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
2021-12-26抒情散文百味人生
迎亲女儿的婚期定在公历2010年6月8日,初夏百花争艳,阳光明媚,暖风和熙,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想想也好,新时代新风尚。乡下人选吉日以农历为准,多选在上半月,双日子最佳。城里人以公历定时间,自己感觉时间好就可以。迎亲的队伍很庞大,都是男方的亲……
迎亲
女儿的婚期定在公历2010年6月8日,初夏百花争艳,阳光明媚,暖风和熙,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想想也好,新时代新风尚。
乡下人选吉日以农历为准,多选在上半月,双日子最佳。城里人以公历定时间,自己感觉时间好就可以。
迎亲的队伍很庞大,都是男方的亲朋好友,一大帮人,七八辆豪华轿车一字地排开,浩浩荡荡地开到家门口,其中的婚车是超长的凯迪拉克,扎上彩带和鲜花,贴着大红的双喜,引来众乡邻注目的眼神,他们不知道婚嫁迎亲还有这么长这么豪华的车辆。摄像、摄影手持相机、摄像机跟在后面拍下、摄下迎亲的精典画面。没有聘礼,男孩子手捧鲜花,单腿跪下,向女儿求婚,儿子把身披婚纱,经过化妆师化妆,装扮一新的姐姐背着送上婚车,车队在噼啪的鞭炮声中一溜烟地驶向幸福的远方。晚上女儿的叔叔舅舅姑姑姨姨一班人在南京的一家饭店参加女儿隆重的婚庆典礼。婚礼很隆重,气氛很热烈。轻松的音乐,欢快、喜庆的氛围。婚庆主持以他那滋性、宏厚的话语,表述着吉祥和祝福。双方父母的新婚祝语,开心的小节目,把婚礼的氛围带入一个又一个高潮。
表嫂是用花轿子抬来家的。那是六十年代初,那时我已经记事,印象是表哥家的客人很多,院子里挤得都是人,我在人群缝隙中穿来穿去。汽油灯刺眼的光把整个院子照得如同白昼,一阵鞭炮声响起,孩子们涌向门口,说是新娘子花轿到家了。就听指客的大声地安排着迎接新亲,新亲是新娘子家的舅舅、姑爷之类的近亲,他们亲自把新娘子送到男方家,是迎亲的有力见证人。有力气的帮着抬新娘子的嫁妆,条桌、柜子、箱子等器具和新娘家回来的礼物。搀亲奶奶忙着跑到花轿旁边,等新娘子下轿子。开始传代了,传代是一种吉祥的迎亲仪式,表达着新娘子结婚后能生儿养女,为男家传宗接代。传代的人准备好了口袋,口袋长长的窄窄的,过去都是用驴子驮东西,细细的长长的口袋朝驴子背上一放稳当。铺在地上,新娘子头顶红绸布在搀亲奶奶的搀扶下走下花轿,踩上口袋,说喜话的人大声地说着喜庆吉祥的喜话,喜话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舒心顺耳,都是吉庆的话语、幸福的祝贺,美好的祝愿。新娘子在搀亲奶奶的搀扶下迈着细小的步子,缓慢往前走,搀亲奶奶还会对着新娘子轻声地说,走慢点。缓缓地走。意思让说喜话的人肚里没词,出洋相。说喜话的都是出口成章的人,早已编好了材料记在肚子里,说三两个小时也不会停顿没词,能从传一代说到传百代直至千代万代呀,再长的传代也难不到呀。新娘子走得慢说喜话的人也就慢慢地说,围观在前的人让出一道路,让人把新娘子走过的口袋再铺到新娘子的脚下。从院门口传到洞房门口要反复倒二三十次。到洞房门口说喜话的人大声地说进入洞房。搀亲奶奶把新娘子送进洞房后任务完成。喜公公喜婆婆会塞二包喜烟给搀亲奶奶表示感谢。说喜话的人也会得到一份奖励。
朴实庄重的迎亲仪式结束了。
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起点开始了。
