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
2020-09-17抒情散文李会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09 编辑
姥爷七十八岁的时候,人家给他算卦,说他的寿限应该是八十岁,由于他年轻时做了些善事,因果相报,老天爷要给他增寿十二年善终。也就是说,如果算卦的人说得
姥爷七十八岁的时候,人家给他算卦,说他的寿限应该是八十岁,由于他年轻时做了些善事,因果相报,老天爷要给他增寿十二年善终。也就是说,如果算卦的人说得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09 编辑 <br /><br />
姥爷七十八岁的时候,人家给他算卦,说他的寿限应该是八十岁,由于他年轻时做了些善事,因果相报,老天爷要给他增寿十二年善终。也就是说,如果算卦的人说得准,姥爷能活到九十二岁。那时姥爷的身体也的确算得上康健,除了耳朵有些背牙有些松,没什么别的大毛病。姥爷自己对于算卦之说深信不疑,那些话仿佛给他的暮年加了把柴火,精气神愈发的旺相,饭也比以往吃得多了,一顿饭要一个大馒头,还要喝一大碗稀饭,平时爱动弹了,还能跟老伙计们聚在一起搓搓麻将。我那时刚三十多岁,人生状若稳定,无大喜也没有大悲,将来的一切皆是未知,我向来安于中庸,未来究竟会如何也懒得预设和准备,老年于我而言感觉上太过遥远,是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算卦人的说法,我并不确信,但看到姥爷姥娘他们如此康健,心里着实为他们高兴。
卦人所说的姥爷所做的“善事”,我们猜大概是说姥爷年轻时曾救过几个人性命的事,这些事,姥爷从来不主动说给我们听,我所知道的,也只是姥娘平时说闲话时偶尔提到的一星半点。我在姥爷家寄养那些年,逢年过节,总要有几拨人上门答礼。姥娘有时会告诉我,那些人,是姥爷救过性命的人的家人,是来答谢姥爷的。在我模糊的印象里,登门答谢姥爷的人有老也有少,期间好像也换过人,却是年年如期而至。答谢姥爷的东西现在看上去算不上有多贵重,无非是饼干桃酥烟酒之类的,而在那样困难的日子里,这些东西却是稀罕物,烟酒归了姥爷,饼干桃酥却便宜了我。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姥爷去世,在他的丧礼上,很多陌生的面孔来给他送行,老老少少一群群地跪伏在姥爷灵前叩头,后来母亲跟我说,那些人是姥爷救过人的后人们。姥爷在的时候,我有时缠着他给我讲述他救人的事,姥爷都不愿多说,被我缠得烦了,也只是告诉我一些事情的大概,以至于现在我也不清楚他曾救过什么人又是怎么救的。姥爷每次粗略说完那些事情,一定会告诉我类似做人要正要善良的话,我至今却是记得的。姥爷姥娘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救人性命这样的大事,在他们心里或许只当是平头百姓最本分的事,就像生活困难的那些年里,来村子里讨饭的外乡人大多会得到姥爷姥娘的帮助,管饭、留宿是常有的事,即使他们自己困难挨饿,也总会想法弄口热水热饭给那些比他们更困难的人。
姥爷寡言,我记事起,对于家事及外事,很少听到他多说,更不会啰里啰嗦,但只要他开口说话,大多是一锤定音的决定。家事如此,外事也是如此。姥爷辈分高,在昌邑北部的这个一百多户的小村子里,他算得上太爷辈的,年轻时又闯过南走过北的,说话自然有分量。村里人大事小情的总会到他面前念叨一番,诸如婆媳不和邻居不睦等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也要找他调解。姥爷的调解大多人会服从,至少表面上是服从的,但他总是以自己的耿直和本分为立场仗义执言,有时候难免不合一些人的想法,也就避不开人家在背后非议甚至诅骂。这些诅骂的话传到家人耳朵里,也免不了要气愤,就嫌姥爷多管闲事,是“黑虱子”跑前面出力不讨好。姥爷有时候也憋屈,被家人说得多了,发狠说不再管别人家的事,结果是,再有人上门找他办事或调解,姥爷热心如故。时间久了,家里人也懒得跟他别扭。姥爷因此就有了个“黑虱子”的外号,在小村子里叫得很响,直到他渐渐老去,再无心无力顾及身外之事,“黑虱子”这个外号才没有再被人提及。
