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柳销红瘦

2021-12-26叙事散文张佐香
○张佐香在江南古城常熟虞山南麓,尚湖之畔,在历史的更深处徜徉着一位才情兼备、风华绝代的江南女子。隔着历史的雾障,我只能看见那个女子永远清丽脱俗的影子,小巧玲珑,巧笑嫣然,白衣飘飘,步履飘飘。她是我心仪的女子,是历史上那一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同类……
               ○张佐香   在江南古城常熟虞山南麓,尚湖之畔,在历史的更深处徜徉着一位才情兼备、风华绝代的江南女子。
 
  隔着历史的雾障,我只能看见那个女子永远清丽脱俗的影子,小巧玲珑,巧笑嫣然,白衣飘飘,步履飘飘。她是我心仪的女子,是历史上那一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同类。而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没有时代的。缘此,她是纯粹和永恒,是破碎的人生中不灭的诗意和爱。读她的诗文,我清晰地看到了站在诗文背后的她,我们有着相同的情感意识和思维方式,血脉相通。我们是同一种素质做成的。她,就是诗文气节令无数文人名士拍案称绝的才女——河东君柳如是。   柳如是是中国历史上明清易代之际,出现的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原姓杨,名爱,年仅十岁被卖入青楼。她,聪慧好学,识文墨,谙丹青,善琴棋,才艺出众。她厄塞当途,但始终与命运抗争。赎身脱籍后,自购画舫“扁舟一叶,放浪湖山间,与高才名辈相游处”。她自比河东的一株杨柳,隐去真名,这就是别号“河东君”、“柳隐”的来历。她还从《金钢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复如电,应作如是观”得到启示,又号“柳如是”。   柳如是令众生仰慕的不是她翩若惊鸿的逸丽风姿,而是她的锦绣才情和高亮的气节。她能文善画,传世山水画几十幅,如《月堤烟柳图》等。她的诗词更加出色,《戊寅草》和《湖上草》相继结集。明末评论家称,柳诗“盖闲情淡致,风度天然,尽洗铅华,独标素质”。综观柳诗意旨,大多表现追求婚姻自由幸福,向往文学知己。清风习习,杨柳依依,暮春时节的西子湖畔,柳如是气定神闲,临风而立,即将凋零的桃花,在一个神采奕奕的女子面前,重放异彩。最是西陵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柳如是的光华照亮了桃花,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也拨动了享有“邺下逸才,江左罕俪”美誉的九社领袖陈子龙的心弦。他走进了她的生命。柳如是深深敬佩陈子龙的高德逸才,撰写《男洛神赋》赠与陈子龙,自言陈是自己所追求的偶像。他们相遇相逢,相知相爱,尽情享受因山水诗文而美丽起来的爱情和因爱情而美丽起来的山水诗文。他们朝夕相伴,天地间再也没有苦难与酸楚,只是写满了一个大大的“爱”字。短暂的良辰美景过后,劫难来临,陈柳二人因陈之妻而被迫仳离分别。尽管如此,柳如是依然一直把与陈子龙之间的枕席燕呢之私升华为高尚的精神之爱。   柳如是凭她用以遣怀的诗词绘画,令无数名流文士心醉神迷,纷纷慕名造访。哪怕只是与她对坐清谈,或远远地听听她的琴声。柳如是在与复社名士的交流中,闻及众人对钱谦益由衷的赞叹和钦佩,便幅巾弓鞋,着男装,亲访居半堂的钱谦益。二人相见,互道倾慕,促膝而谈,一见如故。钱柳二人缔结良缘,十分相得。钱为柳筑“我闻室”,又建专供藏书的“绛云楼”。他俩在“绛云楼”竟日对读诗书,乐而忘倦。两人尽情赏读品评数万卷古籍珍本,不免使人联想起李清照赵明诚夫妇的读书佳话。后来,钱谦益编撰《历朝诗话》,许多查找资料的工作都是由柳如是完成的。红袖添香,赏心乐事。他们暇时到虞山风景绝佳处去观瀑,到白茆“红豆山庄”去看闻名遐迩的红豆树。此树为钱外祖父从海南移植,枝繁叶茂,有红豆生成。新婚后的数年间,钱柳二人着实过了几年才子佳人夫唱妇随的充满诗意的好日子。   柳如是在刻苦研习琴棋书画和与名士聚酒文会、诗词唱和中,逐渐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渴望自由独立的思想。明清易帜之际,曾慷慨激昂的“复社”诸君跪拜在了清延的御辇下,柳如是却明大义重气节,劝夫君投河自尽,声称“你殉国时我殉夫”。钱谦益犹豫不决,柳如是大义凛然,举身赴清池,后被人救起。钱谦益降清后,众降臣皆携妻妾随行,唯柳氏坚不肯从。她身穿大红衣衫立于路边为夫君送行,在杀气腾腾的清军面前举起了一面反清复明的大旗。朱明王朝的“朱”字即红色之意。不久,钱谦益称病南归,在柳如是的激励下重新萌发反清复明之心。柳如是亲自慰问义师,卖尽首饰支持义军,并为义军传递蜡书密信。柳如是为江山社稷不惜倾尽家产,让三次变节的丈夫最终保得忠义之名,其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日月可鉴。   钱柳二人深感复明无望,遂退居“绛云楼”,为总结明亡教训,拟修一部明史,作为余生的寄托。“绛云楼”及半野堂的藏书不幸被烧成灰烬,修史无计,遂成泡影。钱谦益在贫病交迫中逝去,尸骨未寒,便有恶霸临门逼债。柳如是解孝带自缢,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损。   柳如是一生的经历悱恻动人,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她是因才华横溢志洁高尚而留名于世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目盲体衰之际,皓首穷经历时十载,为我们留下了八十万字宝贵的文史巨著《柳如是别传》。寅恪老先生在诠释古典时,绾合着今情,即“温旧梦寄遐思”。前后两部书稿,都标明“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由此看来,《柳如是别传》撰写的真正旨趣,是为我们推出一个具有“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爱国者。   柳如是是集“侠气、才气和骨气”于一身的奇女子,她的胭脂泪中凝聚着民族魂。柳如是生命的最后一站是虞山,虞山有幸!她头枕青山,脚抵尚湖。虞山苍苍,尚湖泱泱,柳氏之风,山高水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