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秋菊开如故
2021-12-28抒情散文汤如浩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秋菊开如故汤如浩一对粉蝶斜着身子,上下翻飞,相互侵袭对方,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但这不影响它们从远方飞过来,掠过矮矮的木栅栏,缓缓地停留在菊花的花蕊中间,一……
秋菊开如故汤如浩一对粉蝶斜着身子,上下翻飞,相互侵袭对方,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但这不影响它们从远方飞过来,掠过矮矮的木栅栏,缓缓地停留在菊花的花蕊中间,一……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35 编辑 <br /><br />
秋菊开如故
汤如浩
一对粉蝶斜着身子,上下翻飞,相互侵袭对方,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但这不影响它们从远方飞过来,掠过矮矮的木栅栏,缓缓地停留在菊花的花蕊中间,一动不动。通过书籍我知道,它们的这种行为是在求偶,连求偶的方式如此富于诗意,多少令人有些难以置信,翩翩的身姿加上曼妙的飞行,我想,可能植物的世界里,一定一直存在着这种很理想化的境界。
现在是河西的初秋,九月打头,天气已经有了些许的寒意。早上十点钟,空气里还有些冷,我穿着外衣,抱着膀子,眯着眼睛站在阳光下许久,身体曾经在阴冷的房间里有过的一丝寒冷,才逐渐一点一点地消散了。
阳光下,菊花盛开如故。李商隐写诗说:“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就是这样,饱满的花蕊雍容华贵,花蕾饱满,给人鼓胀的感觉,不禁想到盛唐的仕女,身体丰硕,连两腮也不例外,通体透露的是一种无以复加的丰满,菊花如是,朵朵迎着太阳,似满足的笑意。但花朵们的颜色深浅不一,使黄色有了不同的层次,深黄的接近于黑色的边缘,但肯定是有界限的,又明显不是黑色;而浅黄的,则倾向于向白色靠拢,几乎融为一体的样子,不过却独立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间部分的黄色最正统,可以称之为金黄,阳光下活泼有加,很灿烂和炫目,看样子,中庸之道在植物的世界里也很风行。各种黄色的花朵,凑成一个花畦,拥挤、喧闹、夸张,有了一些热热闹闹的氛围,这种菊花有着蕨类植物的羽状叶片,复片的叶子和翠绿的颜色叠加在一起,这个花畦,和别处就显得不一样了。
其他的地方,也有一些畦状的小花池,种些鸡冠花、灯盏花、大丽花等等的花卉,一个短暂的夏天之后,现在显得苍老了许多,有些花朵凋谢,蜷曲的叶子已经有些枯萎了,垂着头勾着腰,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虽然没有经历风霜,但寒冷的晨风晚风对它们的影响还是很大,毕竟是娇嫩的东西,自然界的变迁,给它们的考验也不小,看现在这样的情形,过不了多久,这些花就要被刈除了去,露出泥土的本色,残枝败叶的衰落景象,从此之后,将会销声匿迹好长的一段时间,一直等到再一个夏天的来临。
似乎,只有树,还可以和菊花一样来保持盛夏的样子——花团锦簇,绿叶婆娑。白杨树,青海云杉,马尾松,它们是现在以绿的形式存在的为数不多的植物了。小麦、大麦、油菜,都以仓廪的形式颗粒归仓了;白菜、芫荽、青菜,则以蔬菜的形式被贮藏起来了;花卉,则以衰败的形式,预告另一个季节的来临。光阴似箭,不经意间,一季的繁华匆忙收场谢幕,寥落的掌声,依稀响起来,卸去艳丽的盛装,好多东西都会回归到原初的样子,比如土地,大地裸露的麦茬根根向上树立,遮天蔽日的清脆碧绿,都转化成为果实和枯叶的样子。丰收这样子的语词,已经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反复出现,而且获得了老师的交口称赞。
