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是散文大师吗?——答《羊城晚报》记者问(陈剑晖)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1、您最早是什么时候读到周国平作品的?阅读感受是什么?有读过他早期关于尼采的论著吗?,有何评价?
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就读了《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当时的阅读感受可说是如沐春风,耳目一新。尼采在西方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周国平在认真研读了尼采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采用了散文的笔法和诗性语言,把尼采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人来分析,并融进了自己的思考和人生感悟,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以说,《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不仅是周国平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热血青年的书。周国平后来的一系列作品沿袭的正是这部书的写作路子。
对周国平散文的阅读感受大致是这样的: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人与永恒》是他最早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有属于个人的体验和感情,有自己关于人生、社会和生命的思考,文笔也较为优美。随后的《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爱与孤独》、《今天我活着》、《守望的距离》等也基本保持了这种风格。《各自的朝圣路》编进了大量的读书随笔、概括、分析、议论和资料多于个体体验。《安静》则太平淡,淡到没有什么味道。散文要“淡而有味”才好,如果“淡而无味”,就不是好散文了。2004年出版的《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则是失败之作。《自传》中的周国平,显然过于自信,过于孤芳自赏,就像一个美貌的少女面对自己的“倩影”,倒来倒去地反复欣赏。比如书中提到某人对他的评价,说他是中国几十年来唯一的哲学家,这就太自恋了嘛。总之,这本《自传》远未达到卢梭等自传的高度。周国平一贯推崇的“精神”、“灵魂”、“高贵”等品质在书中也十分稀缺。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是周国平的创作一路走低。虽下“周国平已经江郎才尽”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说周国平越写越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周国平因《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广为读者所知,其后,周国平散文也开始流行,您如何评价《妞妞》这本书?
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正如前面所说,周国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出版了《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和《尼采与形而上学》就很出名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他又陆续出版了《人与永恒》等十几部散文集,就更为广大读者所知了。大学里曾有“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大概也就是在90年代初流行的。当然,出版于1996年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提升了“周国平热”的热度,不能说洛阳纸贵,在当时确实赚取了不少眼泪。
这部纪实性散文之所以畅销甚至引起了轰动,首先是周国平放下了架子,他不是以一个哲学家,一个牧师的身份,而是以一个人,一个父亲的大爱来讲述妞妞的美好与苦难。其次写作态度的真实与真诚,其中既有眼泪,也有痛感;既有生命的投入,也有充盈的血肉,有感人的细节。此外,叙述的笔调也是十分感性的,不但有体验也有智慧。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很喜欢这部书的,记得当年也为它流了泪。不过在文体上,这部书谈不上有什么突破和贡献。
3、回到当年的语境,为什么那么多读者会因此而喜欢周国平呢?
我在大学讲授一门本科课叫“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有一次讲到周国平的散文,我请读过周国平散文的同学举手,结果100多人中举手的有几十人,的确是女生居多,应了“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的流行语。我想女性喜欢周国平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一来周国平所谈的话题,诸如心灵、永恒、距离、女性、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以及如何面对个人,面对家人,面对社会,等等。这些话题更切合她们的心理,更能引起她们的兴趣。二是女性一般较感性,不愿探究太深奥,太玄妙的问题。而对于男性来说,深奥、玄妙、重大的问题能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所以他们更愿意读王小波一类的散文。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其实,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无论花季还是中年老年,都有不少“周迷”。据说,易中天就很喜欢周国平,甚至将他与卡西尔、黄仁宇、李泽厚相提并论,还说过“从酒店服务员到大学教授,都读周国平” 这样的话。易先生不仅向他的研究生推荐周国平的书,上课时动不动还会冒出一二句周国平的格言来。
回到当年的语境,我想周国平的散文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主要是社会处于转型期,,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理想失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需要精神的依据,需要感情和心灵的滋润,也需要提升文化品位。而周国平的散文正好适应了这样的时代要求。再说,周国平的散文注重文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叙述文笔又是那样清晰,那样轻言细语,娓娓道来。因此他的散文受到大众的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您认为他的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称为“哲学散文”?里边传达的思想能称得上哲学吗?
