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老虎口,十万亩梭梭

2021-12-26叙事散文文珺

老虎口,十万亩梭梭到了老虎口,大片的阳光,无私地铺在这一片寂静的沙区里。沙漠中,阳光是大自然馈赠的最丰盛礼物。不管你需要或是不要,它们都没心没肺的到来。在这里,绿色是一个虚妄的梦。时至初冬,沙漠里,植物基本都枯萎了。那些叫梭梭、黄蒿、白刺……
老虎口,十万亩梭梭
  到了老虎口,大片的阳光,无私地铺在这一片寂静的沙区里。沙漠中,阳光是大自然馈赠的最丰盛礼物。不管你需要或是不要,它们都没心没肺的到来。
  在这里,绿色是一个虚妄的梦。时至初冬,沙漠里,植物基本都枯萎了。那些叫梭梭、黄蒿、白刺、猫头刺、或是盐爪爪、沙拐枣……的植物们。禁不住季节的摧残,显现出了荒败之景。几乎没有叶子是柔软的了,即使一棵小小的沙米,也硬如一柄锋利的小刀。在风沙的面前,植物们打起了本能的保护伞。生命是尊贵的,那怕是一颗草,活着,也是一种应证。
  风沙口上,有一个小小的木头凉棚。棚顶上,搭着一层干枯了的梭梭,发黑,七股八垭杈,不受驯服的样子。略显苍凉,若前世的一个梦,不小心走到了这里。
  夏天,治沙的人们在此歇脚。若有来参观的人,便站在这里向四周观望。渐渐地,也就成为一景了。
  不远处,有一些人在开机钻井。高高的钻井架,被寒风凛冽着。工人们,面色黝黑,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忙碌。其实,这才是初冬时节。
  老虎口,是民勤最大的风沙口。也是沙尘暴的产生地。这是一个叫当地人不寒而栗的地方。每当沙尘暴袭来的时候。狂风四起,飞沙走石,虎口怒吼,大地昏暗,成为民勤最暴虐的风沙口之一。
  对于沙尘暴,我太熟悉了。家乡,在离民勤不远的凉州。每到春天,一场又一场的大风从西北方向刮来。(或许就是从这个老虎口刮的)一时,天地昏暗,日月无影。春种时节,人们几乎在和狂风搏斗,才能把一粒粒的种子埋进地里。这几年推行地膜种植。但有时,一夜之间的大风,会把所有的地膜撕的一干二净;有时,会把田里已经长好的麦苗连根拨起,把那刚刚盛开的杏花、桃花,打得七零八落,花容失色。
  田野,无奈而又难堪,裸露着被狂风撕碎的面孔,在心里暗暗诅咒。
  此时,周围的一切都很安静。猎猎寒风。劲吹着周围一片又一片沙漠植物,看不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只有莫大的寂廖和空旷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面对狂虐的自然,人的力量是伟大的。人,用智慧和勇气,与大自然做着殊死的搏斗。
  这个亭子的周围,分布着一片又一片人工种植的治沙屏障。有一片林子叫“组工林”,是甘肃省委组织部种植的梭梭林。梭梭,是目前民勤沙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人工培育林,其较强的抗旱性,表现出适应沙区环境的生长优势,对维护民勤脆弱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遏制沙化,改良土壤,还能恢复植被,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的沉重。来到这里,感受不到大漠奇观给人的那一种娱乐和轻松,只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和焦虑。
  两天以来,我们不停地听到这一种叫梭梭的植物。刚刚读过董唐寿老师的《长城别》,书里,梭梭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女子,为了爱情,为了幸福,她大胆而主动地去追求。而在这里,梭梭是一种遍布荒漠的沙生植物。它以它的奇效保护着沙漠绿洲。