现在,我站在校园里,满目都是孩子们稚嫩的身影,他们玩耍、打闹、撕撕扯扯,踢毽子、打羽毛球、跳跳绳,早忘记了他们前几天报到时候的拥挤和不耐烦,蝴蝶一样翩跹,无忧无虑,快乐异常,兴奋得就像过春节一般。明媚的阳光,纯洁的孩子,艳丽的菊花,都是温暖的东西,置身于如此的境地,希望、健康、坚强这样的念想,这些积极向上的词汇,也会与我的思维不期而遇,与我生命中最蓬勃的部分生生地打个照面,轻轻触及,瞬间激荡起一些灼人的光芒,照亮的,是思想深处曾经一度无法言说的隐秘,那些纤细如发丝的幽光,似乎可以找寻到一些最细微的缝隙,钻入幽暗的地方,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歌曲《惜别的海岸》里唱着说:“不平静的海浪声,像我不平静的心情。”我想,有不平静不轻松的心情应该是肯定的,纷纷繁繁的世界里,整天唱着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儿歌的,只有孩子和疯子,因为他们把唱歌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其他人,可能性不大,也不甘,除非日暮黄昏。忙忙碌碌开校的这些日子,情绪坏坏的,总是很不稳定,这样子的不稳定早在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就有了,心里惴惴,烦躁得很,像揣了个活蹦乱跳的兔子,每时每刻扑腾个不停,摁也摁不住,就是这个样子。电话里有几位好友吆喝着去整几盅酒说或者到祁连山里旅游一趟子,我推辞了,我知道带着这样的情绪,对大家都不好,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呆在屋子里,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可能就小一些,就这样。不光是我,还有好多的人,他们和我一样,心神不宁。按说是休闲的暑假,看看书、走访亲友、访名山探大川,多好啊,多高雅;或者呆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也是明智之举;最次,躺在床上,把积累的困倦都给打发了,也是很不错的。可谁也做不到。
空气里弥漫着凝重。这样的凝重由来已久,与每位老师的趋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年前,小小的偏僻之地兴起了一种叫做“支教下乡”的新鲜事,“下乡”是一种很易于被别人看懂的字眼,我想我无需多言了。而关于“支”,以我的理解,有“支援”的含义在里边,新中国曾经“支援”过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就是有“施与”色彩,要帮助别人的,而且无私。所以,如果从高尚的角度出发,我应该是属于赞成一类人的,可几年来的事实证明,我的一厢情愿纯属书生意气,他们真实的意图何如,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要说的是,无论“支援”什么,在偏远的地方,往往会有别样的理解和行为,比如,出现随心所欲,出现亲疏偏向,出现明显不过带有个人色彩的褒贬,就像《三国演义》是作者对待曹刘不同的感情取向一类的衍生物那样,“支教”也会,甚至金钱和权利的交换,明铺暗盖。而生杀夺予的所谓权力,又偏偏掌握在一两个人的手中,其催生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故而,高枕无忧者有之,其余的,人人自危。
开校推迟了若干天。若干天里面有什么,只能揣度。若干天之后,一纸公文,尘埃落定!离开的人离开了,带着沮丧和无奈;来的人也来了,带着欣喜和满足,去的可能从此挤破头皮也很难回到这个小小的县城,来的可能从此扎稳脚跟干出一番宏伟的事业拓展一个崭新的天地,谁知道。反正去去来来,此消彼长,相互交换位置,沉重和轻快的步履里,写满的是人世间的变换莫定,宋朝的杨万里在《竹枝词》里写道:“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就是这样,他可能不会想到,近千年前他无意间的灵光突现,竟在偏远的地方有了如此真实合理的注脚,不知道他是欣喜若狂呢还是低头沉吟呢。
几树琼枝书胜败,一点落红记兴衰。开校了,在连续不断的奔跑中,全然忘记了一切。快乐抑或伤感,淡定还是抑郁,所有的所有,在飒飒的秋风中,愈飘愈远,如一缕轻飘飘的烟雾,没有一点儿份量,就像宇宙间的人,渺小如尘埃,丝毫引不起造物的注意,忽略之不计,嗯,就是这样。现在,我徘徊在小小的花畦旁边,一对粉蝶,掠过我的头顶,会不会把它当作珠穆朗玛,登顶后疯狂地亮出它们的国旗,然后再摆出一个很酷的造型,就像走台的模特一样?菊花灿烂,开得如此艳丽,有别样的隐喻色彩吗?易安居士词云:“满地黄花堆积。”好像不对,不太切题;唐朝草莽英雄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又有些痞子气;菊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君子自有君子的风度,还是范曾大说得好:“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看花吧,看花吧,别的什么都别想就行!
