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贴旧文,表示支持《 以梦为马,以诗为铲开掘出的梦境散文 》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以梦为马,以诗为铲开掘出的梦境散文
                       ●慕朓
  1
  衣水的散文作品包含哪些元素?他的文字会指向何方?
  最直接的感受是,衣水的散文以梦为马,肆意驰骋,叩问苍茫。他把个体对外界现实的感受,通过一道窗口展示给在屋里的人看,他则在窗外,——这是个扯住窗口不放,而眼睛投向远方的人。这道窗口就是梦境,而且衣水的这组散文一直使用这一窗口。我姑且把他的散文称之为“梦境散文”。
  2
  衣水的这组散文都是内心幻化出来的文字。他在《自序》中说:“世界中的现实,生活中的真相;梦境里的真实,真实中的虚幻。如此等等,我都在慢慢触摸它们。”亦真亦幻,用幻境写内心真实的愿望,而愿望的周围,我们似乎看到的是火烧火燎的浮躁的世界。“最后归结为我的全部抗争和梦想!”——这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衣水所有这些文字都折射一种困境,是个体在现代生活中的不适应、不接受、不妥协的哀鸣乃至抗争。衣水把Z城和竹子屯作为一种隐喻,把人从纯朴诗意的乡村到浮躁功利的城市的纠缠合盘托出。读完这组散文,你渐渐把衣水模糊的内心图景拂拭清晰,这是一颗感受到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冲突、追问终极意义的心,其所有文字组成一个问号——对精神家园的叩问,对最后阵地如村庄、羊群的坚守,对圣境的憧憬和敬畏。举例为证:
  有一种是对灵魂无法被拯救的哀叹。
  如《我在一个下午放羊》:“我在Z城生活一辈子所濡染的狭隘:那是一种心灵的固执和孤独,一直在一个点打转的无助和无聊。然而我终于在某一个时刻,赶着这么多心有灵犀的羊群,从一条阴森狭长的甬道,吆喝着走进一个自由澄明的梦境了。”这是一种对纷扰现状的抗争、对抗,羊群是圣洁的内心隐喻。
  又如《一个不见的村庄》:“这样的一个村庄,我不能让它出土。”——村庄是最后的精神家园。
  又如《遗失的葡萄》:“它晶莹透亮,我在浩渺的时空之中,终于找到我们蔚蓝的家园。”——涉及归宿命题。
  又如《我是一头驴》:“驴子是唯一救赎我们的神。但是在我父母的强烈反对下,我还是抛弃了驴子,抛弃了我的神。”这可以理解为对自我困境无法拯救的哀鸣。——从行文特点上我们似乎也可看到刘亮程乡土散文的一些影子。
  又如《黄腱牛的眼泪》:“一头黄腱牛从我的竹子屯,哞哞地跑到我居住的Z城避难。我应该好好地安置它,然而我却逃跑了。”黄犍牛犹如最后的救赎,但是,我无形中弃绝了这种救赎。
  衣水散文另一个命题是直接关注当下的,如《我打断一只老鼠的后腿》:关于生存权利的思考。如《一只勇敢的老鼠》:讲生存现状。人生处处有陷阱。这篇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小说《地洞》。如《一只三脚猫》:“现在它是一只被闲置在社会上的流浪猫,我经常看见,它同其它的三脚猫、少耳朵猫、瞎眼猫、无尾猫、断爪猫混在一起。”——关于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的思考。还有一些如《像狗一样走路》《和狗们一块晨跑》等等,可作为寓言式小品文来读,命题涉及更多方面。
  3
  心化之文,有时会被理念牵着鼻子走。但是,为什么衣水这些文字里面没有这种痕迹?秘密在哪里?也许在于细节的鲜活、灵动。除外还有什么?
