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玉人何处教吹萧

2021-12-28抒情散文一楠
玉人何处教吹萧 诗曰:光照床头生紫烟,凝目古人思偏偏;翻身滚下三尺地,疑是佳人在身边。此篡改歪诗对青莲同志多有不恭,不过却颇能反映我近日之境遇。那一日读古籍至深夜,直至困倦难支,合书而眠。恍然间见一貌美女子坐于窗前,秀发飘飘,双目碧波灵犀……
             玉人何处教吹萧
  诗曰:光照床头生紫烟,凝目古人思偏偏;翻身滚下三尺地,疑是佳人在身边。   此篡改歪诗对青莲同志多有不恭,不过却颇能反映我近日之境遇。那一日读古籍至深夜,直至困倦难支,合书而眠。恍然间见一貌美女子坐于窗前,秀发飘飘,双目碧波灵犀,那纤纤玉手持一竹管而竖吹之,其声悠悠,其调扬扬,似有天籁之音。   我不禁问道,你是谁,为何深夜至此?   那貌美女子答曰,小女子弄玉是也!   我愕然,莫非你就是那吹箫的弄玉?乘龙快婿萧史的娘子?   女子颔首,双目泪流,泣声曰,当年我与萧郎凭窗依栏,箫韵合一,跨凤乘龙,位列仙班。而今萧郎竟动凡心,弃我而下,从此天庭再无凤箫绝唱。小女子日日苦守,形单影只,无奈追寻萧郎而来,然滚滚红尘充溢着浑浊之气,小女子天眼难开。今日明月夜,独坐君窗前,再吹一曲《凤来》,君若知其韵,实乃我再世知音,与其同赴九霄,再续笙箫之缘!   我心怡神旷,旌旗招招,慌忙说道,凡尘无一物眷恋,惟做仙人妙之。随伸手于窗前,不觉身体悬空,扑嗵一下摔倒。惊眼视之,实为南柯一梦。   后于梦中之景反复品咂,不禁俨然失笑。全是近日神经兮兮,本末倒置之祸。然想那萧史如若在凡间,凭他一箫之绝技,定能混个猛男当当,手下粉丝不下万万千,比他做神仙还要风光自在多多。无奈鄙人既做不了猛男,也成不了神仙,只能做这狂妄的空想而已。   不过细思之,所谓的神仙也不过是后人奢求中的幻化而已,试想有谁见过真正的神仙呢?由此想那萧史也不过是华山中一布衣青童,只是爱好韵律,有幸遇一懂韵律的女子,名弄玉,情投意合,随结成伉俪,自此隐居山林,终老一生。   只是此新闻被好事者传之,便有了演义的成分,于是汉朝有人作“萧史传”,说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到了明代,冯梦龙更是添油加醋的再次演义了一翻,于是才有了《东周列国志》中的第四十七回: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   文人就是希望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于浪漫的文笔之中,希望做个超然事外的“神仙”,然而尘世就是尘世,永远都摆脱不了功名利禄和爱恨情仇。当年陶公隐居桃源,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有人说那是诱惑力不多,不值得为其折腰,换个十斗米、二十斗米试试?古人已作古,无需再来这般拷问。就像这“世外桃源”因陶公而得名一样,所有怀才不遇之人无不视之为逍遥遁世之所,想那弄玉萧史跨凤乘龙而去不也是为摆脱世俗冷眼而做的不得已选择吗!   我突然想起唐朝诗人杜牧来,其诗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多才多艺,工诗文,能书画。有人说“有唐一代,诗文兼备者,惟韩、柳、小杜三家”。   其实最早知道杜牧是读《阿房宫赋》,后来读他的《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尤其脍炙人口。不过近日又读他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这首诗是诗人离开江南之后,想念友人而作,其意境优美,风调悠扬。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不衰。而我尤其推崇的最后一句:玉人何处教吹萧?   据说当年隋炀帝曾于月夜同宫女二十四人吹箫于桥上,而“美人”向来都作“玉人”之解,古籍专家富寿荪老先生在《唐人绝句评注》中说晋人裴楷、卫玠都有“玉人”之称,况且杜牧《寄珉笛与宇文舍人》诗亦有“寄与玉人天上去”之句,因而以为此诗中的“玉人”是指韩绰而言。看来这一讲法还是合情合理的。   