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牡丹
2021-12-26叙事散文冉令香
冉令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三章就在大唐开元中那个妩媚的春日徜徉。兴庆池东沉香亭前,那匹照夜白偎依在步辇旁欣然陶醉,那杯西凉州的葡萄美酒让琉璃七……
冉令香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三章就在大唐开元中那个妩媚的春日徜徉。兴庆池东沉香亭前,那匹照夜白偎依在步辇旁欣然陶醉,那杯西凉州的葡萄美酒让琉璃七宝盏笑靥迷人,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艳冠群芳、百花之王…… 又逢牡丹盛芳时,这悠悠香魂触动了根植于我心底的那朵《红牡丹》。鼠标“咔哒”的欢唱消退了,剧情开端的悲惨镜头催发了我发达的泪腺。曾以为经历过多层磨难,厚厚结痂的心硬得可以承载某些东西,谁知最柔弱的泪水,轻轻一点就把那层硬纸壳戳穿了。这是最早盛开在我记忆中,一个经典凄美的老电影里的红牡丹。她纯美善良、勇敢刚烈,为了葬母而卖身学艺,一脚迈进了马戏班,和着同伴屈死的血泪在坎坷磨难中长大。时局的动荡,现实的黑暗,主流社会的腐败堕落让她渐渐醒悟。那首为她量身打造的《牡丹之歌》也如陈年佳酿,滋润着这朵永不凋零的红牡丹,在远逝的岁月河中沉淀为永久的平民色彩。 不知是因为牡丹尊贵,自家的贫寒小院侍养不起,还是物以稀为贵,终是难见牡丹真颜。母亲很知足地在我们门前栽了棵月季,年年花开满院飘香,母亲总要攀亲似地说:“这是棵月季牡丹”。月季就是月季,花朵小,身上长刺,哪有牡丹雍容华贵的气场?虽然我常常面对被面上硕大的牡丹花朵、大尺幅的国画牡丹若有所思,但总觉得那是隔了千山万水,嗅不到香味,更感触不到生命涌动的心潮。 我还是钟情于月季。每当春回大地,新柳吐苞,月季枯瘦的枝条已在料峭春寒里丰润起来。她鲜亮的紫红色嫩芽,在摇曳的枝条上张开羞涩的眼,悄悄打量日子的清寒。当桃飘李飞落红缀锦时,月季饱满的花蕾已粲然站满了枝头。就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缕缕芳香一波一波溢进窗来,你才猛然醒悟,院子里的月季开了! 这属于平民的月季,房前屋后、路边花园随处可见。夏天随便剪下一枝插在泥里,不出三五年就是泼泼辣辣的一大蓬,正恰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的大家庭。 也许是5岁那年,胡同里突然多出一户人家,据说是刚从外地迁回的徐家。经历了“七级工八级工,不如社员一沟葱”的那段特殊岁月,饥饿的阴影依然笼罩在70年代初。指望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远不如回乡种地务实。随着安家落户的鞭炮鸣响,碎红落地斑斓驳杂。徐家母亲从屋里撒出一把糖来,围观的孩子一阵哄抢。那时,逢有人家娶亲或过年才能享有一块糖,徐家无疑就具有了最大的诱惑力。但后来更吸引我的是她家的花,那些养在盆里的花儿姹紫嫣红,把巴掌大的院落装点得摇曳多姿。最有魅力的是叶形如鸭蹼的“富贵牡丹”,徐家母亲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满脸炫耀的自豪。当时据我朦胧的意识判断,徐家父亲在外上班,她家经济比一般家庭殷实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她家只有两个女儿,这在满地孩子吵吵嚷嚷的大家庭氛围中也算少见。不过那家境距离富贵依然长路漫漫。至于6个丫头、一个儿子的刘家虽没牡丹,倒有棵石榴红的月季,年年花香馥郁,蜂鸣蝶舞,那清水寡汤的日子因了花香的眷顾而不再是单调的黑白色。 