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甸到奔子栏[原创]
2021-12-25叙事散文木祥
从中甸到金沙江畔的奔子栏,滇藏公路是下行。到了奔子栏以后,又开始向上攀援。一条路让人觉得充满了哲理,走过了下坡路,肯定就会有上坡在等待着你。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起伏的过程,一个螺旋式的过程。车向上行驶,路越来越陡,公路的弯也越来越大。公路更具……
从中甸到金沙江畔的奔子栏,滇藏公路是下行。到了奔子栏以后,又开始向上攀援。一条路让人觉得充满了哲理,走过了下坡路,肯定就会有上坡在等待着你。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起伏的过程,一个螺旋式的过程。车向上行驶,路越来越陡,公路的弯也越来越大。公路更具有了“飘带”色彩。这飘带是有形的,也似无形的。有色的,也是无色的。
车往上行,随之就在“来灵山”上蜿蜓。来灵山,是奔子栏有名的神山。在这座神山上,每天都差不多有人来烧香祈祷,祈求得到神灵的保护。来烧香祈祷的不只是藏族,象四川昆明这些远道的汉族商人,也千里迢迢到来灵山来烧香求得平安。我们是过客,我们没有了烧香祈祷的时间。从来灵山上走过,我们对这被世人崇拜的来灵山同样充满了敬意。车在山上行驶着,我们静静地坐在车内,看到有客车从德钦来,车里坐着一车人,车和人都风尘仆仆。车从我们身边驶过,车内的旅客都向我们招手,我们也向他们招手,嘴里喊着:“扎西得勒”。在来灵山上,人们都充满了人情味。人们都自己把自己被抛在野外。在来灵山上,我们没有了现实的家,只有心灵的家园。
很快就来到半山上。车外的山,和其他藏区的山没有太大的区别。神山,是人们意志力的产物。在车里,我们透过车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下的金沙江。于是,我们在公路上停下车来。我们之所以要在这里看金沙江,是想看一看这个两省交界地。金沙江十分壮观,江水汹涌,江随山势而转,在不长的距离里,江水成一个巨大的弧形。这个大转弯是一个半圆形,云南通往四川的公路,就在这个圆形里。我们在这里照相,听到有马达的声音,悠远而飘渺。仔细看,才看到公路上一辆车在前行。那车看上去只和一只蚂蚁一样。江边上,只要山上有一点水流下来,有一点平地,就会出现一片绿色的庄稼,就会出现藏房,就会有一两户人家。山下是绿色的庄稼,山头上是白色的雪山。有的房子,修在山顶上,就象在天边。这些人家,到江边来要走一天路。他们不寂寞吗?
继续前行,山越来越高,越来越绿,山也越来越险。但再险的山峰,都会出现藏家,那种诗意的藏房。在大山上,看到每一条小路都会让人感叹,因为它是经过多少代人才踏出来的。再往前走,我们在车路上看到了一些集中而具规模的房子,刘老师说,那就是东竹林寺。东竹林寺是我们要拜会的一所寺院,我们早就听到了她的盛名。离东竹林寺不远了,看到寺周围树木多了起来,山也好看了起来,远处的雪山也神奇起来。公路边上,也有了喇嘛在走动。快要到东竹林寺,我们看见路边的崖上坐着一个喇嘛。他穿着红色的袈沙,光着头,粗而短的黑头发,头皮发青。他坐上一个石头上,一脸的从容不迫,一脸的坦然。
我们在寺前停下了车,走近东竹林寺。寺的房子全是依坡地而建,上下前后错落有致。都是白墙,红瓦,土木结构。整个寺院在四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有灵气。和其他寺院不同的是,这里的寺院除了正殿以外,还有一些小藏房,象是藏家的小院落。据介绍,这些是喇嘛的住房。这里的喇嘛,有的住集体的房子,但也可以自己建房子住。所以,房子有大家一起住的,叫公住。私人的房子,叫私住。所以,东竹林寺的风味,有点象一个村庄。把寺院建得象村庄一样,这和我们的想象不太一样。
我们走进寺内。走进正殿,殿内讲经念经的时间已经过了,殿内没有多少喇嘛,只有上香和添酥油的喇嘛在不声不响地走动。我们在寺里烧了香,和寺内的喇嘛闲聊了一会。他们说,这个寺的上面五六公里,才是东竹林寺的旧址。现在,那里是尼姑寺,里面有六十多个尼姑。听说东竹林还有尼姑,这让我们增添了兴趣,我们从寺内出来,就去东竹林寺旧址参观。根据喇嘛的指点,我们从东竹林寺出发,走了五六公里,就停车前去尼姑寺。从公路上走,一开始就是上坡,一开始就走进了村庄。这里的人家山青水秀,看起来,经济条件也还算可以,有人家还安了卫星接收器。地里的庄稼,全是玉米,也长得比较好。
走了不到半小时,就听到了十分动听的经声。仔细一听,声音是从这里是一座古老的四合大院传来的。房子古色古香,但没有多余的建筑。到了大院门口,没有人阻挡,我们就上楼走到了殿里。原来,大部份尼姑都在念经。到了尼姑寺,这里和喇嘛寺不同的,是殿里干净整洁,地板上,都磨得光光滑滑的。殿里地板干净,磕长头的地板上,有被腿脚磨下去的深坑,可以看出尼姑们的认真和虔诚。殿里的尼姑有老的,但大多数是小姑娘。她们脸色红红的,一脸的稚气,一脸的天真,一脸的虔诚。我们还十分对这些尼姑的日常生活感兴趣,就去和那几个做饭的尼姑说话。有几个尼姑在做饭,他们在捞米,在烧火。我们问她们一些日常生活,他们能听得懂汉语的,都和蔼地和我们交谈。就去看她们的住房。她们的房门都开着,都是集体宿舍。房里没有女红,没有化妆品,没有镜子。