  细节
  衣水对拿来作隐喻的表象,并非冷漠待之,而是饱含情感、感觉将之捂热。这些意象已不仅仅是象征,更多的是作者情感的渗透。如对灌注寓意的“羊群”的抚摸,仿佛从心灵的草原上游牧着一群圣洁的羊:“它们跑散了,有的在近处的溪边,有的在远处的开满大紫花的土丘上,一朵一朵的羊装点着蔓延的草原。有的构成了近景,实实在在,一点一点地移动,是浓墨重彩。有的在很远很远的天际,慢慢的飘,不知不觉就快杳出了我的视线。它们是远景,是虚无飘渺的白云,几乎成了大草原的飞白。”(《我在一个下午放羊》)如对葡萄的叙述,也不是冰冷的隐喻,而是带有疼痛的叙述,夹杂挽留、无奈、敬畏等诸多幽微的心绪:“一颗葡萄,它在独自垂怜。我总能感觉到,它在延伸多少个夜晚的葡萄藤上,箭步如飞。我知道它在练习行走,也在飞翔。一根维系生长之藤,一根接天连地之藤,它让一颗葡萄学会了飞天遁地之术。是它放飞了一颗葡萄,是它把夜空的秘密,悄悄塞进一颗葡萄里。这颗葡萄,会因此而藏匿了整个宇宙。……但我知道,它经年在某一个我意想不到的角落,包裹着我的世界,丝毫不动声色,就像一双明亮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我。”(《遗失的葡萄》)如对村庄的叙述带有某种疼痛感:“在白茫茫的一片荒原上,我看不见了我的村庄。我踏出去的脚步,会在白茫茫的夜色里,顷刻不见。我不能回头,因为我知道回家的路已经不复存在。它们去哪里了?它们被蜂拥而至的夜色,它们被现代化的积雪,它们被我浮躁的心灵,严严密密地覆盖了。或许,它们已经被遥远的山口刮过来的风,顺路给捎走了。”(《一个不见的村庄》)
  诗歌元素
  读衣水的散文,我总感觉到诗歌的影子。
  1、诗意的语言:“直到今晚我看到它,直到今晚月光写满大地,这棵野生向日葵依然是被遗忘的。它在月亮的暗影里,开始不断训练自己的花瓣。它不是家养的向日葵,它是被光明遗弃的向日葵。它在一个缺钙的时代里,顶着一圈瘦小的帽子,向着无望的明天生长。”(《夜晚的向日葵》)
  2、诗歌的节奏和激情:“一个村庄我住过的村庄,我把我所有的时光都交付给了它。我在不停地长大,它在不停地遗落。”(《一个不见的村庄》)——我似乎读到海子诗歌的节奏和意象。
  3、充满诗歌的想象力:“假设一:一棵大树和天空交流。
  一棵大树和天空交流一些什么?大树赤裸着身子,它的世界再也没有叶子了。那该是落寞还是一身轻松?它把那些无聊的鸟儿都打发走了,它感觉到它和天空一样,整个身体和内心世界,干净了,清爽了。它只用一个无与伦比的姿态,打量头顶的世界就足够了。
  天空呢?它一直无言无语,它不和大树说话,它也不和天下的黎民说话,我只能在它的无言里揣测它的心思。一个天空和一棵大树的交流,估计是说一些相互安慰的话。一棵大树说,我的头顶只有天空;而天空说,我的孤独里隐藏着一棵大树的孤独。
  假设二:一棵大树冬眠,开始完全忘记自己。
  一棵大树忘记自己,就意味着它不再孤独。一棵大树在一个季节里,把所有的心思都融化进土壤。它不再把所有的心思都开成绚丽的花,炫耀枝头。现在,它已经把所有的鸟儿都撵走了,它把所有的枝桠都收拢在自己的身体里。它藏匿在自己心灵的一角,它以一棵大树的名义宣布,它是一棵忘记了自己的树。”(《一棵大树忘记了自己》)
  
  梦幻宫殿般的构思
  衣水的散文和别人最不同的也许就是他化梦为马,挥诗为铲开掘出梦境中的文字。他的散文谋篇布局,多以一个点切入、掘进、生发,一个想象带动另一个想象,一个细节连缀着一个细节,“纲张目举”,构筑整个文字的框架和血肉。如《一只小黑碗》,它以一只小黑碗作为观照对象,围绕它展开想象和抒情。另外,因为诗歌的激情、联想、感觉的介入,衣水的这些文章总在现实的窗外飞翔,所以不妨把它们当作散文诗来看。那它们是什么类型的散文诗?也许是倾向于现代体悟的抒情散文诗。如《棚顶的葫芦》围绕葫芦展开行文,对葫芦极尽赞美,把它比作“吸饱了阳光的乳房”,把它尊为圣洁之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双手,能够配得上它。我想,只有婴儿的小口,才能吮吸它的汁液。”而在这种仰望之中,“我”忽然顿悟了什么:“我在棚顶下面踟蹰不前,我知道它胸中有一轮太阳,有十万婴儿。我把手举过头顶,但它不属于我。我想,我的喜悦来自于我发现了它的美。而此刻,我举起的手无法前进,也无法收回。”

摘自衣水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499dd0100k31n.html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