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一片山楂园
2021-12-26叙事散文烟雨飘过
村子北面,有一片好大好大的山楂园,是县里的“绿色环保山楂种植基地”。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我们村儿是个圣人走不到的地方,除了沙土就是沙土,吃饭喝水记得要剩根儿,就这样,一年也能多吃一个土坯。娃们生这里,真是苦了。其实我倒没有觉得这穷乡僻壤的……
村子北面,有一片好大好大的山楂园,是县里的“绿色环保山楂种植基地”。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我们村儿是个圣人走不到的地方,除了沙土就是沙土,吃饭喝水记得要剩根儿,就这样,一年也能多吃一个土坯。娃们生这里,真是苦了。
其实我倒没有觉得这穷乡僻壤的有什么不好。桃三杏四梨五年,小枣当年能换钱,要吃苹果七八年。沙土地,种庄稼不收,果树倒长得旺。又大又高的沙土岗子上,随便挖个小坑,种上枣树,当年就能挂果呢。桃儿、梨儿、杏儿,虽说挂果要等几年,可真要结了果,那果的滋味就是比好土地种的果子甜。尤其是沙土地里产的花生,红薯,能把孩子养得胖乎乎,粉嘟嘟,生在这里,有啥可苦的?
更好的,便是山楂树了。种这个不费工夫,挂果周期短,果子结得多,容易存放,不像桃子和杏,三五天就烂。而且,山楂性微温酸,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之功效。不说它的药用价值,但说大冬天里,拿山楂蘸冰糖葫芦,咬一口,酸得舒坦,甜得如意,那真叫一个美!
吃着各式各样的水果,长到十几岁,村子的四周也围起了一排排树林。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那沙土也变得怪起来。种上庄稼,年年能看到麦黄谷熟,国家拨款打了井,慢慢地,沙土地竟然变成了水浇地,往年下场雨就漏粪的地,现在种棉花竟然也一片片雪白。老百姓咧着嘴笑:这哪是拾棉花啊,简直是拾钱啊!
于是,地里的果树渐渐少了,只留几棵,给自家人尝尝鲜,再送给亲戚朋友解解馋。不能耽误了种庄稼,毕竟,人活着得吃粮食。再说,村里的荒地,开一片出来,种上果树,好好拾掇拾掇,一样结果子,尤其是山楂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栽三两棵就够吃一年的。如此一来,村子里竟然没有了闲置的土地。春暖花开,夏种秋收,穷乡僻壤,竟然岁岁绽放美不胜收的景色。
最奇怪的,就是那些高高的沙土岗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有人说,那些土被当官的卖了,城里缺土,就来咱们这里买这些岗子,反正沙土也值不了几个钱,老百姓不去多管闲事,没工夫,都忙着自家的地呢,地误人一年哪。即使有了闲工夫,没本事的去打打工,有本事的做生意,这年月,挣钱才是硬道理。
党的富民政策更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种地不拿税,还给补贴,谁不可着劲儿地干呢?老百姓的劲头上来了,乡里的干部们也都不愿闲着。县领导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号召招商引资,言明谁招来商家就给奖励,这一来,乡里就热闹起来,领导们天南地北地跑,还真引来一个大富商,据说开果汁厂,人家就看中我们这里偏僻,说是绿色环保。
只是有一个条件,果汁厂需要的果子,得由我们本地出,否则,人家就不建厂。
乡党委书记就着了忙,好不容易请来了财神爷,咱可不能让人家跑了。本地出果子,这是好事啊,反正咱们这里的地,种啥也不收,就收果子,这倒是一条富民的好路子。领导们连夜开会讨论一致通过,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保证果汁厂的货源。
第二天,就把各村的支书调了来,动员全部种果树,为果汁厂做准备。支书们一听,就炸了庙:领导,现在咱们的地可全是水浇地啊,改种果树,老百姓能同意么?乡领导就拍桌子:什么水浇地啊,我还不知道吗?咱们这地,那沙土,风一刮,眼睛都睁不开,桌上床上,满屋都是,晚上一钻被窝,沙楞楞的,倒好,尿炕方便,那土吸水性强,省得洇了人……一阵哈哈大笑之后,乡领导继续表态,这回种果树的事,铁定了,就种山楂,容易存放,咱得保证货源,要不请不来财神爷……