  从瞭望塔向四周看,茫茫四野,数十万亩的梭梭林。纵横交织,形成一个巨大的沙漠网障。更远的地方,有黄色的沙漠,再远,一列山系,就是当地人说的北山。有一句话说:民勤城,没北门。原来北门是一座山呀!
  在我的记忆里,沙枣树,是最好的沙漠保护植物。但走了二天的路,除了在库区见到了一片沙枣林外,其它的地方,也只是零星见到。由于缺水,现在沙枣树已经不多种植了。梭梭由于根系较小,对水的需求也小,只需在种植的时候浇上一次水,便可存活下来了。但要想给这十万亩的每一棵梭梭都浇一次水,那也是一项了不得的工程。
  在一株已干枯的梭梭面前,我单膝跪地蹲了下来。薄如翼的花朵,比指甲大不了多少,但繁而密,热情而明亮。没在开花的季节来过,不知道它的花呈什么颜色,但这历经沙漠阳光灼射的花朵还是蛰痛了我的心。见过数十万亩罂粟开花的场景。那种妖娆着毒素的花,美的令人心痛而窒息。无法想象,数十万亩的梭梭们,在沙漠深处开花时的盛况,不知是何等壮观,是不是生命中最美的一次盛宴。若人生之中,一场次忘乎所以的爱恋。如果爱,请深爱。然后,华丽转身,不留一丝遗憾。梭梭,以它生命中固有的顽强,紧紧拥抱,遏制着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前行的脚步。
  干枯的花蕊中,噙着一粒黑色的种子。那粒种子,随时都有可能被不期而至的狂风带走。却不知,离开了枝杆,还有没有存活的余地。我用手轻轻扡触摸它,一种颤抖的疼痛穿过我的手指。在这远离人间喧嚣的地方,它更象一个安静的女子,简单、快乐,默默地恪守着这一片广袤沙地,以一颗平和,自然的心灵独自清寂。
  有了这些女子们,昔日狂风肆虐的老虎口,变得安静了许多。这几年,民勤及周边县、区的气候都有所改变。上游的森林里,据说已经出现了多年不见的狼和熊瞎子。
  梭梭,用女性温柔的情怀,降服了这一只沙漠中最暴虐的老虎。
  梭梭存活三年之后,根部能嫁接一种叫“肉丛蓉”的沙生中药材。“肉丛蓉”,被人们称作“沙漠人参”,有壮阳补阴之奇效。有人戏称: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女都吃了,床受不了。在这个人人注重养生的社会里,无疑是一种好东西。管理区的人们,在保护沙漠的同时,大力推广种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在沙漠穿行的过程中,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那些一米见方的沙漠网格,这就是管理所推行的各种治沙方式。他们用麦草、粘土、芨芨草,玉米杆,卵石,尼龙网,棉花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治理沙漠。甚至还独出心裁地研制出一种绿色的塑料“仿真树”。并在其间栽种了梭梭、拐枣、麻黄、猫爪爪……等各种各样的植物,形成巨大的群落。
  自然是伟大的,但人的智慧却永无止境。
  去过青海的黄沙头。一座东西横亘的沙化山体,远远望去,如一条黄色的巨龙。车每行至贵南草原,迎面就会遇上沙尘天气。但聪明的青海人,一样把它用一种网障牢牢地捆绑住。不少的地方,还长出了绿色的植被。那个地方成了每一个登上青藏高原的人们停车驻足的一景。也期望着,这个老虎口,最终会成为民勤生态旅游的一个美丽景点。
  坡口上,有一截胡杨树桩。仔细去看,它状如一只张着大口的老虎,不知是设计者的有意还是无意。根,被牢牢地埋在了地下。美丽的梭梭,牵住了它的脚步。那么,它只有无奈地狂叫了。 [ 本帖最后由 文珺 于 2012-11-24 13:06 编辑 ]

IMG_0002.JPG (587.71 KB, 下载次数: 221)

2012-11-23 08:07 上传

IMG_0005.JPG (773.65 KB, 下载次数: 222)

2012-11-23 10:00 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