关于姥爷年轻时的走过南闯过北的说法,一直是个迷,我成年后感到好奇,试图从他的嘴里知道一些线索,可他越老越是少言少语。老年人怀旧,大多喜欢对别人絮叨自己的往事,唯恐别人不愿意听自己的过去。姥爷不这样,他不愿意出门了就半依在炕上眯着眼,很少说话,对自己年轻时的事说得更少,即使在他喝点酒愿意说的时候,对自己年轻时的那些事情也只是不痛不痒的描述,无法让人得到更清晰的脉络。村子里与他同年纪的人所剩无几,我好奇着问过几个人,所得到的,比姥爷的叙述还要模糊。在有限的线索里,我无法得到谜底,只能靠那些线索去想象。姥爷年轻时同村子里的七个人组织起来打过小鬼子,后来加入在昌邑本地很有名的“白浪河支队”抗日武装,再后来编入“西海独立营”,还在胶东参加过有名的“粉子山战役”,以后他们随队伍多次转战其他地方,两年后西下去参加“淮海战役”,途中因家事返回,从此与部队失去联系。在我的印象里,与部队失去联系,同时失去党员身份,是姥爷老年后一直耿耿于怀的事,他有时喝了酒,半醺之时不止一次对我叙述过这件事的经过和遗憾。据姥爷说,当时姥娘、母亲和舅舅一起病倒在炕上,邻居们看她们娘仨病得厉害,才给还在行军途中的姥爷捎了信。姥爷是极为顾家的人,得信便赶着回家,跟连长请假时,连长给了他一件灰蓝色的军大衣,在领子上签了名字,告诉姥爷回来找队伍时作为证据。姥爷急三火四辗转回到家,姥娘她们娘仨病得奄奄一息,舅舅病得最重,不到一岁的他几乎是只有一口气还在吊着,舅舅以后患上严重的气管炎,生活一度不能自理,大概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姥爷悉心照料姥娘娘仨三四个月,等姥娘她们好得差不多了,就拎上那件大衣回去找队伍。姥爷却没能再找到队伍,大半年后,他又拎着那件大衣回到了村子,自此,彻底与队伍失去了联系。姥爷从队伍上回来以及又去找队伍的事,村子里跟他岁数差不多的很多老人可以证明,他的那件军大衣也有不少人见过,至于为什么没能再找到队伍,姥爷的说法是当时战场太乱了,到处都是整合、改编、换防的部队,他在战场边缘来来回回地打听,始终没得到那个连队的任何消息。
按姥爷的年龄,这样的经历发生在他的身上是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姥爷的经历也算得上是传奇了。但这一切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唯一还可以采信的那件军大衣,经历了那么多年也找不到了,姥爷虽记得那个连长和一些战友的名字,这么多年了,他们是否还活着又在哪里,一切都是未知。这样一来,姥爷自己说的那些经历和村里老人的一些记忆,也只限于老人们怀旧的一点话题,在后来人那里是缺乏可信度的,包括母亲和舅舅在内,在背后也会质疑姥爷的一些说法。但姥娘坚信这一切,姥娘不识字,也不善言辞,她跟我说起姥爷年轻时的一些事时,一口咬定姥爷的那些经历是千真万确的,态度异常决绝。大概是九五年左右,政府要给一些军人落实政策,其中也涉及到有过姥爷这样经历的人。那时姥爷已七十六岁,自然为这样的好消息高兴的不行,便一直催着舅舅去找有关部门考证落实。舅舅本来就怀疑姥爷那些经历,手头又没有有力的证据,但拗不过姥爷的意思,就极不情愿地托了人去找有关部门。后来有人到村子里进行了走访调查,隔了一段时间,给姥爷落实了一些政策,我记得是认定他有过参军的经历,大门上挂了“光荣人家”的牌子,好像每月有八九十元钱的补贴,过年的时候有五斤猪肉二斤茶叶一幅春联一张慰问信。那些年我忙于自己的工作,琐碎无用的事太多,对姥爷落实政策的这些过程知晓不多,后来听说了,对落实的结果很不以为然,认为那只是查无实据而又不可否认的模棱两可的说法,至多是给老人的一点安慰而已。因为,我在心里是认定姥爷的那些经历的真实性的,我在想,救人性命的事在姥爷那里被当做一种很朴素的本分,这样天大的事他都不张扬,他那么大年纪,没必要为自己年轻时的一些经历去说谎。我觉得遗憾的是,如果有人能为姥爷他们这样的人多奔走一些,或许总能找到更清晰的线索,结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姥爷很知足给他落实的这些政策。姥爷是个容易知足的人,从我记事起这么多年了,没见过他有过什么抱怨,包括最困难的那些年里,他不多说话,该干什么干什么,四平八稳地过着日子,看不到他脸上有喜色也看不到什么怨色。给姥爷落实政策的时候,他的耳朵已经背了,听不清我们说什么也不愿意与我们多说什么,议论到他的那些待遇,他听清楚了,会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冲我们竖大拇指,满脸的知足样,我们知道,姥爷的大拇指是在夸政府的好。姥爷从不在背后说别人的长短,也不允许家里人凑在一起议论别人的是非,他更不允许家里人议论政府和党的是非,谁要是说政府和党的不是被他听到了,他会很生气,甚至会发火。姥爷这种对党和国家的态度,让人很难想象,现在说出来恐怕也很少有人相信,但他就是这样。我想这也许与姥爷的性情有关,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他的心里或许还谈不上什么信仰的高度,即或有,大概也只停留在素朴的感情角度上,他一辈子对人耿直实诚,活在人最起码的本分里,把大事小事都看做是信义的本分事,这样说起来,他对党与国家这样的态度,是出自他的本分,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可以看得出,姥爷对给他落实的一些政策是真心的欣喜和知足的,至少,他很满足于政府给他经历的一些证实,但有一件事我至今为他遗憾,那就是没有人和证据能够证明他曾经是个党员,他对任何事都是实心眼,这件事在他心里会是怎样的遗憾我不知道,凭他对政府那份素朴的感情,对失去党员身份,他一定是有遗憾的,只是他不说。
