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禾源:守候日子的邮差
2021-12-26叙事散文韩慧
读禾源的散文集《风的记忆》 与文友禾源在榕树下通过文章相识。去秋得知,他即将出版个人散文集,便想讨一本学习,试着给他论坛短信,他回复要去了我的地址。之后,这件事便被我放下了。觉得跟禾源没有私下交流过,在当今的出书背景下,没奢望作者能够自己贴……
读禾源的散文集《风的记忆》
与文友禾源在榕树下通过文章相识。去秋得知,他即将出版个人散文集,便想讨一本学习,试着给他论坛短信,他回复要去了我的地址。之后,这件事便被我放下了。觉得跟禾源没有私下交流过,在当今的出书背景下,没奢望作者能够自己贴工本费、邮费给一个并无深交的文友。待元旦前把书拿到书,真有种意外的惊喜。
虽说禾源的文章以前也读过几篇,但喝龙井茶,翻着散发新鲜书香的阅读与在显示器上的匆匆浏览,总是给我不同的感觉,快餐只是填饱了胃,而意境优雅的果腹则是烟火中的享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沉醉于他营造的乡村生活里,似乎感受到刘亮程乡土散文的韵致,只是他的字里行间少了凄清,显得更阳光了。
他的语言优美、想象新颖、丰富、合理,比喻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夏夜守候什么》一文中,他这样表达流逝的四季:春日临风,秋日浴霜,夏日轰雷,冬日期雪……读到此处,我为行文的优美,表达的古典而赞叹,顿觉满口余香。写守候初一到十五的月:从初一到十五,用根植故土的大树把她举到空中,而后用目光吞下她。“举”、“吞”用的形象又恰如其分。在《日子的邮差》中流逝的时间又是这样的情态:随着太阳的落山,日子被缄口了。夜,悄悄而来的邮差,背起所有人封好的日子,用同样一宿的行程,把昨天寄给了明天。公鸡啼鸣,投递日子的信笺豁口被升起的太阳越撑越大,收到日子的人,又读起新的一天。在《残碎琴音》中,这样表达二胡情结:二胡宛如观音,童叟共尊。新颖的比喻,生动再现二胡雅俗共赏的极妙意境。禾源的文章,如此精妙贴切的比喻,表达不胜枚举。
他多数呈现农村生活中诗意唯美的一面,从婶婶鬓边的野花到叔叔干活前解渴的一碗甜糖水,嚼在嘴里的冰糖;父亲翘起的二郎腿,也能在月光下把喜悦翘的老高。《稻草与女人》把男人的锄地、女人的等待,农村中司空见惯甚至乏味的场景,描写成一个令人向往生活意义的田园牧歌。而《最美中秋来临时》更把这样的美发挥到极致,农人的皱纹都是笑的,他们收获的喜悦淋漓咬着中秋的月饼酣醉月下,纯洁而又灵秀的景致,没有一个时节可以匹配……他的乡村仿佛远离劳累与辛苦,操劳与未解决诸多三农问题的世外桃源。禾源乐观与别致的审美视角,在平淡甚至不太乐观的农村现实中挖掘着闪光点。此类的表达意境几乎成了他作品中的主旋律。
请看他笔下农村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山里种着她的春天》写自己成长的乡村:乡村弄子里有很多粪便,家里的厅堂禽畜成群;父亲的咳嗽是一阵接着一阵,那浓浓的痰会当着你的面吐在地上,几只鸡鸭立即抢着来啄;娘可能会担心筷子不干净,先吮吸后给你,饭桌上丢下一块骨头,桌下的狗会咬成一团……《啥时回村子》中有以下的文字:村弄七弯八转,家门各有向背,房前猪圈,屋后茅房。更可叹他们会焚香求神,祭祖祈安,还建庙供佛,结庐请神。一个痴呆人常坐在最显眼处泪涕横流。这村子还有啥好回呢?巴不得离得越远越好……而在《村弄一管箫中》则绘声绘色写起农村泼辣妇女的骂街,她的话,毒,胜过断肠草。贬,让你连短几截;脏,臭不可闻;下流,只有人为之而无人言及。