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的忆念
2020-09-17抒情散文房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长辈的忆念我没有见过父亲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在我出生前就死去了。透过父亲的长相,来想象他们的样子,空白的头脑里,无论怎么
长辈的忆念我没有见过父亲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在我出生前就死去了。透过父亲的长相,来想象他们的样子,空白的头脑里,无论怎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 长辈的忆念
我没有见过父亲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在我出生前就死去了。
透过父亲的长相,来想象他们的样子,空白的头脑里,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显影。对于我从没有叫出过“奶奶、爷爷”的称呼听着也显得空洞。他们和我隔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时空。这样的错过,如无数的先人,等不到下一辈,这是生存的必然。
话语不多的父亲,很少讲他的父亲母亲。在我少年印象里,父亲常蹲在家院的某个地方抽烟。在我的脑海里,即使父亲最早的样子,也是单薄瘦弱的,一脸黑色皱纹。母亲偶尔说起爷爷奶奶的事,父亲几乎不插话,默然无声吐出他的烟雾。父亲是不是顺着母亲的话,在想他的父亲母亲?那也许是可能的。他的脸,在那种不明亮的光里,显得若有所思。
母亲只讲过一件关于爷爷事:冬天,家里没有吃的了,爷爷带一把铁锨或者镐头,一个小鱼网到几十里外的微山湖,破冰挖藕、捉鱼。母亲没有描述过具体场景,她没有到过现场,自然是不知的。只是说,爷爷身体、手脚被冻伤了,得了病,死的早。按说,父亲应该补充一些细节,但父亲至始至终都没讲什么。母亲说,那时候地上野菜都挖完了,实在没有吃的。爷爷被饥饿逼得没办法,才到冬天冰层很厚的湖里捞食的。
此外,我整个记忆里再没有爷爷信息。成年之后,在各种场合听人们谈论“爷爷”,我头脑里会出现一个粗布衣服的老人,寒风中,沿着那条我走过的高岗低洼曲曲弯弯的路去湖边。爷爷背着他的渔具,一个人落寞的背影,在那条无比寥落的小路上,一直朝东,走向芦苇满坡白色芦苇花飘飞的湖。他站在结着厚厚冰层的湖边,用铁锨或者篙头,一下下地破冰。他走进破开的冰水里,光脚,弯身,用小渔网去捉湖底的鱼,他站在湖水的样子,瑟瑟发抖……
后来,他的身体不行了,捉不了鱼。他躺在一张木头床上,在饥寒交迫中,病死。我想,这大概是父亲不愿提及爷爷的原因。父亲不止对爷爷保持沉默,他对于年轻时的自己也绝少提及。比如,他后脊背上月牙形的手术伤痕。夏天他光着脊梁,我看着那个奇怪的图案,想象手术刀陷入他肉体的情景。这是父亲不愿深究的话题。我所不知道过去的父亲的生活像一个黑洞张开着,在那里缄默不语。久远的那些生活场景,一定留给父亲,说不出的窘迫和沉痛。
我十多岁离开村子之前,跟着父亲去过埋葬爷爷奶奶那片田野。父亲每到清明节要去那里烧纸。四月初,满地麦苗绿色覆盖了泥土。那个傍晚,暗淡的天底下,我们无声地沿着堰梗走,地面是松软的,脚下发出鞋子和土地的摩擦声,寂寥而又沉闷。行走无聊而又漫长。大概父亲觉得这样走,过于迟缓,他走下堰梗,在麦地里穿行。我紧跟着他的身影,生怕他把我丢在那无边黑暗田野里。
