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
2021-12-27抒情散文李自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07 编辑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飞毯》。根据著名的阿拉伯传说故事集《天方夜潭》改编。那时候很少能看到外国电影,尤其是那种充满蒙太奇特技的电影。其强烈的视觉……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飞毯》。根据著名的阿拉伯传说故事集《天方夜潭》改编。那时候很少能看到外国电影,尤其是那种充满蒙太奇特技的电影。其强烈的视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07 编辑 <br /><br /> 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飞毯》。根据著名的阿拉伯传说故事集《天方夜潭》改编。那时候很少能看到外国电影,尤其是那种充满蒙太奇特技的电影。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那些神奇的毯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人坐在上面,舒舒服服。进而想到,如果有这样一张软呼呼的床,坐卧皆宜,应该是一件心旷神怡,神气又浪漫的事。
我一直睡在硬板床上,据说,硬板床对身体的好处比较大,软床无法比拟,一直也就这么相信了。我是北方人,北方人多数睡硬床,有人一生都没有睡过软床。前一阵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的文章,沈是研究中苏关系史的专家,他的文章中,有个挠有趣味的小故事。他提到五十年代,毛主席去苏联,当时毛主席在国际共运的地位如日中天,苏联方面给予毛特殊礼遇,别的共产国家领导人都住莫斯科外围的各种小别墅里,唯独毛可以住在克里拇林宫,据说他居住的地方曾经是叶卡捷淋娜女沙皇的卧室。但有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苏方为毛准备的床不合格,毛也是一生都睡硬床的人,整个莫斯科居然找不到一张硬床。最后中方不得不把中南海丰泽园毛卧室里的硬床拆了,火车托运到克里姆林宫。这种令国人扬眉吐气的故事毛以后任何领导人都没有发生过。以后还能不能发生不知道。这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问题,俄罗斯人大概是永远不睡硬床的。他们的国民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呢,看来不是。我没有出过国,但在咨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不需要出国,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几乎欧洲国家人民普遍都偏爱软床,他们的身体也没有因此有什么不适。可见,床的软硬只能是一种生活习惯,和健康没有必然联系。习惯总和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我的直觉看法是,生活在干燥温暖地区的人,好象更偏爱硬板床,而生活在潮湿寒冷地区的人们,当然软和舒适的刚丝床弹簧床就是首选了。
我们汉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从我们绵延不绝的历史和灿烂地文化中,就可以显而易见看的出。汉文化中的因势利导顺应潮流,尤其令人赞叹。这充分说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作茧自缚,不僵化。愿意更新学习更先进的东西。宋朝以前,汉族人没有睡床的习惯,我们的祖先一直随遇而安,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因此,席这个汉字出现的概率非常高,因为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主席,次席,出席,列席。这些词都和我们的祖先举行各种公众活动有关。床这个词在宋以前,其代表的含义并不是我们现在每天都要使用的床。而是一种坐具,但这种坐具没有依靠,还根本不是我们现在的椅子。床可大可小,大者广可数丈,同时坐十个八个人没问题,小者数尺,一人坐卧绰绰有余。李太白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个床就是典型的坐具。那个时期的床,我们从顾垲之吴道子的传世画作里可以看到,比如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级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唐代的太宗步辇图。韩熙载坐的床非常大,上面罗列了各种器物,周围美女恭恭敬敬站立伺候,韩生活奢华,可见一斑,令人羡慕嫉妒。唐太宗坐的床则小的多,可惜年代过久,画中床周围的华丽雕饰已经很难看清楚细节。那张小床由好几个仕女抬着,太宗盘腿其上,志得意满,悠哉游哉,看看这个美人,瞧瞧那个佳丽。人少的地方,估计难免要动手动脚。
宋明时期,现在意义上的床传入中国,几乎立刻就被我们的祖先接受,并发扬光大之。明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具有无可争辩的独特地位。明家具在国际市场上大受追捧,价格节节攀升。其中床又是明家具中的翘楚。床在明朝甚至是财富的象征,有记录说那个时候女孩子出嫁,床是重要的陪嫁,床被抬在大街上,招招摇摇,众人争睹。大侫臣严嵩被罢官抄家,居然在他家里抄出来六百多张床,叹为观止。可见明时,床是一项重要的家庭财富。《金瓶梅》中,媒婆向西门庆介绍李瓶儿,就特别说到她有两张上好楠木大床。后来西门庆为潘金莲买床,花了四十两银子,而买两个丫鬟的价格不过十两。我想,西门庆之所以对床如此重视,一是财大气粗,款哥本色,不在乎。二是他的色心作怪,和潘美人开展床上体育运动,怎能马马虎虎,等闲视之?其实,床和席地而卧的优劣很明显,至少可以有效避免各种小爬虫乘虚而入,影响睡眠质量,梦中忽然被小虫咬醒的经历,我想实在足够恐怖,对天生怕小虫的女性而言,重要性尤其不言而喻。由于和地板有了一定的隔离空间,潮湿的地气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即使在相对干燥的北方,潮湿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还是存在的。