有支书就怀疑人家是不是真来,乡领导拍胸脯子:真是愚昧,像个娘们儿似的头发长见识短,咱们乡领导是干啥的?啊?要是不来,让你们费力巴火的动员百姓种果树啊,这不吃饱撑得么?这次,咱们下大资本,老百姓种一棵山楂树,咱们补贴30元,我就不信,老百姓放着到手的钱不要,还去种什么破地……
乡领导就是有眼光,村支书回村一广播,老百姓可就盘算开了:一棵树30元,这一亩地能种上三四十棵小树苗,能拿千数块呢,种棉花一年累死累活也不过挣这么多,而且两三年内,也不影响种地。嘿嘿,有钱不拿,那是傻蛋!于是乎,全乡掀起一片种山楂树的高潮,我们村的地全在北面,上千亩地,几天时间,就成了一大片小山楂树林。
老百姓依然忙着种地,忙着挣钱。第一年,山楂树林里,麦黄谷熟,棉花开起来雪一样白;第二年,花生红薯还是能把孩子养得胖乎乎;第三年,小山楂树林就成了大山楂树林,地种不成了,就有人发蒙:果汁厂怎么还没有建?不过老百姓可没工夫理会这事,山楂大丰收,得赶快采摘。
因了这片山楂林,乡党委书记被评上了特色农业发展先进,调到了县里升了职,而这一大片山楂林,也被标上“绿色环保山楂种植基地”的牌子。一年之内,不知道有多少市里的领导前来参观,也不知道有多少邻县的领导前来学习经验,尤其是山楂采摘的时候,电视台前来一拍,电视里一播,那可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只是,那山楂采下来,都放绵了,却无处消却:去集上卖,这玩意儿不像苹果梨那样人人都喜欢吃;当药用,可老百姓不知道往哪里找门路;蘸糖葫芦,这一年收的三年也蘸不完;不去卖,放家里也不能当饭吃啊……
这年的冬天,家家没事就煮山楂吃,吃得孩子们见了山楂就哭……
就有人说把树刨了,再种庄稼吧。可一棵树还没刨完,乡领导带着派出所的来了,说这是咱们县的模范基地,看不着大牌子那里挂着吗?刨树,不是搞破坏吗?想蹲大牢了是吧……
这片山楂林终于被保存下来,而且做了永远的示范林,年年繁花,岁岁盛果。
春暖花开,山楂林孕育着甜蜜芳香,吸引了赶蜂人前来放蜂,赶蜂人赞叹:好大一片山楂园啊。蜜蜂就钻进去酿一等一的蜜……
秋风扫落叶,山楂红了,像朝云,像胭脂,像焰火,吸引了对对情侣前来赏秋,情话绵绵中,不乏赞叹:好大一片山楂园啊。也钻进去酿一等一的蜜……
大雪过后,山楂园白茫茫,像是昔日那一大片一大片棉花。空气里夹着酸酸甜甜的香味儿,路过的人们,禁不住诱惑,便钻进园子去放飞闲情逸致。一脚踩下去,咯吱一声,露出一窝红红的山楂;又一脚下去,仍然咯吱一声,依旧露出一窝红红的山楂……雪地里,便留下一行血红的脚印儿,白雪一衬,阳光一照,那鲜红的足迹煞是耀眼……
[ 本帖最后由 烟雨飘过 于 2010-11-2 07:36 编辑 ]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我们村儿是个圣人走不到的地方,除了沙土就是沙土,吃饭喝水记得要剩根儿,就这样,一年也能多吃一个土坯。娃们生这里,真是苦了。
其实我倒没有觉得这穷乡僻壤的有什么不好。桃三杏四梨五年,小枣当年能换钱,要吃苹果七八年。沙土地,种庄稼不收,果树倒长得旺。又大又高的沙土岗子上,随便挖个小坑,种上枣树,当年就能挂果呢。桃儿、梨儿、杏儿,虽说挂果要等几年,可真要结了果,那果的滋味就是比好土地种的果子甜。尤其是沙土地里产的花生,红薯,能把孩子养得胖乎乎,粉嘟嘟,生在这里,有啥可苦的?
更好的,便是山楂树了。种这个不费工夫,挂果周期短,果子结得多,容易存放,不像桃子和杏,三五天就烂。而且,山楂性微温酸,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驱虫之功效。不说它的药用价值,但说大冬天里,拿山楂蘸冰糖葫芦,咬一口,酸得舒坦,甜得如意,那真叫一个美!
吃着各式各样的水果,长到十几岁,村子的四周也围起了一排排树林。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那沙土也变得怪起来。种上庄稼,年年能看到麦黄谷熟,国家拨款打了井,慢慢地,沙土地竟然变成了水浇地,往年下场雨就漏粪的地,现在种棉花竟然也一片片雪白。老百姓咧着嘴笑:这哪是拾棉花啊,简直是拾钱啊!