我终于没见到徐家的牡丹开花,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徐家姊妹读书不成,务农不成,迫于生计,没过几年又迁走了。只是我心中的纳罕一直未解,有时隔着墙头看凋敝的院里,那鸭蹼形的叶子有没有长出来,或许她早已香销株陨,这种娇贵的花儿哪能轻易落户平民百姓之家?牡丹,只闻其名未见其实;与之关联的“富贵”更是在艰难生存中躲得无影无踪。 随着步入中学的大门,国色天香的牡丹在我的美术课本里隆重登场了。我浓郁的画画兴趣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小学阶段迷恋于古代人物画,常按着蜂腰婀娜、发髻高翘的古典美人描摹不休。课本空白、练习本背面,凡是能容纳下飘摆的裙裾、环绕的彩带的地方,一概插画,并自以为风雅地美其名曰:兰馨。当然,与人物遥想呼应的必是瘦叶窈窕的兰草。不料,一张牡丹的彩页勾起了我的画兴,我临摹的素描里突然增多了她繁复花瓣的身影。 只因那朵雍容华贵的牡丹扎根于心底的阳光地带,我甚至忽略了那棵瘦骨伶仃的月季。她就瑟缩在宿舍屋檐下与我们朝夕相处,因她单薄的花瓣无精打采,没有香味,以至于我忽视了她淡然的花朵何时开谢。二十八人的集体大宿舍里,南北各一排木板大通铺,扯东到西紧靠墙壁,中间一条狭窄的走道刚容下两人擦肩而过。好友红从家带一床新褥、一条旧被;我带了绿方格床单,一条红底白菊花的新被,两人和铺共享。寒风凛冽、飞雪狂舞的冬夜,我们互相抵足暖脚,一问一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炎热的夏天,一挂棉纱蚊帐筑起二人世界,隔断熙熙人流的涌动、攘攘蚊蝇的滋扰,以书本作扇,给这一题添加条辅助线,给那道题作个假设。一日三餐白开水下饭,煎饼卷胡萝卜咸菜。5分钱一勺的白菜炖粉条一周才舍得吃三次。清苦的日子如流水匆匆而去,来不及回味也来不及停留。一首流行歌曲、一本新书、树荫下的一次风景写生,都能让美妙的向往在脑海中旋起缥缈的舞姿,在光影交叠的幻觉里闪动起多彩的翅膀。 初三那年,红的舅舅在学校对面的农具厂争取了一间小屋,让我俩脱离了大集体宿舍。那简陋的小屋只有一床、一桌,桌上竟然平铺着一面镜子,镜子的右下角就是花开富贵的牡丹漆画。晚自习后回到宿舍,红常拉着我趴在桌上加班加点。那时,我们乡中学每年考中的大学生寥若晨星,女大学生更是罕见。一些学业优秀、家境窘困的学生,只得走条“捷径”,考个小中专匆匆工作,以解家庭经济燃眉之急。红对此颇为不屑:“十年寒窗苦读,草草考个中专太没劲。再拼高中三年,三年不买新衣服,我就不信考不上大学。咱俩再同桌三年怎么样?”毕业前夕,红俊俏的丹凤眼往上一挑,坚定地盯着我问。红的话音未落,我的胳膊肘下意识地一用力,“喀嚓!”玻璃的脆裂声刺穿了深沉的黑夜。一条裂痕把镜子一角的富贵牡丹割裂开来,这是为她大哥结婚准备的大立柜上的梳妆镜!我惊愕语塞,呆呆地看着富贵牡丹栖身的玻璃一角,“富贵”就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断裂成了残品。 迫于家庭压力我成了逃兵,匆忙读了中专。接到师范学校的入取通知书后,母亲满心欢喜,在梧桐树下铺开凉席为我做新被子,被面上花大如盘的牡丹喜气洋洋映红了母亲黑瘦的脸膛。艳丽的牡丹花朵勾起了我的画兴,我趴在被面上描画了半天,又涂上明丽的水彩。鲜亮的绿叶、黄艳的花朵,那一刻,牡丹的神采照亮了我未知的世界。 红毅然走进了高中,每年数理化竞赛都有骄人的成绩。失信的我只能通过一页页信纸传达着祝福和关注。学理科的红回信,总是简洁了当,大字不盈一页。不料,她竟连续三年高考都名落孙山。后来,她寄来了一张贺卡,画面是茫无边际的绿草原,一匹白马奋蹄疾驶奔向远方,几片白云悠然荡漾在蔚蓝的天幕。贺卡没有回复地址,我只得四处打听,而有关她的消息却如那匹疾驰而去的白马,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我的视野之外。 