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马帮部落
2021-12-26叙事散文木祥
木祥我的第一个马帮部落从丽江古城开始,不光只因为她“是滇、藏、川的交通要冲,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还因为,小时候奶奶经常对我说,她曾和我的马帮爷爷到丽江古城卖过猪肉和鸭蛋。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我们家养了一大群鸭子,每天早晨,奶奶总是能在鸭厩里……
木祥
我的第一个马帮部落从丽江古城开始,不光只因为她“是滇、藏、川的交通要冲,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还因为,小时候奶奶经常对我说,她曾和我的马帮爷爷到丽江古城卖过猪肉和鸭蛋。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我们家养了一大群鸭子,每天早晨,奶奶总是能在鸭厩里拣回好些鸭蛋。奶奶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而且十分会做生意的人,她知道丽江纳西人喜欢吃鸭蛋,每家人待客,用一盘腌鸭蛋就能充当门面,在那时候,奶奶就看准了丽江市场。现在,奶奶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但我还记得清楚她走路的姿势,说话的神态,以及放鸭子拣鸭蛋时的情景。那时候,我不知道丽江有多远,但我从奶奶的表情里感觉到,丽江是一个远在天边的地方。所以,我现在走到丽江古城,走到四方街,就喜欢到“卖鸭蛋桥”上去站一站,总希望能看到奶奶当年卖鸭蛋的影子。就是因为对奶奶的那些话记忆太深,我在古城的“卖鸭蛋桥”上老是想这样一个问题:奶奶和爷爷到了四方街,来到“卖鸭蛋桥”,是站有桥上卖鸭蛋呢,还是趸给古城里的纳西人去卖?如果是她自己卖,她听不懂纳西话的时候又怎么办?当然,我还想起,爷爷的马是不是从四方街这些五花石板铺成的路上走过,他的骡马敲击地面的“的得”声我仿佛还能隐约听见… …我也知道,爷爷老实,到了丽江,肯定不会离开奶奶半步。如果爷爷有本事,能自己赶着马做生意的话,奶奶也就不会跟着奶奶走三天的马帮路,翻越金沙江、翻越十二栏杆坡到丽江古城来做生意了。我始终这样认为,奶奶是我们坝子里最有本事的女人,她从来都对爷爷不放心。奶奶也对我说过,她的命最苦,连爷爷的马到底拴在四方街的哪棵树上这些细小的事情她都要管… …今年,我几次到丽江古城考察马帮文化,走到四方街上,我也到处打量,爷爷的骡马,当年最喜欢拴在哪棵树上呢? 我到丽江古城考察马帮文化,同时也寻找我的马帮前辈们的影子。 沿新华街,踏着铮亮的石板路,慢慢地进城。五花石上还可以看到浅浅的马脚窝。西河的水清澈、明亮,还有一些轻微的响声,但照不上人的影子,河面上有一层细小的水波。河内有些水草,水草的颜色墨绿,看上去纤细、绵长,在水底摇晃。已经是11月下旬了,河水还没有半点退却的意思,满满的,差点漫到低矮的河堤上来。河堤上长起了青苔… …沿着西河的水,我走到四方街上,看见一个纳西族老人坐有河边的花坛上,手里拿着一个铜制的水烟壶吸烟。淡淡的青烟从他的头上慢慢地飘起,他不时自言自语地说话,他说些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说的是纳西话。在老人的旁边不远处,就有好几家茶座,茶座的门面上,都写着一排一排的英文字母,挂着一些在我们来说是很不起眼的旧草帽、破水瓢、收获不久的玉米和辣椒。茶座里面的客人大多是外国人,我的印象里,是一家面临西河“樱花酒巴”里的客人最多,他们都是蓝眼睛,高鼻子,端着一杯也不知是什么品牌的茶水,面对着西河水发愣。