把我从寿光老家寄养到姥爷家里,是我母亲无奈的选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那种贫困与饥饿是现在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妹妹出生后,我们家里的生活变得愈加困顿,母亲不想让我们兄妹同时受到委屈,只得忍痛把我送到姥爷家寄养。相比而言,当时昌邑的生活条件比起寿光要好点儿。姥爷家的小村子南边有潍北农场,北边有潍北靶场,当地有驻军,有盐场,离海也不远,不是遇到大灾年,人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而在当时,能吃饱肚子就是老百姓的最大奢望了。姥爷那时六十岁不到,平时不言不语,人长得黑,又瘦,在他的脸上看不出喜也看不到忧。我记事起就总感觉姥爷不是太亲近人的人,心里还有些怵他,远没有姥娘那种母性天生的慈爱让我感到亲切。说昌邑生活条件稍好也只是相对而言,青黄不接的时节缺衣少食也是常有的事,靠黄萋菜种子面窝头度日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我三岁开始待在姥爷家,一待就是十年,我姥爷姥娘,舅舅舅母加上两个表弟,一家七口人靠吃地瓜干玉米面等粗粮的日子不少,却从来没吃过那种黑乎乎硬邦邦粗涩难咽的黄萋菜面窝头。那十年,虽说只是旧衣粗饭,但我吃得饱穿得暖,没挨过饿也没受过冻。后来再回忆那段时光,反而觉得平淡无奇,除了孩子们之间胡闹的趣事,其他的却没留下什么过多的印象。姥爷姥娘相继去世后,我与母亲再在一起谈论过去那些事情,从她那里知道了很多我小时候不知道和不关注的事,加上自己那时也早已为人父,知道为人父所付出的辛苦,心里更着实感受到早年大人们的不易。姥爷那些年里起早贪黑,很少着家,回到家胡乱吃几口饭倒头就睡,话也很少懒得说,这一些,我是有些印象的。母亲告诉我,为了全家人的吃穿,姥爷那些年累得就差把命搭进去了,干完生产队的活儿,他就偷着下海捉鱼抓蟹,冒着危险跑到靶场捡炮弹皮拾碎铜,到盐场的公路边上收拾散落的盐粒子,冬天到北边的大碱滩里打野兔,再想着法儿到当地驻军或者农场家属那里换来全家人的吃穿用度。在那样困顿的年代里,五十多岁的姥爷隐忍着所有的艰辛,做到了一个男人所能做到的一切,而且比别人做得还要好,他所付出的艰辛无疑是巨大的。母亲一直说姥爷是很顾家很疼人的人,从我寄养在姥爷家开始,我少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感觉他疏于亲人间的关爱,现在看来,的确是我太不了解姥爷。一个人对亲人间的疼爱,很多时候是藏在心底的,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这样的疼爱,姥爷就是这样,他是把这种疼爱坚持成责任和信义的事在做。说实话,我至今也认为姥爷不是太会疼爱人,是持重多于关爱的,有时在心里默念他的时候,我感觉他对我的那些疼爱像影子一样模糊,却无时不在跟着我,从来没有离开过。
姥爷快九十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很康健,没有什么病,走起路来很迟缓,但不呆滞,也不需要拐杖,他和姥娘的日常生活大多能自理,不需要家人过多照顾。姥爷和姥娘平时很少出门了,吃过饭就围坐在小炕桌边喝茶水,他们的耳朵已经背得听不到彼此的说话,便很少说话,常常是坐半天也不说一句话,偶尔想起什么,就凑近对方耳朵喊一句,各自点头摇头或看着对方的眼神、表情会意。姥爷的话更少,平日里哑巴一般,他养了一条黄狗一只花猫,平时把大门一闭,除了陪姥娘坐着喝茶水,就是侍弄狗和猫。有时我去看望姥爷姥娘,常常感动于这样的场景,那是一种将尘事与时光拒之门外的安静,远远大于屋子里的沧桑朽败之气,姥爷与姥娘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六十多年,老来能相互依靠着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守着这一屋子的安静,这是什么都换不来的福气。当时我也过了不惑之年,我天性懈怠或者说是偏于懦弱,对人生的很多事情不是不想追求,而是不知道如何追求,也就懒得去预设或谋划,甚至对一些人生紧要关头的事情也持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态度,没有机会时不想机会,有了机会也不善于把握,让它在自己眼前白白溜走。