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尸和虫蚁
2021-12-26抒情散文青衫子
阳光斜洒下来,给秋天的院景增添了些许暖意。对于这种暖意,近处的墙壁、葡萄藤架,稍高处的屋脊、树梢、鸟巢,干硬的蝉尸,攀爬的虫蚁,等等,似乎早已经熟悉了,习惯了,盼着这种暖意能多些、浓些,将秋天的萧杀加以稀释,让季节的脚步迟些、慢些,让某些或……
阳光斜洒下来,给秋天的院景增添了些许暖意。对于这种暖意,近处的墙壁、葡萄藤架,稍高处的屋脊、树梢、鸟巢,干硬的蝉尸,攀爬的虫蚁,等等,似乎早已经熟悉了,习惯了,盼着这种暖意能多些、浓些,将秋天的萧杀加以稀释,让季节的脚步迟些、慢些,让某些或隐或显的棱角变得舒缓、圆滑,近于中庸之道。
这像是一个普通的院景,也像是一个不普通的院景。普通与否,完全取决于人心,取决于某些或隐或显的标尺。这个院景处在秋天里,成为秋天院景的一部分。它只是一只切片,一只普通的切片,在某一段普通的时间里,它被摆在这里,承载着时光的一部分。借助于地图或是卫星,可以轻易地将它定位,标出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借助于某些相对客观的资料,可以轻易地将它呈现,标出它具有的人文特征和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它是笼统的,在一定意义上,它又是具体的。比如某一天的上午。
这一天的上午和其他的上午似乎没有什么两样,这里的“其他的”限定为这个秋天,限定为这个秋天的院景。这一天的上午,“阳光斜洒下来……”之所以这样描述,是因为这一天的上午在某个人的心里所形成的某些印像。有些印像是可以验证的,比如墙壁、葡萄藤架;有些印像似乎出于想像,无法验证,比如干硬的蝉尸,攀爬的虫蚁。在他的意识里,干硬的蝉尸,攀爬的虫蚁是可以存在的,以细节的方式。或许他当时并非亲眼所见树上有干硬的蝉尸和攀爬的虫蚁,可是他一定是见过,在某个时间段,在某棵树上,这些印像像是一段字符,被存匿于记忆深处,在某一天,描述“这一天上午”的时候被翻拣出来,复制到这里,成为院景的一部分,成为切片的一部分,借以证实什么,或是寻觅什么。
退一步说,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没有关于“蝉尸和虫蚁”的复制采用,对于这种证实和寻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会影响到叙述者的置身其内,会影响其证实和寻觅结果的真实性、可信性。那么这种真实性和可信性的裁判者是谁?
有一种答案会是读者,是人心------包括叙述者自己的。对于真实性、可信性,或是其他相关定性的行为趋向,前提是意义,叙述者认为这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虽然在现今社会,某些意义或是价值无法言明,但是关于这些意义和价值的寻觅和证实从来没有停息过,以隐性或是显性的方式。
凭借这些细节,凭借支撑这些细节得以呈现的某些力量,这个人重又回到了过去的“这一天上午”,试图将某些镜像加以还原,并试图找出某些镜像之间的联系。
路。坎坷。颠簸。庄稼收割怠尽,树叶黄了,落了。有好几车人。路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都被颠簸着,颠簸了。有一个雕塑,上面是一只凤凰,长得像鸡。
似乎寻找不出什么明显的意义或是联系,如果说联系的话,可以概括为是秋天院景的一部分,通过这片院景,可以到达开头描述的院景。二者共同组成秋天的院景,在某些人的思想里形成某种模糊的印像------包括这个人。这些印像或许会如“蝉尸和虫蚁”一样被暂时封存起来,成为一种素材,在某个时间点被翻拣呈现出来,作为一种细节,来支撑某种证实或是寻觅。
这条路这个人曾经走过,在某些或明确或模糊的时间段。通过这条路,这个人到达某个地方某些地方,做了某些事,见了某些人。这些经历,这些镜像,这些人和事,有些像“蝉尸和虫蚁”一样,通过谈论和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有些一直存匿着,等待某一天的翻拣呈现,有的一直封存下去,直至消失。呈现和消失都是自然的,多数情况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通过这条路,这个人和其他人一道,来到某个院子里,见到了那些“近处的墙壁、葡萄藤架……”,同“蝉尸和虫蚁”一样,这些印像也被暂时封存,在某一天被翻拣出来,被当成某种素材或是细节,来支撑某种证实或是寻觅。
