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镇,且听风的吟诵
2021-12-27叙事散文肖娴
在伏镇,且听风的吟诵肖娴从伏镇回来的这几天中,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和”这个温婉的汉字。“和”的释意里有美好、和谐的意思,这些富有中国儒家文化的解释,像一束温暖的光、和煦的风,让你时刻都能感受到一座村镇的风尚,犹如春风化雨般正向着和谐、和睦……
在伏镇,且听风的吟诵
肖娴
从伏镇回来的这几天中,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和”这个温婉的汉字。“和”的释意里有美好、和谐的意思,这些富有中国儒家文化的解释,像一束温暖的光、和煦的风,让你时刻都能感受到一座村镇的风尚,犹如春风化雨般正向着和谐、和睦、和美的方向迈进。尽管它的步履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是艰难的,但走进伏镇,你已能感受到一种好的氛围,在蓝天白云下的村庄里无形地流动。你甚至还能感受到因和而来的,某一句祥瑞的词语----比如家和万事兴、比如百善孝为先、比如俭以养德等等。
正是立秋之前最炎热的酷暑天气,我们一走进伏镇村的村委会大院,紧靠着右面围墙上的那些“伏镇村村规民约”、“伏镇村好村民标准”、“伏镇村好村民光荣榜”等,这些文字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了过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好的规矩,一个村庄才会有好的引领。我望着“好村民光荣榜”上那些陌生的名字,那些名字犹如我们刚一走进院子,就耀入我们眼帘的那株,灿如云霞的紫薇花。那种美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我眼前的,它同时也促使着我拿起手中的笔,把这些名字后面动人的故事记述下来。 非常巧合,刚刚走进村委会大院的杨书全,便被我当成了采访对象。现年六十八岁的杨书全是伏镇村一社的调解主任,明年他的党龄就整整三十年了,每年都被村上评为优秀党员。当我和另一位文友说明了我们这次来到伏镇村的意图后,他很爽朗地笑了。在村委会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杨主任说:啥工作想要干好,就得自己先在群众中间树立起好的榜样。尤其是村干部,打铁还得自身硬。这些年村民生活都变好了,物质生活一丰富,在红白喜事方面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但婚丧嫁娶要大操大办,谁家生了小孩、娃娃考上大学、建房子打个房顶子、买个新车,都要办酒席。这样一来老先人流传下来的习俗,便成了一种变象的、通过坐席搭礼来进行敛财的途经。时间长了村民对这种“乱请”产生了不满情绪,面对这种现象,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安排下,村上经过深思熟虑,成立了“移风易俗理事会”,五个社也都成立了各自的“风俗领导小组”。除了一般的婚丧嫁娶按规定的桌数办理外,谁家生了小孩、娃娃考上大学、建房子打个房顶子、买个新车啥的,一律作了禁止。
这样一来村民也觉得有了制度的约束,风气一下好转了。风俗简单化了,村民也觉得少了麻烦,生活上和心里头也都轻松多了。风气一改变,先前那些好的习俗也都回来了,比如谁家生了小孩、娃娃考上大学、建房子打个房顶子、买个新车啥的,主人家准备几碟瓜子、几杯茶水,村民自发地去家里转转,讨个喜图个热闹。主人和来客说说话、拉拉家常,不但感情增加了,邻里的关系也因为随意的走动变得更和睦了。
说话间,一个红脸膛的中年村民走了进来。杨主任高兴地指着他向我们介绍说:“你们采访采访纪队长吧,他可是移风易俗的表率”。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得风气好、风尚转变的快,作为火车头的村干部首先得有榜样意识。而此时,站在我们面前的伏镇村三社社长纪爱军,正是这样一个人。
纪队长的家庭可以说是个村干部之家,他的父亲也曾在村上当过干部。从纪队长记事起他的父亲为了队里的事,总是早出晚归。他母亲因为气管炎干不成重活,在弟妹三人中纪队长青年时期就成了家里的好劳力。去年他患病多年的母亲去世,他说服弟妹不大操大办,甚至连吹锁啦的人都没请。他所在的三社共有六十多户人家,按规定他至少可以办25桌酒席,但他只向小队风俗小组和村上的风俗改革理事会申请了十四桌。纪队长说:“丧事办的在欢闹,也比不上母亲在世时给个好言语、端一碗热汤、热饭的好。”
