫没有要冒犯洁尘的意思,只是临时想起来了,按照洁尘的特色,也口无遮拦一回。
其最宽泛的意义上说,现代性乃是一系列对应的价值之间不可调和的对抗的反映,而审美的现代性揭示了其深刻的危机感及其根据,这符合道德上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当全球化、视觉、图象、媒介、传播、性别、新历史、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研究、时尚、身体,甚至经济、技术、产业,主题公园、度假村、健身房、美容院、茶楼、酒吧在一瞬间涌到了我们面前的生活中,自由抒写就成为我们证实自己存在的有利证明,所有的颓废和孤独在自由的心境中都将是虚幻的,人的狭窄心理与卑琐的欲望将在现代性审美自由中瓦解。
心灵的深处有没有大自由,这应该是真散文与伪散文的一条分水岭。卡利奈斯库指出:“现代性已经打开了一条通向反叛的先锋派之路,同时,现代性又反过来反对它自身,通过把自己视为颓废,进而将其内在的深刻危机感戏剧化了。”而美也在日常工作、交往、休憩、娱乐以至内在心理世界的活动方式的虚无飘渺间,它也是文学与艺术的存在方式。
这是洁尘的散文对我们的启示。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