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评第十九篇:欧阳杏蓬散文集印象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打工文学:精神坚挺的诗意人生
——读欧阳杏蓬散文集《一生两半》
黄叶斌
——读欧阳杏蓬散文集《一生两半》
黄叶斌
民工,这个词语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时期出现的。它的内涵是丰富的,既是一种特殊群体告别千年封闭走向市场经济舞台的符号,也是一种转移身份却又携带着小农经济思想基因的脐带;它的味道是酸涩的,既是城乡经济建设活跃市场的重要生力军,也是在身份、地位、权益、尊严等方面受到较多挤压和歧视的城市边缘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及文化诉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走向,也记载着中国当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或群体的集体意识和自觉意识的苏醒。
散文集《一生两半》的作者正值中年,从湘南乡村出发,已经在南方的经济特区打工20年,先后在建筑业、传媒业、企业策划和网络产业等领域留下了拼搏的足印,自诩为“文化民工”。他在繁重而辛苦的劳作之余,先后出版了5部散文集和一部长篇小说,其业绩和精神令人惊叹和赞赏。此文集中收录了作者的64篇文章,分为“家乡异乡”、“亲情离情”、“沉思默想”三个部分,目的是想“通过我的生活、思想、情感,告诉大家一个现代民工的生活状况”,并能够引起社会和高层对这一阶层的关注。而他的这部散文集出版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还为他举行了首发式和作品研讨会,大概也是一份难得的慰藉和欣喜吧。
作者毫不隐晦自己是个民工,以及在这个角色下面所品尝的酸甜苦辣咸的滋味。“破碎的生活,却并没有让我们的人生破碎,我们在竭力维持着自己的圆满”。作者以自己独到的方式,为我们书写了一群弱势而不弱小的民工形象,一个勇于解剖自己而又不灭心中希望之火的坚定求索者,一个关注底层生活而又超拔自己灵魂的行走中的文学作家。于是,他以漂泊者的姿态,以参与者的眼光,以思考者的睿智,以记录者的勤勉,以文学家的笔触,将打工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的点滴感受和些微感悟如实描述,写出了一种无奈中的期盼、情爱中的愧疚、怀念中的哀伤、艰难中的挣扎、焦虑中的坚守,为自己,同时也是为广大的民工留下了一份思想的备忘录,一种生活的晴雨表,一个时代的良心祭,一首青春的挽歌。《一生两半》文集,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文本代表了。
民工,亦称为农民工,或者打工一族。他们的原始身份是农民,从事的职业却是工人,而生活的待遇又是体制外的边缘人。这种奇特而怪异的多重面貌,这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制度设计导致的困境,使得大多数民工往往陷入一种焦虑和困惑的人生烦恼之中。于是,有人为之沉沦着,有人为之逃避着,有人为之思考着,有人为之抗争着,有人为之坚持着,有人为之改变着。这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和不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焦灼感,往往成为打工文学叙事的主要内容与情感取向。
作为民工,在体力劳动的强度和生活艰苦的磨砺方面,有时还是可以暂时理解和忍受的,而最难以沟通和煎熬的,往往是与双亲在地域和时空上的隔离而不能及时尽孝,与家人和子女精神上的隔阂而不能有效融合,与主流社会话语权上的割裂而不能享受普通公民的权利。这种在外乡漂移的困苦和恐惧、矛盾和忧伤,梦想的追逐与破裂、期待与失望,对于每一个民工来说,都是一种两难选择和必然选择。于是,作者只好借助于文学的载体,以个性化的文字呼吁和真诚表达,为民工的精神生活打造一种自慰自尊自强的名片,也是为时代洪流里的一群“卑微的跟随者”(作者语)提供一份心灵鸡汤。
作者一直把家乡人文的丰饶和贫穷、朴实和纯净、荒凉和寂寞,当作一种“生活的灵魂”和“思想的桃花源”,可是,现实的反差和环境的变迁,“却不能掩藏凝聚在我们眉间的忧郁”——路碑像一颗黄金假牙,名不副实地误导和欺骗着村民和他人;新楼仿佛一下子在一片荷叶上戳下来无数的窟窿;田野成了农家院落的点缀;千年院子在破败颓废中谋杀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记忆像是悬空的倦鸟,让作者以一个新的视角去打量和叩问家乡的过去与未来。这种忧患意识是十分可贵的,只有打工者的阅历和视野的开阔,才可能有此文化的觉醒和自觉。从这个角度来看,打工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和思念,是打工者一道绕不过去的精神之坎。作者对父母亲的惦记和孝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生营养,它可以时时刻刻地化为一种力量鞭策激励着自己永不懈怠努力奋斗,以报恩心态工作着;对子女的心疼和愧疚,也是打工者治疗慵懒、懈怠、懊丧、失望和绝望情绪的一剂良药,可以使得其责任感和精神动力倍增,为后代作出一个不悔的榜样。
作者对于都市生活的观察与领悟,也是具有别样眼光和反思意味的。他既写出了广州深圳等地的物质繁华与市井热闹,也写出了打工者的艰辛与窘境,还有天桥上的乞丐和行人的冷漠、公交车上的霸道和人性的丑陋、马路上的拥堵与车祸的惊悸、业余生活的空虚和身心疲惫的孤寂等。但是,不管怎样,作者始终在磨难中坚守着人格的底线,在艰难中寻找着人生的希望,在困难中释放着人性的光辉。他那柔弱而多情的灵魂、无奈而执著的跋涉,常常被一种坚硬而顽强的理想外壳所包裹,并且以内心的强大和精神的充实与世俗的社会和自身的困境对抗着、竞争着。他常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社会的良知沟通,与文字的精灵碰撞,因而才有了一种高于物质财富利益的最大的收获。
实事求是地说,打工生活是一种物质和精神自赎的漫长历练,是一种痛苦的人性体验和意志磨练。但是,文学的力量成就了作者精神的坚挺,并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逐步接近和抵达一种诗意的人生境界。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