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的家门嫂子就没有这么典雅的仪式了,只能用简朴来表述。破四旧立四新,一切都简单,没有祝贺的亲友,没有鞭炮声,没有丰盛的酒席,更没有热烈、隆重的仪式,也没有轿车、拖拉机代步工具,是哥哥跑了二十里地长征式地步行到嫂子家把嫂子接回来。新娘新郎胸戴主席像章,新人们穿一身崭新的衣服,在堂屋里摆一张四方大桌子,墙张贴着领袖画像,主婚人坐在桌子的上方,两面坐着男方和女方的父母,新郎新娘站在主婚人的对面。桌子上放着一点瓜子和糖果。主婚人介绍了男女双方恋爱经过,其实那有经过,都是媒妁之言,说他们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劳动中建立的革命的友谊走到了一起,组成了革命的家庭,祝贺新人新婚之喜。男方父母讲话,女方父母讲话。都是扛锄头出生,说一句祝福下面再也说不出来了。新郎新娘向主婚人,向双方父母鞠躬行礼,表达对养育之恩的感谢。在革命歌曲声中结束婚礼。我们这帮孩子们盼着仪式早点结束,因为桌子上的瓜子、糖果诱得我们直往肚子里咽口水。仪式一结束,我们一拥而上将桌子的瓜子糖果抢得干干净净。
八十年代初,迎亲的老礼卷土重来,花轿换成拖拉机。有拖拉机也是最奢侈的了。我的她就是拖拉机迎来家的。迎亲要媒人,头天把谢媒礼送去,将媒人请来家,酒席款待。第二天备好迎亲的礼物,请媒人一样样地点验。茶食十样,每样四份子,蹄膀、蹄子、半边连、单刀、双刀、离娘肉,这是大礼,少不得,每一件都有说法,还有鲤鱼、公鸡、酒坛子、二斤挂面、一束万年青,这些东西一样不能少,若是少了,新娘子家的姑姑姨姨会让媒人转圈子推磨,更说新郎家不懂礼,慢待新娘家,逼媒人把缺的东西补上。准备齐全了,媒人带着礼物,和抬嫁妆、接亲姑娘等迎亲的一班人开着拖拉机来到女家,酒席开完后,媒人隔一段时间放一串鞭炮,意思催娘家人快点让新娘子上路,新娘子家那舍得让女儿早早被媒人带走呢,依依不舍,媒人再放鞭炮催。直到天色黑了下来,新娘子才咿咿呀呀地哭着坐上拖拉机。媒人,新亲、接亲的姑娘坐了满满一车子,大家挤在一起说说笑笑,新娘子也和大家一齐说说笑笑,新娘子和姑娘的区别也就在新娘子的头顶上的红色发夹和发稍上扎的红头绳子,拖拉机一路欢唱着往回开,夜深了,拖拉机“突突”地进了村头,孩子们早就等在村口看新娘子了,跟在拖拉机后面往村里跑,嘴里叫喊着:新娘子来了,新娘子进村了。指客的早安排好人迎接,一班人将新娘子家来的新亲接到一边隆重接待。一班人接待新娘子。新娘子在姑娘们保护着下来到新房门外,老表朋友们早就把新房的门关上,吵着向新娘子要喜烟喜糖喜手绢,新娘子一声不吱,有姑娘们为她说话理事。闹腾的时间长了,新郎家的主事的人就来调和,问关门的人有什么要求,要些什么,关门的老表也理由充足地说:我们在捺捺新娘子的性子呀。说过之后笑着说出了要求,那是狮子大开口。指客的人一副长辈人的架式,要这么多做什么,我当家了,两包烟,一斤糖果,四个手绢,就这样子定了。然后从指客的箱子里把关门人要的东西拿来从门缝里塞进去,门打开,新娘子进洞房。最最热闹的是新娘子进洞房后,新郎的老表们和朋友们闹洞房,送亲的姑娘们坐在床沿护着新娘子,闹洞房的人爬上床把新娘子拉起来,把送亲的姑娘挤到一边去,新娘子对老表们的举动莽撞有点反感心里却乐滋滋地,脸上露着羞涩地笑,闹喜三天无大小。闹喜的目的就是让新娘子散烟给他们抽,新娘子划火点烟,被点烟的人有意地调侃新娘子,火刚划着就将火吹过,再划着,再吹过,有时候新娘子在点烟过程中有意地不把火往烟上点,却把火朝被点火人的脸上送,躲闪不及脸上就会起个水泡。目的不是点烟而是调侃新娘子,大家开心取乐。文明闹洞房的让大家坐下来,让新娘子从床上起来给大家散烟点火,再为大家每人倒杯糖水。更有好事的人用线拴着糖果吊在空中让我和她用嘴咬,拎糖果的人一会往上提高,一会往下送低,逗得我和她不经意就会嘴对嘴地亲起来,惹大家开心地笑。
