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大漠深处枣花香----嘎玛丹增评菊香满楼散文集《大漠弥香》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大漠深处枣花香----菊香满楼散文集《大漠弥香》

                   文/嘎玛丹增

    一个把青春岁月安放在大漠戈壁的女警察,在如花的愿望时期,行走在阳光裹挟着风沙的西极边地,用一双柔性的目光梳理着充满激情和危险的生活。作为一个女人,选择了刑警职业,她的一生将会被什么样的观现缠绕?需要怎样的勇气去面对直接呈现的事物本质?
  这个世界,在我们很可能接近真相的时候,真相又一次次远离。她的一生都会执意在对真相的追寻中,这既是作为警察的菊香满楼的职业属性,也是作为文字呈现者的菊香满楼的必然选择。

  正直、豪爽、义气和细腻,是我对菊香满楼的最初认定。
  《大漠弥香》,是菊香满楼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文集的第一部分,和我对她的最初认识基本吻同。在文集的排列上,她把属于遥远边地的青春岁月放在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直接而稍显沉重的开篇,初看,好像冲撞了文本的散文性,完全有别于一个普通女性的选择。但随着文字的铺开,可以看出,这种编排是作为一个刑警的必然坚持。
  她说,“我的一生,和善恶争斗紧密相连,就是和政治意味浓厚的深灰肢体相连,我无法抹去这笔痕迹。抹去了,就等于抹去了我一生的足迹”。
   这样的真切表达,淡化了我对文本编排的疑虑,并从中看到了文字背后坚硬的精神质地。

  《善之门,恶之门》。是一篇关于善恶真相的叙事,作者沉入底层,把那些看似黑白分明的人,试图用更人性的大善目光,重新审视,重新辨别。在事实面前,作者依然以悲悯情怀,以人性的目光对阿不力米拉努尔进行多维审视,多少恐惧,就多少不忍;贾医生的可悲可叹,写得如见本人,其慨叹极为深切;艾杨的伤疼,疼在一个孩子眼里才更疼;为强子的庆幸,正是警察式的正义和良善并行不悖……
  这个门不是简单的图解黑白的大门,我看到的了全部悲喜中的黑白灰,作者在文字前的楔子里,形象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用意:善恶在取舍,瞬间即黑白。而中间的过度地段的灰,应该更引起人们对自己思想行为的注意省查,对他人的更人性的关注和防范,因为一旦黑白灰,都是一个个人的命运,和一个个家庭的新生和破碎。
   我惊讶于自己竟看完了全部的故事,不仅仅因为作者是我的朋友,更是作者真诚的用心和饱含人性的目光打动了我。
   我一向不懂政治担当,却接受了菊香的观点和选择的取舍。我知道,非故意,才是真性情。
   长期在社会底层辗转活动的菊香满楼,接触了更多的人性阴面,也造就了一个警察,内心世界坚强而柔性的两面。

  《有的爱,永远无法弥补》,这篇文字让我动容。作者的父母早年从内地来到新疆,把一生都交付给了戈壁大漠。作者追随着父母的足印,也把人生中最美丽风华散播在了边地。
  因为警察职业的日夜奔劳,很多幸福的可能,少之于常人,而能够陪同父母的时间更是稀贵。“每每想起母亲,想起我在母亲临终时所犯的一个又一个错误,就泣不成声……没有及时对母亲表达心里的感激,没有对母亲说我真的十分爱你,没有想到抽出点时间来听听母亲的心声,总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懂得”母亲,总说还有机会,总在等以后以后,谁知一瞬间就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这份歉疚、这份愧痛、这份悔恨和心里的这份痛是永远的了。”
  这样的话,感同身受。母亲离世前,我和作者一样均在“为国尽忠”,还来不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亲人就先后离去。这使我在看文字时,如同自己又走过一次当年。作者写得动人肝肠。当这样直白的文字逼近心灵时,它所传达的痛楚,把我不自觉地带入到了感恩回报的深度反思之中。

  她不仅写了《梦回家园》、《驼刺无言,思念绵绵》等,用沙枣树和骆驼刺的坚韧来赞颂她的父辈们,怎样在大西北的寒冷和风沙里,垦荒栽树,用一代人的牺牲青春,一代人的报效家国的热血,铸就了一代铁人的西域精神。她在离开喀什多年以后,作为一次转身,写了长长的一篇《喀什噶尔我的故乡》,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一个女儿,对边地故乡的真切眷恋和深情瞩望。

