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三:记忆中的乡村物事素描

2021-12-28抒情散文于文华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三:记忆中的乡村物事素描文/于文华作家王朔曾在小说《动物凶猛》的开头,以一种极为怅惘的怀旧者的语调说:“我羡慕那些来自于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穷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
   ◆乡土怀旧系列之三十三:记忆中的乡村物事素描
         文/于文华
  作家王朔曾在小说《动物凶猛》的开头,以一种极为怅惘的怀旧者的语调说:“我羡慕那些来自于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其实可能是个贫穷凋敝毫无诗意的僻壤,但只要他们乐意,便可以尽情地遐想自己丢失殆尽的某些东西仍然可靠地寄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遥远的故乡,从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籍”。
  我注定是一个怀旧者,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将我情愫的枝柯、记忆的触角、思想的花蕾伸向曾经生活过的乡村岁月,倾听着灵魂深处储存的来自乡村的声音、观感与气味,观望与回味着乡村里曾经发生的有趣的物事。比如满口生香、鲜嫩无比的苜蓿,比如一袭红妆满面红光的新媳妇、比如酸的掉牙但欲罢不能的青杏儿,还有悠扬动听、美妙异常的柳笛。          苜   蓿
  苜蓿是蓄根植物,一旦生根,就会年年如约而来。

  春天里,野菜吃腻烦了,鲜嫩水灵的苜蓿,会给人的肠胃带来鲜美的味道。几场透彻淋漓的春雨一滋润,那些熟醒的苜蓿芽儿,仿佛被万物更新的春汛所唤醒,蓬蓬勃勃地日渐嫩绿起来,给正闹春荒的心头一些慰藉和甜蜜的念想。

  一般,苜蓿地是农村最贫瘠、最不注重、最偏僻的疙垃地,且只是在春播后胡乱撒些肥料,浇春苗时顺便猫儿盖屎浇点水,只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投放在看好的庄稼上,苜蓿只不过是牛羊或者驴马的饲料,不当人们的饭菜,不作主打的口粮。自然,苜蓿就像是遗弃在边远地区的冷落儿,备受人们的冷言冷语。但,它不自弃,不失落,不做非分之想,不想惹人眼目,只是独自寂寞地生存,顽强地成长。

  那么鲜嫩那么水灵的的苜蓿,朵朵招人喜爱,尤其在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格外惹人眼目。有人仔细掐来,清水洗洗,放铁锅里炸炸,捞出来把水控净,随意放点盐末和醋,吃起来就使人满口生香。要是再炝点清油,拌些葱蒜,放些调料,可真是人间仙味。有个苜蓿炒肉的名菜,大概所取材料就是春天鲜嫩的苜蓿芽,精心加工而成。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在春夏之交,家家户户酸菜吃净,野菜翻胃时节,苜蓿不折不扣填补了菜蔬紧张的空挡,一竹篮一竹篮的乡下苜蓿,哄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吃那些难咽的饭,好像再贫穷的日子,也变得舒心、宽慰起来。

  尔后,苜蓿渐渐长高了,长壮实了,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麦子。不甘寂寞的苜蓿开花了,紫色的小花,点缀在翠绿的枝叶间,装饰过的苜蓿地蝶飞蜂舞的,着实好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苜蓿,兀自出落的楚楚动人,就像乡下碎眉碎眼的小姑娘,毫无觉察地变得格外出众。这时节,苜蓿不再是乡村人口的菜蔬,它变成了牲畜的基本草料。只要你铲的快,它会在铲过的地方,迅速地快捷地长出一茬新苜蓿。一架子车的苜蓿,一个家庭的马、驴、羊和猪都可以美美吃上几天。等换茬时,原先铲过的地方,又不知不觉长成了一人多高。整个忙碌的夏天和收割的秋天,苜蓿给那些渴待喂养的牲口,提供了多少精美鲜嫩的草料,恐怕谁都无法计算,只有孤独的苜蓿地知道。

  冬天,雪花纷纷扬扬降落了,苜蓿完成了使命,悄默声息地安然休眠,和那些同样需要歇息的土地,一块儿相伴而眠。但在它的内心深处,依然在积蓄力量,等待着来年继续发芽、绽叶、开花,送给人们鲜嫩的芽,带给牲畜甜美的草料。
 
        新 媳 妇

  小时候在地埂边铲猪草、挖剌剌、过家家时,喜欢玩一种叫“新媳妇”的小虫。大概那小虫一身红衣红裤,从头到脚都是一副新媳妇的簇新打扮,北方人便很形象地比喻为新媳妇。

  那小虫比小米粒还小,看不清她究竟长什么模样,也不晓得她“家”住哪里,“芳龄”几何。我们经常见她总是匆匆忙忙地行走在阡陌纵横的田野,匆忙跨越于野草丛生的田埂,急切奔波在生命鲜活的地里——她是去做娘家,还是去奔赴一个心爱新郎的乡村宴会,抑或穿戴一新去赶赴心爱的人约会。我们才不管她去干啥,小手轻轻逮住,挖一个深坑,将她“囚禁”起来,看她怎么跑。但见那一袭红衣红裤、红头红脸的“小人儿”,左右出击,急切地跑来跑去,好像浑身的力气都使了出来,还是无法逃脱。她不甘心,依旧不依不挠地跑——多么像那些乡村少女,看上一个可心的人,遇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就想方设法地逃离父母的“魔爪”,尽管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但还是要挣扎、反抗。一眨眼的功夫,不知何时那勇敢无畏的“新媳妇”,终于逃离了牢笼和束缚,不知奔向了何方。