于是,地里的果树渐渐少了,只留几棵,给自家人尝尝鲜,再送给亲戚朋友解解馋。不能耽误了种庄稼,毕竟,人活着得吃粮食。再说,村里的荒地,开一片出来,种上果树,好好拾掇拾掇,一样结果子,尤其是山楂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栽三两棵就够吃一年的。如此一来,村子里竟然没有了闲置的土地。春暖花开,夏种秋收,穷乡僻壤,竟然岁岁绽放美不胜收的景色。
最奇怪的,就是那些高高的沙土岗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有人说,那些土被当官的卖了,城里缺土,就来咱们这里买这些岗子,反正沙土也值不了几个钱,老百姓不去多管闲事,没工夫,都忙着自家的地呢,地误人一年哪。即使有了闲工夫,没本事的去打打工,有本事的做生意,这年月,挣钱才是硬道理。
党的富民政策更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种地不拿税,还给补贴,谁不可着劲儿地干呢?老百姓的劲头上来了,乡里的干部们也都不愿闲着。县领导为了发展经济,大力号召招商引资,言明谁招来商家就给奖励,这一来,乡里就热闹起来,领导们天南地北地跑,还真引来一个大富商,据说开果汁厂,人家就看中我们这里偏僻,说是绿色环保。
只是有一个条件,果汁厂需要的果子,得由我们本地出,否则,人家就不建厂。
乡党委书记就着了忙,好不容易请来了财神爷,咱可不能让人家跑了。本地出果子,这是好事啊,反正咱们这里的地,种啥也不收,就收果子,这倒是一条富民的好路子。领导们连夜开会讨论一致通过,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保证果汁厂的货源。
第二天,就把各村的支书调了来,动员全部种果树,为果汁厂做准备。支书们一听,就炸了庙:领导,现在咱们的地可全是水浇地啊,改种果树,老百姓能同意么?乡领导就拍桌子:什么水浇地啊,我还不知道吗?咱们这地,那沙土,风一刮,眼睛都睁不开,桌上床上,满屋都是,晚上一钻被窝,沙楞楞的,倒好,尿炕方便,那土吸水性强,省得洇了人……一阵哈哈大笑之后,乡领导继续表态,这回种果树的事,铁定了,就种山楂,容易存放,咱得保证货源,要不请不来财神爷……
有支书就怀疑人家是不是真来,乡领导拍胸脯子:真是愚昧,像个娘们儿似的头发长见识短,咱们乡领导是干啥的?啊?要是不来,让你们费力巴火的动员百姓种果树啊,这不吃饱撑得么?这次,咱们下大资本,老百姓种一棵山楂树,咱们补贴30元,我就不信,老百姓放着到手的钱不要,还去种什么破地……
乡领导就是有眼光,村支书回村一广播,老百姓可就盘算开了:一棵树30元,这一亩地能种上三四十棵小树苗,能拿千数块呢,种棉花一年累死累活也不过挣这么多,而且两三年内,也不影响种地。嘿嘿,有钱不拿,那是傻蛋!于是乎,全乡掀起一片种山楂树的高潮,我们村的地全在北面,上千亩地,几天时间,就成了一大片小山楂树林。
老百姓依然忙着种地,忙着挣钱。第一年,山楂树林里,麦黄谷熟,棉花开起来雪一样白;第二年,花生红薯还是能把孩子养得胖乎乎;第三年,小山楂树林就成了大山楂树林,地种不成了,就有人发蒙:果汁厂怎么还没有建?不过老百姓可没工夫理会这事,山楂大丰收,得赶快采摘。
因了这片山楂林,乡党委书记被评上了特色农业发展先进,调到了县里升了职,而这一大片山楂林,也被标上“绿色环保山楂种植基地”的牌子。一年之内,不知道有多少市里的领导前来参观,也不知道有多少邻县的领导前来学习经验,尤其是山楂采摘的时候,电视台前来一拍,电视里一播,那可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只是,那山楂采下来,都放绵了,却无处消却:去集上卖,这玩意儿不像苹果梨那样人人都喜欢吃;当药用,可老百姓不知道往哪里找门路;蘸糖葫芦,这一年收的三年也蘸不完;不去卖,放家里也不能当饭吃啊……
这年的冬天,家家没事就煮山楂吃,吃得孩子们见了山楂就哭……
就有人说把树刨了,再种庄稼吧。可一棵树还没刨完,乡领导带着派出所的来了,说这是咱们县的模范基地,看不着大牌子那里挂着吗?刨树,不是搞破坏吗?想蹲大牢了是吧……
这片山楂林终于被保存下来,而且做了永远的示范林,年年繁花,岁岁盛果。
春暖花开,山楂林孕育着甜蜜芳香,吸引了赶蜂人前来放蜂,赶蜂人赞叹:好大一片山楂园啊。蜜蜂就钻进去酿一等一的蜜……
秋风扫落叶,山楂红了,像朝云,像胭脂,像焰火,吸引了对对情侣前来赏秋,情话绵绵中,不乏赞叹:好大一片山楂园啊。也钻进去酿一等一的蜜……
大雪过后,山楂园白茫茫,像是昔日那一大片一大片棉花。空气里夹着酸酸甜甜的香味儿,路过的人们,禁不住诱惑,便钻进园子去放飞闲情逸致。一脚踩下去,咯吱一声,露出一窝红红的山楂;又一脚下去,仍然咯吱一声,依旧露出一窝红红的山楂……雪地里,便留下一行血红的脚印儿,白雪一衬,阳光一照,那鲜红的足迹煞是耀眼……
[ 本帖最后由 烟雨飘过 于 2010-11-2 07:36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