他们在小茶座里营造一种高雅的气氛,好象是什么也不想,也好象是在表示他们什么都有了… …出于好奇,我走到了“樱花酒巴”里小坐,想在这个酒巴里得到一些关于马帮的信息。想不到酒巴的主人却不是丽江人,而是来自湖北,名叫牛鑫。女主人就更奇,来自韩国,叫金明爱。金明爱曾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留学,和牛鑫相识,相爱。牛鑫和金明爱1998年来到丽江古城,被丽江秀丽的风光和古朴的人文环境所陶醉,住下就不想走了。两人在四方街找了一间小平房,面对西河水而居,开起了“樱花酒巴”。酒巴开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生意预想不到的好,小两口忙得不可开交。但还好,牛鑫和金明爱说,随时都有一些外国朋友来帮他们的忙,不要任何收入,和他们一起从早干活干到晚上。我到酒巴的这天,就看到有两个韩国人,一个日本人在和他们一起忙碌着。帮忙的外国人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他们不要工钱,要的只是酒巴里的那种气氛,那种情调。想不到,和外国人说到马帮,他们都知道许多马帮的故事,都知道丽江古城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我很同意牛鑫的看法,他说,他一直都这样想:如果没有马帮,没有四方的马帮到丽江云集,古城的文化很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样式。 走出了“樱花酒巴”,又上四方街。西河的水,有两股从街的两侧流了下去,四方街就有了轻轻的流水声。这水声不大,响声时缓时急,注意听,声音就有,不注意听,什么也听不见。街道上的五花石,象是洗过的样子,石上的花色,清楚地看得出来。石头的花,也不怎么好看,就只丽江的四面山上就有,太普通、太一般。整条街上的每一块石头却是十分地干净,一点杂质也没有,象是刚洗过一样。据《丽江文史》介绍说,丽江古城有洗街的习惯,我现在真的相信了,如果不用人洗,不会有这样的干净。街头上走着的人,大都默默地走,四方街上很少听见有人在高声喧哗。可以在一位纳西女人后面仔细认真地观看她们的七星披肩,也可以慢慢地跟着一位纳西老人,体会他们走路时悠雅的神情和庄重的姿势。我在街上常常看见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家,头发全白了,眼神也好象不太清晰,他安祥地从古城的石坂路上走过。他走过每一段石板路都好象是在回忆一段美好的往事。我还常见在一些栗木桥边和石头桥上有三三两两的纳西族老奶奶哼着远古的歌谣,那歌声婉啭,含蓄,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韵味,听着久久不愿离开。因此,我最深的印象,古城里历史的氛围最深厚、最浓烈。古城的一切,都能在四方街得到细致的体现,我走在四方街上,便体味到她的幽静而典雅的气氛。一些小摊点摆在四方街的两侧。摊点都只是用木板木棒搭的架子,木头都旧了,多年的日晒雨淋,颜色显得黑,斑驳不堪。摊点上摆的东西,大多是一些古董、民间工艺品。比较显眼的是鹤庆方向来的铜器,铜盆、铜罐、铜铃,摆了半条四方街。这些鹤庆人与丽江相隔不远,在丽江做生意的时间也长,但是大都不会讲纳西话,所以在不断地用汉话和纳西人谈生意,两者都好象有点不习惯,显得生硬,因此常常用手指头比划着表示自已的观点和看法。在摊点上买古董的,大多数是外国人。但我同时也发觉,外国人在古董摊面前,多数时间都表现得仿徨、犹豫不决,往往是看的时间多,买的时间少。他们在古董摊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买东西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他们看重的,就只是多体味一下那种特有的气氛。我看到一对外国夫妻在一个银手饰摊前徘徊了老半天,最后买了一个银夹发卡,他们买好了那个发卡的时候,我亲眼见摆摊的纳西女人把那个发卡夹在了外国女人的头上。