按道理,我这样的性情与现实本该是相安无事的,不求大富大贵,平平安安总是可以的吧?事实是,我过得一团糟。那时我的工作生活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平时懒于预设谋划,事到临头也只有手足无措的份儿,在这一点上,我是远没有姥爷年轻时的那种脾性的。一段时间里,心浮气躁时身边却无人可诉,又不敢告诉父母,就在心里自己折磨自己。这也算得上是一种隐忍,却全不是姥爷年轻时的那种隐忍。也正是心里无法诉说的苦楚,让我愈加羡慕姥爷姥娘这样晚年时的静谧,自己年纪过了四十,又经历着人生的一些苦痛,感伤的同时,就想着如果我的晚年如同姥爷姥娘这般在安静里厮守着老去,实在是一种福气。
我期望姥爷姥娘那种相守安静的日子越长久越好,现实却与期望总是差了半步。姥娘出门拿柴火时摔了一跤,右腿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姥娘九十岁高龄的人,已朽弱得如同枯败的落叶,再置换股骨头显然不可能了,只能躺在炕上静养,卧炕静养是好听的话,事实是,姥娘的残年要瘫在炕上了。其时舅母已经去世,舅舅又体弱,无力照料姥娘,商量来商量去,没别的办法,只能把姥娘送到寿光由我母亲照料。我母亲也是近七十岁的人了,也无力同时照料两位老人,姥爷也只好留在昌邑由舅舅负责。我和母亲去接姥娘,离开的时候,姥爷迟缓着脚步到门外送行,满是皱褶的老脸上写满了疼惜,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躺在车里的姥娘,眼中是孩子般的无助和无奈,他的一只手抓着姥娘的一只手,久久不愿意松开。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姥爷的无助和无奈,也是我记事来第一次看到他的真情流露,在我的心里,姥爷一直是年轻时刚强隐忍的样子,从来都没有想过,那种无助无奈的眼神会属于他。这大概就是人生的苍凉,这种苍凉其实人人都会有,一直像一汪水一样静然储存在各自的心底,被坚硬的隐忍所裹持,隐忍的堤坝即使再坚硬也经不住岁月的浸泡,一道堤坝在沧桑里倏然坍塌之时,心底的那汪水就会在瞬间倾泻而出。姥爷隐忍了一辈子,那一瞬间,他是真的无力也无法再隐忍下去了,在岁月面前,他的刚强终于柔弱下来,他心底的苍凉随之倾泻而出。姥爷留在昌邑,姥娘到了寿光,两位老人厮守安静的日子,就这样被姥娘的伤切断了。
我们不放心姥爷,便隔三差五去看望他,顺便给他带去吃喝的东西。姥娘不在,屋子仿佛一下子空了大半,愈加的孤清,姥娘在时那种馨然悠适的气息少了很多,再也掩遮不住屋子里的枯寂之气。姥爷很平静,每次去都看到他独坐在那里喝着茶水,侍弄着自己的猫和狗。屋子里还算干净,老物件上没有多少灰尘,摆放的也整齐,看得出,姥爷会时常擦擦那些东西。姥爷年轻时讨厌邋遢,他给舅舅盖了新房子,让舅舅一家搬到新房子住,自己和姥娘住在老屋里,用的也是老物件。在我的印象里,姥爷和姥娘一直把老屋子打理的干干净净的,丝毫没有老年人居所的那种颓败气息。姥娘不在家的日子里,姥爷也没让屋子凌乱起来,这让我心里欣慰也心酸。欣慰的是,姥爷还没有被自己心底的苍凉压倒,他年轻时的刚强还没有彻底消失;心酸的是,他独自面对自己心底苍凉的日子里,一定会愈加感到苍凉。看我们到来,姥爷就大着嗓子连续问几句姥娘的情况,大不了是吃得多少胖了瘦了的话题,寥寥几句,却听得出太多的关切。问完了便不再说话,让我重新沏茶喝水。姥爷的茶叶大多是我捎给他的,他平时舍不得喝,一点一点放在抽屉里收藏,瓶瓶罐罐装着,有的都很长时间了,新茶变成了陈茶,打开来有股霉味。那些霉茶在瓶罐里装着,形色略有黯淡,再怎么沏,也是暮霉之气,不会再有最初的灵醇了。我趴在姥爷耳边告诉他把霉茶扔掉,我再捎新的。他听了,咧嘴笑笑,摆摆手大声说:喝不了几天了,也吃不了几天了。姥爷的话让我心酸,又一次感受到他心底的那些苍凉。姥爷也是平常人,免不了在心里恐慌死,他也一定会像其他老人一样怕死,他和姥娘都怕,但两个人厮守着时,这样的怕是淡淡的怕,甚至会有些安然地等待着那个日子的来临。可在姥娘伤了之后,没有人再陪伴在姥爷身边,他的这种怕是孤清的怕,那种孤清,甚至比死更让他恐惧,他不想在孤寂中死去,但这却不是他年轻时的刚强与隐忍能抵御得了的。
姥爷走得很坦然很平静。姥娘回昌邑十几天后,姥爷就浑身乏力躺在炕上不想再动,神智也变得模糊。姥爷是晚上走的,咽气前很清醒,好像知道自己要走了,很平静地指派母亲和舅舅从柜子里找出寿衣给他穿上(那些寿衣是姥娘能动时一针一线做好的,放在柜子里有些年头了),头歪向躺在一侧早已神智不清的姥娘,呼出最后一口长气闭了眼,脸上还是年轻时的表情,看不出喜也看不到忧。
姥爷走了三年了,我一直想写些文字纪念他,要写了却又感到无从写起,他太普通,太大众化,能写下的,也没有特别之处,就像我写的这些,回过头去看,也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影子,甚至没有更清晰的脉络值得回味,但我还是写了这么多,他再普通,也是我的亲人。
