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记——自然笔记
2021-12-26经典散文
[db:简介]
踏青记
——自然笔记
● 杨文丰
(发表于上海《新民晚报》2017年5月28日 夜光杯“十日谈”)
先秦时,踏青已风行,在我看来,踏青还是和二十四节气中文化内涵最丰厚的清明重叠的民间节日,乃中华民族顺天应时、对自然节律作出的群体性响应。
每年清明前后,我都会去踏青 。看吧,作别冬季不久的天地,自然神已经醒来,陌上花开,彩蝶娇翩,柳絮如烟,轻雾如岚,春风吹又生的草正柔软,河溪在有些粘稠地轻唱。阳光已完成乳白色至谷色的过渡,已呈你可以正眼看一阵子的啤酒花色。
原野上面的空气,暖洋洋地,习习地吹着,让你有些慵懒。
大自然挤满了向上的新生命,成了萌生希望的童话圣殿,在朝你招手,朝你作寓言式谕示:人啊,只有踏入大地,生命,才算进入了春天……
踏青难免被杂花迷眼。我最喜欢的花并不是喟叹得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桐花荠菜花,亦非桃花,尽管那年我曾白天黑夜两三回去看杭州西湖那一嘟噜一嘟噜的重瓣桃花,今年踏青,我也专门上了白云山的桃花涧——广州的桃花尽管是单瓣,我还是感到了夭夭灼灼,我最想解逅的还是梨花。只有那一树树梨花白,那柔软厚润的白,浮泛月光的白,才是配得上李白静夜思的白……
细数半生,对于我最有意义的踏青是四地:一是游西湖看桃花,二是我考入南京气象学院不久与新同学同游钟山陵玄武湖的春游,三无疑就是我在《不可医治的乡愁》里述及的于故乡池溪里的踏青,其四就是我现在要说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童年时期的踏青。
那是我在粤东梅州五华燕河村小乡野的踏青,自然还不可能有多少人生感悟,童年的我走入田野,觉得好玩。时值清明,乍暖还寒,豌豆花粉蓝,稻畈才嫩绿。我打着赤脚,踏着新软的田野,还顺便钓钓鳝鱼,稻田水底那细腻柔和的春泥里,正静着一个个龙眼核大小的洞,洞里有饿鳝。有时我也采一把嫩青的艾草回家。艾草与糯米粉、红糖、馅料做成的艾粄,是踏青时节我们客家人的传统美吃。
那时踏青,我尚未吟咏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这诗句,而雨纷纷的天气却常有——何以南方踏青总是雨纷纷呢?
我读了气象学后方明白,清明时节,北半球的日照已增强,西南风挟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已昂扬北伐,此时北方冷空气的旧部却在南下,冷暖气流,冤家路窄,互不相让,就相持角力起来,你知道暖湿气流中的水汽是较轻的,于是便升腾,便成云雨,便使蒙蒙的雨区,徘徊摆动于南方,滴滴嗒嗒落出清明。
踏青节在民间又叫感恩节、拜山节,乃祭祖、扫墓的日子,恰母亲节又在这个时段,所以成年后踏青,受万物生的感召,感官便会随之放开,一时漫生良多生命感悟,慎终追远,感恩先人,敬畏天地,对新生命表达出惊喜、迎接、尊重的情怀……
所以我觉得如此的踏青,不期然已升华为一种精神仪式,平添了庄严的基于自然与人和谐关系的人类学意义,庶几成为走向天人合一的民间行为艺术了……
据传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擅长踏青出灵思,某次踏青,惠风和畅,他一时情动,即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都说王阳明搞的是著名的心学,很唯心,然我却想:他研究什么是一回事,踏青之时,假如总遇浓重雾霾,教其思想郁结,能否花香袭衣地推进课题研究,又是另一回事。我的意思是说,在这人间,踏青要真正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真还是有大前提的,至少得有发展的春天,还得风清气正……