周国平的强项,在于把别人的“哲学”散文化;或者说把高深艰涩、令人望而生畏的哲学大众化、普及化。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散文可称为“哲学散文”,因他是以散文的方式谈哲学,而且谈得如此亲切,那样的轻松和贴近人生,贴近生活。这是他的成功之处。
但若从“思想”或“精神”的高度来看,周国平的散文中的思想是平庸的,缺乏深度和穿透力的。他的精神还不够强大,更谈不上有“哲学”的高度。“思想”是什么?思想从“人”从“心”从“内省”。思想绝对是个人性、探索性、根本性和原创性的。思想是对真理的探索、靠近和发现。思想的强大在于其独立不依、至大至刚、正气浩然。比如说顾准、高尔泰、史铁生、林贤治就有这样的气质,所以我们说他们的作品有思想性或精神性,达到了相对的哲学高度。
而周国平更像是一个“布道者”。与其说他是一个思想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更适合作普及哲学的使者,就如于丹普及《论语》,周国平普及的是尼采和西方的哲学。从这一点说,周国平称得上是于丹的老师。只不过他没有于丹的口才,也比于丹低调。当然,他在调剂“心灵鸡汤”时也没有于丹的“穿越”和“乱炖”,因他毕竟是个严肃的学者,有较好的哲学功底。
5、有人说,周国平的散文过于煽情和滥情,您认为呢?
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周国平的散文是有一点“小抒情”“小清新”,但绝对不是“煽情”和“滥情”,这一点只要比较一下杨朔、余秋雨或周涛的一些散文就很清楚了。杨朔的《荔枝蜜》结尾将人民公社社员比作蜜蜂,甚至那天夜里他居然还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那才是煽情滥情。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里写道:“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周涛在《老父还乡》中,这样抒情:“北京啊北京,你怎么说也是我们心中一颗明亮的星……你还是我的生命历程这部大书的一篇总序言。”这才是真正的煽情和滥情。而这样大而空洞,将个人上升到历史、民族和国家高度的过度升华,我们在周国平的作品中极少见到。
6、您认为周国平的散文算是心灵鸡汤吗?文风是否类似于《读者》这类杂志?他和其他这类散文的作者有何异同之处?
周国平的散文,基本上可以列进“心灵鸡汤”这一类。他的特点在于以散文的方式谈论哲学和人生问题,诸如生存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死亡、孤独、自我、性与爱。总之,集中探讨现代人精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和难题,特别关注心灵,苦难与磨难,灵魂与超越等问题。这样的问题由于触及到了读者最为敏感的神经末梢,因而最容易引起共鸣。这样,周国平自然也就成了《读者》这类刊物的常客,因他的话题、表达方式、文风特别对《读者》的胃口。可以说,他的散文是年轻一代包括网民青春记忆里的一个重要元素。
与同类散文作家如港台的罗兰、席慕容、刘墉等相比,周国平的散文虽没有那么多的小故事和生活情境,但他的文思清晰,思考缜密,而且不乏文采。比如这样的句子在他的散文中随处可见:“爱的错觉是一场爱的做秀,在某个时候会切割青春,会捣碎你美好的理想,然后把灰暗的色泽涂抹在你生命的天空”。(《有时爱是一场错觉》)在爱、错爱、哲理、感叹、小故事、小情调之上再撒上一些动词、形容词和比喻的胡椒粉,这是周国平常用的路数,也是典型的“心灵鸡汤”的烹调法。不过“心灵鸡汤”虽好喝,却未必有营养。而如果你喝得太多,鸡汤中又有太多的味精,弄不好反而会伤了身体。
散文是自由自在、天然任性、极富个人体验的文体,又特别讲究理性与感性的深度交融。如果一个散文家总是习惯将自己的眼镜挂在读者的鼻梁上,总喜欢当教师爷或传教士,总是忘不了教育大众的神圣使命,而忽视了散文的个性、自我、细节和诗性,则这样的散文家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真正经典的作品。
7、现在仍有许多人喜欢读周国平,是不是这个时代特别需要这样带点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易读品?是否因为这个时代过于浮躁,无法看艰涩的哲学著作,便只能消化这种哲思随笔?
一个散文的时代,其题材、品种、表现手法应该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除了文化大散文、学者散文、女性散文、新散文,在场主义新文学散文品种之外,这个时代的确也需要周国平这类哲思随笔小品。因为这个时代是多元的,读者的阅读口味也是多种多样的。周国平的哲思随笔可说是这个浮躁时代的镇静剂,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润滑油。这类哲思随笔有存在的必要和存在的价值。但它们的功效,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不应过度夸大。而且应看到,随着“心灵鸡汤”越来越多,人们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当今周国平的散文虽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了。
8、据说周国平的作品被某些高校的文科专业列为必读书,读多了他的作品,对年轻人来说,究竟好不好?