其实对于“玉人何处教吹萧?”,鄙人自以为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诗人杜牧是把韩绰比喻成了萧史,玉人即为弄玉。想当年秦穆公之女弄玉喜欢吹笙,因在梦中见到了风度翩翩的萧史吹箫,其音律与之笙调同韵,便问其曰,此为何曲?萧史曰,乃华山吟第一弄是也。弄玉非常羡慕,急切问道,可否教我?萧史说,他日若做了夫妻,教你又何难。后来萧史与弄玉成婚后,便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和真的凤凰叫声一样,把天上的凤凰都引下来了。萧史弄玉后来双方成仙而去,并居住在华山中峰,所以现今中峰又名玉女峰。如今中峰上又有玉女祠,玉女洗头盆,玉女梳妆台,玉女室等胜地见证。玉人何处教吹萧?实为萧史教弄玉吹箫之隐意。“何处”既是杜牧怀念友人之故,杜牧由淮南回京,再别扬州,睹物思情,随发教玉人吹箫之人今何在之感慨。   其实这一解释并非个人望文生义。关于“弄玉吹箫”的典故虽说是在明人冯梦龙的笔下发扬光大,但在汉朝时期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民间传说,作为唐朝的杜大风流公子自然会拿来作一番文章。杜牧家世历代仕宦,乃一清贵子弟,但他独爱风情烟花之所,钟情于男女之事。当年扬州是个妓女乐舞荟萃的繁华都会。杜牧在那儿做官时,经常是白天办公,夜晚便出去狎妓饮宴,过他的风流生活。节度使牛僧孺卸任时,曾把自己保留的一个大盒子取出来交给杜牧。杜牧打开一看,才知道都是记录着他在某处宴饮、游览、陪妓的小报告。牛僧孺对其很是宽容大度,直至离别之时才拿出来并委婉规劝了几句,杜牧大为羞惭。后来牛僧孺卸任,杜牧升官,在离开扬州时,曾做了三首诗,其中《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是他在扬州这一段浪漫生活的总结,也是忏悔词。另《赠别二首》都是赠于他所眷恋的歌妓的。其中一首:多情恰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可见在他忏悔之余仍保留着对佳人的爱怜怀念之情。   韩绰是淮南节度使幕下判官,是杜牧的同事,也是他的狎邪游侣。 杜牧别离扬州之时,自然想到了这位一同游乐的好友,那箫笙韵律之中自有他们的寄托。“玉人何处教吹萧?”显然隐喻着他们逍遥求娱之情怀,正象当年秦穆公夜间于太华山闻凤鸣,惘然感叹一样:“神仙之事,果有之也。倘此时有龙凤迎寡人,寡人视弃山河,如弃敝屣耳!”   杜牧当然知道“弄玉吹箫”只不过是个美丽的传说,神仙是做不了的,风情依旧在,但现实更要面对。所以他写的艳情诗,有风流放诞的行为,但只是他文学生活的一面,他的另一面就是他的政治生活。他为人刚直,有经纶天下的大志,敢于论列国家大事。他主张削平藩镇,收复边疆。其“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的气概很像后来岳飞的《满江红》。他在《燕将录》里褒扬谭忠,是因为他能劝说河北诸镇不反抗朝廷。为了实现这些抱负,他主张读书应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他的散文如《罪言》、《原十六卫》、《战论》、《上李太尉论边事启》等,都是针对时事的政论。我们如果先读他的散文,又怎么能想象的到他会做“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呢?   杜牧在《献诗启》一文曾经叙述他自己作诗的态度,说“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既无其才,徒有其奇。篇成在纸,多自焚之。”可见他是反对奇丽诗句的。杜牧在病重之时,收集平生所写千百纸焚烧之,留下不足十分之二三。《樊川文集》是后人收集整理的,其中也不乏有“纤艳”的“淫言媟语”的诗篇。杜牧一方面有报国之负,一方面又有些玩世不恭,这看是矛盾的表现其实正是当时诗人面对现实的一种难能超脱的复杂心情。时至今日,我等穷酸书生更不及杜诗人一二,只能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无奈声中来感悟“玉人何处教吹萧”的超然之音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