2017.5.14—17 广州—珠海
——自然笔记
● 杨文丰
(发表于上海《新民晚报》2017年5月28日 夜光杯“十日谈”)
先秦时,踏青已风行,在我看来,踏青还是和二十四节气中文化内涵最丰厚的清明重叠的民间节日,乃中华民族顺天应时、对自然节律作出的群体性响应。
每年清明前后,我都会去踏青 。看吧,作别冬季不久的天地,自然神已经醒来,陌上花开,彩蝶娇翩,柳絮如烟,轻雾如岚,春风吹又生的草正柔软,河溪在有些粘稠地轻唱。阳光已完成乳白色至谷色的过渡,已呈你可以正眼看一阵子的啤酒花色。
原野上面的空气,暖洋洋地,习习地吹着,让你有些慵懒。
大自然挤满了向上的新生命,成了萌生希望的童话圣殿,在朝你招手,朝你作寓言式谕示:人啊,只有踏入大地,生命,才算进入了春天……
踏青难免被杂花迷眼。我最喜欢的花并不是喟叹得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桐花荠菜花,亦非桃花,尽管那年我曾白天黑夜两三回去看杭州西湖那一嘟噜一嘟噜的重瓣桃花,今年踏青,我也专门上了白云山的桃花涧——广州的桃花尽管是单瓣,我还是感到了夭夭灼灼,我最想解逅的还是梨花。只有那一树树梨花白,那柔软厚润的白,浮泛月光的白,才是配得上李白静夜思的白……
细数半生,对于我最有意义的踏青是四地:一是游西湖看桃花,二是我考入南京气象学院不久与新同学同游钟山陵玄武湖的春游,三无疑就是我在《不可医治的乡愁》里述及的于故乡池溪里的踏青,其四就是我现在要说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童年时期的踏青。
那是我在粤东梅州五华燕河村小乡野的踏青,自然还不可能有多少人生感悟,童年的我走入田野,觉得好玩。时值清明,乍暖还寒,豌豆花粉蓝,稻畈才嫩绿。我打着赤脚,踏着新软的田野,还顺便钓钓鳝鱼,稻田水底那细腻柔和的春泥里,正静着一个个龙眼核大小的洞,洞里有饿鳝。有时我也采一把嫩青的艾草回家。艾草与糯米粉、红糖、馅料做成的艾粄,是踏青时节我们客家人的传统美吃。
那时踏青,我尚未吟咏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这诗句,而雨纷纷的天气却常有——何以南方踏青总是雨纷纷呢?
我读了气象学后方明白,清明时节,北半球的日照已增强,西南风挟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已昂扬北伐,此时北方冷空气的旧部却在南下,冷暖气流,冤家路窄,互不相让,就相持角力起来,你知道暖湿气流中的水汽是较轻的,于是便升腾,便成云雨,便使蒙蒙的雨区,徘徊摆动于南方,滴滴嗒嗒落出清明。
踏青节在民间又叫感恩节、拜山节,乃祭祖、扫墓的日子,恰母亲节又在这个时段,所以成年后踏青,受万物生的感召,感官便会随之放开,一时漫生良多生命感悟,慎终追远,感恩先人,敬畏天地,对新生命表达出惊喜、迎接、尊重的情怀……
所以我觉得如此的踏青,不期然已升华为一种精神仪式,平添了庄严的基于自然与人和谐关系的人类学意义,庶几成为走向天人合一的民间行为艺术了……
据传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擅长踏青出灵思,某次踏青,惠风和畅,他一时情动,即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都说王阳明搞的是著名的心学,很唯心,然我却想:他研究什么是一回事,踏青之时,假如总遇浓重雾霾,教其思想郁结,能否花香袭衣地推进课题研究,又是另一回事。我的意思是说,在这人间,踏青要真正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真还是有大前提的,至少得有发展的春天,还得风清气正……
2017.5.14—17 广州—珠海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