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拾菇记
2021-12-26抒情散文澧水寒儒
夏日拾菇记穿过被雨水淋湿的六月,胜利或失败,有的人在内心陈述,有的人习惯于外在表现。当满城的黄枞菌以熟稔的姿态,淆乱视觉的时候,我却被影响到内心深处。不想以钞票慰藉故乡标志的枞菌,总觉得购买是站在故乡的外围,虽能挑逗舌尖,却不能真正进入故乡……
夏日拾菇记
穿过被雨水淋湿的六月,胜利或失败,有的人在内心陈述,有的人习惯于外在表现。当满城的黄枞菌以熟稔的姿态,淆乱视觉的时候,我却被影响到内心深处。
不想以钞票慰藉故乡标志的枞菌,总觉得购买是站在故乡的外围,虽能挑逗舌尖,却不能真正进入故乡。于是想回到故乡,把自己放牧一回。
逐日的雨,虽使大地之上的事物,变得失败,却暗藏着补偿。比如,多雨回赠给乡野之民以蘑菇,足以印证了祸福相依的论断。若是勤劳的山民,就会到山林采摘到蘑菇,然后变卖,黄枞菌40元一斤,所谓物以稀为贵,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只不过,我不屑这种慰藉肚腹的方式。行走山野,满山碧绿,赋予了我好心情。
湘西枞林里盛产两种蘑菇,一是黄枞菌,二是紫蘑菇。黄枞菌盛产于夏季,浑身金黄,只不过肉味浅薄,气味清淡,味道不太好。而紫蘑菇盛产于中秋以后,遍身紫色,肉质丰厚,气味微香,味道大好!虽说如此,但黄枞菌仍然能使我与故乡关联。
故乡的山,并不高大,虽被植物涵养着,但积聚雨水不多湿润程度并不大。每一处的枞林,我都仔细看过,但并未找到此时盛产的黄枞菌。我有些失望。是不是黄枞菌根本就不会于此时生长于故乡,或者蘑菇也学会了安时处顺与拓展迁移。
听人说过,夏季的黄枞菌是长在大枞树下面的腐殖质上的。与农历九月的紫蘑菇生长地点截然不同。想起这样的话之后,我立即调整思路,去我去年寻找的地方寻找黄枞菌。
穿过溪流,爬上山腰。抵达去年寻找的老地方。只是此时大失所望。从远处遥望的碧绿枞林,进入,发现现在已经被人砍伐得破败不堪。裸露着的山野,长满了荆棘和蕨类植物。看来我是无法在故乡找到印证与被安慰了。
去年我在这这儿寻到了一背篓黄枞菌,在那么茂密的灌木丛中匍匐,采摘一个又一个的黄枞菌。与大地那么贴近,把自己安放在故乡,就像安放在摇篮里一样。呼吸草木的清新气息,一切是那么惬意。如今,却无法与之对应。大地之上静谧的山林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虽然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但是却还是有不协调的音符。这种音符,可能就是山野之民自己弹奏的。
但我并不甘心,于是继续向上攀爬。在残留的山林的边缘-----一小块枞树与灌木丛并存的地带,我发现了一枚黄枞菌,就像一朵黄色的花,开的那么静美,那么孤独,那么顽强,那么无助。我是一个采蘑菇比较有经验的人,能有第一个,就必然有第二两个。我来了一点信心。
小心扒开灌木丛。土姜树振落细沫,附着身上奇痒无比,然而却无法阻止我继续深入。好顽强的黄枞菌。我的眼前一亮,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黄枞菌,安好地生长着,显得那么可爱。这夏日的精灵,从不爽约。只要雨水,只要时间,触发完全就有可能。只要有一丝生存的地点,眷恋就要发之于外。想着这些,我有些感动了。我绝不拿刀砍斫一根灌木,我要保持作为一个眷恋故乡的人的尊严。我要彻底和那些砍伐者划清界限。有点夸大了自我。相形之下,似乎那些砍伐者是完全不道德了。
如果他们内心能安静下来,也不至于那么凶悍。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界撒野。我有些怨恨他们,如果他们不那样做的话,这里就会采摘到大量的黄枞菌,要是变卖,也必定能有可观的收入。事实上,如今把木材运出偏僻的山野,所花费的人工与马匹的驮运费也不是小数目。与其破坏,不如呵护。当然,我也不能太过于责怪他们,毕竟他们不是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能一概而论。
幸好是这残存的灌木丛,占据了恰到好处的位置,既潮湿,又能接受到阳光的照耀,所以孢子的萌发就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个黄枞菌生长得那么安好。大的,小的,我一个个采摘,把它们放入背篓中,让这些黄枞菌慰藉我这样一直纠缠于故乡的人。
妹妹早就说,她要买一点回来。我连忙打电话告诉她,不需要买了,我采摘到了黄枞菌。
我不惧勾衣刺领,不惧汗水淋漓。采摘每个蘑菇,我就有一种拨动良心的悸动。一个眷恋故土的人,即使故园破败不堪,他也一定倔强生存与寄予厚望。即使逼迫离开,但心底的爱恋也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我从黄枞菌的这个物象上,仿佛获得了自以为是的某些深度。
其实,故乡不是纸上的。山野自有山野的厚度。比如,在这个雨的季节,就呈现出大量的黄枞菌了。虽说多雨以一种方式戕害了山野,但也以另一种方式弥补了这种创伤。当大量的黄枞菌,进入了城市,挑逗着市民的舌尖的时候,山野之民也间接地获得了回赠,而那些被挑逗的人的故乡也瞬间复活,是不是只有枞菌时节,故乡才会复活,其他的时间,故乡就是一张破旧的报纸?
