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双周评之三十篇:贵妃醋部分散文赏析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在冰火相融中的写作
                                                 ——贵妃醋部分散文赏析

                                                          王克楠

   
  随着笔者在“网络文学”领域里的深入,逐渐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贵妃醋就是其中的一个。她是一位有个性的写者,她说:“在冬的萧瑟里,绽放夏的热烈。随心随意的一个人,随性随情的一些字。”但在笔者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加,她的散文不再是简单的随性随情的流露,而是彰显出了一种力量。
  从笔者的了解以及猜测,贵妃醋大致生活在甘南一带,但是通过后来的接触,了解到她是江南人,一位江南人能都西北文化有这样深刻的体味,真的是难能可贵也。甘南是神奇的地方,也许是地理环境的影响,读她的散文,竟然没有女子散文的脂粉气,反而贴近了大自然,显得自然而辽阔。贵妃醋喜欢古朴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的下面有深深的文化脉络;她喜欢在恬静的心情下品味大自然的韵味;她喜欢季节的变换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她崇敬在困难中的坚忍......总之,她是一个有思想的写者,她在甘南这块神圣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笔者不知道该怎样对贵妃醋散文进行归类,因为她是一位辽阔的写者,她的散文里各种风格的都有,显得杂糅。她不仅仅写,而且已经结论集散文集《正负一度》,已经出版。她是对荒凉情有独钟,散文《穿越荒芜,苍凉怀念》并不长,虽然文中没有对荒凉的刻画,没有充分地铺垫,却充满了对荒凉的崇敬,这样的情愫跃然纸上。“我是一只苍鹰,飞不出怀念你的戈壁。任荒芜穿越,任悲怆扬起。”
  《盛开在甘南的酥油花》是贵妃醋的一篇成熟的作品,之所以说成熟,是因为她开始通过逼近客体来逼近心灵,逼近本质。她的语言也由日常生活语言贴近了文学语言,如“还是原来那块油,又不再是原来那块油。”也许作者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在这篇散文已经通过解构抵达散文的真实。这篇散文与作者的其它散文相比,这篇散文在细节刻画上也有了提升,“于每年冬季高原最冷的时节,从圣洁的湖泊中挑回冰冷刺骨的雪水,让参加制作的艺僧们将手放入这冰水之中,冰透肌骨的寒气沿着手指、掌、臂、胳膊的路线向人体的纵深推进,让手臂、手掌、手指乃至整个体温降下来,一直降到与冰水同温的零度。”《西津渡》是她的另一篇力作,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的语言发散得很到位,“青石板的街面上书写着商贾忙碌千年的车辙烙印,朱红的窗栏上镌刻了飞檐雕花在旧时光中的繁盛,杉木的十板门里端坐着掉了老漆的柜台,青灰色的砖墙将曲曲弯弯的巷子带回从前忙碌的模样。”这样的语言是具有穿越时空力量的。
  凡是有大器的写者都是思想者,贵妃醋就是照着这个路线前行的。她的散文《在爱情和道德中穿越》是一篇纯粹思想性的文字,她思索了爱情和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国是一个礼教国家,既让人尊重,又让人无奈,“她玩玉,也识玉,一直以为他便是那个玉一般的男子。“玉首德而次符”,她最看重男人的德,沉溺在爱情喜悦中的她,一直以为他就是那个有德的男子,尽管他是个已婚男子。”《追逐与博弈》是叙事,但是叙事后的理性更充足了一些。这就是“这只老鼠,大白天的光影里,去我的抽屉快活,在办公室的过道里窜走,却没有人能够准确找到它的藏身之地。那机敏与聪慧的程度,并不亚于被它当作对手的巨大的我们。”遇到一只老鼠,一般地做法,想办法打死就是了,而在她来看,“我和它之间,是谁也无法理解谁的仇恨,有着要么生存,要么毁灭的清楚结局,而同时,又兼有一丝怜悯,为这相互间都深有感触的有关生存的不容易。”既然有了这样的情结,这篇散文就有了存在的意义了。
