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低调马齿苋

2020-09-17抒情散文宁静以致远
昨天刚进门,儿子嘻嘻哈哈一脸坏笑对我说:四楼的奶奶送过来一把野草给你。案板上摆放着一把连泥带水的马齿苋,儿子说成野草也确有道理。四楼的大妈在小院种了几样蔬菜,平时精心伺弄,一来活动筋骨,绿意养目,又有一些精神寄托。老人家的热情可鉴,我连忙清

  昨天刚进门,儿子嘻嘻哈哈一脸坏笑对我说:四楼的奶奶送过来一把野草给你。
  案板上摆放着一把连泥带水的马齿苋,儿子说成野草也确有道理。四楼的大妈在小院种了几样蔬菜,平时精心伺弄,一来活动筋骨,绿意养目,又有一些精神寄托。老人家的热情可鉴,我连忙清洗一番,做成鸡蛋大小的菜团儿,蒸熟后,再调兑一小碗蒜汁陈醋,让老公蘸着吃。他一边吃一边连连夸赞:味道确实不一样,一个字:美!
  马齿苋应该是我家乡最常见的野草了。
  我查过资料,马齿苋是学名。它还有很多别名:长寿草、五行草、马笕、马齿菜、五色苋、地马菜等,说明它在我国生长的历史性和广泛性。
  在我的老家,马齿苋叫做“晒不死”,字面意思理解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耐得住干旱,不惧怕太阳晒烤,应该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为生命歌唱、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形象了。我想它应该是像狗尾巴草一样在高山的岩石缝里,在乡间的小路边,在滴水不浸的沙漠,在黄土高原的沟坎上,作为一种搏击生命的象征迎风傲立,如红梅,如青松,为人类千载颂扬。
  马齿苋多半生于水荒地或者菜园中,逐水而居,它不显眼,不招摇,多与蔬菜混长在园中,巧借主人施肥浇灌之利,繁衍子民,生生不息。环境宽松则匍匐而长,一片一片遮盖地表;环境狭窄,则立地而居,一棵一棵亭亭玉立。在菜园中随处可以看到玛马齿苋的身影,水渠边,堤堰上,田园中,如果主人默许,目之所及,马齿苋的规模还是相当可观。特别惊奇的是它能够屈居于西红柿、茄子等的枝叶下,与之和谐相处,不争不抢,营养充分则呈深紫色,营养不良则略显微黄,不嫉妒主人的垂青,不计较主人的无视,只要一缕阳光的照耀,就枝叶舒展,随和恬淡。
  但马齿苋也不完全摇尾乞怜,我在乡下看到过种田人将大堆的马齿苋等杂草连根拔起,倾倒在田间地头。第二天,其他的杂草都已经搞死,而马齿苋却能依赖彼此的根或者茎,手挽手肩并肩存活在杂草堆里。即使太阳高悬,也是不卑不亢,淡然而生。
  我常常纳闷,这种被老乡们叫做“晒不死”的野草,生命里既然有如此顽强坚韧的基因,有如此耐寒耐晒的品质,它不像吊篮等植物,修剪成一幅俏丽的模样,妆成一株或清丽或妩媚的名贵家花,高傲于盆景之中,供人们观赏。它愿意与普普通通的白菜、豆荚纠缠在一起,喝田里的粪水,忍受被虫子噬咬的痛,年年岁岁,花开花谢。
  马齿苋的叶子成对而生,倒卵状楔形,特别像我们易拉罐的那个扣环。轻轻触摸其叶子,绵软舒适,叶子无毛,无齿边,手感极佳,与蔬菜混生在一起,极具亲和力。和它一起成长的荆棘刺藜,浑身长满小刺,提防外侵,总是随意划伤主人的手,刺痛主人的腿,而后被一把镰刀拦腰砍断。马齿笕温和的性情,柔软的叶子,总能让主人心生怜惜,网开一面。
  马齿苋的花很小,在夏季出开出黄黄的一小朵,不凑近细看,基本看不到,它掩映在姹紫嫣红的百花中,只为蕴育种子,不争宠,不耀眼。所以爱美的女人从不屑将它折下插在头发里,蜜蜂也会绕开它,去更远更高更美的花朵里去采蜜。马齿苋才得以如此蓬勃,开花结果,傲立世间数千年吧!