枞菌是一位使者,她把迷离的人喊醒。如果说紫蘑菇是尊贵的手执使节的使者,那么黄枞菌就是剽悍的关中侠客,让我们震撼和屈服。故乡不是纸上的,它那么鲜活,只要撑开眼帘,我们就能看得真切。故乡永远活着。
其实,大地之上的山野,总能遵循时序的安排,为故乡的人们分忧。在这炎夏苦雨之时,以黄枞菌弥补缺失,把迷失的人的心魂喊回。而一到九月,收割完毕的人们又能在枞林里获得紫蘑菇,这不仅慰藉着自己的舌尖,而且能变卖、换取生活物品。可能这是山野卑微的贡献。大地之上的山野,却无法忘记自己的角色,总是默默地付出。而那些与之对应的人呢,远离可能是另一种成功。而屠戮却是深度的戕害。
而那些默不吭声的山林,就那样存在,独立于荣辱之外,彰显着内容与形式上的博大。这是山林的贡献。我一面采摘着,一面思想自由泛滥。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情绪漫漶。
一个眷恋故乡的人,可能不会失望。这一小块的灌木丛,倔强生长的黄枞菌,让我获得了内心的慰藉。我期望,这一小块灌木丛能侥幸存在,成为安慰我的可能。事实并没有出错。下午五时,我采摘到了半背篓黄蘑菇。看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黄枞菌,我内心有一种安静。我真实的被故乡温暖。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深入故乡的腹地,你才能感知到它的温度。譬如,亲手采摘蘑菇,就远远甚于拿钞票购买所获得的感受。同时,收获的还有山林的静谧、泥土的馨香。
夕阳照耀,踩着夕阳的余晖,我满心踏实。虽然是面对不协调的氛围,但我却平复了心情。黄枞菌给了我一个理由,让我安稳于故乡的基石上,不被风吹雨打。正如那首伟大的小诗所说的:故乡,小得只能盛得下一个字。
夜晚,围炉,吃着黄枞菌炖腊肉的火锅,饮着小弟自酿的果子酒,我感觉瞬间被扔进故乡的熔炉,所有关于名利的词语与想法,都被迫遗忘,而整个人成为一棵守候在故乡的树,那么安静,那么沧桑。
[copyright]
穿过被雨水淋湿的六月,胜利或失败,有的人在内心陈述,有的人习惯于外在表现。当满城的黄枞菌以熟稔的姿态,淆乱视觉的时候,我却被影响到内心深处。
不想以钞票慰藉故乡标志的枞菌,总觉得购买是站在故乡的外围,虽能挑逗舌尖,却不能真正进入故乡。于是想回到故乡,把自己放牧一回。
逐日的雨,虽使大地之上的事物,变得失败,却暗藏着补偿。比如,多雨回赠给乡野之民以蘑菇,足以印证了祸福相依的论断。若是勤劳的山民,就会到山林采摘到蘑菇,然后变卖,黄枞菌40元一斤,所谓物以稀为贵,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只不过,我不屑这种慰藉肚腹的方式。行走山野,满山碧绿,赋予了我好心情。
湘西枞林里盛产两种蘑菇,一是黄枞菌,二是紫蘑菇。黄枞菌盛产于夏季,浑身金黄,只不过肉味浅薄,气味清淡,味道不太好。而紫蘑菇盛产于中秋以后,遍身紫色,肉质丰厚,气味微香,味道大好!虽说如此,但黄枞菌仍然能使我与故乡关联。
故乡的山,并不高大,虽被植物涵养着,但积聚雨水不多湿润程度并不大。每一处的枞林,我都仔细看过,但并未找到此时盛产的黄枞菌。我有些失望。是不是黄枞菌根本就不会于此时生长于故乡,或者蘑菇也学会了安时处顺与拓展迁移。
听人说过,夏季的黄枞菌是长在大枞树下面的腐殖质上的。与农历九月的紫蘑菇生长地点截然不同。想起这样的话之后,我立即调整思路,去我去年寻找的地方寻找黄枞菌。
穿过溪流,爬上山腰。抵达去年寻找的老地方。只是此时大失所望。从远处遥望的碧绿枞林,进入,发现现在已经被人砍伐得破败不堪。裸露着的山野,长满了荆棘和蕨类植物。看来我是无法在故乡找到印证与被安慰了。
去年我在这这儿寻到了一背篓黄枞菌,在那么茂密的灌木丛中匍匐,采摘一个又一个的黄枞菌。与大地那么贴近,把自己安放在故乡,就像安放在摇篮里一样。呼吸草木的清新气息,一切是那么惬意。如今,却无法与之对应。大地之上静谧的山林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虽然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但是却还是有不协调的音符。这种音符,可能就是山野之民自己弹奏的。
但我并不甘心,于是继续向上攀爬。在残留的山林的边缘-----一小块枞树与灌木丛并存的地带,我发现了一枚黄枞菌,就像一朵黄色的花,开的那么静美,那么孤独,那么顽强,那么无助。我是一个采蘑菇比较有经验的人,能有第一个,就必然有第二两个。我来了一点信心。