秋菊开如故
汤如浩
一对粉蝶斜着身子,上下翻飞,相互侵袭对方,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但这不影响它们从远方飞过来,掠过矮矮的木栅栏,缓缓地停留在菊花的花蕊中间,一动不动。通过书籍我知道,它们的这种行为是在求偶,连求偶的方式如此富于诗意,多少令人有些难以置信,翩翩的身姿加上曼妙的飞行,我想,可能植物的世界里,一定一直存在着这种很理想化的境界。
现在是河西的初秋,九月打头,天气已经有了些许的寒意。早上十点钟,空气里还有些冷,我穿着外衣,抱着膀子,眯着眼睛站在阳光下许久,身体曾经在阴冷的房间里有过的一丝寒冷,才逐渐一点一点地消散了。
阳光下,菊花盛开如故。李商隐写诗说:“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就是这样,饱满的花蕊雍容华贵,花蕾饱满,给人鼓胀的感觉,不禁想到盛唐的仕女,身体丰硕,连两腮也不例外,通体透露的是一种无以复加的丰满,菊花如是,朵朵迎着太阳,似满足的笑意。但花朵们的颜色深浅不一,使黄色有了不同的层次,深黄的接近于黑色的边缘,但肯定是有界限的,又明显不是黑色;而浅黄的,则倾向于向白色靠拢,几乎融为一体的样子,不过却独立着,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间部分的黄色最正统,可以称之为金黄,阳光下活泼有加,很灿烂和炫目,看样子,中庸之道在植物的世界里也很风行。各种黄色的花朵,凑成一个花畦,拥挤、喧闹、夸张,有了一些热热闹闹的氛围,这种菊花有着蕨类植物的羽状叶片,复片的叶子和翠绿的颜色叠加在一起,这个花畦,和别处就显得不一样了。
其他的地方,也有一些畦状的小花池,种些鸡冠花、灯盏花、大丽花等等的花卉,一个短暂的夏天之后,现在显得苍老了许多,有些花朵凋谢,蜷曲的叶子已经有些枯萎了,垂着头勾着腰,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虽然没有经历风霜,但寒冷的晨风晚风对它们的影响还是很大,毕竟是娇嫩的东西,自然界的变迁,给它们的考验也不小,看现在这样的情形,过不了多久,这些花就要被刈除了去,露出泥土的本色,残枝败叶的衰落景象,从此之后,将会销声匿迹好长的一段时间,一直等到再一个夏天的来临。
似乎,只有树,还可以和菊花一样来保持盛夏的样子——花团锦簇,绿叶婆娑。白杨树,青海云杉,马尾松,它们是现在以绿的形式存在的为数不多的植物了。小麦、大麦、油菜,都以仓廪的形式颗粒归仓了;白菜、芫荽、青菜,则以蔬菜的形式被贮藏起来了;花卉,则以衰败的形式,预告另一个季节的来临。光阴似箭,不经意间,一季的繁华匆忙收场谢幕,寥落的掌声,依稀响起来,卸去艳丽的盛装,好多东西都会回归到原初的样子,比如土地,大地裸露的麦茬根根向上树立,遮天蔽日的清脆碧绿,都转化成为果实和枯叶的样子。丰收这样子的语词,已经在小学生的习作中反复出现,而且获得了老师的交口称赞。
现在,我站在校园里,满目都是孩子们稚嫩的身影,他们玩耍、打闹、撕撕扯扯,踢毽子、打羽毛球、跳跳绳,早忘记了他们前几天报到时候的拥挤和不耐烦,蝴蝶一样翩跹,无忧无虑,快乐异常,兴奋得就像过春节一般。明媚的阳光,纯洁的孩子,艳丽的菊花,都是温暖的东西,置身于如此的境地,希望、健康、坚强这样的念想,这些积极向上的词汇,也会与我的思维不期而遇,与我生命中最蓬勃的部分生生地打个照面,轻轻触及,瞬间激荡起一些灼人的光芒,照亮的,是思想深处曾经一度无法言说的隐秘,那些纤细如发丝的幽光,似乎可以找寻到一些最细微的缝隙,钻入幽暗的地方,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歌曲《惜别的海岸》里唱着说:“不平静的海浪声,像我不平静的心情。”我想,有不平静不轻松的心情应该是肯定的,纷纷繁繁的世界里,整天唱着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儿歌的,只有孩子和疯子,因为他们把唱歌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其他人,可能性不大,也不甘,除非日暮黄昏。