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住在乡下的父亲

2021-12-28抒情散文青衫子
父亲来信了,在那个秋天的下午。阳光越过西边的山林披洒下来,拉开一道长长的影子。行人、车辆在光影间穿行,海鸥在天海间飞翔。进出港口的轮船发出长短不一的汽笛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对岸的小岛成了轮船的参照物,兀自不动,现出模糊的灰影。偶尔有俗称……
  父亲来信了,在那个秋天的下午。
  阳光越过西边的山林披洒下来,拉开一道长长的影子。行人、车辆在光影间穿行,海鸥在天海间飞翔。进出港口的轮船发出长短不一的汽笛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对岸的小岛成了轮船的参照物,兀自不动,现出模糊的灰影。偶尔有俗称“飞鱼”的快船经过,将海浪推及岸边礁石,一波接着一波,发出哗哗的声音。海风不大,腥腥的,咸咸的,没有一点内陆家乡的风味。
  我坐在海边的石凳上,认真地读信,仔细端详照片上的每一个人。
  是父亲的亲笔。用的是那种普通的白皮信封,比标准信封明显要短一些,让人感觉有点土。信只有一张,是那种普通的白底红格信纸,略有些旧。信纸沿中线对折,折痕很齐。字很密,是用圆珠笔写的。虽然字形并不好看,但是从字迹上能看出来,父亲写得很认真。透过远处的小岛,我似乎看到千里之外,乡下的小院子里,父亲伏在桌子上,对自己的儿子殷殷而语:奶奶身体很好,母亲身体也好,家里一切都好。勿念……
  两周前,父亲坐在我身下的石凳上,面对大海,吸着卷烟,坐了很长时间。我来到他身旁,他丝毫没有发觉。手里夹着半截卷烟,若有所思。是那种带过滤嘴的,红盒的,好像是“哈德门”牌子的。在乡下家里的时候,他总是吸那种自制的喇叭形卷烟。现在出门了,父亲用盒装烟为自己壮门面。天阴沉不定,灰云笼罩着海面,笼罩着父亲灰色的背影。在我看来,海景一点也不好看,味道一点也不好闻。我不知道父亲对此有何感念。只看到父亲的背影,一个人在海边一坐就是大半天,吸着平时不舍得吸的烟。
  父亲走后,我给家里写信,劝父亲要少吸烟,对肺不好。虽然我知道,劝也无用,可是有些话总是要说的。远隔千里,我与父亲开始了书信往来。与父亲的写信不同,我用的是学校专门印制的信封,上面有地址、邮编,显得很大气,这让我产生一种优越感。我在信封上写上村子的地址、父亲的名字,名字后面注上“大人亲启”。一封封带着海腥味的信送到乡下,交到父亲手上。我在信上说自己一切都好,没有说自己想家,感觉那样说有点没出息。其实我想家想得厉害。
  父亲是懂我的。收到我的第一封信后,立即张罗照了几张合影像,以最快的速度给我寄过来,以缓解我的思乡之苦。看到照片的一刹那,泪水奔涌而出,模糊了视线,心被牵扯得生疼。我无法用语言描述照片上的每一个人,甚至无法描述照片的背景,往日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在那一刻,我终于知道,对于住在乡下的亲人,自己内心里永远无法割舍。
  可是就在两周前,我躺在乡下的凉席上,看着月光,对奶奶和街坊的闲聊充耳不闻,心早飞离了家乡,飞向海边,扑向梦中的美好。我是那样急切地想要离开家乡,离开家人,离开乡下的鄙陋,想要完成一次美好的涅磐。
  对于乡下的鄙陋,我有着深切的感触。它像一层坚硬的壳,越积越厚,越积越沉,压迫着我,刺激着我,驱使着我,日复一日,向着与其相反的方向逃离。用乡下人的话说,是离开“坷垃地”。用母亲的话说,是离开这个“破家”。过程是艰难的,多变的。其间,父亲像一头黄牛,没有给我多少激励的话语,却每每在关键时候以眼神和实际行动给我强大的助推力量。最后如父亲所愿,我成了一个城里人。而父亲,依旧住在乡下,和其他乡下人一样,靠“啃坷垃”维持生计,一“啃”就是六十多年。
  父亲是村里公认的能人、热心人、明白人,虽然他当过拖拉机手,当过厨师,在村窑厂管理过生产,搞过蜂窝煤加工,外出打过工,但是他的主业仍然是种地“啃坷垃”,和其他农民一样,无可选择地被烙上深刻的乡土印记,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下里巴人。可是作为住在乡下的“我”的父亲,在兼具了其他下里巴人的共性特征和相似经历之外,必然有其个性特征和独特经历,作为这种个性特征和独特经历的一个小小片断,我以这样的描述开头:父亲来信了,在那个秋天的下午……
  是的,二十多年前,在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在千里之外的海边小城,收到了父亲今生给我的第一封信,闻嗅到了属于乡下的秋天的风味,体会到了亲情的重要位置。在父亲坐过的海边石凳上,在曾经属于父亲的临时位置上,我读信思乡,情不自抑。那个场景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与父亲灰色的背影紧紧相连。可是我至今仍无法体会父亲坐在海边石凳上的感觉。我不是他,没有他的独特经历。
