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乡村物语之一】父亲的三轮车

2021-12-28叙事散文太和五中张奇
父亲的电瓶三轮车坏了,说是大哥用它碾豆子时烧了电机,镇上的维修部没有修好。父亲只好拿出买车的发票查看买车日期,恰巧还有一天没到保修期。于是,父亲慌忙打电话要我请假帮他修车,由于县城离家较远,父亲要求我用摩托车系一根绳子帮助他拉到县城去,我据……

父亲的电瓶三轮车坏了,说是大哥用它碾豆子时烧了电机,镇上的维修部没有修好。父亲只好拿出买车的发票查看买车日期,恰巧还有一天没到保修期。于是,父亲慌忙打电话要我请假帮他修车,由于县城离家较远,父亲要求我用摩托车系一根绳子帮助他拉到县城去,我据理力争,说那样太危险,可是父亲就发起脾气来,埋怨我不肯帮忙。其实,不是我不想帮父亲把三轮送到城里,只是这样做不但很危险,而且很费时,况且父亲已经是接近七十岁的老人了,无奈之下的我,执拗不过他老人家,只有同意前往。

父亲一生与三轮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常用一辆脚踏式三轮车到集市上卖小磨香油。记不清是哪一年父亲从爷爷手里接过磨香油的手艺,并且用它来维持家用。80年代,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依然很贫困,能有个谋生手艺活实在不易。

儿时的记忆里,父母亲经常是天不亮就起来推油磨,然后就用两个大塑料桶把油挑到附近的集市上出售,虽然生意甚是清淡,但父亲的执着精神令我佩服。结果,常年忙碌的父亲,身体锻炼的很硬朗。后来,每到农忙季节,父亲更是自诩自己是个做农活的好把式,说干起农活来能顶我们弟兄三个。

苦涩的童年,回味无穷,虽然家里很清贫,但是父亲总是爱我们的。记忆里父亲每次从集市上回来,总时不时地买回来几个热烧饼,或者其他好吃的零食。或许是贪吃的缘故,我对父亲的爱往往胜于母亲,如今依然令我记忆犹新。常年忙碌的父亲,往往忙了地里的农活就磨香油,即使父亲无论多么辛苦地操劳,家境依然捉襟见肘,大概是由于我们弟兄多的缘故吧!

八十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大哥也辍学加入了打工的大军,哥哥用自己半年的工钱,瞒着父亲为老人家买了一辆脚蹬三轮,但是父亲并不领情,说大哥乱花钱。父亲的埋怨总是有理由的,因为家里还要为大哥盖房子,娶媳妇。气的父亲狠狠地批评了大哥一顿,而大哥也为此负气出走,直到过春节才回来。

大哥对父亲的爱,我们全家都是理解的。但是父亲的脾气,母亲和我们弟兄几个还是非常怵的,那种专制的封建思想,在家是说一不二的,所以在我儿时阶段,最害怕父亲发脾气。特别是当因家庭琐事父亲对母亲大打出手时,母亲只有坐在院子里嚎啕大哭,边哭边数落父亲的不是,引来左邻右舍都来劝架,而父亲只是默默无闻地倚在门框上抽他的旱烟。

童年的我,最害怕的是父母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每当我坐在静静的教室里学习时,总担心父亲对母亲的家庭暴力,母亲那羸弱的身躯怎能够经得起父亲的拳头呢?但是,母亲无论在家里做家务,或是在地里做农活,总爱唠叨父亲的不是,他们的个性都很要强,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家庭战争。后来,大哥读到初三毕业就辍学了,每当谈及邻居家大学毕业的儿子是多么的荣耀时,大哥总是拿父母经常生气的理由来搪塞自己的不努力,还有后悔当初的不求上进。

父亲是标准式的中国农民,常年的劳作都压不垮他那强壮的肩膀,再大的困难都不会让他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因为父亲更是一个乐天派,最爱给自己宽心。大哥是看着父亲每天挑着香油挑子上街实在太辛苦了,怕累坏了身子骨,更担心老年时落下什么病痛,才瞒着父亲买的三轮车,儿子对他的爱,父亲还是理解的。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到了九十年代末,已经接近六十岁高龄的父亲依然种着那几亩薄田,思想守旧的老人家,不爱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等新式农具去收庄稼,说那样既浪费金钱,更丢了柴火,只要自己能干动,就依然用手去一颗颗地收割小麦和大豆等农作物。但是随着身体的日渐苍老,不像以前那么干着轻松,佝偻的身躯每捡起一颗豆子都会累的气喘吁吁。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日子也有所好转,父亲强烈要求大哥再为他买一个电瓶三轮车来拉庄稼。在县城做小吃生意的大哥很快选购了一辆新的电瓶三轮车,现在却使用不到一年就坏了。父亲气得要我帮带到附近的集市也没有修好,最后,只好让我一起陪他把车送到县城的专卖店里去更换零件,恰巧那个专卖店在前一天夜里因电源老化发生火灾,老板损失惨重,但他们依然视顾客为上帝,答应一周内修好,一周后是我帮父亲把他心爱的宝贝从几十公里外是县城骑回来,送回老家,这才为父亲了结了心事。

现在想想,内心很纠结,真不该让年届七十的老人家冒这个险。当年迈的父亲为了生计而依然不辞劳苦的时候,我又为他老人家做了什么呢?

其实,当我们的父母日渐苍老,倍感年老孤寂时,做孩子的如果能在周末带着孩子,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吃一碗妈妈的手擀面,倾听父母的心里话,哪怕时一句句的唠叨……父母也应该笑的合不拢嘴。何况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和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感恩教育呢?毕竟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只有面带笑容地安慰他们注意衣食住行和身体健康,才能使他们不孤单,不寂寞,让老年人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这,就是给予。

忽然间,我想起了犹太人的一句谚语: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2011 12 23
[ 本帖最后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1-12-29 15:00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