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的巴旦姆
2020-09-17叙事散文何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1 编辑
西地冬天的山梁就像一条深浅不一而又峥嵘绵延的枯海,即便是漫天大雪和狂风也遮挡不住流露出来的寒怆与窘困。那些斑斑驳驳的村庄杂树一样,散布在这个人所不知的
西地冬天的山梁就像一条深浅不一而又峥嵘绵延的枯海,即便是漫天大雪和狂风也遮挡不住流露出来的寒怆与窘困。那些斑斑驳驳的村庄杂树一样,散布在这个人所不知的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01 编辑 <br /><br /> 西地冬天的山梁就像一条深浅不一而又峥嵘绵延的枯海,即便是漫天大雪和狂风也遮挡不住流露出来的寒怆与窘困。那些斑斑驳驳的村庄杂树一样,散布在这个人所不知的世界里,依托着肃杀荒凉的黄土度日。
因为工作,在数不清的农家院落、砖房、土炕、草棚、庵房里,闲谈,采访,吃过浆水面片,喝过功水粗茶。也有二蜜水,土糟酒。一晃,数十年。
但总觉得,茶,特别是粗茶最适合于这片干旱的高原,而粗茶的经典,应该是遍及农家的罐罐茶。
罐罐,又叫蛐蛐罐,黄泥烧成,意取狭小、严实之意。武山、甘谷、秦安最有名。如果北延,南扩,还该加上通渭,岷县。罐罐茶,应承着小日子。无论走到哪,粗粝大手递过来的,都是酽酽的茶水,还有一句轻声细语,“呡一口吧”。
一个呡字,穷尽了罐罐茶的精华。如果没有在山岘口、山沟里、山梁上走过,你是绝对承受不了罐罐茶的苦和涩的。那个苦,那种涩,沉沉的,黄风一样,直往心里涌。而,最要命的是,还不能停,歇,得一口喝下。只有咽下去了,主人才会给你端来下食,也就是茶食。
山野的下食,有油饼,花卷,干馍,还有饼干,蛋糕。
一次在秦安,主人拿出来的竟然是巴旦姆。
那是1990年,我第一次见巴旦姆。黄黄的外壳,酥软而坚硬,棱角残缺,钝钝的,就像老家房背后的桃核。我也不知道咋吃,主人说,咬碎了吃仁仁。仁仁,就是核。一咬,满嘴的锯末味。吐出来,核还完整地包裹在硬壳中。然后再咬,一块一块咬。就像吃核桃一样,慢慢地,嘴里竟然有了丝丝的苦味。还有点甜味。
巴旦姆就茶,是绝配。一苦,一甜,就像人生的两种境界。
主人说,巴旦姆是当兵的儿子从新疆捎来的。
当时我们采访的内容是“双拥共建”。主人姓罗,五十多岁,和所有的老人一样,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岁月停留的痕迹。上房桌子的正中间,有一张英俊的照片,那是他儿子,已经长眠于雪山之下的儿子,刚刚20岁。主人讲,在一次值班放哨时,发生了雪崩,儿子为了抢救掩埋的牛羊,被掉下来的雪块砸中了。战友从他残缺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几颗已经被鲜血染红的巴旦姆。儿子牺牲后的第二年,也是他的战友,给老人寄来了一大包巴旦姆。
老人说,每次熬煮罐罐茶,他都会咬几口巴旦姆。当满嘴浸满了那种甜滋滋的苦味道时,他仿佛就看到了跨枪的儿子。活蹦乱跳的儿子,在眼前晃荡着。
长久的沉默,屋里只有“嗞嗞”的柴火在燃烧。一撮撮蓝蓝的火心,慢慢舔着蛐蛐罐的周圆。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罐罐里的茶水冒着热气,罐罐边上被柴火煨红了的灰烬也发出了点点火星。嘴里的巴旦姆苦苦的,木木的。
我合上了慢慢品味的嘴,让那丝苦甜味沁穿肠胃,回归肺腑。我知道,巴旦姆对老人意味着什么。
1991年,西北城市台协作体会议在喀什召开。那是一个葡萄满架的季节。在艾提尕尔大礼拜寺门口,老人们在离宗教最近的地方交谈着,嘴里嚼着巴旦姆。闲散的城市,迷蒙的双眼,就像还未睡醒的孩童。清真寺是喀什的标志,高大,庄严,清洁。每隔一段时间,宣礼塔上都会响起传唤令。那是真主在呼唤。
巴旦姆,从老人们的手里交替传递着。静静的街道渐渐响起了喧嚣的脚步声。来来往往的人流就像古丝路上的驼铃,川流不息。如果说人的年轮是生命,那么,巴旦姆就是喀什的年轮。坚硬,粗粝。孤立。它们静静地躺在老人的口袋里,恣意而慵倦,仿佛停歇在丝路上的各种方言。它胡杨一样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实际上它还是巴旦姆,是一种生命延续的塑像。