在四方街,生意最好的,要数卖凉粉的和卖丽江粑粑的。这个摊在四方街的东头,也是露天摆摊。卖凉粉的都是妇女,系着围裙,戴着解放帽(我记得,纳西人习惯把那种有帽檐的布帽叫做解放帽),显得干净、麻利。我曾听见她们在用普通话和外来客人说话,她们说:“云南十八怪,凉粉炒来卖”。她们还能讲几句外语,大意是,您好,欢迎您再来。我也经不住诱惑在小摊上吃了一碗凉粉,一个丽江粑粑。凉粉细腻,酌料酸又辣,吃了可口可心。在吃丽江粑粑的时候,我张大了口。在我吃得正香的时候,一个外国人在远处照了相,照了小吃摊和我。我知道我当时的形象一定不雅观,但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在我吃完小吃离开小摊的时候,我还记住了一个人。那个在小吃摊旁边做生意的男子。男子是卖一些民族服饰的,他摊上的东西大多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他的生意一点也不好。在我坐在小摊边的小凳子上吃东西的时候,我见这个男子常常提醒卖凉粉的妇女把放忘了的酌料放齐,并帮忙她招揽顾客,夸小摊上的东西好吃。他完全忘记了自已的生意不好,也表现不出一丁点忌妒的意思… …我被这个男人的心境所感染,我突然想起和这个男人了解马帮和茶马古道。我差不多想问他,我的爷爷奶奶当年在哪里做生意——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样问他是荒唐的事。男人名叫木文华,52岁,家住古城黄山巷。男人对古城的历史比较清楚,他对我说,外地到丽江古城的马帮和商人,以白族、汉族和藏族为最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我让他说一说永胜马帮在古城做生意的情况,他说,永胜汉族到了古城,就和白族一起在现云阁做生意。最早的时候,到现云阁做生意的全是白族,永胜马帮来了,才打破了由白族商人垄断生意场的局面。开始的时候,白族凭借资本雄厚,地理位置好,在古城生意中占上风。但永胜的马帮后来居上,凭借永胜丰富的产物,灵活的经营头脑,又能能吃苦耐劳,终于在现云阁得到了一席之地。后来,纳西人也开始学做生意,现云巷白族商人的生意才逐渐被纳西人和永胜人占领,从古城退居二线。 说了四方街的集市,木文华好象余兴未消,他又对我说,你们写丽江的文人到了丽江,到了四方街,说古城风景的多,说纳西人古朴的多,说纳西人做生意比较多,但你们不知道,古城四方街还是一个出文人,出科举人才的地方。于是,木文华就介绍了几个和古城小巷有关的著名人物。木文华说,在丽江古城四方街北有个小巷,纳西人叫“岩启徐”,汉语又叫“卖鸡巷”,是古城里卖活鸡的地方。你不要小看这个卖鸡巷,纳西著名清代诗人兼音乐家牛焘就住在这条巷子里。关于纳西族诗人牛焘,我在耕勤先生的《丽江古城掌故.纪事》中查阅过。牛家始祖牛进忠,在乾隆年间从山西来到丽江,到丽江古城后落户在“卖鸡巷”内。牛氏到丽江古城安家落户以后,和四方街的赵家常年奔在丽江至昆明的茶马古道上,做山货和药材生意,算得上是丽江最早的的马帮和商号。虽然是茶马古道上的生意人家,但牛家曾在整个古城内被称为“破锅牛”。关于破锅牛,还有过一个传说。传说有一天,牛家三弟兄在古城内上食馆,酒正酣,见有一人惊慌进来,托三弟兄看管一个麻袋。谁知过了半天,寄托麻袋的人还不来取,三弟兄打开一看,竟是一个人头!