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视野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的视野
一、
散文应该是一个大概念,散文的视野应该非常广阔。
散文的视野,决定了散文的内容与形式。
散文,勃兴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也辉煌于那个时期。
那个时期的诸子散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一个用文字表达鲜活个性,用散文的样式来抒写社会兴亡、人生悲欢、草木荣枯的时期。散文从没有如那个时期那样,鲜明、生动地传达出人的情感心声,从来没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诸子百家们把散文作为武器,大悲大喜,纵横开阖,抒发情怀,阐述理想;诸子百家们以散文为载体,著书立说,开坛讲学,流派纷呈。散文这种文学样式被诸子百家推向了顶峰,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那个时期的诸子散文,其视野无疑是非常开阔的。
那个时期的诸子百家,无一例外地运用散文这种文学样式,以无比广阔的视野,在宏大的领域探索社会、体味人生;在他们的散文中大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见解,抒发丰富多彩的情怀,这一切就形成了历史上的诸子散文。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重要的散文作品。
这些散文作品,或者刻画人物,对人物的言谈辞令,举止神情无不曲尽笔墨,翔实而生动,令人如目睹亲聆一般栩栩如生;或者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寄哲理于故事之中,深入浅出,既具有政论的风格又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和文学色彩。由于散文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表现大胆、手法丰富,所以当时的散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如《论语》的雍容和顺,迂徐含蓄;《孟子》的灵活善譬,气势充沛;《庄子》的奇气袭人,想象丰富等等。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得益于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得益于散文作者们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得益于那时散文视野的开阔。
二、
先秦散文的兴起与辉煌,与散文的视野开阔有关,与作者思想活跃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发展有关。
那个时代,一方面诸子百家的思想相当活跃,而文字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散文就成了当时那些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著书立说,寄情遣怀的重要载体。散文的成就达到辉煌,也在情理之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都是历史,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著作。更不用说后来的巨著《史记》了。这些作品的相继出现,将我国古代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辉煌的顶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韵文”的出现并且迅速繁荣,冲击了散文的发展,也逐渐挤压了散文的创作空间。《史记》以后的几千年间,文学创作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但不得不承认,散文的创作却已经走过了自己的辉煌时期,逐渐呈现颓势。虽然之后出现了“唐宋八大家”,但这些人的文学创作形式多样,已经不将散文作为重要的创作样式了,而这里的许多人的代表作,也非散文。虽然也出现了诸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过秦论》等比较著名的散文作品,但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散文的思想性、内容的丰富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都与诸子散文有着不小的差距。对此,我们认为,这个时期的散文视野,已经越来越局限了,全然没有了诸子散文的纵横开阖,大气磅礴之气势。
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戏剧小说。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相当清晰,唯独不见了曾经辉煌的散文。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散文的视野越来越狭窄,从内容到形式都陷入一种狭窄而浅显的层次中,散文演变成一种纯粹遣情抒怀的应景文字,成了茶余饭后的消遣。这些,应该是散文衰落的主要原因。
到了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如何呢?在那些灿若星辰的文学家的名字中,有谁以散文而著名呢?鲁迅是一个,冰心、朱自清也可以名列其中。可是,我们仍然可以明显感觉到现今的散文创作,散文的视野越发变得狭窄了。将散文人为地细化,由丰富到单一;由厚重到单薄;由海纳百川到小桥流水,散文越发变得纤细、肤浅、精致。逐渐失去了苍凉、厚重、磅礴。散文,在历史不断演变的进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先秦的散文,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可以抒情、可以说理、可以刻画人物、可以神话、可以传说、可以寓言,包罗万象,丰富而厚重。到了现代,你的文字抒情的意味浓厚了,就划归为抒情散文;说理成分多了,就划分为哲理散文;你寄情山水,就是游记;你写景抒怀,就是写景散文了,等等等等。这样细化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散文内容的单薄,表现手法的单调,也使得散文的视野愈加狭窄了。
在如此狭窄视野下的散文,见不到那些厚重而苍凉的文字,见不到那些质朴而雄浑的文字,见不到那些淋漓痛快、感情充沛的文字,见不到那些深入浅出、语约义丰的文字。
面对大海,不能于平静的海面反映其浩瀚深邃,无法去揭示海底那种暗流涌动的惊心动魄,也不能去驰骋想象,像庄子那样做逍遥游。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我们的散文却无法由一叶而推知天下,由一草一木的兴衰而感知生命的沧桑演变。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生。我们是否窥到散文的真谛,小切口,大容量,用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是否知晓,散文之小,小在篇幅而非内容。我们是否真得读懂了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奥之所在?