我中专毕业后,工作,自考,成家,平淡安顺,转眼间倏忽已是二十余年,那张牡丹水彩画早已不知去向。平庸烦琐的日子耗尽了不切实际的梦想,生活的摩擦磕碰如电光火花,激情闪烁过后沉寂于黯淡。澎湃汹涌的急流涌入大海,才体会到了生活的本色调。月季照样年年香飘醉人眼眸,融合进柴米油盐,酝酿着生活进行曲的浓厚滋味。艳妆牡丹依然在遥远的菏泽、洛阳年年掀动诱人的芬芳,却没有引发我的刻意追寻,她如一颗冬眠的种子沉睡在一个平民心底,等待时机生根开花。 前年,我终于从霞那里得到了红的消息。红转到内蒙古参加第四次高考,却因户口没办理成功失去了高考机会,随后在济南某机械厂仓促就业。那天,霞与红偶遇,红正在培训中心参加为期一周的微机学习。霞决定约几个同学相聚,红含糊地答应着,不由分说独自走了。第二天,霞跑遍了培训中心,也没找到红的影子。霞伤感地说,红的脸清瘦如削,额头深密的皱纹让苍老来得猝不及防。她的眼睛很深,看不透…… 霞的话刺疼了我的心,我深知红的孤傲与倔强。当年,我匆匆考中专走了。三年后,霞也考大学走了。那间小屋里只剩下她还在点灯鏖战,与命运抗争。她不甘心!她那三个顶天立地的哥哥有足够的实力供这个小娇妹读书。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唯独命运和她玩起了捉迷藏。我常暗自抱怨自己的懦弱,胡乱猜测,难道那压裂的镜片冥冥之中就是一种暗示? 天道不测,造化弄人。一条细细的录取分数线如人生的分水岭,左右着人的命运。红在第四次冲刺高考的独木桥时折戟而归,毅然退出了复读大军。更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是芸历时八年的中考磨难:第一年,考数学时,因高度紧张,芸足足20分钟看不清题目,因一分之差被录取线挡在门外;第二年,鬼使神差,她竟然没看到政治试卷最后一页背面还有一道题,以4分之差又被残酷的分数线斩于马下;第三年,第四年……就这样阴差阳错,她竟然断断续续坚持复读到第八年,也没把自己从考场上解救出来。这折磨人的考场成了多少人难解的心头之痒,芸迫不得已飘零他乡打工,成家。但每逢暮春时节芸的心里总会蠢蠢而动,她执拗的梦境里总有考场、有答卷、有看不清楚的题目。她焦急万分从噩梦中醒来,常常满身大汗淋漓。煎熬人的考学梦啊,就如遥不可及的富贵牡丹,婷立在一个孤绝的崖畔让人望而兴叹。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回望逝去的光阴,我猛然醒悟。上帝给予我们的青春赌注太短暂,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握紧手中的最后一环,它已然仓促地擦肩而去,徒留下无奈随风叹息。那遥不可及的牡丹永远绽放在玻璃画框里,与你默默相视,直至你心底的种子萌发。 又至牡丹花期,今年我终于有心情走进岱庙,来直面牡丹盛开的绚烂了。一进正阳门,沁人肺腑的馨香扑鼻袭来,牡丹园就在前面敞开心扉迎接我的到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四月底的岱庙游人如织,导游声情并茂的讲解,一层层揭开了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祀泰山神的神秘面纱;相机的“喀嚓”欢唱,把明媚的春光悉皆收藏。我只为牡丹而来。 “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冰骨玉肌的雪白,勾勒出一张冷艳的脸谱,可与大观园夜宴花签上的那朵有亲缘?这端庄华贵的粉色,红艳露凝,可曾簪于杨妃的香鬓?那大度雍容的紫色,定遭受武后贬谪,品尝过洛阳古都的风花雪月;这风姿绰约的黄色,一定见证过姚家门前的车水马龙。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倾城赏牡丹的大唐盛世早已消融进历史的尘埃,牡丹馨香悠悠穿越时空,缥缈流转而来。我心中的那颗种子迎着春光萌动了,那是一颗平民牡丹,飘零他乡打拼的人,准能嗅到她的芳香。