  梭罗说,“我们为今生建造家园,为来世建造墓穴。最杰出的艺术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如何从这种情形中挣扎出来,解放自己,而我们的艺术效果不过是把我们这屈辱的境遇弄得舒服一点,而比较高级一点境界却会被遗忘了。”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应该是贵妃醋散文的一个整体走向,如《尼洋河之恋》从表面看是写旅游的,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谁的身侧没有风景,谁又不是谁的风景?”盘桓在她脑海里的始终是对人生的诘问,是对人生极致的顾盼。“尼洋河的水源很是清澈澄净,像一条碧玉的绸带,在或是原野,或是山川的枯黄或者葱翠中,看起来非常的有质感,不但带给行者视觉上的惊喜,更是洗涤心灵的绝佳出口。”写作从一定角度说,是处理“藏”和“露”的关系的,哪些东西需要藏起来,哪些东西需要露出来,是有讲究的,但是作者还是有按捺不住的人时候,如作者在《盛开在甘南的酥油花》里写道,“我们或许应该沉静下来,做一块普通的牛奶油,做一位虔诚的艺僧,在坚强与忍耐中,接受生活残酷的历练与打磨。”这样的含着谆谆教导的话,应该藏起来,让读者通过文本去体会,而不是站在高处布道出来。
  重情而不煽情是贵妃醋散文的一个特点,《冰火相融》是纪念与同学S相识18周年而写的,“从来没有想过,与你会有一场缠绕,并且将不可思议的友情维系至今。这一切的交集,是两束好奇的目光碰撞的火花,在秋的清冷里激发出夏的烈焰,而我与你的相握,一笑漾千波。”在商品经济中人情淡如水的今日,她那么地珍惜友情,这本身已经对对这个时代的“抗议”了。《喜鹊·阳光·藤萝》是写意的,也是写情感的。“我并非想赞赏老树的坚定,也不想谴责藤萝的疯狂,我的悲哀,仅仅是为那一树紧紧交织着的所谓的爱。”对幸福的爱情和婚姻,作者是通过两只喜鹊来刻画的,“幸福,便是那两只喜鹊吧,一只飞来,另一只也飞来,一只飞走,另一只也飞走。幸福,在它们的飞来飞去中被定义,不只是简单的紧紧相随,还有它们一起觅食时的窃窃情话,还有它们蹦跳在草地上的轻快和谐,还有,我想,一定还有它们展翅时的那份心有灵犀。”《今生,做你的知己》也是写情的——但是转到了物,其实物也是人,人也是物,两者之间并没有天然界限的,“相视一笑,在三千米的海拔高处,与草原相拥。”,“红尘浊浊,在浪花里遇见,相识,并记住,然后携手,一起流浪。”这是一片怎样的神奇的草原啊。
  写心情散文是一般人的写法,I在交流渠道畅通的今天,很多人写到哪里算哪里,并不做整理和筛选,而贵妃醋的散文则进入了心境散文,且写到了一定的境界——空灵和禅。如《青城山的的一只蝉》,表面上写的是蝉,实际上写的是感念之心境。顺便说到散文的“发现”,散文的发现从哪里发现呢?绝对不可以主题先行,还没有动笔,已经自己知道在哪里“发现”了,这非常不好。真正的“发现”是在行文中的发生的惊喜,如作者《尼洋河之恋》写了作者的发现“许多的事物都是在一瞬间迸发的,比如湍急的河流,比如奔涌的眼泪,当那个瞬间过去以后,一切都将归于平静,比如尼洋河通过了中游以后开始舒缓地流淌,比如我的眼泪在突然的心痛消逝以后开始安静地驻留。”这样的发现显得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语言细腻、入境是贵妃醋散文的另一个特点,但是也带来了一个缺点,即是对细节的刻画的不够深入,不是用画面感去增加文本的力量,总是克制不住地用情感抒发来强化大家所熟悉的东西。如《尼洋河之恋》本来可以在现场挖掘得更深一些,更加穿越时空一些,可是作者没能做到。笔者认为,写散文无非是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在这两者之间发生的“游戏”,作者在文本里这样写“没有谁在意我的眼泪,而我的泪水远没有尼洋河剔透清澈。”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流泪啊?作者一点交代也没有,这会让读者觉得突兀。散文不仅仅是写给报纸副刊的,不仅仅表达心情鸡汤的,更重要的是要在人的当下的生存存在这样的“高地”有所作为,你说对不?
  笔者感到贵妃醋的散文正在接近成熟,但总是偶尔出现一些硬伤,如“思索”这样的词汇,总是在行文中出现,这不好。“思索”不是说出的,而是需要通过特殊的语境来表达出来的。再就作者运用标点符号的问题,提议作者千万谨慎用感叹号,经常用感叹号的作家是缺乏才能的作家(笔者一家之言也)。最后还是要说到语言,尽管贵妃醋有写诗的才能,但是语言还是单调了一些,缺乏“我”的特质,大部分时候还是使用的是大众化语言,这样的语言优势是容易和读者交流,但是无法表达彼此彼地的特殊的美,这是作者需要注意的。
  从心情散文到心境散文是一个跨越,从心境散文到人文散文,将是另一次跨越,贵妃醋散文正处在这个区间,笔者真诚地期待她超越自己,走在这个时代的散文的最前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