我们将目光落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上;我们的情感抒发在一时一刻,一兴怀、一愁绪上;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美与表达上的出新和猎奇上。其结果,散文越发“散”了,内容越来越单调,感情越来越颓废,手法越来越苍白了。现今的散文,就像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就像一枚落叶,孤独而憔悴。
不能像先秦诸子百家那样,用散文去关注社会,关照人生。不能以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的视野进行散文创作,我们笔下的散文怎能达到诸子百家那样的高度呢?
无法达到诸子百家的高度,就连鲁迅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骨也缺失了,我们的散文就只剩下“散”而已。岂不令人痛惜?
没有韵文的合辙押韵,没有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戏剧的丰富多彩,我们的散文将向何处去呢?
开拓散文的视野,高举意境深远、手法灵活、言简而义丰的大旗,潜心创作。关注社会,关照自然,以小我感知世事沧桑,人生悲欢。
开拓散文的视野,充分发挥散文的魅力,以我们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寄以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创作出好的散文作品。
开拓散文的视野,砸碎束缚的镣铐,像诸子百家那样给散文以活跃、以丰厚、以深刻、以磅礴、以温婉、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果能如此,散文将大有可为矣。
2012-11-7
一、
散文应该是一个大概念,散文的视野应该非常广阔。
散文的视野,决定了散文的内容与形式。
散文,勃兴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也辉煌于那个时期。
那个时期的诸子散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一个用文字表达鲜活个性,用散文的样式来抒写社会兴亡、人生悲欢、草木荣枯的时期。散文从没有如那个时期那样,鲜明、生动地传达出人的情感心声,从来没有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诸子百家们把散文作为武器,大悲大喜,纵横开阖,抒发情怀,阐述理想;诸子百家们以散文为载体,著书立说,开坛讲学,流派纷呈。散文这种文学样式被诸子百家推向了顶峰,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那个时期的诸子散文,其视野无疑是非常开阔的。
那个时期的诸子百家,无一例外地运用散文这种文学样式,以无比广阔的视野,在宏大的领域探索社会、体味人生;在他们的散文中大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见解,抒发丰富多彩的情怀,这一切就形成了历史上的诸子散文。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重要的散文作品。
这些散文作品,或者刻画人物,对人物的言谈辞令,举止神情无不曲尽笔墨,翔实而生动,令人如目睹亲聆一般栩栩如生;或者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寄哲理于故事之中,深入浅出,既具有政论的风格又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味和文学色彩。由于散文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表现大胆、手法丰富,所以当时的散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如《论语》的雍容和顺,迂徐含蓄;《孟子》的灵活善譬,气势充沛;《庄子》的奇气袭人,想象丰富等等。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得益于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得益于散文作者们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得益于那时散文视野的开阔。
二、
先秦散文的兴起与辉煌,与散文的视野开阔有关,与作者思想活跃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发展有关。
那个时代,一方面诸子百家的思想相当活跃,而文字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散文就成了当时那些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著书立说,寄情遣怀的重要载体。散文的成就达到辉煌,也在情理之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左传》、《国语》、《战国策》等都是历史,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著作。更不用说后来的巨著《史记》了。这些作品的相继出现,将我国古代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辉煌的顶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也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韵文”的出现并且迅速繁荣,冲击了散文的发展,也逐渐挤压了散文的创作空间。