  青杏树,沙枣花,胡杨树,作为戈壁大漠极富生命力的植物,从小就淬就了作者的品格,也成为作者唱诵西域故乡的柔软内核,沙枣花的淡雅碎丽,青杏儿的幽香纯粹、胡杨树的坚毅挺拔,就是作者文字后面的语境:作者的人和文字,都具有了它们的风骨。所以我的不自觉的感觉,走了直觉这最近的路,并坚决地认为,文字的确在人的后面。
  
  作为菊香满楼的朋友,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了她对文字的痴迷。她身体不好,还是坚持真情写作。《大漠弥香》到达我手里已经一个多月了,选读了几篇之后,因为俗务不得不暂时放下。我在刚刚写下一个开端后,也一再拖延而未能续笔。
   有愧作者的歉疚,如同我此时试图解构文字的忐忑一样多而真实。
   我知道,作者一直是个认真为文的人,就像她认真为人一样。

  成长于辽阔西域的菊香满楼,在80年代离开新疆,来到了另一块辽阔的土地——海南。这个时候的她继续着刑警生涯,也开始肩负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等多重责任。对情感生活的瞩望和对职业使命的坚守,让作者有了更多关于情感和责任的询问和担待。就像一个警察对真相的追寻和对秩序的重建,作者把笔触延伸到了更为深厚的情感领域。

  前年冬天,菊香告知她老公的视网膜脱落,有失明的危险。《黑暗中的牵手》就是这个段落。阅读之前,我首先想起了盲眼诗人周家堤,并默诵着顾城的著名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个在光明中可能永远坠入黑暗的人,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而作为妻子和亲人,又该怎样面对?作者的《黑暗中的牵手》对此进行了细腻真情的还原。“黑暗中的手,才温暖有用。”作者用日记体的方式,讲述了爱人眼睛手术前后的惊心动魄,惊恐、细腻、大气、坚毅的作者,活脱脱地站立在读者眼前。黑暗中的牵手,是那样的坚定而质朴,为我们标举了一面——婚姻就是搀扶着的人生大旗。

  《闲看尘缘》,作为文集的第二部分,我是否可以正确解读,没有把握。女性的细腻心思,于我一直是个迷宫。这一部分,作者用纤柔的视角切入生活,完全属于一个女性的心思和感悟。
  俄国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说过:“最能够丰富散文作家写作语言的,就是必要的诗学技巧。”同时,散文和诗歌一样,并不是华丽语词的滥用和堆砌。我们可以用诗歌的意境写散文,但切忌用诗歌的言语方式。菊香满楼对文字的掌控和把握,还不是十分纯熟,语词的概念、象征、表意系统,在个别文本里有些微含混,无意间造成了文学性的缺席。叙事或抒情,是散文的基本特征,在《和自己的生命签份契约》、《开在指尖的花朵》、《引领爱的灵魂回家》等文本里,我欣喜地看到了作者言述方式和语词运用的变化。她介入了现实生活中更深的心灵领域,面对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和绝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或低吟浅唱,或凝重沉郁,或大气恢宏……作者的文字,正渐渐走近诗性灵动的方向。

  我一直比较趋向于散文写作的语感和语言魅力,对于感悟和意义的厚薄审度,被逼退居。当然,这只是我的审美情趣。作者部分文字的诗意和细密,叙述和言语的灵性互动,因为感觉在场,不仅有了色彩,也有了声音。活性的语言,明晰简洁的叙述,可以挽留并牵引更多的目光,也加强了作者文本的感染力,凸现出一个具有胡杨品格的女警官,在沙枣花开的戈壁深处弥香大漠。

  菊香满楼这本文集,我只选看了自己喜欢的部分。还有很多文字,它们都在一一发表着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声音。在这些确切的声音中,真实、坦诚、勇敢,既可捕捉,也可倾听。
   作者知道我不会写评论文字。我只当她已经谅解了我的怠慢。因作者了解,写这篇文字的是需要她继续谅解的朋友嘎玛丹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