殿内尼姑们的经还没有完,我们就离开了尼姑寺。我们在她们悠扬的经声里缓缓地下山。
车往上行,随之就在“来灵山”上蜿蜓。来灵山,是奔子栏有名的神山。在这座神山上,每天都差不多有人来烧香祈祷,祈求得到神灵的保护。来烧香祈祷的不只是藏族,象四川昆明这些远道的汉族商人,也千里迢迢到来灵山来烧香求得平安。我们是过客,我们没有了烧香祈祷的时间。从来灵山上走过,我们对这被世人崇拜的来灵山同样充满了敬意。车在山上行驶着,我们静静地坐在车内,看到有客车从德钦来,车里坐着一车人,车和人都风尘仆仆。车从我们身边驶过,车内的旅客都向我们招手,我们也向他们招手,嘴里喊着:“扎西得勒”。在来灵山上,人们都充满了人情味。人们都自己把自己被抛在野外。在来灵山上,我们没有了现实的家,只有心灵的家园。
很快就来到半山上。车外的山,和其他藏区的山没有太大的区别。神山,是人们意志力的产物。在车里,我们透过车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山下的金沙江。于是,我们在公路上停下车来。我们之所以要在这里看金沙江,是想看一看这个两省交界地。金沙江十分壮观,江水汹涌,江随山势而转,在不长的距离里,江水成一个巨大的弧形。这个大转弯是一个半圆形,云南通往四川的公路,就在这个圆形里。我们在这里照相,听到有马达的声音,悠远而飘渺。仔细看,才看到公路上一辆车在前行。那车看上去只和一只蚂蚁一样。江边上,只要山上有一点水流下来,有一点平地,就会出现一片绿色的庄稼,就会出现藏房,就会有一两户人家。山下是绿色的庄稼,山头上是白色的雪山。有的房子,修在山顶上,就象在天边。这些人家,到江边来要走一天路。他们不寂寞吗?
继续前行,山越来越高,越来越绿,山也越来越险。但再险的山峰,都会出现藏家,那种诗意的藏房。在大山上,看到每一条小路都会让人感叹,因为它是经过多少代人才踏出来的。再往前走,我们在车路上看到了一些集中而具规模的房子,刘老师说,那就是东竹林寺。东竹林寺是我们要拜会的一所寺院,我们早就听到了她的盛名。离东竹林寺不远了,看到寺周围树木多了起来,山也好看了起来,远处的雪山也神奇起来。公路边上,也有了喇嘛在走动。快要到东竹林寺,我们看见路边的崖上坐着一个喇嘛。他穿着红色的袈沙,光着头,粗而短的黑头发,头皮发青。他坐上一个石头上,一脸的从容不迫,一脸的坦然。
我们在寺前停下了车,走近东竹林寺。寺的房子全是依坡地而建,上下前后错落有致。都是白墙,红瓦,土木结构。整个寺院在四周绿色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有灵气。和其他寺院不同的是,这里的寺院除了正殿以外,还有一些小藏房,象是藏家的小院落。据介绍,这些是喇嘛的住房。这里的喇嘛,有的住集体的房子,但也可以自己建房子住。所以,房子有大家一起住的,叫公住。私人的房子,叫私住。所以,东竹林寺的风味,有点象一个村庄。把寺院建得象村庄一样,这和我们的想象不太一样。
我们走进寺内。走进正殿,殿内讲经念经的时间已经过了,殿内没有多少喇嘛,只有上香和添酥油的喇嘛在不声不响地走动。我们在寺里烧了香,和寺内的喇嘛闲聊了一会。他们说,这个寺的上面五六公里,才是东竹林寺的旧址。现在,那里是尼姑寺,里面有六十多个尼姑。听说东竹林还有尼姑,这让我们增添了兴趣,我们从寺内出来,就去东竹林寺旧址参观。根据喇嘛的指点,我们从东竹林寺出发,走了五六公里,就停车前去尼姑寺。从公路上走,一开始就是上坡,一开始就走进了村庄。这里的人家山青水秀,看起来,经济条件也还算可以,有人家还安了卫星接收器。地里的庄稼,全是玉米,也长得比较好。
走了不到半小时,就听到了十分动听的经声。仔细一听,声音是从这里是一座古老的四合大院传来的。房子古色古香,但没有多余的建筑。到了大院门口,没有人阻挡,我们就上楼走到了殿里。原来,大部份尼姑都在念经。到了尼姑寺,这里和喇嘛寺不同的,是殿里干净整洁,地板上,都磨得光光滑滑的。殿里地板干净,磕长头的地板上,有被腿脚磨下去的深坑,可以看出尼姑们的认真和虔诚。殿里的尼姑有老的,但大多数是小姑娘。她们脸色红红的,一脸的稚气,一脸的天真,一脸的虔诚。我们还十分对这些尼姑的日常生活感兴趣,就去和那几个做饭的尼姑说话。有几个尼姑在做饭,他们在捞米,在烧火。我们问她们一些日常生活,他们能听得懂汉语的,都和蔼地和我们交谈。就去看她们的住房。她们的房门都开着,都是集体宿舍。房里没有女红,没有化妆品,没有镜子。
殿内尼姑们的经还没有完,我们就离开了尼姑寺。我们在她们悠扬的经声里缓缓地下山。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