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奶奶的谚语

2021-12-27经典散文
[db:简介]
                                                               奶奶的谚语
                                               阳夏村夫
    奶奶离开我快10年了,我还时常想起她。想起她,我就想起她经常唠叨的谚语。
    奶奶清朝末年(1906年)生于河南太康农村。三岁丧父,九岁失慈。到我家后,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年年如是,长年不辍。她用纺花、织布积攒的钱置40亩地。40亩地上年年长出沉甸甸的麦穗红扑扑的高粱。赶集的路过地头都会赞叹:“啧啧,多好的庄稼!”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逐渐懂事。那时,父亲长年在外地工作,我和奶奶一家8口便生活在太康农村,家境拮据。奶奶面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让我们兄弟姐妹5个吃饱饭,就成了她整天的揪心的事儿。那时节,粮食紧张,红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太康农村秋季遍地都是红薯。家家户户见天喝的是红薯汤,吃的是红薯馍,就连我家用的醋,也是奶奶用高粱壳、红瓦盆自制的红薯醋。一家人没有一个不觉得“烧心”。我不爱吃,奶奶就说:“窝窝头,蘸秦椒,越吃越上膘。”还说,“嫌饭吃没饭吃,嫌衣穿没衣穿,嫌媳妇打光汉(光棍儿)。”逗得我哈哈大笑,饭也吃得香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生产队按户头将白萝卜、红萝卜分了36份儿(当时全队共36户人家),然后抓阄儿。分萝卜的当晚,奶奶会拣了大个儿的,洗净,切丝儿,先炒了让我们就着红薯馍吃,并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有病不用开处方。”那时候,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奶奶莫可奈何的解嘲,还是养生的秘诀。
祖母虽然没有文化,说话却从不拖泥带水,生动形象,颇有文采。我早年在乡间劳作,又在乡村小学任教,一手人,双兼顾,忙活得很。那年秋天收成很好,院子里堆满了一堆一堆才从棵子上掰下来的玉米穗儿,又搭夜剥去玉米的苞皮,再像编辫子一样编起来,搭到树枝上,挂在屋墙上,晒干,到冬天农闲时候再脱粒。一连几个夜晚,累得我们浑身散了架,我觉得厌倦。祖母说道:“眼怕手不怕。看着一大堌堆,慢慢就剥了啦。”“眼怕手不怕”,是说某一件事亲眼看着很难,但要做起来总会做完,意思和走路“不怕慢,就怕站”大同小异。像这样不经意间随口说出的谚语多了去了——她比喻不多说话的人,就说“没嘴的葫芦”;形容一个人不会花言巧语,就说“嘴里噙块冰冰也化不出水来”;教育人不要离群儿,就说“孤木不成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嘱咐我不要做输理的事情,就说 “人输理,狗夹尾(yǐ)”;告诫我要虚心不要骄傲,就说“水深不响,水响不深”;日子艰苦时,她又告诫我“瓜不苦不甜”。她的“吃落生(方言,花生)剥皮儿,听话听音儿”,“吃饭先尝尝,做事先想想”使我成熟;她的“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教我正直廉洁;她的“纸里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没有不透风的墙”催我警醒。遇到挫折,只要想起祖母的“不吃黄连不知苦,事不经过不知难”,我便豁然开朗。祖母的谚语包含了对儿孙无尽的爱,越品越觉得意味深长。
    奶奶的谚语包含了她对儿孙无尽的爱。通过这些谚语,奶奶把她的希望寄托给了我们,把她的忧虑与祝福赋予了我们,把她没有走完的路传承给了我们。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曾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每当我迷茫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奶奶的音容笑貌,耳畔总会萦绕着奶奶那富有哲理的谚语,于是便增添了向前的力量和勇气。
    奶奶虽然远去了,但她当年曾经唠叨过的那些谚语却永远扎根在我的记忆里,白天是照耀我前进的太阳,夜晚是亮在我心中的北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