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光里最活跃的精灵
2021-12-28抒情散文李有旺
某日,闲来无事,便牵着儿子的小手,父子俩漫无目的地穿行在悠长悠长的街道。电线杆下,儿子忽然驻足,眼睛直盯着电线杆下一黑色的东西,问我,老爸,这是什么东西?我垂目细看,原来是一只燕子的尸体。便告诉儿子,这是燕子。儿子天真地问,燕子是什么?儿子……
某日,闲来无事,便牵着儿子的小手,父子俩漫无目的地穿行在悠长悠长的街道。电线杆下,儿子忽然驻足,眼睛直盯着电线杆下一黑色的东西,问我,老爸,这是什么东西?我垂目细看,原来是一只燕子的尸体。便告诉儿子,这是燕子。儿子天真地问,燕子是什么?儿子确实不知道燕子是何物,这不能怪他。儿子只有三岁,不认知的事物还很多很多。这还应该怪我们做父母的,一些普通的事物会忘了或者想不到告知幼儿认识。正巧湛蓝的天空中还有燕子边“唧唧”叫唤着边倏忽飞过,电线上还有几只正在停歇张望或梳理羽毛的燕子,就指给儿子说,那就是燕子。儿子抬头看到了那些黑色的精灵,便雀跃地用小手指给我,老爸,你看,天上飞着那么多燕子,电线上也停落着好几只。我边往儿子的手指指向看边“是、是”地回答儿子。儿子一连串的疑问又出来了,怎么有那么多燕子呢?怎么它们飞来飞去不累么?我只好告诉儿子,燕子确实很多的。它飞来飞去是因为天气晴朗,太阳暖和,你看,花开了,叶绿了,燕子看到这些美丽景象,它高兴呢。所以它就呼唤着同伴飞啊飞,飞累了的就停歇一下,停歇够了,它们又开始飞了。
睹物生情。尽管是借题开导儿子,我的思绪却随着这些黑色的精灵开始飘飞……
童年,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阶段,也是人生的初春。燕子,是春光里最活跃的精灵……我的思绪飘进了与燕子有关的一些儿歌里。那些儿歌,曾经过耳不忘,如今仍耳熟能详,是那样亲切,那样抒情。在窗明几亮的教室里,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照在桌面上,窗外树正绿、花正红,时而不时还能听到教室外燕子“唧唧”的鸣叫,教音乐的老师先把歌词写在黑板上,我们一干小学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了儿歌《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朗朗上口的儿歌声,飘忽在校园内外。儿时记忆特好,几遍以后,就学会唱这首儿歌了。放学路上,看着在头顶低低飞过的燕子,几个小朋友就来劲地唱着《小燕子》,边快快乐乐地回家去。那儿歌似是唱给燕子听的,感觉小燕子是听到了,你看它飞得更勤了,叫得更欢了;那儿歌又像是唱给自己的,唱着那儿歌,感觉自己的脚步更快了,感觉自己也就像小燕子一样在快乐自由地飞啊飞的,不多时就回到家了。回到家里,就汇报似地唱给大人听,大人就边把目光撒向天空中上下翻飞的燕子,边微笑地听着孩子尽情地唱着儿歌。那是一副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啊。我曾经认为这是一首无可比拟的好儿歌,这首儿歌里总有燕子这黑色的精灵在快乐地翻飞着,它让纯净的孩子觉得世界是那样的美好、生活是那样的幸福和快乐。 我现在想,《小燕子》这首儿歌尽管后来也有一首同样是音乐老师教授的同名儿歌,但后来这首同名儿歌与前一首相比就大为逊色了。后一首同名儿歌歌词是这样的:“小燕子/真灵巧/飞得低/飞得高/尖尖的尾巴像剪刀。小燕子/飞得高/身上带把小剪刀/上天去剪云朵朵/下河去剪水波波/剪根树枝当枕头/剪块泥巴搭窝窝/剪片树叶当被子/宝宝睡得暖和和。”不过,儿时对儿歌是不排斥的,相反还有一种新鲜感,甚或会觉得怎么会有同名的讴歌小燕子的儿歌?也同样是很来劲地学唱,不多时也就又学会唱了。学会唱后,放学后便那首唱完这首跟上地唱,唱的时候也边瞅飞来飞去的燕子边高兴地唱,回到家也这首唱完那首跟上地唱给父母听,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展现给父母,父母难免是高兴的,他们也就赞许地、微笑地听着孩子唱《小燕子》。不用说,在儿歌声中,孩子对小燕子的认识是更深了,对小燕子是更加亲近了。孩子也在燕子上下翻飞的身影里,放飞着希望和憧憬。 后来,小学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叫《燕子飞回来了》,开头的一句是这样说的:“春天到了,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很远的南方飞回来”。我记得这篇课文老师是让我们背诵的,我自己也背得滚瓜烂熟的了。背熟后就不明白,怎么春天一到,小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来呢?我所在的地方,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小燕子的身影。尽管有这个疑问,却没敢问老师,老师也没有对此做过解释。长大后我才知道,我所在的地方位于中缅边界,气候适宜,四季如春,是小燕子最理想的安家之地,因此小燕子无须随着季节的变迁而迁移的。因而,一年四季,均可看到燕子或在空中飞或在电线上歇息的身影。 再后来,又学习了一篇《燕子》的课文,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别出心裁地出了一个谜语,这个谜语至今我还记得:“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虫/是行家/保护庄稼人人夸”。