2013-5-28
[ 本帖最后由 冉令香 于 2014-4-2 13:58 编辑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清平调》三章就在大唐开元中那个妩媚的春日徜徉。兴庆池东沉香亭前,那匹照夜白偎依在步辇旁欣然陶醉,那杯西凉州的葡萄美酒让琉璃七宝盏笑靥迷人,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艳冠群芳、百花之王…… 又逢牡丹盛芳时,这悠悠香魂触动了根植于我心底的那朵《红牡丹》。鼠标“咔哒”的欢唱消退了,剧情开端的悲惨镜头催发了我发达的泪腺。曾以为经历过多层磨难,厚厚结痂的心硬得可以承载某些东西,谁知最柔弱的泪水,轻轻一点就把那层硬纸壳戳穿了。这是最早盛开在我记忆中,一个经典凄美的老电影里的红牡丹。她纯美善良、勇敢刚烈,为了葬母而卖身学艺,一脚迈进了马戏班,和着同伴屈死的血泪在坎坷磨难中长大。时局的动荡,现实的黑暗,主流社会的腐败堕落让她渐渐醒悟。那首为她量身打造的《牡丹之歌》也如陈年佳酿,滋润着这朵永不凋零的红牡丹,在远逝的岁月河中沉淀为永久的平民色彩。 不知是因为牡丹尊贵,自家的贫寒小院侍养不起,还是物以稀为贵,终是难见牡丹真颜。母亲很知足地在我们门前栽了棵月季,年年花开满院飘香,母亲总要攀亲似地说:“这是棵月季牡丹”。月季就是月季,花朵小,身上长刺,哪有牡丹雍容华贵的气场?虽然我常常面对被面上硕大的牡丹花朵、大尺幅的国画牡丹若有所思,但总觉得那是隔了千山万水,嗅不到香味,更感触不到生命涌动的心潮。 我还是钟情于月季。每当春回大地,新柳吐苞,月季枯瘦的枝条已在料峭春寒里丰润起来。她鲜亮的紫红色嫩芽,在摇曳的枝条上张开羞涩的眼,悄悄打量日子的清寒。当桃飘李飞落红缀锦时,月季饱满的花蕾已粲然站满了枝头。就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清晨,缕缕芳香一波一波溢进窗来,你才猛然醒悟,院子里的月季开了! 这属于平民的月季,房前屋后、路边花园随处可见。夏天随便剪下一枝插在泥里,不出三五年就是泼泼辣辣的一大蓬,正恰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枝繁叶茂的大家庭。 也许是5岁那年,胡同里突然多出一户人家,据说是刚从外地迁回的徐家。经历了“七级工八级工,不如社员一沟葱”的那段特殊岁月,饥饿的阴影依然笼罩在70年代初。指望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远不如回乡种地务实。随着安家落户的鞭炮鸣响,碎红落地斑斓驳杂。徐家母亲从屋里撒出一把糖来,围观的孩子一阵哄抢。那时,逢有人家娶亲或过年才能享有一块糖,徐家无疑就具有了最大的诱惑力。但后来更吸引我的是她家的花,那些养在盆里的花儿姹紫嫣红,把巴掌大的院落装点得摇曳多姿。最有魅力的是叶形如鸭蹼的“富贵牡丹”,徐家母亲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满脸炫耀的自豪。当时据我朦胧的意识判断,徐家父亲在外上班,她家经济比一般家庭殷实也在情理之中,况且她家只有两个女儿,这在满地孩子吵吵嚷嚷的大家庭氛围中也算少见。不过那家境距离富贵依然长路漫漫。至于6个丫头、一个儿子的刘家虽没牡丹,倒有棵石榴红的月季,年年花香馥郁,蜂鸣蝶舞,那清水寡汤的日子因了花香的眷顾而不再是单调的黑白色。 我终于没见到徐家的牡丹开花,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徐家姊妹读书不成,务农不成,迫于生计,没过几年又迁走了。只是我心中的纳罕一直未解,有时隔着墙头看凋敝的院里,那鸭蹼形的叶子有没有长出来,或许她早已香销株陨,这种娇贵的花儿哪能轻易落户平民百姓之家?