列为文科专业必读书?这个我还没听说,起码我所在的高校就没有将周国平的作品列入必读书。至于他的作品,年轻人可以读一些,但没有必要读得太多。就如人吃人参,少量吃点对身体有益,吃得太多反而适得其反。因人的思维和判断力是有惯性的,你老是听一些简单的道理,老是在常识上徘徊,慢慢就会失去挑战难题的勇气,失去辨别真伪优劣的判断力。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不赞成年轻人读太多周国平、刘墉之类的哲思随笔。
9、最近,周国平怀念邓正来那篇悼文炒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文章里有非常畸形的女性观,也有人说,周国平字里行间全是自恋,不只是这篇悼文。不知您怎么看?
这篇叫《想念我生活中的邓正来》的悼文我也读过。周国平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写出了“学术猛牛”邓正来的“豪气、侠气、霸气”,文中有许多生动可感的生活细节,更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可见周国平与邓正来的感情至深。当然,自恋的句子也不少。比如写到邓正来说:“周国平最重要”。“很少有像他这样优秀的人”。“不是周国平,我不会写,是周国平,别人也写不出。” 诸如此类,如果是别人说出,也就罢了,但在一篇悼文中出现了太多死者对生者的溢美之词,就不太妥当了,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关于周国平有明显的“自恋情结”这一点,我在前面谈《自传》时已经说过。我的看法是,这是作家的自我认同和思维惯性的问题,我们不必过于苛求。至于说到畸形的女性观,我倒没有特别看出。
10、 在散文创作中,您认为周国平的位置应该放在哪?
如果要给周国平的散文创作定位,我认为在当代散文家中,他大概属于中等水准。谈不上特别优秀,离经典还很远,更与大师无缘。总体看,他的思想不似史铁生、韩少功那样独到深邃,也缺少王小波的幽默调侃,在才气、资料处理上也远不及余秋雨。再从艺术看,他的散文缺少散文必备的散文性和审美性,在这一点上龙应台、张晓风比他好得多。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将龙应台的散文也归进“心灵鸡汤”一类,只要认真读一读龙应台的《目送》,你就发现龙应台与周国平根本不是一回事。
周国平的散文受到大众的热捧,并不是他写得多么好,而是转型期的社会土壤特别适合这类散文的生长,而他又写得那么聪明,那么取巧。但文学,绝对与聪明、取巧无缘。所以重估周国平散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便显得十分必要。
刊《羊城晚报》2013年4月7日
大约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就读了《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当时的阅读感受可说是如沐春风,耳目一新。尼采在西方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周国平在认真研读了尼采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采用了散文的笔法和诗性语言,把尼采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人来分析,并融进了自己的思考和人生感悟,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以说,《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不仅是周国平的成名作,也是一部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热血青年的书。周国平后来的一系列作品沿袭的正是这部书的写作路子。
对周国平散文的阅读感受大致是这样的: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人与永恒》是他最早的一部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有属于个人的体验和感情,有自己关于人生、社会和生命的思考,文笔也较为优美。随后的《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爱与孤独》、《今天我活着》、《守望的距离》等也基本保持了这种风格。《各自的朝圣路》编进了大量的读书随笔、概括、分析、议论和资料多于个体体验。《安静》则太平淡,淡到没有什么味道。散文要“淡而有味”才好,如果“淡而无味”,就不是好散文了。2004年出版的《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则是失败之作。《自传》中的周国平,显然过于自信,过于孤芳自赏,就像一个美貌的少女面对自己的“倩影”,倒来倒去地反复欣赏。比如书中提到某人对他的评价,说他是中国几十年来唯一的哲学家,这就太自恋了嘛。总之,这本《自传》远未达到卢梭等自传的高度。周国平一贯推崇的“精神”、“灵魂”、“高贵”等品质在书中也十分稀缺。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是周国平的创作一路走低。虽下“周国平已经江郎才尽”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但说周国平越写越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周国平因《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广为读者所知,其后,周国平散文也开始流行,您如何评价《妞妞》这本书?
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正如前面所说,周国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出版了《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和《尼采与形而上学》就很出名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他又陆续出版了《人与永恒》等十几部散文集,就更为广大读者所知了。大学里曾有“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大概也就是在90年代初流行的。当然,出版于1996年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提升了“周国平热”的热度,不能说洛阳纸贵,在当时确实赚取了不少眼泪。
这部纪实性散文之所以畅销甚至引起了轰动,首先是周国平放下了架子,他不是以一个哲学家,一个牧师的身份,而是以一个人,一个父亲的大爱来讲述妞妞的美好与苦难。其次写作态度的真实与真诚,其中既有眼泪,也有痛感;既有生命的投入,也有充盈的血肉,有感人的细节。此外,叙述的笔调也是十分感性的,不但有体验也有智慧。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很喜欢这部书的,记得当年也为它流了泪。不过在文体上,这部书谈不上有什么突破和贡献。
3、回到当年的语境,为什么那么多读者会因此而喜欢周国平呢?