我虽然一直睡硬床,并不是我对软床没有兴趣,而是经济条件限制。我们家一直比较穷,随处可见的硬板床便宜,实惠,耐用。而我小时候,软呼呼的席梦思价格不菲,一般乏人问津。我周围的邻居们也都一样。十来岁以前,我对软床的幻想一直来源于飞毯电影。后来不久,我小舅舅搬了新家,率先买了一张巨大的席梦思,我们去参观新居的时候,我在那张床上翻滚,使劲坐来坐去,感受那种弹性的愉悦。我当时就想,什么时候我长大了,一定也要买一张这样软呼呼弹性美妙的大床。
我一直睡在硬板床上,据说,硬板床对身体的好处比较大,软床无法比拟,一直也就这么相信了。我是北方人,北方人多数睡硬床,有人一生都没有睡过软床。前一阵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志华的文章,沈是研究中苏关系史的专家,他的文章中,有个挠有趣味的小故事。他提到五十年代,毛主席去苏联,当时毛主席在国际共运的地位如日中天,苏联方面给予毛特殊礼遇,别的共产国家领导人都住莫斯科外围的各种小别墅里,唯独毛可以住在克里拇林宫,据说他居住的地方曾经是叶卡捷淋娜女沙皇的卧室。但有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苏方为毛准备的床不合格,毛也是一生都睡硬床的人,整个莫斯科居然找不到一张硬床。最后中方不得不把中南海丰泽园毛卧室里的硬床拆了,火车托运到克里姆林宫。这种令国人扬眉吐气的故事毛以后任何领导人都没有发生过。以后还能不能发生不知道。这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问题,俄罗斯人大概是永远不睡硬床的。他们的国民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呢,看来不是。我没有出过国,但在咨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不需要出国,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几乎欧洲国家人民普遍都偏爱软床,他们的身体也没有因此有什么不适。可见,床的软硬只能是一种生活习惯,和健康没有必然联系。习惯总和长期的生活环境有关,我的直觉看法是,生活在干燥温暖地区的人,好象更偏爱硬板床,而生活在潮湿寒冷地区的人们,当然软和舒适的刚丝床弹簧床就是首选了。
我们汉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从我们绵延不绝的历史和灿烂地文化中,就可以显而易见看的出。汉文化中的因势利导顺应潮流,尤其令人赞叹。这充分说明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不作茧自缚,不僵化。愿意更新学习更先进的东西。宋朝以前,汉族人没有睡床的习惯,我们的祖先一直随遇而安,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因此,席这个汉字出现的概率非常高,因为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主席,次席,出席,列席。这些词都和我们的祖先举行各种公众活动有关。床这个词在宋以前,其代表的含义并不是我们现在每天都要使用的床。而是一种坐具,但这种坐具没有依靠,还根本不是我们现在的椅子。床可大可小,大者广可数丈,同时坐十个八个人没问题,小者数尺,一人坐卧绰绰有余。李太白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个床就是典型的坐具。那个时期的床,我们从顾垲之吴道子的传世画作里可以看到,比如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级长卷,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唐代的太宗步辇图。韩熙载坐的床非常大,上面罗列了各种器物,周围美女恭恭敬敬站立伺候,韩生活奢华,可见一斑,令人羡慕嫉妒。唐太宗坐的床则小的多,可惜年代过久,画中床周围的华丽雕饰已经很难看清楚细节。那张小床由好几个仕女抬着,太宗盘腿其上,志得意满,悠哉游哉,看看这个美人,瞧瞧那个佳丽。人少的地方,估计难免要动手动脚。
宋明时期,现在意义上的床传入中国,几乎立刻就被我们的祖先接受,并发扬光大之。明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具有无可争辩的独特地位。明家具在国际市场上大受追捧,价格节节攀升。其中床又是明家具中的翘楚。床在明朝甚至是财富的象征,有记录说那个时候女孩子出嫁,床是重要的陪嫁,床被抬在大街上,招招摇摇,众人争睹。大侫臣严嵩被罢官抄家,居然在他家里抄出来六百多张床,叹为观止。可见明时,床是一项重要的家庭财富。《金瓶梅》中,媒婆向西门庆介绍李瓶儿,就特别说到她有两张上好楠木大床。后来西门庆为潘金莲买床,花了四十两银子,而买两个丫鬟的价格不过十两。我想,西门庆之所以对床如此重视,一是财大气粗,款哥本色,不在乎。二是他的色心作怪,和潘美人开展床上体育运动,怎能马马虎虎,等闲视之?其实,床和席地而卧的优劣很明显,至少可以有效避免各种小爬虫乘虚而入,影响睡眠质量,梦中忽然被小虫咬醒的经历,我想实在足够恐怖,对天生怕小虫的女性而言,重要性尤其不言而喻。由于和地板有了一定的隔离空间,潮湿的地气对人体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即使在相对干燥的北方,潮湿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还是存在的。
我虽然一直睡硬床,并不是我对软床没有兴趣,而是经济条件限制。我们家一直比较穷,随处可见的硬板床便宜,实惠,耐用。而我小时候,软呼呼的席梦思价格不菲,一般乏人问津。我周围的邻居们也都一样。十来岁以前,我对软床的幻想一直来源于飞毯电影。后来不久,我小舅舅搬了新家,率先买了一张巨大的席梦思,我们去参观新居的时候,我在那张床上翻滚,使劲坐来坐去,感受那种弹性的愉悦。我当时就想,什么时候我长大了,一定也要买一张这样软呼呼弹性美妙的大床。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