小心扒开灌木丛。土姜树振落细沫,附着身上奇痒无比,然而却无法阻止我继续深入。好顽强的黄枞菌。我的眼前一亮,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黄枞菌,安好地生长着,显得那么可爱。这夏日的精灵,从不爽约。只要雨水,只要时间,触发完全就有可能。只要有一丝生存的地点,眷恋就要发之于外。想着这些,我有些感动了。我绝不拿刀砍斫一根灌木,我要保持作为一个眷恋故乡的人的尊严。我要彻底和那些砍伐者划清界限。有点夸大了自我。相形之下,似乎那些砍伐者是完全不道德了。
如果他们内心能安静下来,也不至于那么凶悍。在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界撒野。我有些怨恨他们,如果他们不那样做的话,这里就会采摘到大量的黄枞菌,要是变卖,也必定能有可观的收入。事实上,如今把木材运出偏僻的山野,所花费的人工与马匹的驮运费也不是小数目。与其破坏,不如呵护。当然,我也不能太过于责怪他们,毕竟他们不是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能一概而论。
幸好是这残存的灌木丛,占据了恰到好处的位置,既潮湿,又能接受到阳光的照耀,所以孢子的萌发就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个黄枞菌生长得那么安好。大的,小的,我一个个采摘,把它们放入背篓中,让这些黄枞菌慰藉我这样一直纠缠于故乡的人。
妹妹早就说,她要买一点回来。我连忙打电话告诉她,不需要买了,我采摘到了黄枞菌。
我不惧勾衣刺领,不惧汗水淋漓。采摘每个蘑菇,我就有一种拨动良心的悸动。一个眷恋故土的人,即使故园破败不堪,他也一定倔强生存与寄予厚望。即使逼迫离开,但心底的爱恋也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我从黄枞菌的这个物象上,仿佛获得了自以为是的某些深度。
其实,故乡不是纸上的。山野自有山野的厚度。比如,在这个雨的季节,就呈现出大量的黄枞菌了。虽说多雨以一种方式戕害了山野,但也以另一种方式弥补了这种创伤。当大量的黄枞菌,进入了城市,挑逗着市民的舌尖的时候,山野之民也间接地获得了回赠,而那些被挑逗的人的故乡也瞬间复活,是不是只有枞菌时节,故乡才会复活,其他的时间,故乡就是一张破旧的报纸?
枞菌是一位使者,她把迷离的人喊醒。如果说紫蘑菇是尊贵的手执使节的使者,那么黄枞菌就是剽悍的关中侠客,让我们震撼和屈服。故乡不是纸上的,它那么鲜活,只要撑开眼帘,我们就能看得真切。故乡永远活着。
其实,大地之上的山野,总能遵循时序的安排,为故乡的人们分忧。在这炎夏苦雨之时,以黄枞菌弥补缺失,把迷失的人的心魂喊回。而一到九月,收割完毕的人们又能在枞林里获得紫蘑菇,这不仅慰藉着自己的舌尖,而且能变卖、换取生活物品。可能这是山野卑微的贡献。大地之上的山野,却无法忘记自己的角色,总是默默地付出。而那些与之对应的人呢,远离可能是另一种成功。而屠戮却是深度的戕害。
而那些默不吭声的山林,就那样存在,独立于荣辱之外,彰显着内容与形式上的博大。这是山林的贡献。我一面采摘着,一面思想自由泛滥。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情绪漫漶。
一个眷恋故乡的人,可能不会失望。这一小块的灌木丛,倔强生长的黄枞菌,让我获得了内心的慰藉。我期望,这一小块灌木丛能侥幸存在,成为安慰我的可能。事实并没有出错。下午五时,我采摘到了半背篓黄蘑菇。看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黄枞菌,我内心有一种安静。我真实的被故乡温暖。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深入故乡的腹地,你才能感知到它的温度。譬如,亲手采摘蘑菇,就远远甚于拿钞票购买所获得的感受。同时,收获的还有山林的静谧、泥土的馨香。
夕阳照耀,踩着夕阳的余晖,我满心踏实。虽然是面对不协调的氛围,但我却平复了心情。黄枞菌给了我一个理由,让我安稳于故乡的基石上,不被风吹雨打。正如那首伟大的小诗所说的:故乡,小得只能盛得下一个字。
夜晚,围炉,吃着黄枞菌炖腊肉的火锅,饮着小弟自酿的果子酒,我感觉瞬间被扔进故乡的熔炉,所有关于名利的词语与想法,都被迫遗忘,而整个人成为一棵守候在故乡的树,那么安静,那么沧桑。
[copyright]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