我在大学讲授一门本科课叫“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有一次讲到周国平的散文,我请读过周国平散文的同学举手,结果100多人中举手的有几十人,的确是女生居多,应了“女人不能不读周国平”的流行语。我想女性喜欢周国平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一来周国平所谈的话题,诸如心灵、永恒、距离、女性、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以及如何面对个人,面对家人,面对社会,等等。这些话题更切合她们的心理,更能引起她们的兴趣。二是女性一般较感性,不愿探究太深奥,太玄妙的问题。而对于男性来说,深奥、玄妙、重大的问题能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所以他们更愿意读王小波一类的散文。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其实,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无论花季还是中年老年,都有不少“周迷”。据说,易中天就很喜欢周国平,甚至将他与卡西尔、黄仁宇、李泽厚相提并论,还说过“从酒店服务员到大学教授,都读周国平” 这样的话。易先生不仅向他的研究生推荐周国平的书,上课时动不动还会冒出一二句周国平的格言来。
回到当年的语境,我想周国平的散文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主要是社会处于转型期,,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理想失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需要精神的依据,需要感情和心灵的滋润,也需要提升文化品位。而周国平的散文正好适应了这样的时代要求。再说,周国平的散文注重文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叙述文笔又是那样清晰,那样轻言细语,娓娓道来。因此他的散文受到大众的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您认为他的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能称为“哲学散文”?里边传达的思想能称得上哲学吗?
周国平的强项,在于把别人的“哲学”散文化;或者说把高深艰涩、令人望而生畏的哲学大众化、普及化。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散文可称为“哲学散文”,因他是以散文的方式谈哲学,而且谈得如此亲切,那样的轻松和贴近人生,贴近生活。这是他的成功之处。
但若从“思想”或“精神”的高度来看,周国平的散文中的思想是平庸的,缺乏深度和穿透力的。他的精神还不够强大,更谈不上有“哲学”的高度。“思想”是什么?思想从“人”从“心”从“内省”。思想绝对是个人性、探索性、根本性和原创性的。思想是对真理的探索、靠近和发现。思想的强大在于其独立不依、至大至刚、正气浩然。比如说顾准、高尔泰、史铁生、林贤治就有这样的气质,所以我们说他们的作品有思想性或精神性,达到了相对的哲学高度。
而周国平更像是一个“布道者”。与其说他是一个思想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更适合作普及哲学的使者,就如于丹普及《论语》,周国平普及的是尼采和西方的哲学。从这一点说,周国平称得上是于丹的老师。只不过他没有于丹的口才,也比于丹低调。当然,他在调剂“心灵鸡汤”时也没有于丹的“穿越”和“乱炖”,因他毕竟是个严肃的学者,有较好的哲学功底。
5、有人说,周国平的散文过于煽情和滥情,您认为呢?
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周国平的散文是有一点“小抒情”“小清新”,但绝对不是“煽情”和“滥情”,这一点只要比较一下杨朔、余秋雨或周涛的一些散文就很清楚了。杨朔的《荔枝蜜》结尾将人民公社社员比作蜜蜂,甚至那天夜里他居然还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那才是煽情滥情。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里写道:“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周涛在《老父还乡》中,这样抒情:“北京啊北京,你怎么说也是我们心中一颗明亮的星……你还是我的生命历程这部大书的一篇总序言。”这才是真正的煽情和滥情。而这样大而空洞,将个人上升到历史、民族和国家高度的过度升华,我们在周国平的作品中极少见到。
6、您认为周国平的散文算是心灵鸡汤吗?文风是否类似于《读者》这类杂志?他和其他这类散文的作者有何异同之处?