纪队长红红的脸膛,像是刚刚在五黄六月的天气里,收割完麦子赶回了,喝一口热水又要忙着去碾场似得。那红体现出一种村干部的质朴与勤劳。这使我又想起了院子中的那树灿若云霞的紫薇。是的,好的风俗不但要有好的村规民约的制约,更要有人来引领,来一身垂范。这样,不好的习俗才能被好的风尚取代。今年六月又赶上他的二儿女出嫁,一般在伏镇当地出嫁女子,彩礼都是六到八万元。当男方家把八万元彩礼拿出来的时候,纪队长只象征性地收了两万元。这两万元他全部都给女儿添置了东西。酒席也只办了十几桌。他说:“女儿嫁过去,就成一家人了,孩子刚成家还要过日子,要高价彩礼,那以后岂不给两个孩子的生活设置了障碍,把女儿养大了是要让两个娃娃把日子过好、有幸福感。现在自己还有劳动能力,日子过的去。要高价彩礼,等于就把女儿当成了商品。”纪爱军的这一实地行动,使女儿女婿很感动,两个年轻人把对他的感动,全都化成了对纪爱军夫妇的孝敬上,更把它当成了脱贫致富的动力用在了工作中。在他的实地行动带动下,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都来请纪爱军当总管,慢慢地想要高价彩礼的都不好意思要了,想要大操大办的都简朴了,村里的风气好,村民也都更和睦了。
其实伏镇村在移风易俗方面,涌现出来的好事迹、好榜样不单体现在村干部身上、发生在邻里之间。在这一新风气的感召下还涌现出许多 “好媳妇”。说到好媳妇,这也正是我想要采访的一个话题。杨书全主任说,在伏镇村“新风尚”的推动下,孝敬婆婆的好媳妇,不单是去年受过表彰的那十一位。在伏镇村还有许多值得抒写的、婆媳关系中的典型事迹。王巧巧就是其中一位,我看时间还早,就请求杨主任带领我们去一趟王巧巧家。
王巧巧家离村委会不远,出了村委会大院,我们沿着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向王巧巧家走去。沿路上家家户户的房舍都是二层小楼和平房。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整个村子看起来非常静寂,也非常整洁。我们从道路的右边拐进了一条村道,不多几步便来到了王巧巧家。
像伏镇村的许多房屋一样,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崭新的平房。虚掩着的褐红色的大门前,摆着两盆小叶冬青,显出了主任内心的喜好。听见脚步声,一只小黑狗便“汪汪”地向我们叫起来。正是吃中午饭的时间,在厨房里忙乎的王巧巧,围着围裙从屋里迎了出来。王巧巧中等个子,绿短袖下是黑短裤和白鞋子,整个人看起来健美干练年轻。她撩起花布门帘把我们让进屋里,屋子里的沙发上,她上小学4年级的女儿正在给83岁的奶奶梳头,她的二女儿正在抱着一只布玩具一个人在玩。她一边给我们倒水,一边安顿大女儿去写作业。我和同伴坐在王巧巧婆婆的身边,开始和老人拉起了家常来。王巧巧的婆婆,是伏镇村资深老党员,老人1958年就入了党。一共生养了4个儿子,不幸的是老人43岁上王巧巧的公公就去世了。老人硬是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担起了生活的重担。王巧巧的丈夫是老人最小的儿子,自王巧巧进门后就一直和老人生活在一起。
说道王巧巧的孝顺,老人慈爱地望着儿媳妇,那目光有婆婆对媳妇的感激,也有多年来婆媳朝夕相处而产生的一种惺惺相惜、如同亲生女儿的深情。在我们的一再追问下老人只有一个字“好”。王巧巧对婆婆的好其实不止是体现在对婆婆的态度上,她除了对婆婆梳头,洗衣、生病时陪床外,更重要的是她还把给婆婆开小灶,当成了一个家庭生活的日常。在她年复一年的影响下,她的大女儿也在她农活繁忙的时节,主动担负起了给奶奶梳头、端饭的职责。当我问起她这么多年事无巨细地对待婆婆,心里有没有感觉烦和累的时候,她有些腼腆地笑了笑说:“那能呢,婆婆命苦,拉扯大4个儿子不容易,都是一家人了苦点累点,只要一家人好好的、和和气气的也是值得的”。她的话朴实的像是院子里那一小片菜园子里,结出来的扁豆、辣椒、茄子,带着泥土的味道,实在地让人动容。更像院子另一端开着的一串红、凤仙花、红绣球,这些在农村司空见惯的花多么像她美好心灵的写照。
我望着挂在她家堂屋正中间的那副中堂,中堂的题字是用小楷写的《朱夫子治家格言》,两边挂着的对联是“传家有道惟敦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我想也许这个家庭的婆婆和媳妇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她们无形中却用最平常的生活态度,体现着《朱夫子治家格言》中的“和”字、五德中的“孝”字,一点点把它们渗透在生活中。巧巧的丈夫在北京打工,在一家建筑工地上,从事着给大楼绑钢筋的活。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家中这个贤惠孝顺的媳妇,在外打工的人才能安下心来,在北京把活干好,从而也在精准扶贫的路上,用自己的汗水、勤劳的双手摘掉贫穷的帽子。
从王巧巧家出来,重新走在那条宽阔的村路上的时候,伏镇的天更蓝了。空气中似乎流动着一种清新的风,那是我们用眼睛看到、用心感受到的,弥漫在伏镇这座村落深处新的风尚、美的氛围。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