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平江路
2021-12-28叙事散文与秋相伴
前些日子和朋友说起苏州平江路,她说在平江路上发呆、凝望都是很美的事。莫名心生向往,很想去走走,感受老街的古色古香。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从木渎坐公交车到察院场下,经过热闹繁华的观前街,无心驻足两旁琳琅的商品店面和喧哗的叫卖声,一路来到车水马龙的……
前些日子和朋友说起苏州平江路,她说在平江路上发呆、凝望都是很美的事。莫名心生向往,很想去走走,感受老街的古色古香。
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从木渎坐公交车到察院场下,经过热闹繁华的观前街,无心驻足两旁琳琅的商品店面和喧哗的叫卖声,一路来到车水马龙的临顿路。友人告诉我平江路在临顿路东面,穿过一条巷子就到了。临顿路上拥挤的车辆和刺耳的喇叭声让我有点不知所向,站在路边拦住一位老阿姨问路,阿姨手指着旁边一条巷子说穿过这条悬桥巷就是平江路了。
踏进悬桥巷的一霎那,感觉周围变得安静起来。此时已近中午,偶尔能听到炒菜入油锅的嗤嗤声,还有不知谁家的红烧肉香味从巷子深处飘出。忍不住深吸一口,整个人沉浸于这人间烟火中,刚才的喧嚣早已远在了千里之外。仅几步之隔,竟恍若隔世。
悬桥巷古名县桥巷,是平江路上一条知名的巷子,现在悬桥巷29号存有的平江名人馆,是清代状元洪钧故居。当年高官洪钧和秦淮河名妓赛金花的爱情故事在这条巷子成了一段永远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来到巷子尽头,眼前陡然开阔起来,小桥、流水、人家构筑的平江路河街相邻,水陆并行,平江人临水筑屋,枕河而眠,笃定安祥。平江河南北延伸横亘其中,河水说不上碧清,但很干净,水面倒映着斑驳的白墙,盖顶的素瓦,几条小船摇撸而过,河面旋起涟漪,秋日暖阳柔和的光透过树影拆射过来,一闪一闪的,让流动的波纹平添几份韵致,整个画面亦变得灵动起来。平江路邻河而依,河面上一座座小石桥从平江路这头架通到西边的临顿路,东边靠着白墙青瓦的老屋,一条条小巷往东延伸,站在巷口望过去曲径通幽,古朴安静。
不管你如何烦躁,只要双脚踏上平江路,伴着脚步在青石板路面上踏响的足音,心情都会变得安静淡定。或同伴间轻声低语,或与擦肩而过的行人点头微笑,一切都是那样的轻柔安定,唯怕惊扰了这份静谧之美。
平江路南边入口处的碑亭里置有“平江图”石碑,是我国最古老的城市石刻地图,刻制于南宋绍定二年,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对照平江图,可以看到平江历史街区内现有的街巷、河道、桥梁和平江图上记载的状况基本上是一致的。可见这一区域近800年来一直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行走其中,身心也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坐在河边的石条栏上遐思,轻吟起白居易的诗:“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半酣凭栏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抬头间,目光与老墙上那些脱掉叶的爬山虎相遇,藤蔓交替,从白墙绕到屋顶,点缀着古色古香的老屋。回头远眺,河面上一叶小舟正飘然而至,摇船的是年过花甲的老人,穿着蓝布印花衫,边摇撸边和乘船人做起了导游。船上几名外国友人举着相机,随着咔嚓声把水巷小桥的神韵定格收藏。
平江路桥多,巷也多,随便哪条巷都会衍生一段历史典故。钮家巷的船屋;中张家巷上的苏州评弹博物馆和昆曲博物馆;因戴望舒那首缠绵绯测的《雨巷》而充满诗意的丁香巷……恍忽间,从小巷里走出一位婀娜女子,还没看清她是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女子还是牡丹亭里出来游园的杜丽娘,就已经隐在巷子深处了。
喜欢平江路,不仅因为她是苏州保留最古老的街道,有最古老的城市石刻“平江图”,而是喜欢她的那份沉稳和笃定。这里没有繁华的商业店铺,始终保留了苏州平民化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悠然自得。平江路上的小吃很传统,也很特别,糍饭团、糖粥等摊位摆在巷子口,不需要吆喝,自会吸引很多食客。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推着一辆手推车,上面放着几个小木桶,木桶里装有糯米饭、肉松、白糖等配料。只见老人在桶里舀一碗糯米饭放在一张保鲜纸上,又加上些肉松、香蒜、白糖等配料,用一块竹简一卷一压,一块喷香的糍饭团就出炉了,咬一口,甜糯滑润,齿间留香。
“笃、笃、笃,卖糖粥”,眼前的一个糖粥摊让我想起了这首童谣。摊位边上围着一帮十六七岁的学生,等着老板娘从大木桶里盛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糯米粥,拌上白糖,散点桂花,端着碗坐在河边喝粥,还未入口,那甜香已飘到风里,渗入到空气中了。
时值深秋,要是在寒冷的冬天,刮着北风,围着厚厚的围巾,站在平江路边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桂花糖粥,温暖和甜香迎着冷风扑面而来,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浪漫呢?我想因了这份飘香的浪漫,过些日子我还会再来的。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