牡丹,只闻其名未见其实;与之关联的“富贵”更是在艰难生存中躲得无影无踪。 随着步入中学的大门,国色天香的牡丹在我的美术课本里隆重登场了。我浓郁的画画兴趣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小学阶段迷恋于古代人物画,常按着蜂腰婀娜、发髻高翘的古典美人描摹不休。课本空白、练习本背面,凡是能容纳下飘摆的裙裾、环绕的彩带的地方,一概插画,并自以为风雅地美其名曰:兰馨。当然,与人物遥想呼应的必是瘦叶窈窕的兰草。不料,一张牡丹的彩页勾起了我的画兴,我临摹的素描里突然增多了她繁复花瓣的身影。 只因那朵雍容华贵的牡丹扎根于心底的阳光地带,我甚至忽略了那棵瘦骨伶仃的月季。她就瑟缩在宿舍屋檐下与我们朝夕相处,因她单薄的花瓣无精打采,没有香味,以至于我忽视了她淡然的花朵何时开谢。二十八人的集体大宿舍里,南北各一排木板大通铺,扯东到西紧靠墙壁,中间一条狭窄的走道刚容下两人擦肩而过。好友红从家带一床新褥、一条旧被;我带了绿方格床单,一条红底白菊花的新被,两人和铺共享。寒风凛冽、飞雪狂舞的冬夜,我们互相抵足暖脚,一问一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炎热的夏天,一挂棉纱蚊帐筑起二人世界,隔断熙熙人流的涌动、攘攘蚊蝇的滋扰,以书本作扇,给这一题添加条辅助线,给那道题作个假设。一日三餐白开水下饭,煎饼卷胡萝卜咸菜。5分钱一勺的白菜炖粉条一周才舍得吃三次。清苦的日子如流水匆匆而去,来不及回味也来不及停留。一首流行歌曲、一本新书、树荫下的一次风景写生,都能让美妙的向往在脑海中旋起缥缈的舞姿,在光影交叠的幻觉里闪动起多彩的翅膀。 初三那年,红的舅舅在学校对面的农具厂争取了一间小屋,让我俩脱离了大集体宿舍。那简陋的小屋只有一床、一桌,桌上竟然平铺着一面镜子,镜子的右下角就是花开富贵的牡丹漆画。晚自习后回到宿舍,红常拉着我趴在桌上加班加点。那时,我们乡中学每年考中的大学生寥若晨星,女大学生更是罕见。一些学业优秀、家境窘困的学生,只得走条“捷径”,考个小中专匆匆工作,以解家庭经济燃眉之急。红对此颇为不屑:“十年寒窗苦读,草草考个中专太没劲。再拼高中三年,三年不买新衣服,我就不信考不上大学。咱俩再同桌三年怎么样?”毕业前夕,红俊俏的丹凤眼往上一挑,坚定地盯着我问。红的话音未落,我的胳膊肘下意识地一用力,“喀嚓!”玻璃的脆裂声刺穿了深沉的黑夜。一条裂痕把镜子一角的富贵牡丹割裂开来,这是为她大哥结婚准备的大立柜上的梳妆镜!我惊愕语塞,呆呆地看着富贵牡丹栖身的玻璃一角,“富贵”就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断裂成了残品。 迫于家庭压力我成了逃兵,匆忙读了中专。接到师范学校的入取通知书后,母亲满心欢喜,在梧桐树下铺开凉席为我做新被子,被面上花大如盘的牡丹喜气洋洋映红了母亲黑瘦的脸膛。艳丽的牡丹花朵勾起了我的画兴,我趴在被面上描画了半天,又涂上明丽的水彩。鲜亮的绿叶、黄艳的花朵,那一刻,牡丹的神采照亮了我未知的世界。 红毅然走进了高中,每年数理化竞赛都有骄人的成绩。失信的我只能通过一页页信纸传达着祝福和关注。学理科的红回信,总是简洁了当,大字不盈一页。不料,她竟连续三年高考都名落孙山。后来,她寄来了一张贺卡,画面是茫无边际的绿草原,一匹白马奋蹄疾驶奔向远方,几片白云悠然荡漾在蔚蓝的天幕。贺卡没有回复地址,我只得四处打听,而有关她的消息却如那匹疾驰而去的白马,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我的视野之外。 我中专毕业后,工作,自考,成家,平淡安顺,转眼间倏忽已是二十余年,那张牡丹水彩画早已不知去向。平庸烦琐的日子耗尽了不切实际的梦想,生活的摩擦磕碰如电光火花,激情闪烁过后沉寂于黯淡。澎湃汹涌的急流涌入大海,才体会到了生活的本色调。月季照样年年香飘醉人眼眸,融合进柴米油盐,酝酿着生活进行曲的浓厚滋味。