到了一个小小的土堆前,父亲站住,然后蹲下来,从一个竹篮里取出几串叠成元宝样的草纸。那黄色的纸钱,在暗夜下,有一道若隐若现的光。父亲拎起一串,擦燃一根火柴。那微小的火柴一瞬间发出的声响,在静寂中,传进我的耳朵里,像一种巨大的爆炸声,让屏住呼吸的我,哆嗦了一下。父亲并没有察觉我的反应。我站在他的身后,紧张让我靠近了他,和他一样蹲下身子。
父亲说爷爷和你奶奶的坟,越来越小了。纸钱的火在那里燃烧,父亲退后、弯腰,将周边的一些土坷垃拣拾,一块块堆到坟上。我也像父亲那样,抓起土块,放置在那里。这样的举动,在后来,想起爷爷时,也一起想起奶奶这个人。我想,奶奶这个人,也给父亲留下了很深的伤。
回到家里,我们坐在灶屋散碎的厚厚麦秸草上,母亲说起了奶奶:“我怀你大哥时,饭吃不饱,面疙瘩汤,紧着你父亲奶奶吃,我就能喝点汤……你奶奶那个人,唉,当婆婆的……那时就是那样的规矩。不过,说起你奶奶的死,也是造孽啊。她上街赶集,带在身上的两毛钱丢了,在城里没吃上饭,回家就病了。你奶奶裹着小脚,走路那么慢,空着肚子走了那么长的路。那时,家里也没什么吃的。就那样生生病死了。如果不是丢了那两毛钱,你奶奶不会病,也不会死……
爷爷奶奶保留在父亲的脑海里,一定有很多他的记忆。这个无法传承的影像,在我这里,只能通过父亲来体察,那份血脉中情感的牵连。那个夜晚,像一个无解的谜团在我心里,那个核心,就是一个逝去的老人符号。因为父亲,而在我心里成为一种莫名的纠葛。那是一种看不见的血脉的传递。
一茬茬的人,仿佛那片土地里收割的庄稼。与我不曾谋过面的长辈,在那个年代抗不住饥饿和疾病的侵蚀和折磨,他们的生命也就无法善始善终。父亲母亲这一辈,遇到了日月的改换,摆脱了饥饿的命运。这也让后辈的我们得以透过他们看到深远处的苦难。
这么多年之后,爷爷奶奶离开的村子,依然在那里。田地的格局和面貌没什么变化,村子上的房屋都变了,父亲和母亲离开了老宅子,更换了新的住处。可以寻觅并唤起一点回忆的,是父亲和母亲房间角落里,一张弃置不用的老式桌子。母亲说,那是奶奶的嫁妆转送给她的。它安静在靠墙呆着。它的老旧,怎么看都像一种风烛残年。但它的内里是结实的。它像一个标本,将爷爷奶奶失传的人生,藏入内里,只是他们更多的人生情节,已无法破解了。 2015年4月12日
我没有见过父亲的父亲和母亲。他们在我出生前就死去了。
透过父亲的长相,来想象他们的样子,空白的头脑里,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显影。对于我从没有叫出过“奶奶、爷爷”的称呼听着也显得空洞。他们和我隔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时空。这样的错过,如无数的先人,等不到下一辈,这是生存的必然。
话语不多的父亲,很少讲他的父亲母亲。在我少年印象里,父亲常蹲在家院的某个地方抽烟。在我的脑海里,即使父亲最早的样子,也是单薄瘦弱的,一脸黑色皱纹。母亲偶尔说起爷爷奶奶的事,父亲几乎不插话,默然无声吐出他的烟雾。父亲是不是顺着母亲的话,在想他的父亲母亲?那也许是可能的。他的脸,在那种不明亮的光里,显得若有所思。
母亲只讲过一件关于爷爷事:冬天,家里没有吃的了,爷爷带一把铁锨或者镐头,一个小鱼网到几十里外的微山湖,破冰挖藕、捉鱼。母亲没有描述过具体场景,她没有到过现场,自然是不知的。只是说,爷爷身体、手脚被冻伤了,得了病,死的早。按说,父亲应该补充一些细节,但父亲至始至终都没讲什么。母亲说,那时候地上野菜都挖完了,实在没有吃的。爷爷被饥饿逼得没办法,才到冬天冰层很厚的湖里捞食的。