一场预想不到的灾难就落到了牛家身上,三弟兄不知所措。还是其父当机立断,把自家一口铁锅打成三块,让三弟兄每人执一块,各自奔命,并嘱咐后人用自家的锅铁来认亲门。于是,“破锅牛”也就在古城叫开了去。没有想到一个生意人家,一个被叫做“破锅牛”的人家里,由于得于玉龙山水的薰陶,竟在清代时出了一个诗文音乐双全的牛焘。牛焘对诗文歌赋晤性极高,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和诗才。但他很少苦作诗句,对诗的看法也与众不同。他对诗友说:“劝君休苦吟,语言总胶葛;会到怡心处,天空海自阔。”由于牛焘熟练音乐,笙箫笛琴样样喜爱,所以,他的诗总是音乐感极强,象“麦垅青青稚子娇,含风袅袅柳枝条,柳条盘作青丝笠,麦管吹成碧玉箫”,“金沙春暖浪淘沙,日日江头数浪花,人比黄金易淘尽,沙随浪去似年华”这些诗句,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对于牛焘的诗,《新篡云南通志》主编周钟岳评价说“先生诗任情舒卷,绝去依傍。诚哉,其为特立独行之士也。”听了木文华介绍,又查阅了关于古城文人史话,方知在古城内,不是单一的马帮之城,集贸之城,而且是一个文人荟翠之邦。 就是由于木文华的提醒,在了解马帮,认识马帮的同时,我在奶奶曾经卖过鸭蛋的小桥前,在卖豌豆桥对面,找到了古城有名的“科贡房”。科贡房有三层楼,是原来古城的制高点,古时候城内派人在上面站岗放哨,监视火情。楼前在一小桥,过去城郊农民常在桥上卖鸡豆,此桥就称为“卖鸡豆桥”。据史料记载,科贡房原为二层楼房,1944年正月初二,一次来自卖鸭蛋巷的大火烧了古城二百多户人家的房屋,不但只是见洛过被大火烧毁,就是科贡房也被烧了一半。几年后,科贡房巷内的和庚吉中进士六十年大庆,由牛文伯捐款,重新修建,就建成三层,即现在的科贡房。你不要小看这个卖鸡豆桥边的土木楼房,这个四方街出名的科贡房却是个出人才的巷子,巷子里一个杨氏人家,仅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出了两个举人,即杨兆兰和杨兆荣,成了巷子里的兄弟举人。紧接着,杨兆荣的儿子杨硕臣在道光年间又中了举人,等于是一个门庭内,在清代就出了三个举人。兄弟是举人,叔侄是举人,这在地处边远的丽江古城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多少年来,成为丽江古城的热门话题。当时的官府为了激励后人,为这个一门三举的巷子修了一座二层楼的木牌坊,并在上面挂了一块匾,题为“科贡房”,并在上面刻了三个举人的名字,在楼内塑了菩萨。清光绪年间,家住在科贡房巷子最深处的和庚吉属于后来居上,到北京考试,中了王辰科进士,成了接受汉文化后180年间七个进士之一,并任京都兵部主事,古城人称为和进士。和进士果真文才不凡,在丽江重修黑龙潭得月楼时,曾写下了“丞相祠边,子云亭下,只遗古意茫茫!欣故里依然,胜迹辉流丹阁影;屏开雪岭,镜拂晴波,不尽余情缕缕!问何时归去,曲栏醉倚绿杨春”的对联,成为丽江古城脍炙人口的名联之一。 想不到的是,就在和进士写此名联的三十年以后,1936年4月,红军长征过丽江,丽江古城一时谣言四起,说共产党到了城里来会杀人放火,欺压百姓等等,一时间古城里纳西人人心惶惶。在这种关键时刻,年近古稀的和进士,可谓高瞻远瞩,站出来说服群众,安定民心。和进士说,共产党是一个政党,她有自己的纲领,自己的路线,不会象谣传那样说的杀人放火,欺压百姓,让大家放心。在和进士的说服下,古城纳西人打出了欢迎义军的旗帜,并说服当时的县长,组织群众杀猪宰羊,欢迎红军进驻古城。红军进驻古城后,正如和进士所说,不伤害百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深受纳西群众的欢迎。当时进驻古城的红军,就是贺龙带领的部队。进城后,贺龙就住在科贡房里直士的庭院里,指挥红军北上。由此,科贡房又添光彩的一笔,载入了光荣的史册… …