  微小漂亮的“新媳妇”不理会人的无力取闹,或者内心深处不愿与顽劣的我们计较,还是匆匆从我们观望的视野里,走进向往美好生活的乡村腹地——我以为正因为这样的心理,才使中国乡村的新娘,千百年来,穿着打扮一直沿袭一身红色。现在,尽管和国际接轨的城里人,结婚时有些新娘穿起了白色的婚纱,但喜好红色的中国人,在情感深处,依然将红色视为喜庆幸福美满的最佳色彩。中国红已经成为中华人表达喜庆的一种民族情结,或许与新娘子的一身红妆有着某种关联。

  而我不置可否地想到:这是否是乡村小小 “新媳妇”的渲染,使国人从小就把红红火火的基调放入心底,沉浸在灵魂中,在人生最大喜事的娶亲时才释放出来。
      
        青  杏  子

  童年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无论有意无意,总会残留在记忆深处,攀枝长叶,开花结果,散发出沁人的气息,叫人常常情不自禁地翻腾出来,磋磨再三,感慨不已。
  粉红色的杏花儿不知不觉凋谢了。先是长出翠绿翠绿的叶子,再是密密的叶子中间钻出小小的杏子。风吹过,雨吻过,温和的阳光亲热过,农人慈爱的目光抚摸过,青青的杏子悄然从枝叶里探头探脑,好像很欣欣然的样子,又好像很快活的模样。我们一群土头土脸的乡村孩子,自然眼睛很亮,扫一眼就发现了那么多的青杏子——盼望着、想象着,什么时候能够吃到那香甜绵软的杏子呢?那一天,迫不及待的我们,偷偷爬上树,心惊胆战地摘了几个青杏子,轻轻放到嘴里一咬——呀呸!怎么这么苦涩!一点都不好吃。有人说,把青杏子放到耳朵里面,塞上棉花,就可以孵出小鸟来。有人就果真相信了伙伴的话,但棉花还没有塞上一天,疯疯癫癫地跑来跑去,不知道耳朵眼里塞的什么,不知道曾经想孵化的什么东西?那个青杏子早不知跌落到哪里去了?

  尽管嘴里咀嚼着都是苦苦的味道,但好奇心驱赶着我们,想方设法弄几粒青杏子品尝。总觉得既然那么大了,吃起来肯定不错。及至稍稍有些酸味道了,就越发想方设法地偷摘。尽管牙根儿一咬几乎都要倒掉,但越酸越喜欢吃。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越是有些独特的味道,人越想品尝;越是不同凡响的事物,人越想领略一下。而有种叫五月黄的杏子,看起来皮是绿绿的,和别的青杏子没有什么两样,但吃到嘴里的感觉是绵软的,一嘴的甜味。但这树极寡见,杏子结的又少,一般不大好弄。

        柳  笛

  春天里,柳树先摇摆起婀娜的腰肢。一树一树的柳树,靓丽了山川的仰望,翠绿了家园的眼脸,鲜活了天地的眉梢,照亮了农人的心坎——乡村的孩子,快活地、喜悦地在田野,在河坝,在地头,在墙根,跑来跳去。玩疯了乐够了,就想办法寻找新的乐子。

   既然风能够吹拂着树枝鸣响,既然鸟儿能够婉转悠扬地歌唱,我们也完全可以奏响心中的梦想和愿望。折下一根嫩嫩的柳枝儿,看是否如愿以偿。一手紧握绿绿的柳枝,一手使劲搓揉。既不能太用力,可能会折断树枝。又不能太轻柔,不然皮和中间的木棍无法分开。估摸着差不多了,把中间的木棍儿轻轻抽取,再掐去一小端,放到嘴巴上使劲吹——就可以奏响心中的欢乐。

  乡村孩子,谁都是天然的发明家,随便什么东西,只要稍稍加工一番,就可以用来充当方便实用的玩具——不用花费一分钱的成本,没有谁刻意的启发,只是随心所欲的揣摩和形象。我们捏过泥人,把小小的火柴盒加工成为小汽车,自己发明制作扑克牌,模仿电影放映员放电影——简单的破布帐子充当屏幕,妈妈的纳鞋的棉线是电线,嘴里唱着李铁梅的唱腔……几个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忘乎所以,常常忘记了回家吃饭。这种无师自通的本领,这种自得其乐的乐趣,让我们明白了生命、自然的不可分割,应该怎样与家园亲人和谐相处——是生活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愉悦地学会生存,是生活告诉我们要珍惜拥有的一切,要脚踏实地,踏实走好每一步,才能有所收获。
  柳笛声里,麦子一天天长成了一片金黄,妹妹就要出嫁到远方;柳笛声里,谷子一日日变粗壮变好看,即将收割了;柳笛声里,昨天那个一直渴盼长大总觉得长不大的孩子,转眼间已经步入不惑之年。

             (全文3266字)
         [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08-11-3 21:51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