在喀什,我们见识了许多神秘的建筑,还有奇异的人流。比如,香妃墓。夕阳沉落时,它掩映在各种黑色之中,被无花果,夹竹桃,石榴,葡萄,以及说不清的香味,烤羊肉,馕,还有巴旦姆包裹着。它们携带着南来北往的尘土,水一样漂浮在夜色里,让人慌乱,兴奋。但却高贵,悠久。就像《福乐智慧》里的诗句,“你远在我眼外,却近在我心底”。
其实,在喀什葛尔,吸引人的还是,向西,一直向西。那是熟烂了的文明的召唤。就像坚硬的巴旦姆的召唤。宽容,自在。而我们却止步于冰川,山脉和湖泊之间。也许吧,越是荒凉的地方,信念越是像山脉一样突兀。
在之后的几年里,巴旦姆就像迁徙者一样,来到了小城天水。总觉得,迁徙者是悲壮的,顽强的。在小城落户的巴旦姆,因为前几次的因缘际会,在街头一看见就像亲戚一样,亲切而温馨。
那一年,在甘谷,我们采访了谢老汉,因为他的巴旦姆和巴旦姆树。
时间给予他生存的土地是值得老人去爱的,要不他为啥还要在他的柴门、土院之外,种植远在异乡的树种呢?耄耋之年的他,和老伴一起,每日专心于浇灌、修剪、嫁接。
招待我们的依旧是苦苦的罐罐茶。稍有不同的是,柴木罐罐茶变成了电炉子。下食是老人炸的热油饼。一样的苦,一样的甜。没有了巴旦姆果,但看到了生长茂盛的巴旦姆树。
在大沙河的河湾,一块平整的土地裸露着,在一波一弯的褶皱里,一棵棵树保留了下来,还有阴坡上成片的松树,遍地的野菊花。
站在大沙河畔,我知道,没有什么哲学能比一棵巴旦姆树那样给于老人深刻的生活启示和教益。同样是干旱中的生命,同样是精致的树木,同样的爽朗,同样的昌盛。
那一刻,在河畔,它的王者风范展露无疑。清风过后,四周散发着一股甜腻的腐朽气息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遒劲,缠绕向上。老人讲,即使是春天的大风,它的枝桠被压得劈开,也不会折断,但是你能感受到它的疼痛。
这是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语言。骨折般的疼痛。如果没有深深的对泥土的爱,这样的树老人是不会种植的。因为巴旦姆既能挡风,还能成果。
后来,我常常在回老家的路上会更加关注那些快要风干的柳树——左公柳。那是左宗棠西进时在沿途栽种的柳树。一棵树的成长,就是一段历史的终结,开始。
在干旱之外,在荒凉之中,那是有特殊生命力的树,就像坚硬的巴旦姆一样。
因为工作,在数不清的农家院落、砖房、土炕、草棚、庵房里,闲谈,采访,吃过浆水面片,喝过功水粗茶。也有二蜜水,土糟酒。一晃,数十年。
但总觉得,茶,特别是粗茶最适合于这片干旱的高原,而粗茶的经典,应该是遍及农家的罐罐茶。
罐罐,又叫蛐蛐罐,黄泥烧成,意取狭小、严实之意。武山、甘谷、秦安最有名。如果北延,南扩,还该加上通渭,岷县。罐罐茶,应承着小日子。无论走到哪,粗粝大手递过来的,都是酽酽的茶水,还有一句轻声细语,“呡一口吧”。
一个呡字,穷尽了罐罐茶的精华。如果没有在山岘口、山沟里、山梁上走过,你是绝对承受不了罐罐茶的苦和涩的。那个苦,那种涩,沉沉的,黄风一样,直往心里涌。而,最要命的是,还不能停,歇,得一口喝下。只有咽下去了,主人才会给你端来下食,也就是茶食。
山野的下食,有油饼,花卷,干馍,还有饼干,蛋糕。
一次在秦安,主人拿出来的竟然是巴旦姆。
那是1990年,我第一次见巴旦姆。黄黄的外壳,酥软而坚硬,棱角残缺,钝钝的,就像老家房背后的桃核。我也不知道咋吃,主人说,咬碎了吃仁仁。仁仁,就是核。一咬,满嘴的锯末味。吐出来,核还完整地包裹在硬壳中。然后再咬,一块一块咬。就像吃核桃一样,慢慢地,嘴里竟然有了丝丝的苦味。还有点甜味。
巴旦姆就茶,是绝配。一苦,一甜,就像人生的两种境界。
主人说,巴旦姆是当兵的儿子从新疆捎来的。