寻找马帮的脚印,找到了古城的音乐家、诗人,找到了为一家有三个举人出生而修建的“科贡房”,这确实是有点始料不及。更没有想到,会在丽江古城里找到了红军走过的路,找到了贺龙指挥红军北上抗日的“指挥部”。
我的第一个马帮部落从丽江古城开始,不光只因为她“是滇、藏、川的交通要冲,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还因为,小时候奶奶经常对我说,她曾和我的马帮爷爷到丽江古城卖过猪肉和鸭蛋。奶奶还在世的时候,我们家养了一大群鸭子,每天早晨,奶奶总是能在鸭厩里拣回好些鸭蛋。奶奶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而且十分会做生意的人,她知道丽江纳西人喜欢吃鸭蛋,每家人待客,用一盘腌鸭蛋就能充当门面,在那时候,奶奶就看准了丽江市场。现在,奶奶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但我还记得清楚她走路的姿势,说话的神态,以及放鸭子拣鸭蛋时的情景。那时候,我不知道丽江有多远,但我从奶奶的表情里感觉到,丽江是一个远在天边的地方。所以,我现在走到丽江古城,走到四方街,就喜欢到“卖鸭蛋桥”上去站一站,总希望能看到奶奶当年卖鸭蛋的影子。就是因为对奶奶的那些话记忆太深,我在古城的“卖鸭蛋桥”上老是想这样一个问题:奶奶和爷爷到了四方街,来到“卖鸭蛋桥”,是站有桥上卖鸭蛋呢,还是趸给古城里的纳西人去卖?如果是她自己卖,她听不懂纳西话的时候又怎么办?当然,我还想起,爷爷的马是不是从四方街这些五花石板铺成的路上走过,他的骡马敲击地面的“的得”声我仿佛还能隐约听见… …我也知道,爷爷老实,到了丽江,肯定不会离开奶奶半步。如果爷爷有本事,能自己赶着马做生意的话,奶奶也就不会跟着奶奶走三天的马帮路,翻越金沙江、翻越十二栏杆坡到丽江古城来做生意了。我始终这样认为,奶奶是我们坝子里最有本事的女人,她从来都对爷爷不放心。奶奶也对我说过,她的命最苦,连爷爷的马到底拴在四方街的哪棵树上这些细小的事情她都要管… …今年,我几次到丽江古城考察马帮文化,走到四方街上,我也到处打量,爷爷的骡马,当年最喜欢拴在哪棵树上呢? 我到丽江古城考察马帮文化,同时也寻找我的马帮前辈们的影子。 沿新华街,踏着铮亮的石板路,慢慢地进城。五花石上还可以看到浅浅的马脚窝。西河的水清澈、明亮,还有一些轻微的响声,但照不上人的影子,河面上有一层细小的水波。河内有些水草,水草的颜色墨绿,看上去纤细、绵长,在水底摇晃。已经是11月下旬了,河水还没有半点退却的意思,满满的,差点漫到低矮的河堤上来。河堤上长起了青苔… …沿着西河的水,我走到四方街上,看见一个纳西族老人坐有河边的花坛上,手里拿着一个铜制的水烟壶吸烟。淡淡的青烟从他的头上慢慢地飘起,他不时自言自语地说话,他说些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说的是纳西话。在老人的旁边不远处,就有好几家茶座,茶座的门面上,都写着一排一排的英文字母,挂着一些在我们来说是很不起眼的旧草帽、破水瓢、收获不久的玉米和辣椒。茶座里面的客人大多是外国人,我的印象里,是一家面临西河“樱花酒巴”里的客人最多,他们都是蓝眼睛,高鼻子,端着一杯也不知是什么品牌的茶水,面对着西河水发愣。他们在小茶座里营造一种高雅的气氛,好象是什么也不想,也好象是在表示他们什么都有了… …出于好奇,我走到了“樱花酒巴”里小坐,想在这个酒巴里得到一些关于马帮的信息。想不到酒巴的主人却不是丽江人,而是来自湖北,名叫牛鑫。女主人就更奇,来自韩国,叫金明爱。