姥爷三周年的忌日,全家人去给他和姥娘上坟。在坟前,我相信了给姥爷算卦的那个人的话,姥爷终究是活到了算卦人说的九十二的寿限,但我更愿意相信卦言里的那句话:姥爷年轻时做过些善事。如果要我再加一句的话,我会说:姥爷一辈子做着自己认为是本分的事,他一辈子活在自己的本分里。
姥爷七十八岁的时候,人家给他算卦,说他的寿限应该是八十岁,由于他年轻时做了些善事,因果相报,老天爷要给他增寿十二年善终。也就是说,如果算卦的人说得准,姥爷能活到九十二岁。那时姥爷的身体也的确算得上康健,除了耳朵有些背牙有些松,没什么别的大毛病。姥爷自己对于算卦之说深信不疑,那些话仿佛给他的暮年加了把柴火,精气神愈发的旺相,饭也比以往吃得多了,一顿饭要一个大馒头,还要喝一大碗稀饭,平时爱动弹了,还能跟老伙计们聚在一起搓搓麻将。我那时刚三十多岁,人生状若稳定,无大喜也没有大悲,将来的一切皆是未知,我向来安于中庸,未来究竟会如何也懒得预设和准备,老年于我而言感觉上太过遥远,是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算卦人的说法,我并不确信,但看到姥爷姥娘他们如此康健,心里着实为他们高兴。
卦人所说的姥爷所做的“善事”,我们猜大概是说姥爷年轻时曾救过几个人性命的事,这些事,姥爷从来不主动说给我们听,我所知道的,也只是姥娘平时说闲话时偶尔提到的一星半点。我在姥爷家寄养那些年,逢年过节,总要有几拨人上门答礼。姥娘有时会告诉我,那些人,是姥爷救过性命的人的家人,是来答谢姥爷的。在我模糊的印象里,登门答谢姥爷的人有老也有少,期间好像也换过人,却是年年如期而至。答谢姥爷的东西现在看上去算不上有多贵重,无非是饼干桃酥烟酒之类的,而在那样困难的日子里,这些东西却是稀罕物,烟酒归了姥爷,饼干桃酥却便宜了我。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姥爷去世,在他的丧礼上,很多陌生的面孔来给他送行,老老少少一群群地跪伏在姥爷灵前叩头,后来母亲跟我说,那些人是姥爷救过人的后人们。姥爷在的时候,我有时缠着他给我讲述他救人的事,姥爷都不愿多说,被我缠得烦了,也只是告诉我一些事情的大概,以至于现在我也不清楚他曾救过什么人又是怎么救的。姥爷每次粗略说完那些事情,一定会告诉我类似做人要正要善良的话,我至今却是记得的。姥爷姥娘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救人性命这样的大事,在他们心里或许只当是平头百姓最本分的事,就像生活困难的那些年里,来村子里讨饭的外乡人大多会得到姥爷姥娘的帮助,管饭、留宿是常有的事,即使他们自己困难挨饿,也总会想法弄口热水热饭给那些比他们更困难的人。
姥爷寡言,我记事起,对于家事及外事,很少听到他多说,更不会啰里啰嗦,但只要他开口说话,大多是一锤定音的决定。家事如此,外事也是如此。姥爷辈分高,在昌邑北部的这个一百多户的小村子里,他算得上太爷辈的,年轻时又闯过南走过北的,说话自然有分量。村里人大事小情的总会到他面前念叨一番,诸如婆媳不和邻居不睦等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也要找他调解。姥爷的调解大多人会服从,至少表面上是服从的,但他总是以自己的耿直和本分为立场仗义执言,有时候难免不合一些人的想法,也就避不开人家在背后非议甚至诅骂。这些诅骂的话传到家人耳朵里,也免不了要气愤,就嫌姥爷多管闲事,是“黑虱子”跑前面出力不讨好。姥爷有时候也憋屈,被家人说得多了,发狠说不再管别人家的事,结果是,再有人上门找他办事或调解,姥爷热心如故。时间久了,家里人也懒得跟他别扭。姥爷因此就有了个“黑虱子”的外号,在小村子里叫得很响,直到他渐渐老去,再无心无力顾及身外之事,“黑虱子”这个外号才没有再被人提及。
关于姥爷年轻时的走过南闯过北的说法,一直是个迷,我成年后感到好奇,试图从他的嘴里知道一些线索,可他越老越是少言少语。老年人怀旧,大多喜欢对别人絮叨自己的往事,唯恐别人不愿意听自己的过去。姥爷不这样,他不愿意出门了就半依在炕上眯着眼,很少说话,对自己年轻时的事说得更少,即使在他喝点酒愿意说的时候,对自己年轻时的那些事情也只是不痛不痒的描述,无法让人得到更清晰的脉络。村子里与他同年纪的人所剩无几,我好奇着问过几个人,所得到的,比姥爷的叙述还要模糊。在有限的线索里,我无法得到谜底,只能靠那些线索去想象。姥爷年轻时同村子里的七个人组织起来打过小鬼子,后来加入在昌邑本地很有名的“白浪河支队”抗日武装,再后来编入“西海独立营”,还在胶东参加过有名的“粉子山战役”,以后他们随队伍多次转战其他地方,两年后西下去参加“淮海战役”,途中因家事返回,从此与部队失去联系。