此外,我整个记忆里再没有爷爷信息。成年之后,在各种场合听人们谈论“爷爷”,我头脑里会出现一个粗布衣服的老人,寒风中,沿着那条我走过的高岗低洼曲曲弯弯的路去湖边。爷爷背着他的渔具,一个人落寞的背影,在那条无比寥落的小路上,一直朝东,走向芦苇满坡白色芦苇花飘飞的湖。他站在结着厚厚冰层的湖边,用铁锨或者篙头,一下下地破冰。他走进破开的冰水里,光脚,弯身,用小渔网去捉湖底的鱼,他站在湖水的样子,瑟瑟发抖……
后来,他的身体不行了,捉不了鱼。他躺在一张木头床上,在饥寒交迫中,病死。我想,这大概是父亲不愿提及爷爷的原因。父亲不止对爷爷保持沉默,他对于年轻时的自己也绝少提及。比如,他后脊背上月牙形的手术伤痕。夏天他光着脊梁,我看着那个奇怪的图案,想象手术刀陷入他肉体的情景。这是父亲不愿深究的话题。我所不知道过去的父亲的生活像一个黑洞张开着,在那里缄默不语。久远的那些生活场景,一定留给父亲,说不出的窘迫和沉痛。
我十多岁离开村子之前,跟着父亲去过埋葬爷爷奶奶那片田野。父亲每到清明节要去那里烧纸。四月初,满地麦苗绿色覆盖了泥土。那个傍晚,暗淡的天底下,我们无声地沿着堰梗走,地面是松软的,脚下发出鞋子和土地的摩擦声,寂寥而又沉闷。行走无聊而又漫长。大概父亲觉得这样走,过于迟缓,他走下堰梗,在麦地里穿行。我紧跟着他的身影,生怕他把我丢在那无边黑暗田野里。
到了一个小小的土堆前,父亲站住,然后蹲下来,从一个竹篮里取出几串叠成元宝样的草纸。那黄色的纸钱,在暗夜下,有一道若隐若现的光。父亲拎起一串,擦燃一根火柴。那微小的火柴一瞬间发出的声响,在静寂中,传进我的耳朵里,像一种巨大的爆炸声,让屏住呼吸的我,哆嗦了一下。父亲并没有察觉我的反应。我站在他的身后,紧张让我靠近了他,和他一样蹲下身子。
父亲说爷爷和你奶奶的坟,越来越小了。纸钱的火在那里燃烧,父亲退后、弯腰,将周边的一些土坷垃拣拾,一块块堆到坟上。我也像父亲那样,抓起土块,放置在那里。这样的举动,在后来,想起爷爷时,也一起想起奶奶这个人。我想,奶奶这个人,也给父亲留下了很深的伤。
回到家里,我们坐在灶屋散碎的厚厚麦秸草上,母亲说起了奶奶:“我怀你大哥时,饭吃不饱,面疙瘩汤,紧着你父亲奶奶吃,我就能喝点汤……你奶奶那个人,唉,当婆婆的……那时就是那样的规矩。不过,说起你奶奶的死,也是造孽啊。她上街赶集,带在身上的两毛钱丢了,在城里没吃上饭,回家就病了。你奶奶裹着小脚,走路那么慢,空着肚子走了那么长的路。那时,家里也没什么吃的。就那样生生病死了。如果不是丢了那两毛钱,你奶奶不会病,也不会死……
爷爷奶奶保留在父亲的脑海里,一定有很多他的记忆。这个无法传承的影像,在我这里,只能通过父亲来体察,那份血脉中情感的牵连。那个夜晚,像一个无解的谜团在我心里,那个核心,就是一个逝去的老人符号。因为父亲,而在我心里成为一种莫名的纠葛。那是一种看不见的血脉的传递。
一茬茬的人,仿佛那片土地里收割的庄稼。与我不曾谋过面的长辈,在那个年代抗不住饥饿和疾病的侵蚀和折磨,他们的生命也就无法善始善终。父亲母亲这一辈,遇到了日月的改换,摆脱了饥饿的命运。这也让后辈的我们得以透过他们看到深远处的苦难。
这么多年之后,爷爷奶奶离开的村子,依然在那里。田地的格局和面貌没什么变化,村子上的房屋都变了,父亲和母亲离开了老宅子,更换了新的住处。可以寻觅并唤起一点回忆的,是父亲和母亲房间角落里,一张弃置不用的老式桌子。母亲说,那是奶奶的嫁妆转送给她的。它安静在靠墙呆着。它的老旧,怎么看都像一种风烛残年。但它的内里是结实的。它像一个标本,将爷爷奶奶失传的人生,藏入内里,只是他们更多的人生情节,已无法破解了。 2015年4月12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