忙忙碌碌开校的这些日子,情绪坏坏的,总是很不稳定,这样子的不稳定早在暑假即将结束的时候就有了,心里惴惴,烦躁得很,像揣了个活蹦乱跳的兔子,每时每刻扑腾个不停,摁也摁不住,就是这个样子。电话里有几位好友吆喝着去整几盅酒说或者到祁连山里旅游一趟子,我推辞了,我知道带着这样的情绪,对大家都不好,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呆在屋子里,对外部环境的污染可能就小一些,就这样。不光是我,还有好多的人,他们和我一样,心神不宁。按说是休闲的暑假,看看书、走访亲友、访名山探大川,多好啊,多高雅;或者呆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也是明智之举;最次,躺在床上,把积累的困倦都给打发了,也是很不错的。可谁也做不到。
空气里弥漫着凝重。这样的凝重由来已久,与每位老师的趋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年前,小小的偏僻之地兴起了一种叫做“支教下乡”的新鲜事,“下乡”是一种很易于被别人看懂的字眼,我想我无需多言了。而关于“支”,以我的理解,有“支援”的含义在里边,新中国曾经“支援”过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就是有“施与”色彩,要帮助别人的,而且无私。所以,如果从高尚的角度出发,我应该是属于赞成一类人的,可几年来的事实证明,我的一厢情愿纯属书生意气,他们真实的意图何如,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要说的是,无论“支援”什么,在偏远的地方,往往会有别样的理解和行为,比如,出现随心所欲,出现亲疏偏向,出现明显不过带有个人色彩的褒贬,就像《三国演义》是作者对待曹刘不同的感情取向一类的衍生物那样,“支教”也会,甚至金钱和权利的交换,明铺暗盖。而生杀夺予的所谓权力,又偏偏掌握在一两个人的手中,其催生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故而,高枕无忧者有之,其余的,人人自危。
开校推迟了若干天。若干天里面有什么,只能揣度。若干天之后,一纸公文,尘埃落定!离开的人离开了,带着沮丧和无奈;来的人也来了,带着欣喜和满足,去的可能从此挤破头皮也很难回到这个小小的县城,来的可能从此扎稳脚跟干出一番宏伟的事业拓展一个崭新的天地,谁知道。反正去去来来,此消彼长,相互交换位置,沉重和轻快的步履里,写满的是人世间的变换莫定,宋朝的杨万里在《竹枝词》里写道:“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就是这样,他可能不会想到,近千年前他无意间的灵光突现,竟在偏远的地方有了如此真实合理的注脚,不知道他是欣喜若狂呢还是低头沉吟呢。
几树琼枝书胜败,一点落红记兴衰。开校了,在连续不断的奔跑中,全然忘记了一切。快乐抑或伤感,淡定还是抑郁,所有的所有,在飒飒的秋风中,愈飘愈远,如一缕轻飘飘的烟雾,没有一点儿份量,就像宇宙间的人,渺小如尘埃,丝毫引不起造物的注意,忽略之不计,嗯,就是这样。现在,我徘徊在小小的花畦旁边,一对粉蝶,掠过我的头顶,会不会把它当作珠穆朗玛,登顶后疯狂地亮出它们的国旗,然后再摆出一个很酷的造型,就像走台的模特一样?菊花灿烂,开得如此艳丽,有别样的隐喻色彩吗?易安居士词云:“满地黄花堆积。”好像不对,不太切题;唐朝草莽英雄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又有些痞子气;菊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君子自有君子的风度,还是范曾大说得好:“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看花吧,看花吧,别的什么都别想就行!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