金明爱曾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留学,和牛鑫相识,相爱。牛鑫和金明爱1998年来到丽江古城,被丽江秀丽的风光和古朴的人文环境所陶醉,住下就不想走了。两人在四方街找了一间小平房,面对西河水而居,开起了“樱花酒巴”。酒巴开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生意预想不到的好,小两口忙得不可开交。但还好,牛鑫和金明爱说,随时都有一些外国朋友来帮他们的忙,不要任何收入,和他们一起从早干活干到晚上。我到酒巴的这天,就看到有两个韩国人,一个日本人在和他们一起忙碌着。帮忙的外国人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他们不要工钱,要的只是酒巴里的那种气氛,那种情调。想不到,和外国人说到马帮,他们都知道许多马帮的故事,都知道丽江古城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和所起的作用。我很同意牛鑫的看法,他说,他一直都这样想:如果没有马帮,没有四方的马帮到丽江云集,古城的文化很可能又是另外一个样式。 走出了“樱花酒巴”,又上四方街。西河的水,有两股从街的两侧流了下去,四方街就有了轻轻的流水声。这水声不大,响声时缓时急,注意听,声音就有,不注意听,什么也听不见。街道上的五花石,象是洗过的样子,石上的花色,清楚地看得出来。石头的花,也不怎么好看,就只丽江的四面山上就有,太普通、太一般。整条街上的每一块石头却是十分地干净,一点杂质也没有,象是刚洗过一样。据《丽江文史》介绍说,丽江古城有洗街的习惯,我现在真的相信了,如果不用人洗,不会有这样的干净。街头上走着的人,大都默默地走,四方街上很少听见有人在高声喧哗。可以在一位纳西女人后面仔细认真地观看她们的七星披肩,也可以慢慢地跟着一位纳西老人,体会他们走路时悠雅的神情和庄重的姿势。我在街上常常看见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家,头发全白了,眼神也好象不太清晰,他安祥地从古城的石坂路上走过。他走过每一段石板路都好象是在回忆一段美好的往事。我还常见在一些栗木桥边和石头桥上有三三两两的纳西族老奶奶哼着远古的歌谣,那歌声婉啭,含蓄,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韵味,听着久久不愿离开。因此,我最深的印象,古城里历史的氛围最深厚、最浓烈。古城的一切,都能在四方街得到细致的体现,我走在四方街上,便体味到她的幽静而典雅的气氛。一些小摊点摆在四方街的两侧。摊点都只是用木板木棒搭的架子,木头都旧了,多年的日晒雨淋,颜色显得黑,斑驳不堪。摊点上摆的东西,大多是一些古董、民间工艺品。比较显眼的是鹤庆方向来的铜器,铜盆、铜罐、铜铃,摆了半条四方街。这些鹤庆人与丽江相隔不远,在丽江做生意的时间也长,但是大都不会讲纳西话,所以在不断地用汉话和纳西人谈生意,两者都好象有点不习惯,显得生硬,因此常常用手指头比划着表示自已的观点和看法。在摊点上买古董的,大多数是外国人。但我同时也发觉,外国人在古董摊面前,多数时间都表现得仿徨、犹豫不决,往往是看的时间多,买的时间少。他们在古董摊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买东西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他们看重的,就只是多体味一下那种特有的气氛。我看到一对外国夫妻在一个银手饰摊前徘徊了老半天,最后买了一个银夹发卡,他们买好了那个发卡的时候,我亲眼见摆摊的纳西女人把那个发卡夹在了外国女人的头上。
