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最温暖的两个字
2021-12-26抒情散文柳藏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10月7日21点新冠疫情防控的厦门同安区解封,整个同安区夜空烟花闪耀,人们用堪比春节的庆祝方式,表达摆脱疫情围困的激动之情。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疫情围城,厦门成为孤岛。孤岛中的每一家每一个人,有无数条隐形的……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10月7日21点新冠疫情防控的厦门同安区解封,整个同安区夜空烟花闪耀,人们用堪比春节的庆祝方式,表达摆脱疫情围困的激动之情。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疫情围城,厦门成为孤岛。孤岛中的每一家每一个人,有无数条隐形的线,牵连着百里、千里之外的亲人。
厦门初解封,乘国庆长假尾巴,外甥女鑫鑫想回老家。家人纷纷研究厦门、武平当地疫情后管控细则。一番斟酌之后,鑫鑫还是打消了归乡的迫切念头。家里聚餐,与鑫鑫开启视频:“开饭啦,看看饭菜丰不丰富?”“大家看镜头,笑一下。”“遥控干一杯啦!”
地理阻隔不断亲情。借助视频,人们异地同步对话、交谈,传递情感。只是关掉摄像头,影像消失,家人们重新坐回桌席,心底隐隐的,总会感觉少放了一付碗筷,还是渴望那个人也坐在旁边。另一边的人,复归冷清,桌椅无言,对墙无语,恐怕就更增添一份“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怅然了。网络上的见面,因传输速率、视频相素等原因,会让交流质量打折。视频者根据当时的心情,还可能刻意隐藏视角,善意的欺骗,让另一端的人难以察觉。无法触摸的虚拟之场,倒底是缺少些温度的。
现实见面则不同。面对面,手挽手,肩并肩,一个拥抱,一次对视,一点一滴,直接传达到位,毫厘不差。胖了,瘦了。增添了皱纹、白发。熬夜上火了。手指擦破了。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以引发一番话题,由此延伸,深入到彼此更细节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便是由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构筑起细密而坚固的联系。由远而近,自古而今。
大千世界,善恶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们。生活是生态丛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经历微小死亡。掉落的皮肤角质,衰白的头发,老化的器官……只不过那种消逝,隐藏在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中,在庸常的熙攘生活中太过微小,不为人们察觉罢了。世事无常,人心叵测,惟有亲情最可靠,让人安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天宫”漫游三个月的聂海胜们,最高兴应该就是平安回到地球母亲怀抱了。经历了漫长旅程的人,回到家中,最惬意的,莫过于和家人一起用餐。每年春节,运输大动脉上那些浩荡的人群,更像是满怀思乡之情的候鸟,不管路途再遥远、旅程再艰苦,都要赶回家过年。亲人团聚的短暂几天,那些拥抱、欢笑、甚至哽咽,都将成为下一段旅程,在他乡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
金庸先生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民间传闻,许多老人在临终前,能预知自己大限将至,要求回老家。彼乡彼土,仰生仰息,或许人到老死时,在亲人的陪伴下,与成长过程中的空气、土壤相融合,才是最为安宁的离开吧。
回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两个字。因为,家中有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有过往。因为,家是生命的源头,也是思念的终点。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