在我的印象里,与部队失去联系,同时失去党员身份,是姥爷老年后一直耿耿于怀的事,他有时喝了酒,半醺之时不止一次对我叙述过这件事的经过和遗憾。据姥爷说,当时姥娘、母亲和舅舅一起病倒在炕上,邻居们看她们娘仨病得厉害,才给还在行军途中的姥爷捎了信。姥爷是极为顾家的人,得信便赶着回家,跟连长请假时,连长给了他一件灰蓝色的军大衣,在领子上签了名字,告诉姥爷回来找队伍时作为证据。姥爷急三火四辗转回到家,姥娘她们娘仨病得奄奄一息,舅舅病得最重,不到一岁的他几乎是只有一口气还在吊着,舅舅以后患上严重的气管炎,生活一度不能自理,大概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姥爷悉心照料姥娘娘仨三四个月,等姥娘她们好得差不多了,就拎上那件大衣回去找队伍。姥爷却没能再找到队伍,大半年后,他又拎着那件大衣回到了村子,自此,彻底与队伍失去了联系。姥爷从队伍上回来以及又去找队伍的事,村子里跟他岁数差不多的很多老人可以证明,他的那件军大衣也有不少人见过,至于为什么没能再找到队伍,姥爷的说法是当时战场太乱了,到处都是整合、改编、换防的部队,他在战场边缘来来回回地打听,始终没得到那个连队的任何消息。
按姥爷的年龄,这样的经历发生在他的身上是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姥爷的经历也算得上是传奇了。但这一切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唯一还可以采信的那件军大衣,经历了那么多年也找不到了,姥爷虽记得那个连长和一些战友的名字,这么多年了,他们是否还活着又在哪里,一切都是未知。这样一来,姥爷自己说的那些经历和村里老人的一些记忆,也只限于老人们怀旧的一点话题,在后来人那里是缺乏可信度的,包括母亲和舅舅在内,在背后也会质疑姥爷的一些说法。但姥娘坚信这一切,姥娘不识字,也不善言辞,她跟我说起姥爷年轻时的一些事时,一口咬定姥爷的那些经历是千真万确的,态度异常决绝。大概是九五年左右,政府要给一些军人落实政策,其中也涉及到有过姥爷这样经历的人。那时姥爷已七十六岁,自然为这样的好消息高兴的不行,便一直催着舅舅去找有关部门考证落实。舅舅本来就怀疑姥爷那些经历,手头又没有有力的证据,但拗不过姥爷的意思,就极不情愿地托了人去找有关部门。后来有人到村子里进行了走访调查,隔了一段时间,给姥爷落实了一些政策,我记得是认定他有过参军的经历,大门上挂了“光荣人家”的牌子,好像每月有八九十元钱的补贴,过年的时候有五斤猪肉二斤茶叶一幅春联一张慰问信。那些年我忙于自己的工作,琐碎无用的事太多,对姥爷落实政策的这些过程知晓不多,后来听说了,对落实的结果很不以为然,认为那只是查无实据而又不可否认的模棱两可的说法,至多是给老人的一点安慰而已。因为,我在心里是认定姥爷的那些经历的真实性的,我在想,救人性命的事在姥爷那里被当做一种很朴素的本分,这样天大的事他都不张扬,他那么大年纪,没必要为自己年轻时的一些经历去说谎。我觉得遗憾的是,如果有人能为姥爷他们这样的人多奔走一些,或许总能找到更清晰的线索,结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姥爷很知足给他落实的这些政策。姥爷是个容易知足的人,从我记事起这么多年了,没见过他有过什么抱怨,包括最困难的那些年里,他不多说话,该干什么干什么,四平八稳地过着日子,看不到他脸上有喜色也看不到什么怨色。给姥爷落实政策的时候,他的耳朵已经背了,听不清我们说什么也不愿意与我们多说什么,议论到他的那些待遇,他听清楚了,会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冲我们竖大拇指,满脸的知足样,我们知道,姥爷的大拇指是在夸政府的好。姥爷从不在背后说别人的长短,也不允许家里人凑在一起议论别人的是非,他更不允许家里人议论政府和党的是非,谁要是说政府和党的不是被他听到了,他会很生气,甚至会发火。姥爷这种对党和国家的态度,让人很难想象,现在说出来恐怕也很少有人相信,但他就是这样。我想这也许与姥爷的性情有关,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他的心里或许还谈不上什么信仰的高度,即或有,大概也只停留在素朴的感情角度上,他一辈子对人耿直实诚,活在人最起码的本分里,把大事小事都看做是信义的本分事,这样说起来,他对党与国家这样的态度,是出自他的本分,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可以看得出,姥爷对给他落实的一些政策是真心的欣喜和知足的,至少,他很满足于政府给他经历的一些证实,但有一件事我至今为他遗憾,那就是没有人和证据能够证明他曾经是个党员,他对任何事都是实心眼,这件事在他心里会是怎样的遗憾我不知道,凭他对政府那份素朴的感情,对失去党员身份,他一定是有遗憾的,只是他不说。