在四方街,生意最好的,要数卖凉粉的和卖丽江粑粑的。这个摊在四方街的东头,也是露天摆摊。卖凉粉的都是妇女,系着围裙,戴着解放帽(我记得,纳西人习惯把那种有帽檐的布帽叫做解放帽),显得干净、麻利。我曾听见她们在用普通话和外来客人说话,她们说:“云南十八怪,凉粉炒来卖”。她们还能讲几句外语,大意是,您好,欢迎您再来。我也经不住诱惑在小摊上吃了一碗凉粉,一个丽江粑粑。凉粉细腻,酌料酸又辣,吃了可口可心。在吃丽江粑粑的时候,我张大了口。在我吃得正香的时候,一个外国人在远处照了相,照了小吃摊和我。我知道我当时的形象一定不雅观,但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在我吃完小吃离开小摊的时候,我还记住了一个人。那个在小吃摊旁边做生意的男子。男子是卖一些民族服饰的,他摊上的东西大多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他的生意一点也不好。在我坐在小摊边的小凳子上吃东西的时候,我见这个男子常常提醒卖凉粉的妇女把放忘了的酌料放齐,并帮忙她招揽顾客,夸小摊上的东西好吃。他完全忘记了自已的生意不好,也表现不出一丁点忌妒的意思… …我被这个男人的心境所感染,我突然想起和这个男人了解马帮和茶马古道。我差不多想问他,我的爷爷奶奶当年在哪里做生意——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样问他是荒唐的事。男人名叫木文华,52岁,家住古城黄山巷。男人对古城的历史比较清楚,他对我说,外地到丽江古城的马帮和商人,以白族、汉族和藏族为最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我让他说一说永胜马帮在古城做生意的情况,他说,永胜汉族到了古城,就和白族一起在现云阁做生意。最早的时候,到现云阁做生意的全是白族,永胜马帮来了,才打破了由白族商人垄断生意场的局面。开始的时候,白族凭借资本雄厚,地理位置好,在古城生意中占上风。但永胜的马帮后来居上,凭借永胜丰富的产物,灵活的经营头脑,又能能吃苦耐劳,终于在现云阁得到了一席之地。后来,纳西人也开始学做生意,现云巷白族商人的生意才逐渐被纳西人和永胜人占领,从古城退居二线。 说了四方街的集市,木文华好象余兴未消,他又对我说,你们写丽江的文人到了丽江,到了四方街,说古城风景的多,说纳西人古朴的多,说纳西人做生意比较多,但你们不知道,古城四方街还是一个出文人,出科举人才的地方。于是,木文华就介绍了几个和古城小巷有关的著名人物。木文华说,在丽江古城四方街北有个小巷,纳西人叫“岩启徐”,汉语又叫“卖鸡巷”,是古城里卖活鸡的地方。你不要小看这个卖鸡巷,纳西著名清代诗人兼音乐家牛焘就住在这条巷子里。关于纳西族诗人牛焘,我在耕勤先生的《丽江古城掌故.纪事》中查阅过。牛家始祖牛进忠,在乾隆年间从山西来到丽江,到丽江古城后落户在“卖鸡巷”内。牛氏到丽江古城安家落户以后,和四方街的赵家常年奔在丽江至昆明的茶马古道上,做山货和药材生意,算得上是丽江最早的的马帮和商号。虽然是茶马古道上的生意人家,但牛家曾在整个古城内被称为“破锅牛”。关于破锅牛,还有过一个传说。传说有一天,牛家三弟兄在古城内上食馆,酒正酣,见有一人惊慌进来,托三弟兄看管一个麻袋。谁知过了半天,寄托麻袋的人还不来取,三弟兄打开一看,竟是一个人头!一场预想不到的灾难就落到了牛家身上,三弟兄不知所措。还是其父当机立断,把自家一口铁锅打成三块,让三弟兄每人执一块,各自奔命,并嘱咐后人用自家的锅铁来认亲门。于是,“破锅牛”也就在古城叫开了去。没有想到一个生意人家,一个被叫做“破锅牛”的人家里,由于得于玉龙山水的薰陶,竟在清代时出了一个诗文音乐双全的牛焘。牛焘对诗文歌赋晤性极高,有极高的文学修养和诗才。