《史记》以后的几千年间,文学创作不断发展,不断繁荣。但不得不承认,散文的创作却已经走过了自己的辉煌时期,逐渐呈现颓势。虽然之后出现了“唐宋八大家”,但这些人的文学创作形式多样,已经不将散文作为重要的创作样式了,而这里的许多人的代表作,也非散文。虽然也出现了诸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过秦论》等比较著名的散文作品,但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散文的思想性、内容的丰富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都与诸子散文有着不小的差距。对此,我们认为,这个时期的散文视野,已经越来越局限了,全然没有了诸子散文的纵横开阖,大气磅礴之气势。
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戏剧小说。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相当清晰,唯独不见了曾经辉煌的散文。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散文的视野越来越狭窄,从内容到形式都陷入一种狭窄而浅显的层次中,散文演变成一种纯粹遣情抒怀的应景文字,成了茶余饭后的消遣。这些,应该是散文衰落的主要原因。
到了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如何呢?在那些灿若星辰的文学家的名字中,有谁以散文而著名呢?鲁迅是一个,冰心、朱自清也可以名列其中。可是,我们仍然可以明显感觉到现今的散文创作,散文的视野越发变得狭窄了。将散文人为地细化,由丰富到单一;由厚重到单薄;由海纳百川到小桥流水,散文越发变得纤细、肤浅、精致。逐渐失去了苍凉、厚重、磅礴。散文,在历史不断演变的进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
先秦的散文,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可以抒情、可以说理、可以刻画人物、可以神话、可以传说、可以寓言,包罗万象,丰富而厚重。到了现代,你的文字抒情的意味浓厚了,就划归为抒情散文;说理成分多了,就划分为哲理散文;你寄情山水,就是游记;你写景抒怀,就是写景散文了,等等等等。这样细化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散文内容的单薄,表现手法的单调,也使得散文的视野愈加狭窄了。
在如此狭窄视野下的散文,见不到那些厚重而苍凉的文字,见不到那些质朴而雄浑的文字,见不到那些淋漓痛快、感情充沛的文字,见不到那些深入浅出、语约义丰的文字。
面对大海,不能于平静的海面反映其浩瀚深邃,无法去揭示海底那种暗流涌动的惊心动魄,也不能去驰骋想象,像庄子那样做逍遥游。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我们的散文却无法由一叶而推知天下,由一草一木的兴衰而感知生命的沧桑演变。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生。我们是否窥到散文的真谛,小切口,大容量,用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是否知晓,散文之小,小在篇幅而非内容。我们是否真得读懂了郑板桥的“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奥之所在?
我们将目光落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上;我们的情感抒发在一时一刻,一兴怀、一愁绪上;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美与表达上的出新和猎奇上。其结果,散文越发“散”了,内容越来越单调,感情越来越颓废,手法越来越苍白了。现今的散文,就像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就像一枚落叶,孤独而憔悴。
不能像先秦诸子百家那样,用散文去关注社会,关照人生。不能以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的视野进行散文创作,我们笔下的散文怎能达到诸子百家那样的高度呢?
无法达到诸子百家的高度,就连鲁迅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风骨也缺失了,我们的散文就只剩下“散”而已。岂不令人痛惜?
没有韵文的合辙押韵,没有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戏剧的丰富多彩,我们的散文将向何处去呢?
开拓散文的视野,高举意境深远、手法灵活、言简而义丰的大旗,潜心创作。关注社会,关照自然,以小我感知世事沧桑,人生悲欢。
开拓散文的视野,充分发挥散文的魅力,以我们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寄以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创作出好的散文作品。
开拓散文的视野,砸碎束缚的镣铐,像诸子百家那样给散文以活跃、以丰厚、以深刻、以磅礴、以温婉、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果能如此,散文将大有可为矣。
2012-11-7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