现代的迎亲仪式时尚、气派,豪华、隆重和幸福;古老的、简约的迎亲仪式渗透着朴实、庄重和吉祥。
迎亲形式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进步。
女儿的婚期定在公历2010年6月8日,初夏百花争艳,阳光明媚,暖风和熙,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想想也好,新时代新风尚。
乡下人选吉日以农历为准,多选在上半月,双日子最佳。城里人以公历定时间,自己感觉时间好就可以。
迎亲的队伍很庞大,都是男方的亲朋好友,一大帮人,七八辆豪华轿车一字地排开,浩浩荡荡地开到家门口,其中的婚车是超长的凯迪拉克,扎上彩带和鲜花,贴着大红的双喜,引来众乡邻注目的眼神,他们不知道婚嫁迎亲还有这么长这么豪华的车辆。摄像、摄影手持相机、摄像机跟在后面拍下、摄下迎亲的精典画面。没有聘礼,男孩子手捧鲜花,单腿跪下,向女儿求婚,儿子把身披婚纱,经过化妆师化妆,装扮一新的姐姐背着送上婚车,车队在噼啪的鞭炮声中一溜烟地驶向幸福的远方。晚上女儿的叔叔舅舅姑姑姨姨一班人在南京的一家饭店参加女儿隆重的婚庆典礼。婚礼很隆重,气氛很热烈。轻松的音乐,欢快、喜庆的氛围。婚庆主持以他那滋性、宏厚的话语,表述着吉祥和祝福。双方父母的新婚祝语,开心的小节目,把婚礼的氛围带入一个又一个高潮。
表嫂是用花轿子抬来家的。那是六十年代初,那时我已经记事,印象是表哥家的客人很多,院子里挤得都是人,我在人群缝隙中穿来穿去。汽油灯刺眼的光把整个院子照得如同白昼,一阵鞭炮声响起,孩子们涌向门口,说是新娘子花轿到家了。就听指客的大声地安排着迎接新亲,新亲是新娘子家的舅舅、姑爷之类的近亲,他们亲自把新娘子送到男方家,是迎亲的有力见证人。有力气的帮着抬新娘子的嫁妆,条桌、柜子、箱子等器具和新娘家回来的礼物。搀亲奶奶忙着跑到花轿旁边,等新娘子下轿子。开始传代了,传代是一种吉祥的迎亲仪式,表达着新娘子结婚后能生儿养女,为男家传宗接代。传代的人准备好了口袋,口袋长长的窄窄的,过去都是用驴子驮东西,细细的长长的口袋朝驴子背上一放稳当。铺在地上,新娘子头顶红绸布在搀亲奶奶的搀扶下走下花轿,踩上口袋,说喜话的人大声地说着喜庆吉祥的喜话,喜话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舒心顺耳,都是吉庆的话语、幸福的祝贺,美好的祝愿。新娘子在搀亲奶奶的搀扶下迈着细小的步子,缓慢往前走,搀亲奶奶还会对着新娘子轻声地说,走慢点。缓缓地走。意思让说喜话的人肚里没词,出洋相。说喜话的都是出口成章的人,早已编好了材料记在肚子里,说三两个小时也不会停顿没词,能从传一代说到传百代直至千代万代呀,再长的传代也难不到呀。新娘子走得慢说喜话的人也就慢慢地说,围观在前的人让出一道路,让人把新娘子走过的口袋再铺到新娘子的脚下。从院门口传到洞房门口要反复倒二三十次。到洞房门口说喜话的人大声地说进入洞房。搀亲奶奶把新娘子送进洞房后任务完成。喜公公喜婆婆会塞二包喜烟给搀亲奶奶表示感谢。说喜话的人也会得到一份奖励。
朴实庄重的迎亲仪式结束了。
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起点开始了。