艳妆牡丹依然在遥远的菏泽、洛阳年年掀动诱人的芬芳,却没有引发我的刻意追寻,她如一颗冬眠的种子沉睡在一个平民心底,等待时机生根开花。 前年,我终于从霞那里得到了红的消息。红转到内蒙古参加第四次高考,却因户口没办理成功失去了高考机会,随后在济南某机械厂仓促就业。那天,霞与红偶遇,红正在培训中心参加为期一周的微机学习。霞决定约几个同学相聚,红含糊地答应着,不由分说独自走了。第二天,霞跑遍了培训中心,也没找到红的影子。霞伤感地说,红的脸清瘦如削,额头深密的皱纹让苍老来得猝不及防。她的眼睛很深,看不透…… 霞的话刺疼了我的心,我深知红的孤傲与倔强。当年,我匆匆考中专走了。三年后,霞也考大学走了。那间小屋里只剩下她还在点灯鏖战,与命运抗争。她不甘心!她那三个顶天立地的哥哥有足够的实力供这个小娇妹读书。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唯独命运和她玩起了捉迷藏。我常暗自抱怨自己的懦弱,胡乱猜测,难道那压裂的镜片冥冥之中就是一种暗示? 天道不测,造化弄人。一条细细的录取分数线如人生的分水岭,左右着人的命运。红在第四次冲刺高考的独木桥时折戟而归,毅然退出了复读大军。更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是芸历时八年的中考磨难:第一年,考数学时,因高度紧张,芸足足20分钟看不清题目,因一分之差被录取线挡在门外;第二年,鬼使神差,她竟然没看到政治试卷最后一页背面还有一道题,以4分之差又被残酷的分数线斩于马下;第三年,第四年……就这样阴差阳错,她竟然断断续续坚持复读到第八年,也没把自己从考场上解救出来。这折磨人的考场成了多少人难解的心头之痒,芸迫不得已飘零他乡打工,成家。但每逢暮春时节芸的心里总会蠢蠢而动,她执拗的梦境里总有考场、有答卷、有看不清楚的题目。她焦急万分从噩梦中醒来,常常满身大汗淋漓。煎熬人的考学梦啊,就如遥不可及的富贵牡丹,婷立在一个孤绝的崖畔让人望而兴叹。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回望逝去的光阴,我猛然醒悟。上帝给予我们的青春赌注太短暂,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握紧手中的最后一环,它已然仓促地擦肩而去,徒留下无奈随风叹息。那遥不可及的牡丹永远绽放在玻璃画框里,与你默默相视,直至你心底的种子萌发。 又至牡丹花期,今年我终于有心情走进岱庙,来直面牡丹盛开的绚烂了。一进正阳门,沁人肺腑的馨香扑鼻袭来,牡丹园就在前面敞开心扉迎接我的到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四月底的岱庙游人如织,导游声情并茂的讲解,一层层揭开了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祀泰山神的神秘面纱;相机的“喀嚓”欢唱,把明媚的春光悉皆收藏。我只为牡丹而来。 “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冰骨玉肌的雪白,勾勒出一张冷艳的脸谱,可与大观园夜宴花签上的那朵有亲缘?这端庄华贵的粉色,红艳露凝,可曾簪于杨妃的香鬓?那大度雍容的紫色,定遭受武后贬谪,品尝过洛阳古都的风花雪月;这风姿绰约的黄色,一定见证过姚家门前的车水马龙。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倾城赏牡丹的大唐盛世早已消融进历史的尘埃,牡丹馨香悠悠穿越时空,缥缈流转而来。我心中的那颗种子迎着春光萌动了,那是一颗平民牡丹,飘零他乡打拼的人,准能嗅到她的芳香。
2013-5-28
[ 本帖最后由 冉令香 于 2014-4-2 13:5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