把我从寿光老家寄养到姥爷家里,是我母亲无奈的选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那种贫困与饥饿是现在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妹妹出生后,我们家里的生活变得愈加困顿,母亲不想让我们兄妹同时受到委屈,只得忍痛把我送到姥爷家寄养。相比而言,当时昌邑的生活条件比起寿光要好点儿。姥爷家的小村子南边有潍北农场,北边有潍北靶场,当地有驻军,有盐场,离海也不远,不是遇到大灾年,人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而在当时,能吃饱肚子就是老百姓的最大奢望了。姥爷那时六十岁不到,平时不言不语,人长得黑,又瘦,在他的脸上看不出喜也看不到忧。我记事起就总感觉姥爷不是太亲近人的人,心里还有些怵他,远没有姥娘那种母性天生的慈爱让我感到亲切。说昌邑生活条件稍好也只是相对而言,青黄不接的时节缺衣少食也是常有的事,靠黄萋菜种子面窝头度日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我三岁开始待在姥爷家,一待就是十年,我姥爷姥娘,舅舅舅母加上两个表弟,一家七口人靠吃地瓜干玉米面等粗粮的日子不少,却从来没吃过那种黑乎乎硬邦邦粗涩难咽的黄萋菜面窝头。那十年,虽说只是旧衣粗饭,但我吃得饱穿得暖,没挨过饿也没受过冻。后来再回忆那段时光,反而觉得平淡无奇,除了孩子们之间胡闹的趣事,其他的却没留下什么过多的印象。姥爷姥娘相继去世后,我与母亲再在一起谈论过去那些事情,从她那里知道了很多我小时候不知道和不关注的事,加上自己那时也早已为人父,知道为人父所付出的辛苦,心里更着实感受到早年大人们的不易。姥爷那些年里起早贪黑,很少着家,回到家胡乱吃几口饭倒头就睡,话也很少懒得说,这一些,我是有些印象的。母亲告诉我,为了全家人的吃穿,姥爷那些年累得就差把命搭进去了,干完生产队的活儿,他就偷着下海捉鱼抓蟹,冒着危险跑到靶场捡炮弹皮拾碎铜,到盐场的公路边上收拾散落的盐粒子,冬天到北边的大碱滩里打野兔,再想着法儿到当地驻军或者农场家属那里换来全家人的吃穿用度。在那样困顿的年代里,五十多岁的姥爷隐忍着所有的艰辛,做到了一个男人所能做到的一切,而且比别人做得还要好,他所付出的艰辛无疑是巨大的。母亲一直说姥爷是很顾家很疼人的人,从我寄养在姥爷家开始,我少有这样的感受,甚至感觉他疏于亲人间的关爱,现在看来,的确是我太不了解姥爷。一个人对亲人间的疼爱,很多时候是藏在心底的,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这样的疼爱,姥爷就是这样,他是把这种疼爱坚持成责任和信义的事在做。说实话,我至今也认为姥爷不是太会疼爱人,是持重多于关爱的,有时在心里默念他的时候,我感觉他对我的那些疼爱像影子一样模糊,却无时不在跟着我,从来没有离开过。
姥爷快九十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很康健,没有什么病,走起路来很迟缓,但不呆滞,也不需要拐杖,他和姥娘的日常生活大多能自理,不需要家人过多照顾。姥爷和姥娘平时很少出门了,吃过饭就围坐在小炕桌边喝茶水,他们的耳朵已经背得听不到彼此的说话,便很少说话,常常是坐半天也不说一句话,偶尔想起什么,就凑近对方耳朵喊一句,各自点头摇头或看着对方的眼神、表情会意。姥爷的话更少,平日里哑巴一般,他养了一条黄狗一只花猫,平时把大门一闭,除了陪姥娘坐着喝茶水,就是侍弄狗和猫。有时我去看望姥爷姥娘,常常感动于这样的场景,那是一种将尘事与时光拒之门外的安静,远远大于屋子里的沧桑朽败之气,姥爷与姥娘相濡以沫风风雨雨六十多年,老来能相互依靠着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守着这一屋子的安静,这是什么都换不来的福气。当时我也过了不惑之年,我天性懈怠或者说是偏于懦弱,对人生的很多事情不是不想追求,而是不知道如何追求,也就懒得去预设或谋划,甚至对一些人生紧要关头的事情也持无欲无求随遇而安的态度,没有机会时不想机会,有了机会也不善于把握,让它在自己眼前白白溜走。按道理,我这样的性情与现实本该是相安无事的,不求大富大贵,平平安安总是可以的吧?事实是,我过得一团糟。那时我的工作生活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平时懒于预设谋划,事到临头也只有手足无措的份儿,在这一点上,我是远没有姥爷年轻时的那种脾性的。一段时间里,心浮气躁时身边却无人可诉,又不敢告诉父母,就在心里自己折磨自己。这也算得上是一种隐忍,却全不是姥爷年轻时的那种隐忍。也正是心里无法诉说的苦楚,让我愈加羡慕姥爷姥娘这样晚年时的静谧,自己年纪过了四十,又经历着人生的一些苦痛,感伤的同时,就想着如果我的晚年如同姥爷姥娘这般在安静里厮守着老去,实在是一种福气。