  马齿苋的种子隐藏在圆锥形的盖里,每年秋季茎部就能看到无数小小的呈黑色的小果篮,里面当然是它的籽了。这可是传宗接代的宝物。马齿苋的果实丑陋,既小又丑,藏在一个暗淡的小盒子里,牢不可破。等到充分成熟,盖裂而出,与泥土相融,来年春天便破土而发。马齿苋的家族观念较强,一株一棵脚踏实地,子子孙孙绕膝而坐,享受亲情的温暖。不像蒲公英飘然而飞,遍洒种子,子孙万代随处漂泊。有句歌不是唱的好吗?“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应该是歌颂蒲公英这样的旅居野草的吧!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大幅提高。马齿苋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了挖掘。网上说马齿苋解读除湿,利肠消暑。我记得小时候打猪草,猪食后便大幅排泄。在农村一头猪就是全家的希望,母亲为此还请了兽医,打针灌药,才救回一头猪的命。那时农村没有这个知识,总以为马齿苋是毒草,牲畜总是忌食它。其实是它的药用性在起作用,乡下不是有句话说药草“少则治病,多则亡故”嘛!
  马齿苋的药用古已有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开宝本草》:“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用现代的话其实就是它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这种随意而生的毫不起眼的野草,居然还有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神奇药效。
  历史上曾经有个传说,被李时珍记录于《本草纲目》,据李绛《兵部手集》载,当年武元衡相国在西川时,患胫疮掀痒不堪忍受,百医无效,百方不挂。及到京,有厅吏上马齿克方,用之便愈。民间也有传说,上古之时,十日并出,田禾皆枯。
  二郎神肩挑两山,直赶太阳,太阳无处躲藏,情急之中,见马齿克长得油绿滴翠,郁郁葱葱,便藏在它的叶下。以后,太阳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便始终不晒马齿觅,天旱无雨,其他植物蔫乎乎的,唯独马齿觅绿油如初,开花吐蕊,结籽繁殖。
  马齿苋在我国历史悠久,除了药用价值,它的营养价值也得到了认可。它做起来方便,或断生凉拌,或与其他混炒,还有人调成馅做成包子饺子,吃法不一,乡土气息浓郁,风味都是别具一格。
  古人也有吃食马齿苋的记载。诗人杜甫在《园官送菜》这样写:“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守者意实数,略有其名存。苦芭刺如针,马齿叶亦繁。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国。”诗人赞美园中蔬菜的青翠欲滴,不忘把枝繁叶茂的马齿苋当做美味送给别人。
  隐于荒原人未识。
  马齿苋是大自然中最不起眼的野草,其实它有较深的资历,有超强的生存能力,它具有很多植物都没有的神奇特效,几千年的风雨磨砺中,把自己修炼成谦恭的姿态,亲和的枝叶,谦卑的花朵,平凡的果实,与植物和谐相处,不争养分和阳光。马齿苋有如此多的功效奉献人类,却屈居一隅,不喜在高堂明镜钱露脸炫耀,无怨无悔,默默隐居于荒草之间。只有人们在餐桌上仔细咀嚼玩味它的美,才流露出淡淡的酸楚。
  大自然中在沧海桑田的历练中,蕴含了更多的哲理。动植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方面是它们适应环境,顺势而生的哲学,另一方面也是它们的一种生存本能所致。
  马齿苋的生存哲学,给我们一些启示。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与百草争奇斗艳,不去显眼的地方招摇过市,不因为自己的才能居功自傲。在很多名贵的植物销声匿迹的历史进程中,在众多的野草泛滥和转型的演变中,朴素低调,枝叶流彩,代代相传。
  李康在《运命论》如是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保持低调,性不烈,情不燥,败不悲,胜不喜,无则不争,有则不浮。姿态低到尘埃,灵魂飞翔到高空,这种姿态是马齿苋的姿态。所以种田的人总是毫不客气拔掉狗尾巴草,砍断浑身是刺的藜棘,对马齿苋手下留情。
  高调是表演,是做给其他同类看的,没有观众就会垂头丧气,有了观众就会趾高气扬。招摇的枝条总会被狂风刮去,漂浮的葫芦总会被按下,醒目的花朵总会被掐去。
  恬淡低调的马齿苋,是世间大智若愚的至美境界,是灵魂宁静的至高境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