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诗词与生活

2021-12-27叙事散文xam720
诗词与生活诗词一直和我的生活连在一起,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背诗,开始写诗的时间不记得了,大约是在初中,记得每次写完一首诗会感觉很羞涩,偷偷记在本子上,生怕别人看到。沉下心来写诗词则是在四五年前的事,为什么重拾写诗词的爱好,原因淡忘了,不过一直……

诗词与生活

  诗词一直和我的生活连在一起,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背诗,开始写诗的时间不记得了,大约是在初中,记得每次写完一首诗会感觉很羞涩,偷偷记在本子上,生怕别人看到。

  沉下心来写诗词则是在四五年前的事,为什么重拾写诗词的爱好,原因淡忘了,不过一直在坚持,写完后即发“朋友圈”。不经意中,几年下来,朋友圈里的诗有上千首之多了,词相对少一些。

  诗词写得并不好,“点赞”也不多,通常就十来个人。对此,我并不在意,本来写诗词并不是为了点赞,只是为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发泄一下内心的不快。

  所写的诗词登不了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格律用得不对。心中明白,诗词写得不太标准,不过,不愿刻意劳心费神会的适合格律,觉得过于刻板,会失去了用诗词调解心态的目的。   上初中时买过三本书,《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唐宋词格律》,看诗、读词,成为消磨时光的主要方式。喜欢读“七言”或“五言”的律诗,但对李白的《将进酒》特别欣赏。词读得不如诗多,感觉有些难懂,且多有些伤情,尤其是柳永的词,“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读起来总会有些伤感。不过,岳飞的《满江红》,读起来特别带劲,充满英雄之气,可惜《宋词三百首》里,岳飞的词只有一首。如今,前两本书还在,只是《唐宋词格律》借出后,再没见到踪影。

  从我记忆时起,读的第一首诗是《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尤有花枝梢”。对这首诗有印象,是小时候家中的枕套上,绣的梅花和这首诗,天天枕着这首诗睡觉。这首诗是“和”陆游的《咏梅》,自然“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就顺理成章的印在脑子里。

  诗词填充了少年及青年时期孤寂的精神生活,也借此了解了许多的历史上的人和事,已能开始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同学们在一起,经常会比较李白的乐观主义和杜甫的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哪个更好。

  初中后,陆续在各种场合,读过一些诗,小时候记忆特好,看了,就记住了。《木兰诗》是随父亲到一个叔叔家串门时读的,叔叔家有一本大学语文,《木兰诗》为其中的一课,大人们聊什么,一直没在意,不过出人家家门时,《木兰诗》我已能背下来了,且至今尚未忘记。

  高中时,懵懵懂懂,多愁善感,故作愁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挂在了嘴边。此时,多喜欢李煜、李清照和辛弃词的诗词。尤其推崇王国维用三句词勾勒出的“人间三境”,毕业后,一直把“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挂在嘴上。

  大学时期,对诗词的爱好有点转移,开始喜欢雪莱和席慕蓉的诗。当时,对现代诗的爱好,多来自于对爱情的渴求和向往。“希望与失望相距的太远,就无所谓破碎”,成为了宽解自己的理由;“那清晨园中为谁摘下的茉莉,那渡头船上风里翻飞的锦裳”,席暮蓉的《回首》更是在心中反复吟唱。

  一直以为,诗词即可以调节情绪,也能填补内心的空虚。尤其在历经了坎坎坷坷后,如果再有心去读诗、写词,更是精神的一种升华。

  时常劝解自己,虽然贫穷,但是要作为一个精神的富足者,而精神富足的源泉,就是诗词,当然,也包括喜欢写的散文。

  不仅仅在黄山观日出,峨眉登金顶时才写诗。小区几株小树,校园小池塘,银杏金黄时,大雪纷飞日,都成为我写诗作词的理由。“曾记小亭观秋水,又逢睡莲怒放时”,一池秋水,几行诗笺化解掉许多愁思。

  当诗词与历史和现实结合到一起,身临其境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何处望神州风,满眼风光北固楼”,在镇江的北固亭,品味过当年怀古的意境。到了庐山花径,找到了白居易所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胜开”出处。触景生情,无尽慨叹。

  有了诗词的相伴,感觉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到了杭州,会领悟“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意境。到了南海边,萌生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亲情。中秋之日,在丽江的街道上,仰望天上的月亮,心中油然生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遐思。在秦皇岛上,望着浩渺的大海,自然会发出“一片江洋皆不见,知向谁边”的感叹。

  生活中不得意时,说一句“一杯浊酒黄昏后,管它冬夏与春秋”;给自己打气时,就说一句“只要心中有暖阳,人生处处皆风景”;劝自己时,又写道“淘尽黄沙不知悔,纵有失去又何妨”。不管别人是否能看懂,是否能理解,但至少自己能懂自己,写过之后,心中就会有了释然之感。

  人到中年,很难被一般性的文字打动了,但听到“诗和远方”四个字,却仍能在心中掀起微澜。

  时至今日,对诗词的喜爱一点也未变,有诗词的伴随,感觉精神尚算富足,生活依然美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