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事
2021-12-28抒情散文红尘飘雪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44 编辑
冬 事今年的冬,说来就来了。11月初,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就大雪飞扬。冷空气忽的袭来,昨天还穿着秋装的人,今天就身着棉袄了。天灰暗暗的,下着牛毛细雨,可……
冬 事今年的冬,说来就来了。11月初,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就大雪飞扬。冷空气忽的袭来,昨天还穿着秋装的人,今天就身着棉袄了。天灰暗暗的,下着牛毛细雨,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44 编辑 <br /><br />冬 事
今年的冬,说来就来了。11月初,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就大雪飞扬。冷空气忽的袭来,昨天还穿着秋装的人,今天就身着棉袄了。
天灰暗暗的,下着牛毛细雨,可综合市场上,却人流如织。特别是肉铺上,几乎案前都围满了人。人们吆喝着要这一块那一块。已经有人在装香肠了。
看着那红漉漉的香肠被机器灌装得均匀滚圆,不由想起小时那些关于冬天的记忆。
小时生活在农村,记忆里的冬天除了落叶的树和田埂上枯萎的野草,便是田坝里带着雾珠的油绿麦苗和青青的油菜,还有田埂上翡翠般绿的萝卜了。
儿时的冬天,总是大雾漫天,到处白茫茫的,在外转一圈,鞋就会被雾气湿了脚,鼻头也会冻得通红。那时不怕冷,即使冻得嗦嗦发抖,也会在外到处溜逛,企图在小沟小堰汪积的水里,撬起一块冰。可是四川西南的天,却很少有结冰的天气,天只是干冷干冷的。
偶遇着结冰的天,便欣喜若狂,找一截麦秸杆,触着冰块使劲地对着吹,不一会儿,冰块便露出一孔豌豆大小的圆洞。这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谷草芯,从冰上那一孔小洞穿起后,将谷草芯打个结,然后往上一提,一块冰就这样牢牢的被拴上。我们提着被拴的冰块,炫耀的到处走一转,嘴里还喊着:“哦,结冰了!结冰了!”还不时的伸出舌头在冰上添几下,仿佛在品尝佳肴。还有调皮的,干脆把冰块提到嘴边,然后“咔嚓”一口咬去,那满足自豪的劲头简直无语言说。
记忆中最有趣的还是和小叔一起守“腊肉、香肠”的事了。
那时虽然物质贫乏,可家家户户在冬天总会想方设法晾晒一点腊肉和香肠。
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爷爷常年在外帮人修房盖屋,家境相对较好点。所以,自打我记事起,每年冬天,我们家总会在后院撑两根竹竿,上面挂满了腊肉和香肠。害怕被鸟儿们啄食,晾晒香肠、腊肉时,看守的任务就落到我和比我大4岁的小叔身上。
看守腊肉时,天总是晴朗的,冬日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我和小叔坐着小凳抱着“烘笼”寸步不离的守护在腊肉、香肠旁。一见鸟儿飞来,我们便拍手把它轰走。有时,看着那块块吊着的腊肉和香肠,我们垂涎三尺。
这时,小叔就会让我一人守着,他唿蹓窜进菜地,不一会儿,就采来几片干净的青菜叶子,然后在晾晒的腊肉上挑选零星下坠的“小肉坨”,用刀割下,再分别包在菜叶里裹成小团,塭在“烘笼”里。一会儿,就见烘笼里青烟直冒,腊肉的香味和着青菜的香气,直往鼻里钻。小叔感觉火候到了,就会叫我赶快从烘笼里抛出,然后用木筷将其夹出来。
小时由于贪吃,也不知道拿个小碟将这这些肉团放一下再吃。记忆中,每次从烘笼里夹出后,就直接放在左手心,烫得直跳,还把那小肉团左手调右手,右手调左手,直到温度适宜,不太烫手了,就剥开包在外面已经烧得焦黄的菜叶,然后一口将那小肉坨放进嘴里,那滋滋美味,至今想起仍咂舌。
还有就是偷煮香肠的糗事了。
那是一个逢场天,家里大人都“赶场”去了。我和小叔两人在家。中午了,望着家中的香肠直冒“口水”。这时,小叔想了个办法。找了一节短小的香肠,用热水洗净后,然后用麻线套上,吊在铁锅盖顶上。这样,煮饭时,就凭锅里的蒸汽就能把肠子蒸熟。
记得那天,当锅里的水烧开,米粒上浮翻滚跳煮时,我家灶屋一片香气。隔壁婶子担心我和小叔做饭把火落出,造成火灾,特的来关照我们。她一走进灶屋,大概就嗅着了香气,她上前揭开锅盖边看边说:“您们在煮什么啊,这么香。”