  描述一个人的独特经历是困难的,即使描述者是这个人的儿子。于是,在这个秋天的下午,当已身为人父的我试图以《住在乡下的父亲》为题来描述父亲的经历时,我遭遇了这种困难。一些相关的画面和信息凌乱地朝我涌来,超过了我的思维辨析和文字驾驭能力。可是我隐隐觉得,在这种困难后面隐藏着一种力量,一种模糊的质感。它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场景,父亲坐在海边的石凳上,吸烟看海,沉思不语。透过父亲的背影,透过阴云笼罩的海面,透过兀自不动的小岛,还有飞翔的海鸥、行驶的轮船,我隐隐体会到了类似的一种力场。在那种强大里面,父亲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以一个简单朴素的背影在海边,在我的心里,塑起一座真实、有力的雕塑。如果以肌肤形容和骨架来类比,我感觉父亲更倾向于后者。
  骨架是一种支撑,是一种底线,是一种较为基本的元素。这样来类比自己的父亲并非出于美化。这源于一种感觉,源于对父亲的模糊认定。这种感觉和认定有唯物的成分,也有唯心的成分。按照自己的理解,我欲想创造《住在乡下的父亲》,并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解除困境的过程中,我试着一点一点接近父亲,接近成就了并成就着父亲的乡下,从肌肤到骨架,进而到灵魂。我想这差不多是一项庞大工程,足以写成一本书。可是以我现今对父亲的了解,对乡下的了解,这种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令我心怵。虽然以前在别的文字中,自己也从一些侧面描述过父亲和乡下,可是我知道那些描述是浅显的、鄙陋的,远远没有抵达父亲和乡下的内核。如此说来,我现在所进行的描述,注定是一场无法抵达内核的无成耕作。
  好在父亲住在乡下,不知道此刻我正在做的事与他有关,与他的经历有关,并且试图接近他的内里。更为庆幸的是,父亲不知道我所遇到的困难,并且也不知道这种困难缘于我对他的不了解、不习惯接近。
  是的,我不习惯于接近父亲,从小到大一直是这样。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遗传了父亲所谓的“心硬”,不习惯于表达对父亲的爱意。父亲幼时丧母,被送人,不知道父亲的所谓“心硬”是否与此有关。
  其实我知道,父亲的所谓心硬只是外在,他的内心很软很热。在奶奶得了脑血栓起不了炕的两年多时间里,父亲白天干活,夜里照顾奶奶,没人能够代替他。他没有一点怨言,默默扛着,直到奶奶离世。父亲的热心更多的是对外人,那样的例子我是举不完的。再者说,热心并非父亲一个人有,有许多的乡下人都很热心,对于这样的共性特征,不是我此时描述的重点。而要描述父亲作为一个外来人来到现在的村里,抛弃原来的本姓,只身一人,忍辱负重,在本族中撑起一个家庭的脸面,林林总总,枝枝蔓蔓,需要交待的背景和事件很多,这对我的辨析和叙述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可是我感觉现在的条件还不具备,所以还是暂且放下,待时机成熟时再说。
  现在我说其中的一件事。有一年,因为琐事,我们家受了族人欺侮,被人打骂上门。父亲当时不在家,我们还小,母亲一人难以敌众,奶奶气得晕倒。后来父亲被叫回来,因为他没有去找族人理论,被奶奶和母亲骂作“软蛋”。那是自爷爷去世之后,我第一次见到父亲哭。哭得很压抑、很委曲。后来我考上学之后,父亲在酒后提起当年那件事,解释自己为什么没去找对方理论,而是扑下身子狠心过日子,把孩子供出去。后来,欺侮我们家的族人家庭日渐衰败,在其家中有难央求父亲帮忙时,父亲顶着奶奶和母亲的埋怨,以族人头领的身份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
  父亲住在乡下,和其他传统乡下人一样,把脸面看得很重,是一个爱脸的人。我感觉这样概括父亲的一个方面是得体的,即使父亲知道也会欣然接受。可是这样的概括与描述在我看来,依然游离于父亲的表面,即使向着内里接近了一步,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再者说了,父亲还在,一切都在变化着,发展着。乡下在变化着,住在乡下的父亲也在变化着,发展着。描述这些变化于我是困难的。
  前段时间,同学J从外地赶来,执意要去乡下看看我的父亲,看看乡下的变化。J说父亲明显老了,但是精神头很足。那天晚上,父亲和J谈起我,谈起我小时候的事,谈了很多,显得很兴奋。这让我既感动又惭愧。如果现在让我和J谈论住在乡下的父亲,我一时真是不知该从何说起,也许我会提起当年父亲写给我的第一封信。
  后来那封信找不到了,连同那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少了两个,嫂子和奶奶先后离世。照片外的生活还在继续。父亲像一只年老的狮王,继续守护着属于他的这片领地。
   [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3-8-16 18:2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