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的家门嫂子就没有这么典雅的仪式了,只能用简朴来表述。破四旧立四新,一切都简单,没有祝贺的亲友,没有鞭炮声,没有丰盛的酒席,更没有热烈、隆重的仪式,也没有轿车、拖拉机代步工具,是哥哥跑了二十里地长征式地步行到嫂子家把嫂子接回来。新娘新郎胸戴主席像章,新人们穿一身崭新的衣服,在堂屋里摆一张四方大桌子,墙张贴着领袖画像,主婚人坐在桌子的上方,两面坐着男方和女方的父母,新郎新娘站在主婚人的对面。桌子上放着一点瓜子和糖果。主婚人介绍了男女双方恋爱经过,其实那有经过,都是媒妁之言,说他们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劳动中建立的革命的友谊走到了一起,组成了革命的家庭,祝贺新人新婚之喜。男方父母讲话,女方父母讲话。都是扛锄头出生,说一句祝福下面再也说不出来了。新郎新娘向主婚人,向双方父母鞠躬行礼,表达对养育之恩的感谢。在革命歌曲声中结束婚礼。我们这帮孩子们盼着仪式早点结束,因为桌子上的瓜子、糖果诱得我们直往肚子里咽口水。仪式一结束,我们一拥而上将桌子的瓜子糖果抢得干干净净。
八十年代初,迎亲的老礼卷土重来,花轿换成拖拉机。有拖拉机也是最奢侈的了。我的她就是拖拉机迎来家的。迎亲要媒人,头天把谢媒礼送去,将媒人请来家,酒席款待。第二天备好迎亲的礼物,请媒人一样样地点验。茶食十样,每样四份子,蹄膀、蹄子、半边连、单刀、双刀、离娘肉,这是大礼,少不得,每一件都有说法,还有鲤鱼、公鸡、酒坛子、二斤挂面、一束万年青,这些东西一样不能少,若是少了,新娘子家的姑姑姨姨会让媒人转圈子推磨,更说新郎家不懂礼,慢待新娘家,逼媒人把缺的东西补上。准备齐全了,媒人带着礼物,和抬嫁妆、接亲姑娘等迎亲的一班人开着拖拉机来到女家,酒席开完后,媒人隔一段时间放一串鞭炮,意思催娘家人快点让新娘子上路,新娘子家那舍得让女儿早早被媒人带走呢,依依不舍,媒人再放鞭炮催。直到天色黑了下来,新娘子才咿咿呀呀地哭着坐上拖拉机。媒人,新亲、接亲的姑娘坐了满满一车子,大家挤在一起说说笑笑,新娘子也和大家一齐说说笑笑,新娘子和姑娘的区别也就在新娘子的头顶上的红色发夹和发稍上扎的红头绳子,拖拉机一路欢唱着往回开,夜深了,拖拉机“突突”地进了村头,孩子们早就等在村口看新娘子了,跟在拖拉机后面往村里跑,嘴里叫喊着:新娘子来了,新娘子进村了。指客的早安排好人迎接,一班人将新娘子家来的新亲接到一边隆重接待。一班人接待新娘子。新娘子在姑娘们保护着下来到新房门外,老表朋友们早就把新房的门关上,吵着向新娘子要喜烟喜糖喜手绢,新娘子一声不吱,有姑娘们为她说话理事。闹腾的时间长了,新郎家的主事的人就来调和,问关门的人有什么要求,要些什么,关门的老表也理由充足地说:我们在捺捺新娘子的性子呀。说过之后笑着说出了要求,那是狮子大开口。指客的人一副长辈人的架式,要这么多做什么,我当家了,两包烟,一斤糖果,四个手绢,就这样子定了。然后从指客的箱子里把关门人要的东西拿来从门缝里塞进去,门打开,新娘子进洞房。最最热闹的是新娘子进洞房后,新郎的老表们和朋友们闹洞房,送亲的姑娘们坐在床沿护着新娘子,闹洞房的人爬上床把新娘子拉起来,把送亲的姑娘挤到一边去,新娘子对老表们的举动莽撞有点反感心里却乐滋滋地,脸上露着羞涩地笑,闹喜三天无大小。闹喜的目的就是让新娘子散烟给他们抽,新娘子划火点烟,被点烟的人有意地调侃新娘子,火刚划着就将火吹过,再划着,再吹过,有时候新娘子在点烟过程中有意地不把火往烟上点,却把火朝被点火人的脸上送,躲闪不及脸上就会起个水泡。目的不是点烟而是调侃新娘子,大家开心取乐。文明闹洞房的让大家坐下来,让新娘子从床上起来给大家散烟点火,再为大家每人倒杯糖水。更有好事的人用线拴着糖果吊在空中让我和她用嘴咬,拎糖果的人一会往上提高,一会往下送低,逗得我和她不经意就会嘴对嘴地亲起来,惹大家开心地笑。
现代的迎亲仪式时尚、气派,豪华、隆重和幸福;古老的、简约的迎亲仪式渗透着朴实、庄重和吉祥。
迎亲形式的变化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进步。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