证实什么呢?寻觅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经历了某件事,由于某种原因,他似乎不自觉地想隐瞒什么,又想呈现什么。或者说他想取什么,舍什么。有那么一刹那,他想到了“颠簸”“坎坷”,想用它们来串起某些镜像,来呈现这些镜像间的联系。可是他的思想似乎还不够清醒,还没有找出这些镜像间的联系,并且通过这些联系引申出某些意义或是某个意义,前提是,这个意义或是某些意义必须要架构于真实的基础上,架构于细节的基础上,这些真实和细节,包括阳光的暖意,包括“蝉尸和虫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细节和真实得有某些闪光的东西,有某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闪光点或是价值,通过某种秩序,与某些元素联缀起来,成为一种载体,借以联接人心,抵达人心,予人温暖或是感动。
一些人进了一间屋子,里面摆着桌椅,还有座牌,座牌上面的名字指向某些人、某个人,这些人为了证实或是寻觅什么,被组织“组织”起来,通过一些书面素材和口头辩论,来完成自己的目的,这些目的指向某些意义或是价值,它们被冠之于情和理。某些镜像被一件件翻拣出来,这些镜像之间有着某种或是某些联系。这些联系像一根线,将某些元素穿缀起来,以情或是理的方式打动人、感动人,赢取人心,借以实现某种目的。场面是纷争的,纷争的后面隐藏着或真或假的元素,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欺骗,有贪婪,有委曲,有愤怒,有许多------包括真诚。
可以成诗吗?以先前那个人经历的那些镜像为素材,然后加以提炼,升华?显而易见,这不能。叙述者不是诗人,无法透过表面现像的杂芜提炼出足以打动人心的精华。叙述者是普通的,像是普通的葡萄藤,像是葡萄藤上干硬的葡萄串,像是处于秋冷中的墙壁、屋脊,还有蝉尸和虫蚁。可是这个人------叙述者,仍然从现在的时光里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院景,看到阳光斜洒下来,并且呈现出难得的暖意。
诗人是人,不是诗人的人也是人。叙述者不以诗的形式进行探究,将某些经历作为题材,试图履行一种行走,印下某种印记。这种经历是自觉的,或是不自觉的,关键是,行走在进行着。这种行走必然会经历某一天,必然会经历某条路,必然会经历某个院景,看到那些葡萄藤,看到那些当时必不存在的“蝉尸和虫蚁”,还有好多。好多东西被隐藏起来,有些可以意会,有些无可意会,像是这些东西根本没来过,也没去过,像某些梦中臆语。
当臆语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一个声音提示,这差不多像是一篇文章了。于是,自然地,接下来该是收笔,结尾。可是还有一个声音似乎在响,急切地响,莫要故作玄虚,要说人话,说正常人能懂的话。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10-17 14:55 编辑 ] 价值, 鸟巢, 葡萄藤, 阳光, 资料
这像是一个普通的院景,也像是一个不普通的院景。普通与否,完全取决于人心,取决于某些或隐或显的标尺。这个院景处在秋天里,成为秋天院景的一部分。它只是一只切片,一只普通的切片,在某一段普通的时间里,它被摆在这里,承载着时光的一部分。借助于地图或是卫星,可以轻易地将它定位,标出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借助于某些相对客观的资料,可以轻易地将它呈现,标出它具有的人文特征和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它是笼统的,在一定意义上,它又是具体的。比如某一天的上午。
这一天的上午和其他的上午似乎没有什么两样,这里的“其他的”限定为这个秋天,限定为这个秋天的院景。这一天的上午,“阳光斜洒下来……”之所以这样描述,是因为这一天的上午在某个人的心里所形成的某些印像。有些印像是可以验证的,比如墙壁、葡萄藤架;有些印像似乎出于想像,无法验证,比如干硬的蝉尸,攀爬的虫蚁。在他的意识里,干硬的蝉尸,攀爬的虫蚁是可以存在的,以细节的方式。或许他当时并非亲眼所见树上有干硬的蝉尸和攀爬的虫蚁,可是他一定是见过,在某个时间段,在某棵树上,这些印像像是一段字符,被存匿于记忆深处,在某一天,描述“这一天上午”的时候被翻拣出来,复制到这里,成为院景的一部分,成为切片的一部分,借以证实什么,或是寻觅什么。
退一步说,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没有关于“蝉尸和虫蚁”的复制采用,对于这种证实和寻觅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会影响到叙述者的置身其内,会影响其证实和寻觅结果的真实性、可信性。那么这种真实性和可信性的裁判者是谁?