当时我们采访的内容是“双拥共建”。主人姓罗,五十多岁,和所有的老人一样,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岁月停留的痕迹。上房桌子的正中间,有一张英俊的照片,那是他儿子,已经长眠于雪山之下的儿子,刚刚20岁。主人讲,在一次值班放哨时,发生了雪崩,儿子为了抢救掩埋的牛羊,被掉下来的雪块砸中了。战友从他残缺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几颗已经被鲜血染红的巴旦姆。儿子牺牲后的第二年,也是他的战友,给老人寄来了一大包巴旦姆。
老人说,每次熬煮罐罐茶,他都会咬几口巴旦姆。当满嘴浸满了那种甜滋滋的苦味道时,他仿佛就看到了跨枪的儿子。活蹦乱跳的儿子,在眼前晃荡着。
长久的沉默,屋里只有“嗞嗞”的柴火在燃烧。一撮撮蓝蓝的火心,慢慢舔着蛐蛐罐的周圆。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罐罐里的茶水冒着热气,罐罐边上被柴火煨红了的灰烬也发出了点点火星。嘴里的巴旦姆苦苦的,木木的。
我合上了慢慢品味的嘴,让那丝苦甜味沁穿肠胃,回归肺腑。我知道,巴旦姆对老人意味着什么。
1991年,西北城市台协作体会议在喀什召开。那是一个葡萄满架的季节。在艾提尕尔大礼拜寺门口,老人们在离宗教最近的地方交谈着,嘴里嚼着巴旦姆。闲散的城市,迷蒙的双眼,就像还未睡醒的孩童。清真寺是喀什的标志,高大,庄严,清洁。每隔一段时间,宣礼塔上都会响起传唤令。那是真主在呼唤。
巴旦姆,从老人们的手里交替传递着。静静的街道渐渐响起了喧嚣的脚步声。来来往往的人流就像古丝路上的驼铃,川流不息。如果说人的年轮是生命,那么,巴旦姆就是喀什的年轮。坚硬,粗粝。孤立。它们静静地躺在老人的口袋里,恣意而慵倦,仿佛停歇在丝路上的各种方言。它胡杨一样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实际上它还是巴旦姆,是一种生命延续的塑像。
在喀什,我们见识了许多神秘的建筑,还有奇异的人流。比如,香妃墓。夕阳沉落时,它掩映在各种黑色之中,被无花果,夹竹桃,石榴,葡萄,以及说不清的香味,烤羊肉,馕,还有巴旦姆包裹着。它们携带着南来北往的尘土,水一样漂浮在夜色里,让人慌乱,兴奋。但却高贵,悠久。就像《福乐智慧》里的诗句,“你远在我眼外,却近在我心底”。
其实,在喀什葛尔,吸引人的还是,向西,一直向西。那是熟烂了的文明的召唤。就像坚硬的巴旦姆的召唤。宽容,自在。而我们却止步于冰川,山脉和湖泊之间。也许吧,越是荒凉的地方,信念越是像山脉一样突兀。
在之后的几年里,巴旦姆就像迁徙者一样,来到了小城天水。总觉得,迁徙者是悲壮的,顽强的。在小城落户的巴旦姆,因为前几次的因缘际会,在街头一看见就像亲戚一样,亲切而温馨。
那一年,在甘谷,我们采访了谢老汉,因为他的巴旦姆和巴旦姆树。
时间给予他生存的土地是值得老人去爱的,要不他为啥还要在他的柴门、土院之外,种植远在异乡的树种呢?耄耋之年的他,和老伴一起,每日专心于浇灌、修剪、嫁接。
招待我们的依旧是苦苦的罐罐茶。稍有不同的是,柴木罐罐茶变成了电炉子。下食是老人炸的热油饼。一样的苦,一样的甜。没有了巴旦姆果,但看到了生长茂盛的巴旦姆树。
在大沙河的河湾,一块平整的土地裸露着,在一波一弯的褶皱里,一棵棵树保留了下来,还有阴坡上成片的松树,遍地的野菊花。
站在大沙河畔,我知道,没有什么哲学能比一棵巴旦姆树那样给于老人深刻的生活启示和教益。同样是干旱中的生命,同样是精致的树木,同样的爽朗,同样的昌盛。
那一刻,在河畔,它的王者风范展露无疑。清风过后,四周散发着一股甜腻的腐朽气息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遒劲,缠绕向上。老人讲,即使是春天的大风,它的枝桠被压得劈开,也不会折断,但是你能感受到它的疼痛。
这是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语言。骨折般的疼痛。如果没有深深的对泥土的爱,这样的树老人是不会种植的。因为巴旦姆既能挡风,还能成果。
后来,我常常在回老家的路上会更加关注那些快要风干的柳树——左公柳。那是左宗棠西进时在沿途栽种的柳树。一棵树的成长,就是一段历史的终结,开始。
在干旱之外,在荒凉之中,那是有特殊生命力的树,就像坚硬的巴旦姆一样。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