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忆念中的大水缸(仅作交流)

2021-12-27叙事散文杜永生
大水缸,这个名词一听起来对于那个年代,那个岁月过来之人总也不会陌生或淡忘,它的亲切之感,它的质朴之意,是难于风化的,是让我们始终忆念着的。那个时候,农村的生存环境尤为清苦。家家几乎都是一溜水的低矮的土坯草房,而且厨房里又都有一口大水缸。水缸……
  大水缸,这个名词一听起来对于那个年代,那个岁月过来之人总也不会陌生或淡忘,它的亲切之感,它的质朴之意,是难于风化的,是让我们始终忆念着的。

  那个时候,农村的生存环境尤为清苦。家家几乎都是一溜水的低矮的土坯草房,而且厨房里又都有一口大水缸。水缸的大小不一,但基本上是要占据房间里(有的还要铺设一张床位)小半的面积,还都是能盛上四、五担水的那种。水缸上面排列着一层树木板子,板子上又乱糟糟铺盖着薄膜或篾席,是为了防止灰尘掉落,还可以放置些脸盆和淘米、洗菜篮子等。一个大水瓢在硕大的缸里倾向于低角度的位置。由于生活条件匮乏,没有水井,吃水就是到离村庄不远的田野水塘里去挑。那个时候,几口水塘的水质很好,自然、匀和、清莹、纯净。各家都备有一副大水桶或铁桶,一担水的重量都在七、八十斤,大人们挑起来很轻松,而有时候我们稚嫩的肩膀也要承受着这种重量。特别是到了农忙时节,那还只是个髫(tiao)龄的年纪啊,为了能将半桶水挑回家,要将担绳绕到扁担根上,一路歪歪扭扭,晃晃荡荡、泼泼洒洒的。我们也乐得这样的劳作,吃苦的毅力与锤炼在这种环境下不是逼迫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主要是大人们太忙碌了。能施展所力,尽己所能,为大人减轻劳作的辛苦也成了我们的自觉行动。

  家里大水缸的水始终要保持在大半缸以上。有时候挑回来的水有些浑浊,那就在缸里丢撒一些明矾,很快整缸的水澄清了变得清清亮亮。我们总忍不住要舀上一水瓢,咕噜咕噜,畅快淋漓的喝下。那个滋味是甘冽、绵甜、爽朗的,不次于现在市场上畅销的矿泉水、蒸馏水、纯净水等。   到了夏天或农忙季节,这缸里的水简直就是天然的饮品,收割小麦或打场时,总会带上一量桶子,里面再放置一点糖精,这水就变得清凉,鲜甜,极能解渴。也不讲究顾忌什么,谁都可以过来舀上一大瓢仰起脖子一饮而尽,粗糙的大手将嘴一抹,那个感觉真的有种如饮醍醐,琼浆玉液的感觉。我们放学回家,先不先的也是要奔到大水缸边,来上一瓢,直喝的水在肚子里发出清脆的悠扬的咕咚咕咚声响。

  大水缸也是要经常清洗的。要将沉淀的积聚的杂质或水垢清理干净的滑溜溜、亮闪闪。一口大水缸要使用很久,就是浸水开裂了也舍不得更换。虽然在当时也值不了多少钱,可农家人生性养成的节俭作风不会丢,始终在延续着。他们会及时地找来水泥将裂张的口子“焊”补上,还要用粗大号的铁丝紧紧的再箍上几圈,这样就又能使用几年了。一口水缸就像衣服被缝缝补补过,缸沿上那黑黢黢的斑痕以及紧身的锈渍,濡染着朴实的印痕,记录着清贫的生活。

  到了冬天,几乎是滴水成冰了,塘面上也结起了厚厚的冰层,挑水就显得艰难了。记得有一次是在清晨(当时有11岁了),父亲早早的出门了,母亲在烧着早饭,我起床后见缸里的水不多了,就很自觉地拿起扁担钩上水桶,悠当悠当地前往水塘。好不容易用扁担头子捣开冰层,弄上两大半桶水,吭哧吭哧挑着,快到家时有个小土坡,由于先前挑水的洒了不少,自己又没注意,咣当摔了一大交,那一身破棉衣立即被水浸湿。赶紧爬起来,正好被路过的生产队长看见,“小乖也乖(方言),赶快回家换衣服吧!”我没有立即回家更换,也顾不得浑身冻得直打哆嗦,又跑到水塘里重新挑了一担,等到这担水挑到半路了母亲迎着我,又急又心疼。是队长到家里告诉了母亲。到家后,赶紧亲自为我来脱已经成硬邦邦的衣裤。虽然我努力坚强地不让自己颤抖不止,可母亲却忍不住了,眼泪扑簌簌泫然而落,带着周身的冰冷我迅即钻入了还有些余温的被窝里,母亲又抱来床被子铺盖上,并用她那温暖的身体紧紧地搂着我为我驱着寒,同时又使劲的掖了掖被角,看着偎依在她身旁还在剧烈颤动的我,她哽咽着:“乖,看你冻的,很冷吧。你怎么这样傻,还要去挑第二次干吗啊?”母亲带着温热的泪珠滴落在我的脸颊上,我试着想表达什么,可还是咬着牙,不让充盈在眼眶的泪水涟洏。母亲的体温很快使我周身充满了温度,恢复了正常。因为要上学,我不敢耽搁,裹上几件旧棉衣赶往学校。

  后来,村里打了一眼水井后,我们就很少到水塘里挑水吃了。但家里的大水缸始终要用着,直到自家打了水井,这口大水缸才会另做它用,要么用来腌制咸菜,要么成了米缸,要么放在屋檐下,等到下雨接存着无根的水……

  大水缸的记忆以及围绕它所堆叠的过往是清晰的也是铭心的。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在日益改善着,却,许多时候都会念想着过去的生活情景,也许是从那个艰苦的岁月度过,也许是那个岁月浸润的太深,也许是岁月中最为真实的历程,注定要在人生中留存着鲜活不朽的记忆。(写于4月24日,仅作交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