可她左看右看,除了锅里翻滚的米粒外,什么也没发现。我和小叔就在一旁偷笑。待婶子走了,饭熟后,小叔就把那小节香肠从锅盖顶取出,一掰两半,我们就那样狼吞虎咽的吃了。
如今,又是冬天了,小叔的孩子也已经与我们当年偷煮香肠时的年龄一般大小了,这些糗事,再也不会出现在她们身上了。现在物质充足,她们要吃时,大可光明正大,不必学我们当年偷偷摸摸了。但是那些关于冬天的记忆,却永远温暖在我心底,犹如陈年佳酿,弥久愈香。
今年的冬,说来就来了。11月初,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就大雪飞扬。冷空气忽的袭来,昨天还穿着秋装的人,今天就身着棉袄了。
天灰暗暗的,下着牛毛细雨,可综合市场上,却人流如织。特别是肉铺上,几乎案前都围满了人。人们吆喝着要这一块那一块。已经有人在装香肠了。
看着那红漉漉的香肠被机器灌装得均匀滚圆,不由想起小时那些关于冬天的记忆。
小时生活在农村,记忆里的冬天除了落叶的树和田埂上枯萎的野草,便是田坝里带着雾珠的油绿麦苗和青青的油菜,还有田埂上翡翠般绿的萝卜了。
儿时的冬天,总是大雾漫天,到处白茫茫的,在外转一圈,鞋就会被雾气湿了脚,鼻头也会冻得通红。那时不怕冷,即使冻得嗦嗦发抖,也会在外到处溜逛,企图在小沟小堰汪积的水里,撬起一块冰。可是四川西南的天,却很少有结冰的天气,天只是干冷干冷的。
偶遇着结冰的天,便欣喜若狂,找一截麦秸杆,触着冰块使劲地对着吹,不一会儿,冰块便露出一孔豌豆大小的圆洞。这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谷草芯,从冰上那一孔小洞穿起后,将谷草芯打个结,然后往上一提,一块冰就这样牢牢的被拴上。我们提着被拴的冰块,炫耀的到处走一转,嘴里还喊着:“哦,结冰了!结冰了!”还不时的伸出舌头在冰上添几下,仿佛在品尝佳肴。还有调皮的,干脆把冰块提到嘴边,然后“咔嚓”一口咬去,那满足自豪的劲头简直无语言说。
记忆中最有趣的还是和小叔一起守“腊肉、香肠”的事了。
那时虽然物质贫乏,可家家户户在冬天总会想方设法晾晒一点腊肉和香肠。
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爷爷常年在外帮人修房盖屋,家境相对较好点。所以,自打我记事起,每年冬天,我们家总会在后院撑两根竹竿,上面挂满了腊肉和香肠。害怕被鸟儿们啄食,晾晒香肠、腊肉时,看守的任务就落到我和比我大4岁的小叔身上。
看守腊肉时,天总是晴朗的,冬日的阳光暖暖的照在身上。我和小叔坐着小凳抱着“烘笼”寸步不离的守护在腊肉、香肠旁。一见鸟儿飞来,我们便拍手把它轰走。有时,看着那块块吊着的腊肉和香肠,我们垂涎三尺。
这时,小叔就会让我一人守着,他唿蹓窜进菜地,不一会儿,就采来几片干净的青菜叶子,然后在晾晒的腊肉上挑选零星下坠的“小肉坨”,用刀割下,再分别包在菜叶里裹成小团,塭在“烘笼”里。一会儿,就见烘笼里青烟直冒,腊肉的香味和着青菜的香气,直往鼻里钻。小叔感觉火候到了,就会叫我赶快从烘笼里抛出,然后用木筷将其夹出来。
小时由于贪吃,也不知道拿个小碟将这这些肉团放一下再吃。记忆中,每次从烘笼里夹出后,就直接放在左手心,烫得直跳,还把那小肉团左手调右手,右手调左手,直到温度适宜,不太烫手了,就剥开包在外面已经烧得焦黄的菜叶,然后一口将那小肉坨放进嘴里,那滋滋美味,至今想起仍咂舌。
还有就是偷煮香肠的糗事了。
那是一个逢场天,家里大人都“赶场”去了。我和小叔两人在家。中午了,望着家中的香肠直冒“口水”。这时,小叔想了个办法。找了一节短小的香肠,用热水洗净后,然后用麻线套上,吊在铁锅盖顶上。这样,煮饭时,就凭锅里的蒸汽就能把肠子蒸熟。
记得那天,当锅里的水烧开,米粒上浮翻滚跳煮时,我家灶屋一片香气。隔壁婶子担心我和小叔做饭把火落出,造成火灾,特的来关照我们。她一走进灶屋,大概就嗅着了香气,她上前揭开锅盖边看边说:“您们在煮什么啊,这么香。”
可她左看右看,除了锅里翻滚的米粒外,什么也没发现。我和小叔就在一旁偷笑。待婶子走了,饭熟后,小叔就把那小节香肠从锅盖顶取出,一掰两半,我们就那样狼吞虎咽的吃了。
如今,又是冬天了,小叔的孩子也已经与我们当年偷煮香肠时的年龄一般大小了,这些糗事,再也不会出现在她们身上了。现在物质充足,她们要吃时,大可光明正大,不必学我们当年偷偷摸摸了。但是那些关于冬天的记忆,却永远温暖在我心底,犹如陈年佳酿,弥久愈香。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