有一种答案会是读者,是人心------包括叙述者自己的。对于真实性、可信性,或是其他相关定性的行为趋向,前提是意义,叙述者认为这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虽然在现今社会,某些意义或是价值无法言明,但是关于这些意义和价值的寻觅和证实从来没有停息过,以隐性或是显性的方式。
凭借这些细节,凭借支撑这些细节得以呈现的某些力量,这个人重又回到了过去的“这一天上午”,试图将某些镜像加以还原,并试图找出某些镜像之间的联系。
路。坎坷。颠簸。庄稼收割怠尽,树叶黄了,落了。有好几车人。路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都被颠簸着,颠簸了。有一个雕塑,上面是一只凤凰,长得像鸡。
似乎寻找不出什么明显的意义或是联系,如果说联系的话,可以概括为是秋天院景的一部分,通过这片院景,可以到达开头描述的院景。二者共同组成秋天的院景,在某些人的思想里形成某种模糊的印像------包括这个人。这些印像或许会如“蝉尸和虫蚁”一样被暂时封存起来,成为一种素材,在某个时间点被翻拣呈现出来,作为一种细节,来支撑某种证实或是寻觅。
这条路这个人曾经走过,在某些或明确或模糊的时间段。通过这条路,这个人到达某个地方某些地方,做了某些事,见了某些人。这些经历,这些镜像,这些人和事,有些像“蝉尸和虫蚁”一样,通过谈论和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有些一直存匿着,等待某一天的翻拣呈现,有的一直封存下去,直至消失。呈现和消失都是自然的,多数情况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通过这条路,这个人和其他人一道,来到某个院子里,见到了那些“近处的墙壁、葡萄藤架……”,同“蝉尸和虫蚁”一样,这些印像也被暂时封存,在某一天被翻拣出来,被当成某种素材或是细节,来支撑某种证实或是寻觅。
证实什么呢?寻觅什么呢?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经历了某件事,由于某种原因,他似乎不自觉地想隐瞒什么,又想呈现什么。或者说他想取什么,舍什么。有那么一刹那,他想到了“颠簸”“坎坷”,想用它们来串起某些镜像,来呈现这些镜像间的联系。可是他的思想似乎还不够清醒,还没有找出这些镜像间的联系,并且通过这些联系引申出某些意义或是某个意义,前提是,这个意义或是某些意义必须要架构于真实的基础上,架构于细节的基础上,这些真实和细节,包括阳光的暖意,包括“蝉尸和虫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细节和真实得有某些闪光的东西,有某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闪光点或是价值,通过某种秩序,与某些元素联缀起来,成为一种载体,借以联接人心,抵达人心,予人温暖或是感动。
一些人进了一间屋子,里面摆着桌椅,还有座牌,座牌上面的名字指向某些人、某个人,这些人为了证实或是寻觅什么,被组织“组织”起来,通过一些书面素材和口头辩论,来完成自己的目的,这些目的指向某些意义或是价值,它们被冠之于情和理。某些镜像被一件件翻拣出来,这些镜像之间有着某种或是某些联系。这些联系像一根线,将某些元素穿缀起来,以情或是理的方式打动人、感动人,赢取人心,借以实现某种目的。场面是纷争的,纷争的后面隐藏着或真或假的元素,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欺骗,有贪婪,有委曲,有愤怒,有许多------包括真诚。
可以成诗吗?以先前那个人经历的那些镜像为素材,然后加以提炼,升华?显而易见,这不能。叙述者不是诗人,无法透过表面现像的杂芜提炼出足以打动人心的精华。叙述者是普通的,像是普通的葡萄藤,像是葡萄藤上干硬的葡萄串,像是处于秋冷中的墙壁、屋脊,还有蝉尸和虫蚁。可是这个人------叙述者,仍然从现在的时光里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院景,看到阳光斜洒下来,并且呈现出难得的暖意。
诗人是人,不是诗人的人也是人。叙述者不以诗的形式进行探究,将某些经历作为题材,试图履行一种行走,印下某种印记。这种经历是自觉的,或是不自觉的,关键是,行走在进行着。这种行走必然会经历某一天,必然会经历某条路,必然会经历某个院景,看到那些葡萄藤,看到那些当时必不存在的“蝉尸和虫蚁”,还有好多。好多东西被隐藏起来,有些可以意会,有些无可意会,像是这些东西根本没来过,也没去过,像某些梦中臆语。
当臆语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一个声音提示,这差不多像是一篇文章了。于是,自然地,接下来该是收笔,结尾。可是还有一个声音似乎在响,急切地响,莫要故作玄虚,要说人话,说正常人能懂的话。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10-17 14:55 编辑 ] 价值, 鸟巢, 葡萄藤, 阳光, 资料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