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西禅寺里的麻雀有“佛性”

2021-12-26抒情散文两水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58 编辑

  国庆“黄金周”末日,用“末日”给人的感觉有点怪,可并没有其它意指,仅是为了渲染一种宗教氛围。今天的比较心情愉快,气候也挺宜人,我和我的同学决定去游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58 编辑 <br /><br />  国庆“黄金周”末日,用“末日”给人的感觉有点怪,可并没有其它意指,仅是为了渲染一种宗教氛围。今天的比较心情愉快,气候也挺宜人,我和我的同学决定去游览千年古刹——福州的西禅寺。
  至于西禅寺,在此简单的介绍一下,其余与本文主题无关的东西,在此将不再赘述。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巍峨而壮观。整个古寺,可用清代周清莲撰写的联句来把握,即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的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该联句点明了“西禅寺”的历史和特点。
  进寺不久,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和奇特的事情,在便道两旁的小树丛里有许多麻雀,当人靠近时,它们并不迅速的逃匿,不慌不忙的还在哪儿叽叽喳喳的叫,这时,我们就故意的,且略带调皮的,佯装去捉它们,可结果令我们大为诧异,他们仅仅缓慢的移动了几下身子,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快一点,完全有可能抓住他们。开始我们以为它们是羽翼未丰的小麻雀,可仔细辨来,发现它们多数又黑又胖,可判断为中老年麻雀,可为啥这么老实呢?有点怪!
  到了“寄园”遗址,可谓荔木稀疏,假山嶙峋,有刻石昭示:“宋荔”。我们完全被这棵“宋荔”的沧桑古怪和假山支撑的妙处吸引了,还能听到咕咚的人造泉水声,其意趣真是妙不可言。此时,我们又被麻雀的叽叽喳喳声打断,看见两只麻雀站在“宋荔”树根下面的水池边的水泥台上,看来是一对情侣,相互间还不断的在嬉戏和亲昵。此时我想到了当代作家冯骥才《麻雀的心》里的美文佳句,现摘录一句:“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和大家共赏阅。接下来,我们明白了原来它们口渴了,要下池喝水,在几次试探过后,公麻雀(我们根据人类男人的绅士风度来推测的 )终于勇敢的蹦到水里去了,可奇怪的是公麻雀试图几次飞上岸,可每次尝试都失败了,母麻雀在岸上焦急的喊叫,按照常识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这对麻雀也不是刚出窝的小麻雀,可这对麻雀怎么了?实在令人费解,真的有点怪!
  该不会整个寺院都被佛光笼罩了吧,连麻雀的翅膀也被佛光照住了吧,都具有了佛性,真应了一句偈语“众生皆有佛性”。此刻更平添了寺院的神秘色彩,也使我们更敬畏“佛法无边”了。
  我的同学想助那个公麻雀一臂之力,被我阻止了,我说,这可能是佛祖的意愿吧,因果报应,切莫逆天而行呀。我们悄然离开了,此刻我并无内疚之意。
  接下来,我们到了大雄宝殿前,香火极盛,香烟缭绕,在殿前,只见有一位高僧一手拿着风铃,一手放在嘴边念念有词,在组织善男信女们做佛事,许多善男信女们都在殿内虔诚的跪拜佛祖。就在此时,听到噼啪噼啪的声音,把我们吓了一跳,还真以为佛祖显灵呢,谁知我们又一次的看见了带有佛性的麻雀,上千只有点夸大,但足有500只之多,全都被困在笼子里,相互间在不停的拍打和踩踏,这是干吗?也许是佛事吧,此时我有些很奇怪的想法,想到了,在佛法里有这样一说:有一次, 一只麻雀飞到佛祖的头上屙屎,弟子问佛祖,麻雀有无佛性?佛祖回答,麻雀肯定有佛性,万物皆有佛性。还有另一说:在极乐世界里,阿弥陀佛采用鸟的歌声来说“法”,用风吹树叶来演奏百千种音乐。,佛法强调“本体”是平等的法身、佛性也是平等的。阿弥陀佛最后变成鸟天天唱不同的歌曲来显身说“法”,也许这些笼子里的麻雀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至于麻雀被困在笼子里,到底何种机缘,此乃禅宗之直观悟性之事,我等凡夫俗子,不得而知,也不敢过问。
  后来我们又到各式庙宇里参观一下,瞻仰了菩萨的慈容,领略了罗汉的凶神,在此过程中我有点心不在焉,怪怪的感觉,笼子里的麻雀在我的脑子里总是挥之不去,有点怨恨佛祖不该拿麻雀来说“法”,想到此感觉头有点晕,后来有点严重,心里觉得自己是不是中了邪?越想还越有点害怕,我赶紧催促我的同学回去。
  在回来的路上,我又看见了那些带有佛性的麻雀,终于明白了他们的佛性是如何而来,来自何方。在此时,我又想起了冯骥才《麻雀的心》的一段话,我也觉得这段话来总结本文最合适不过了。“这样的发现使我忍不住动容,知悉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人万物的内在,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明澈,我们就能照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遍及法界的真实了。”
  在公交车上时,我记起以前看过的关于老宅闹鬼的文章,闹鬼的原因在于年久的木料发出一种气味,该种气味能使人头晕,想到此,我的心也释然了,我的头也不晕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