我期望姥爷姥娘那种相守安静的日子越长久越好,现实却与期望总是差了半步。姥娘出门拿柴火时摔了一跤,右腿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姥娘九十岁高龄的人,已朽弱得如同枯败的落叶,再置换股骨头显然不可能了,只能躺在炕上静养,卧炕静养是好听的话,事实是,姥娘的残年要瘫在炕上了。其时舅母已经去世,舅舅又体弱,无力照料姥娘,商量来商量去,没别的办法,只能把姥娘送到寿光由我母亲照料。我母亲也是近七十岁的人了,也无力同时照料两位老人,姥爷也只好留在昌邑由舅舅负责。我和母亲去接姥娘,离开的时候,姥爷迟缓着脚步到门外送行,满是皱褶的老脸上写满了疼惜,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躺在车里的姥娘,眼中是孩子般的无助和无奈,他的一只手抓着姥娘的一只手,久久不愿意松开。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姥爷的无助和无奈,也是我记事来第一次看到他的真情流露,在我的心里,姥爷一直是年轻时刚强隐忍的样子,从来都没有想过,那种无助无奈的眼神会属于他。这大概就是人生的苍凉,这种苍凉其实人人都会有,一直像一汪水一样静然储存在各自的心底,被坚硬的隐忍所裹持,隐忍的堤坝即使再坚硬也经不住岁月的浸泡,一道堤坝在沧桑里倏然坍塌之时,心底的那汪水就会在瞬间倾泻而出。姥爷隐忍了一辈子,那一瞬间,他是真的无力也无法再隐忍下去了,在岁月面前,他的刚强终于柔弱下来,他心底的苍凉随之倾泻而出。姥爷留在昌邑,姥娘到了寿光,两位老人厮守安静的日子,就这样被姥娘的伤切断了。
我们不放心姥爷,便隔三差五去看望他,顺便给他带去吃喝的东西。姥娘不在,屋子仿佛一下子空了大半,愈加的孤清,姥娘在时那种馨然悠适的气息少了很多,再也掩遮不住屋子里的枯寂之气。姥爷很平静,每次去都看到他独坐在那里喝着茶水,侍弄着自己的猫和狗。屋子里还算干净,老物件上没有多少灰尘,摆放的也整齐,看得出,姥爷会时常擦擦那些东西。姥爷年轻时讨厌邋遢,他给舅舅盖了新房子,让舅舅一家搬到新房子住,自己和姥娘住在老屋里,用的也是老物件。在我的印象里,姥爷和姥娘一直把老屋子打理的干干净净的,丝毫没有老年人居所的那种颓败气息。姥娘不在家的日子里,姥爷也没让屋子凌乱起来,这让我心里欣慰也心酸。欣慰的是,姥爷还没有被自己心底的苍凉压倒,他年轻时的刚强还没有彻底消失;心酸的是,他独自面对自己心底苍凉的日子里,一定会愈加感到苍凉。看我们到来,姥爷就大着嗓子连续问几句姥娘的情况,大不了是吃得多少胖了瘦了的话题,寥寥几句,却听得出太多的关切。问完了便不再说话,让我重新沏茶喝水。姥爷的茶叶大多是我捎给他的,他平时舍不得喝,一点一点放在抽屉里收藏,瓶瓶罐罐装着,有的都很长时间了,新茶变成了陈茶,打开来有股霉味。那些霉茶在瓶罐里装着,形色略有黯淡,再怎么沏,也是暮霉之气,不会再有最初的灵醇了。我趴在姥爷耳边告诉他把霉茶扔掉,我再捎新的。他听了,咧嘴笑笑,摆摆手大声说:喝不了几天了,也吃不了几天了。姥爷的话让我心酸,又一次感受到他心底的那些苍凉。姥爷也是平常人,免不了在心里恐慌死,他也一定会像其他老人一样怕死,他和姥娘都怕,但两个人厮守着时,这样的怕是淡淡的怕,甚至会有些安然地等待着那个日子的来临。可在姥娘伤了之后,没有人再陪伴在姥爷身边,他的这种怕是孤清的怕,那种孤清,甚至比死更让他恐惧,他不想在孤寂中死去,但这却不是他年轻时的刚强与隐忍能抵御得了的。
姥爷走得很坦然很平静。姥娘回昌邑十几天后,姥爷就浑身乏力躺在炕上不想再动,神智也变得模糊。姥爷是晚上走的,咽气前很清醒,好像知道自己要走了,很平静地指派母亲和舅舅从柜子里找出寿衣给他穿上(那些寿衣是姥娘能动时一针一线做好的,放在柜子里有些年头了),头歪向躺在一侧早已神智不清的姥娘,呼出最后一口长气闭了眼,脸上还是年轻时的表情,看不出喜也看不到忧。
姥爷走了三年了,我一直想写些文字纪念他,要写了却又感到无从写起,他太普通,太大众化,能写下的,也没有特别之处,就像我写的这些,回过头去看,也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最普通的影子,甚至没有更清晰的脉络值得回味,但我还是写了这么多,他再普通,也是我的亲人。
姥爷三周年的忌日,全家人去给他和姥娘上坟。在坟前,我相信了给姥爷算卦的那个人的话,姥爷终究是活到了算卦人说的九十二的寿限,但我更愿意相信卦言里的那句话:姥爷年轻时做过些善事。如果要我再加一句的话,我会说:姥爷一辈子做着自己认为是本分的事,他一辈子活在自己的本分里。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