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忘记呢
2021-12-27经典散文
[db:简介]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关于爱情的这句话,却在我读完《随想录》时,在脑中出现了。
如果当我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时,就囫囵读了,她会给我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呢?那是在初中语文老师的宿舍内看到的,还是80年代的初版本,薄薄的几小册。因为老师的赞赏,于是翻了翻,但那种平平淡淡的语言着实提不起一个懵懂少年的兴趣。如果勉强读了,能够记得的,最多也就是老人家对故友亲朋的深情厚谊,对一场浩劫的谴责而已。而隐藏在这些表面信息之下、超越个体的反省与深思,怎能看得到呢?
十来年前,在书店里看到初版的合集,蓝绿色的软封,朴素淡雅,与很多照片上巴金老人的气质倒蛮相符。当时看到她,心里想到的倒是初中时代几个一起搞文学社的兄弟,还有很受我们敬重的多才多艺的语文老师。买下她,更多的是为了那份少年情怀。然而读了一点,却放下了。我以为我已经领悟到了老人对历史和民族和人性的深刻检讨,也体会到了作者作为个体的真诚忏悔。但,那毕竟都已经成为过去。作为一个涉世未深、自大狂妄的青年,基本认定这是本不是那么文学的过时的书,更多的书值得我马上去读去学。至于她,以后空下来再读吧。然而她也在我的冷漠之中,在一次搬家中,随着一箱子的小伙伴和几叠文稿,一起丢失了。
前两年,在网上看到《随想录》出版三十年的纪念版,再次买了。咖啡色的硬装,厚实精致的很。因为总有其他的书更值得我去关注,害她又在书架上空摆了两年。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不管怎样,毕竟这是一本自我少年时代就牵挂的书,还是把她读完吧。
没想到这平淡如白开水的文字,却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万千感慨。我甚至一度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读她,不过到后来,却又庆幸起来,庆幸在我拥有了一点人生阅历,经历了一些浮沉跌宕,认识到人必需得保有哪怕一点点对生活和人生的真诚的时候,读了她。如果早在二十年前或者十年前,读了这本书,能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收获吗?不可能。
这是一部心灵史,是一颗在人世间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风霜血雨的真诚人心,对这个世界的总结和汇报。巴金在书中念念不停的不仅只是私人化的感受,更是作为一个标本对全体感受的呈现,是全体在个体上的典型投射,并且正是通过这种不可替代的个体感受,属于全体的本质才表现得更加真切和深刻。
从这本书面世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但是书中处处流露出的焦虑、担忧、悲愤、忏悔,还是那么真切,甚至那么令人惊骇。这让曾经认为这是一本过时的书的我,为自己的浅薄无知而无地自容。这是因为那个时代而写的书,但却是为了未来写的。这本书中所写的那些看似荒诞而实际上已经产生的人与事,不是写给某一种人看的,是写给所有人看的,让所有人警惕“非人”,也让所有人警惕自己内心的“非人”。不要期望人会变得完美,不可能的,只能期望规则、舆论、法制别再姑息甚至引导那种荒诞的再次产生。
经常看到各类针对大中学生的推荐阅读书单,没仔细看,不知道书单中有没有这本书,也不知道现在的语文教材从这本书中选取了几篇。如果不能在他们年轻的心目中打下这本书或这本书中所叙述的那个疯狂年代的烙印,也只能再次印证作者在书中所表达出的焦虑和担忧和悲伤。
初中的时候买过一本《家》,自己读完了借给同学看。小镇上书本来就不多,这个同学还没看完,那个同学就过来跟我预约借阅了。我很乐意与人分享,都点头,不需还到我手,直接就从甲同学转到乙同学的手内。从我手中出去的时候,书还是新的,等到学期快结束,她终于回到我手里时,已经变得像一卷海带了。
这样美好的记忆怎能忘记呢,巴金怎能忘记呢,《随想录》怎能忘记呢。
如果当我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时,就囫囵读了,她会给我留下一个什么印象呢?那是在初中语文老师的宿舍内看到的,还是80年代的初版本,薄薄的几小册。因为老师的赞赏,于是翻了翻,但那种平平淡淡的语言着实提不起一个懵懂少年的兴趣。如果勉强读了,能够记得的,最多也就是老人家对故友亲朋的深情厚谊,对一场浩劫的谴责而已。而隐藏在这些表面信息之下、超越个体的反省与深思,怎能看得到呢?
十来年前,在书店里看到初版的合集,蓝绿色的软封,朴素淡雅,与很多照片上巴金老人的气质倒蛮相符。当时看到她,心里想到的倒是初中时代几个一起搞文学社的兄弟,还有很受我们敬重的多才多艺的语文老师。买下她,更多的是为了那份少年情怀。然而读了一点,却放下了。我以为我已经领悟到了老人对历史和民族和人性的深刻检讨,也体会到了作者作为个体的真诚忏悔。但,那毕竟都已经成为过去。作为一个涉世未深、自大狂妄的青年,基本认定这是本不是那么文学的过时的书,更多的书值得我马上去读去学。至于她,以后空下来再读吧。然而她也在我的冷漠之中,在一次搬家中,随着一箱子的小伙伴和几叠文稿,一起丢失了。
前两年,在网上看到《随想录》出版三十年的纪念版,再次买了。咖啡色的硬装,厚实精致的很。因为总有其他的书更值得我去关注,害她又在书架上空摆了两年。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不管怎样,毕竟这是一本自我少年时代就牵挂的书,还是把她读完吧。
没想到这平淡如白开水的文字,却让我读得津津有味,万千感慨。我甚至一度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一点读她,不过到后来,却又庆幸起来,庆幸在我拥有了一点人生阅历,经历了一些浮沉跌宕,认识到人必需得保有哪怕一点点对生活和人生的真诚的时候,读了她。如果早在二十年前或者十年前,读了这本书,能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收获吗?不可能。
这是一部心灵史,是一颗在人世间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风霜血雨的真诚人心,对这个世界的总结和汇报。巴金在书中念念不停的不仅只是私人化的感受,更是作为一个标本对全体感受的呈现,是全体在个体上的典型投射,并且正是通过这种不可替代的个体感受,属于全体的本质才表现得更加真切和深刻。
从这本书面世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但是书中处处流露出的焦虑、担忧、悲愤、忏悔,还是那么真切,甚至那么令人惊骇。这让曾经认为这是一本过时的书的我,为自己的浅薄无知而无地自容。这是因为那个时代而写的书,但却是为了未来写的。这本书中所写的那些看似荒诞而实际上已经产生的人与事,不是写给某一种人看的,是写给所有人看的,让所有人警惕“非人”,也让所有人警惕自己内心的“非人”。不要期望人会变得完美,不可能的,只能期望规则、舆论、法制别再姑息甚至引导那种荒诞的再次产生。
经常看到各类针对大中学生的推荐阅读书单,没仔细看,不知道书单中有没有这本书,也不知道现在的语文教材从这本书中选取了几篇。如果不能在他们年轻的心目中打下这本书或这本书中所叙述的那个疯狂年代的烙印,也只能再次印证作者在书中所表达出的焦虑和担忧和悲伤。
初中的时候买过一本《家》,自己读完了借给同学看。小镇上书本来就不多,这个同学还没看完,那个同学就过来跟我预约借阅了。我很乐意与人分享,都点头,不需还到我手,直接就从甲同学转到乙同学的手内。从我手中出去的时候,书还是新的,等到学期快结束,她终于回到我手里时,已经变得像一卷海带了。
这样美好的记忆怎能忘记呢,巴金怎能忘记呢,《随想录》怎能忘记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