《二婶改嫁》中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自强女性重新选择婚姻的艰辛。村内的闲言碎语吐向二婶无辜的姓名上,孝敬公婆是虚情假意;邻里和睦是做贼心虚;心灵手巧是狐狸精的伎俩;妯娌谦让是假惺惺,长辈刚擦干二婶煮的好酒好菜的油渍,也吐出许多不合身份的言语……他笔下的乡村近况则是:年轻人都涌向了城市,家里举锄挖地的老人力不从心。作者满怀痛惜之情发自肺腑喊出真挚的一句:村子娘老了,草的轮回还是草,但村子娘的轮回不一定还是村子,因为她的子孙有的犯下了很多罪孽,她要承受着这些因果报应……这样的文字,我看后最有共鸣,我体会的乡村确实是如此状态,为乡村保持在外人纯净的想象中,这块最后没被当今社会浮躁思潮侵袭的圣土,更为自己那种灰暗的为出身而自卑的虚荣。没有想到也不屑用这些代表乡村落后甚至愚昧的景象作为文章的内容。读这样的文字,叫人如何能不动容?这样的乡村,是有生命的血肉,它的疼、苦、痛都印在生长的年轮里。
禾源的散文,以平民化的视角注视并感悟着生命的悲悯。禾源是公务员,是在党校工作的领导。但他笔下散文多数是一些平民人物、乡土人情成为主角。有为了家族兴旺,用自己的足智多谋赢得一块风水宝地的祖婆;有为改邪归正而挣扎的小偷。《小杂货店》内的洋钉、洋火、洋油……《又见马戏》中浪荡江湖陪着小心翼翼的兄妹,他们虽风餐露宿,杂粮充饥,把自己脊梁骨练得软如和面,但是只要一站起来,就是立地顶天,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比那些靠人民供养还偷税漏税来得光荣;比那些自命为人民公仆却用各种手段蛀蚀,侵吞大量国家财富的官员来得崇高。见到从领导笔下流出如此笔调的文字,感受他一腔热血的拳拳之心,为文字为他的正义,又多了几分佩服与尊敬。
禾源的散文蕴含禅机,他接触佛学,结缘于贤志法师,并常得到启示,这在他的游记类散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文章中对于景色的描绘精致如独具匠心的苏州园林,赏心悦目更似陈逸飞笔下的周庄。游览景区内的佛寺,以船为履,执信念为香。有平常心,就有平常眼,有道不完的景,道不完的事,还有道不完的意。到此文章便嘎然而止,唯有回味了。在《土包子》一文中,作者通过与政客在酒桌上因为喝多喝少的较量;在歌舞厅内面对作陪小姐表现出的周身不自在,不搭腔,更不搭手,无精打采的情绪传染了别人,一扫前行,也坐下喝茶了。之后的“走为上”,次日更是遭了顿痛骂,这个板结的、有些酸的土包子几乎无药可救。后细品“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的佛教公案才醍醐灌顶,不能囿于土包里。土包子的土活了,也能足登大雅,投入泰山,能让帝王祭奠;掷江河,能托起江河,即便只投入一般山丘、小园,也会英林,养菜。若是土包子甘成土包子,永远只能挂在无聊人的嘴边。试看世间之人,能达到如此“土包子”的境界又有几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仿佛回到起点,却跨越到真正的飞升。
禾源的散文,我觉得在营造农村生活的诗意方面有些过于繁琐与刻意,为追求表达的古典更是微言大义,这使得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达意都有一定影响。但暇不掩玉,他依然是众多散文作者中的佼佼者,给乡土散文带来新鲜而清新的气息。
禾源,原名甘代寿,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个人散文集《风的日子》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