但他很少苦作诗句,对诗的看法也与众不同。他对诗友说:“劝君休苦吟,语言总胶葛;会到怡心处,天空海自阔。”由于牛焘熟练音乐,笙箫笛琴样样喜爱,所以,他的诗总是音乐感极强,象“麦垅青青稚子娇,含风袅袅柳枝条,柳条盘作青丝笠,麦管吹成碧玉箫”,“金沙春暖浪淘沙,日日江头数浪花,人比黄金易淘尽,沙随浪去似年华”这些诗句,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对于牛焘的诗,《新篡云南通志》主编周钟岳评价说“先生诗任情舒卷,绝去依傍。诚哉,其为特立独行之士也。”听了木文华介绍,又查阅了关于古城文人史话,方知在古城内,不是单一的马帮之城,集贸之城,而且是一个文人荟翠之邦。 就是由于木文华的提醒,在了解马帮,认识马帮的同时,我在奶奶曾经卖过鸭蛋的小桥前,在卖豌豆桥对面,找到了古城有名的“科贡房”。科贡房有三层楼,是原来古城的制高点,古时候城内派人在上面站岗放哨,监视火情。楼前在一小桥,过去城郊农民常在桥上卖鸡豆,此桥就称为“卖鸡豆桥”。据史料记载,科贡房原为二层楼房,1944年正月初二,一次来自卖鸭蛋巷的大火烧了古城二百多户人家的房屋,不但只是见洛过被大火烧毁,就是科贡房也被烧了一半。几年后,科贡房巷内的和庚吉中进士六十年大庆,由牛文伯捐款,重新修建,就建成三层,即现在的科贡房。你不要小看这个卖鸡豆桥边的土木楼房,这个四方街出名的科贡房却是个出人才的巷子,巷子里一个杨氏人家,仅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出了两个举人,即杨兆兰和杨兆荣,成了巷子里的兄弟举人。紧接着,杨兆荣的儿子杨硕臣在道光年间又中了举人,等于是一个门庭内,在清代就出了三个举人。兄弟是举人,叔侄是举人,这在地处边远的丽江古城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多少年来,成为丽江古城的热门话题。当时的官府为了激励后人,为这个一门三举的巷子修了一座二层楼的木牌坊,并在上面挂了一块匾,题为“科贡房”,并在上面刻了三个举人的名字,在楼内塑了菩萨。清光绪年间,家住在科贡房巷子最深处的和庚吉属于后来居上,到北京考试,中了王辰科进士,成了接受汉文化后180年间七个进士之一,并任京都兵部主事,古城人称为和进士。和进士果真文才不凡,在丽江重修黑龙潭得月楼时,曾写下了“丞相祠边,子云亭下,只遗古意茫茫!欣故里依然,胜迹辉流丹阁影;屏开雪岭,镜拂晴波,不尽余情缕缕!问何时归去,曲栏醉倚绿杨春”的对联,成为丽江古城脍炙人口的名联之一。 想不到的是,就在和进士写此名联的三十年以后,1936年4月,红军长征过丽江,丽江古城一时谣言四起,说共产党到了城里来会杀人放火,欺压百姓等等,一时间古城里纳西人人心惶惶。在这种关键时刻,年近古稀的和进士,可谓高瞻远瞩,站出来说服群众,安定民心。和进士说,共产党是一个政党,她有自己的纲领,自己的路线,不会象谣传那样说的杀人放火,欺压百姓,让大家放心。在和进士的说服下,古城纳西人打出了欢迎义军的旗帜,并说服当时的县长,组织群众杀猪宰羊,欢迎红军进驻古城。红军进驻古城后,正如和进士所说,不伤害百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深受纳西群众的欢迎。当时进驻古城的红军,就是贺龙带领的部队。进城后,贺龙就住在科贡房里直士的庭院里,指挥红军北上。由此,科贡房又添光彩的一笔,载入了光荣的史册… …
寻找马帮的脚印,找到了古城的音乐家、诗人,找到了为一家有三个举人出生而修建的“科贡房”,这确实是有点始料不及。更没有想到,会在丽江古城里找到了红军走过的路,找到了贺龙指挥红军北上抗日的“指挥部”。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