周国平的散文,基本上可以列进“心灵鸡汤”这一类。他的特点在于以散文的方式谈论哲学和人生问题,诸如生存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死亡、孤独、自我、性与爱。总之,集中探讨现代人精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和难题,特别关注心灵,苦难与磨难,灵魂与超越等问题。这样的问题由于触及到了读者最为敏感的神经末梢,因而最容易引起共鸣。这样,周国平自然也就成了《读者》这类刊物的常客,因他的话题、表达方式、文风特别对《读者》的胃口。可以说,他的散文是年轻一代包括网民青春记忆里的一个重要元素。
与同类散文作家如港台的罗兰、席慕容、刘墉等相比,周国平的散文虽没有那么多的小故事和生活情境,但他的文思清晰,思考缜密,而且不乏文采。比如这样的句子在他的散文中随处可见:“爱的错觉是一场爱的做秀,在某个时候会切割青春,会捣碎你美好的理想,然后把灰暗的色泽涂抹在你生命的天空”。(《有时爱是一场错觉》)在爱、错爱、哲理、感叹、小故事、小情调之上再撒上一些动词、形容词和比喻的胡椒粉,这是周国平常用的路数,也是典型的“心灵鸡汤”的烹调法。不过“心灵鸡汤”虽好喝,却未必有营养。而如果你喝得太多,鸡汤中又有太多的味精,弄不好反而会伤了身体。
散文是自由自在、天然任性、极富个人体验的文体,又特别讲究理性与感性的深度交融。如果一个散文家总是习惯将自己的眼镜挂在读者的鼻梁上,总喜欢当教师爷或传教士,总是忘不了教育大众的神圣使命,而忽视了散文的个性、自我、细节和诗性,则这样的散文家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真正经典的作品。
7、现在仍有许多人喜欢读周国平,是不是这个时代特别需要这样带点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易读品?是否因为这个时代过于浮躁,无法看艰涩的哲学著作,便只能消化这种哲思随笔?
一个散文的时代,其题材、品种、表现手法应该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除了文化大散文、学者散文、女性散文、新散文,在场主义新文学散文品种之外,这个时代的确也需要周国平这类哲思随笔小品。因为这个时代是多元的,读者的阅读口味也是多种多样的。周国平的哲思随笔可说是这个浮躁时代的镇静剂,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润滑油。这类哲思随笔有存在的必要和存在的价值。但它们的功效,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不应过度夸大。而且应看到,随着“心灵鸡汤”越来越多,人们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当今周国平的散文虽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其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了。
8、据说周国平的作品被某些高校的文科专业列为必读书,读多了他的作品,对年轻人来说,究竟好不好?
列为文科专业必读书?这个我还没听说,起码我所在的高校就没有将周国平的作品列入必读书。至于他的作品,年轻人可以读一些,但没有必要读得太多。就如人吃人参,少量吃点对身体有益,吃得太多反而适得其反。因人的思维和判断力是有惯性的,你老是听一些简单的道理,老是在常识上徘徊,慢慢就会失去挑战难题的勇气,失去辨别真伪优劣的判断力。正是从这点出发,我不赞成年轻人读太多周国平、刘墉之类的哲思随笔。
9、最近,周国平怀念邓正来那篇悼文炒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文章里有非常畸形的女性观,也有人说,周国平字里行间全是自恋,不只是这篇悼文。不知您怎么看?
这篇叫《想念我生活中的邓正来》的悼文我也读过。周国平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写出了“学术猛牛”邓正来的“豪气、侠气、霸气”,文中有许多生动可感的生活细节,更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可见周国平与邓正来的感情至深。当然,自恋的句子也不少。比如写到邓正来说:“周国平最重要”。“很少有像他这样优秀的人”。“不是周国平,我不会写,是周国平,别人也写不出。” 诸如此类,如果是别人说出,也就罢了,但在一篇悼文中出现了太多死者对生者的溢美之词,就不太妥当了,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关于周国平有明显的“自恋情结”这一点,我在前面谈《自传》时已经说过。我的看法是,这是作家的自我认同和思维惯性的问题,我们不必过于苛求。至于说到畸形的女性观,我倒没有特别看出。
10、 在散文创作中,您认为周国平的位置应该放在哪?
如果要给周国平的散文创作定位,我认为在当代散文家中,他大概属于中等水准。谈不上特别优秀,离经典还很远,更与大师无缘。总体看,他的思想不似史铁生、韩少功那样独到深邃,也缺少王小波的幽默调侃,在才气、资料处理上也远不及余秋雨。再从艺术看,他的散文缺少散文必备的散文性和审美性,在这一点上龙应台、张晓风比他好得多。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将龙应台的散文也归进“心灵鸡汤”一类,只要认真读一读龙应台的《目送》,你就发现龙应台与周国平根本不是一回事。
周国平的散文受到大众的热捧,并不是他写得多么好,而是转型期的社会土壤特别适合这类散文的生长,而他又写得那么聪明,那么取巧。但文学,绝对与聪明、取巧无缘。所以重估周国平散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便显得十分必要。
刊《羊城晚报》2013年4月7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