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甘泉古镇寻老杜

2021-12-26叙事散文山中万户侯
甘泉古镇寻老杜甘泉古镇在甘肃天水市东南,以甘泉寺而得名。甘泉寺唐代时称太平寺,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圣杜甫流寓天水时,赋《太平寺泉眼》对甘泉大加赞美,称其“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甘泉于是以杜甫的这首诗而闻名天下。
甘泉又名春……
  甘泉古镇寻老杜
  甘泉古镇在甘肃天水市东南,以甘泉寺而得名。   甘泉寺唐代时称太平寺,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圣杜甫流寓天水时,赋《太平寺泉眼》对甘泉大加赞美,称其“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甘泉于是以杜甫的这首诗而闻名天下。
甘泉又名春晓泉,今寺内甘泉尚存,上覆八角水亭,泉水清冽甘美,旱不竭,冬不冻,游人称奇。此寺原寺门正面书“甘泉寺”,背面书“太平寺”。寺后田地中常有砖石瓦砾、彩陶片、石斧等出土。寺内现存唐代俯莲纹柱础两个及明代重修甘泉寺石碑一通。   行走在甘泉古镇,仿佛能看到老杜当年的身影。   公元759年秋风即落的时节,风尘仆仆的杜甫携家眷翻过陕甘边界的陇山山脉,出了大震关向西,经由张家川、清水南下到达秦州(今甘肃天水),从此便走出了书斋的围隔、田园的局限、廊庙的误区和门户的偏见,一头扎进陇右,竟尔吟哦了三月之久。老杜在这里遍游秦州山川风物,写下了117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就包括留给甘泉镇太平寺的《太平寺泉眼》,全诗如下: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老杜此诗一改其沉郁顿挫的风格,写得极其清新悦目,使甘泉风物显得明丽自然,充满着浓浓的润温之气,千年以来,朗朗诵读,仍使人深得老杜慧眼精髓。其时的老杜在秋天的九月风落之际,随一阵秋风和几声暮鸦,一身轻松而又一身虚浮地在胡笳满天的秦州城里城外踱着方步。我们无法掌握那时社会万相的风霜雪雨,但对杜甫因流寓异地而显出的内心的高贵却洞若观火。
流放的苦难赋出了内心的高贵。   杜甫在秦州最写意的日子是通过《太平寺泉眼》及《东柯谷》等有限的几首诗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太平寺和东柯谷,那么杜甫西行秦州的审美旨趣不但要大打折扣,而且将使我们失去千载以后品评甘泉古镇的一个标尺。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的甘泉古镇啊,“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的甘泉啊,“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的甘泉人啊,都是老杜留给我们的历史影像,也是我能在甘泉看得见的老杜眼中的意象。我在甘泉古镇西口看到了一尊近年新立的杜甫秋吟雕塑,老杜瘦如竹节,却昂首作吟诵状,表现了公元759年杜甫行吟秦州时生活窘迫而内心高洁的气度。   在老杜走过的这一方寸之地,甘泉前有千年古柏一棵,主干已经裂开,中间寄生着一棵槐树,而槐树怀中又赫然寄生着一株椿树!造化神奇如斯,使人陡生万物相濡以沫的感动!此院还有两株双玉兰,围有2米,高达25米,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曾专为此树题有“双玉兰堂”匾额,如今悬于双玉兰之后的大殿上,两旁配有邓宝珊将军所题楹联:“万丈光芒传老杜,双柯磊落得芳兰。”   在甘泉寻找老杜足迹,我看到,围绕老杜走过的这一块神奇的地方,名流学士无不驻足,俯仰老杜生平,观瞻玉兰满枝,老杜所谓“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的甘泉之水的妙用,岂不活生生出现在世间万象之中吗?   老杜走过的甘泉古镇,真是我们今日的福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