老师问我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一干同学尽管没有听过这个谜语,也许是马上就要学习《燕子》这篇课文的原因,或许是从谜语中窥到了燕子的形象,就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燕子”。老师说,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上《燕子》这篇文章,同学们还记得学唱过的关于燕子的儿歌吗?老师这样一问,我们就又唱起了“小燕子/穿花衣……”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起唱,唱毕,老师开始领着我们读课文,“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时至今日,让我觉得小学时的语文老师确实很具水平,那种诱发式的教学,让我们循序渐进地步入了知识的殿堂,每见到燕子,就会想起这难以忘怀的章节。 我的思绪也飘忽到了儿时和父母一起到地里参加劳作的一些场面,那些场景里,也是有燕子伴随的。春播时节,父亲在前面边唱着牛歌边扶着犁把,一沟沟的红土就像翻过的一页页书页。红土地就是父亲读不厌倦的课本,这本书,在农村,为人父母从小就要领着自己的子女阅读的。我跟在父亲后面,背着一个装满种子的布包,时而不时地从布包里取出种子撒在父亲翻过的书页上。燕子就在我们头顶飞来飞去,它们“唧唧”叫唤着,飞得很低,像是为我们的辛勤劳作而感动,又像是为我们把握节令而拍手喝彩。我们休息的时候,燕子们会飞到牛角上停歇,牛们反感了,就会扭头一甩,燕子们就急忙“唧唧”惊叫着迅速起飞;它们会停歇在犁把上,为我们唱起美丽动情的歌谣,为我们消除劳累…… 燕子这春光里最活跃的精灵,怎么能不为人们所喜爱呢?在农村,人们把它当作吉祥物,猎枪不会对准它,小孩子的弹弓不会射向它,再顽皮的孩子经大人的教育也不会掏燕雏来玩,人们都欢迎燕子到自家的屋檐下做窝,他们认为燕子到自家的屋檐下做窝会让他们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文人墨客也钟爱燕子,他们把燕子入歌入文入画。很多歌曲里有燕子的身影;很多文人这样描绘燕子:“小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白肚皮就像是穿着一件白衬衣”。“燕子飞行的时候,漂亮极了。那狭长的翅膀,那分叉的尾巴,都像由最高明的画家画出来的,没有一个姿势不美”。“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燕子的巢很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里面铺着柔软的羽毛、干草及细软的杂屑等物。燕群有时如掠天长剑,横空刺去;时而又如战斗机群,俯冲而来,在停宿处周围的空中飞翔着,回荡着……”很多画家的春光图里,燕子也在或飞或停…… “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燕子确实最钟情于春天的。不知是被碧草绿树红花吸引,不知是为如甘如霖的春雨召唤,不知是想沐浴和煦的暖阳,燕子总是春光里最活跃的精灵,它活跃在人世间,它活跃在人们心间……
2005.5.8.
童年,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阶段,也是人生的初春。燕子,是春光里最活跃的精灵……我的思绪飘进了与燕子有关的一些儿歌里。那些儿歌,曾经过耳不忘,如今仍耳熟能详,是那样亲切,那样抒情。在窗明几亮的教室里,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照在桌面上,窗外树正绿、花正红,时而不时还能听到教室外燕子“唧唧”的鸣叫,教音乐的老师先把歌词写在黑板上,我们一干小学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了儿歌《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朗朗上口的儿歌声,飘忽在校园内外。儿时记忆特好,几遍以后,就学会唱这首儿歌了。放学路上,看着在头顶低低飞过的燕子,几个小朋友就来劲地唱着《小燕子》,边快快乐乐地回家去。那儿歌似是唱给燕子听的,感觉小燕子是听到了,你看它飞得更勤了,叫得更欢了;那儿歌又像是唱给自己的,唱着那儿歌,感觉自己的脚步更快了,感觉自己也就像小燕子一样在快乐自由地飞啊飞的,不多时就回到家了。回到家里,就汇报似地唱给大人听,大人就边把目光撒向天空中上下翻飞的燕子,边微笑地听着孩子尽情地唱着儿歌。那是一副多么美丽动人的画面啊。我曾经认为这是一首无可比拟的好儿歌,这首儿歌里总有燕子这黑色的精灵在快乐地翻飞着,它让纯净的孩子觉得世界是那样的美好、生活是那样的幸福和快乐。 我现在想,《小燕子》这首儿歌尽管后来也有一首同样是音乐老师教授的同名儿歌,但后来这首同名儿歌与前一首相比就大为逊色了。后一首同名儿歌歌词是这样的:“小燕子/真灵巧/飞得低/飞得高/尖尖的尾巴像剪刀。小燕子/飞得高/身上带把小剪刀/上天去剪云朵朵/下河去剪水波波/剪根树枝当枕头/剪块泥巴搭窝窝/剪片树叶当被子/宝宝睡得暖和和。”不过,儿时对儿歌是不排斥的,相反还有一种新鲜感,甚或会觉得怎么会有同名的讴歌小燕子的儿歌?也同样是很来劲地学唱,不多时也就又学会唱了。学会唱后,放学后便那首唱完这首跟上地唱,唱的时候也边瞅飞来飞去的燕子边高兴地唱,回到家也这首唱完那首跟上地唱给父母听,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展现给父母,父母难免是高兴的,他们也就赞许地、微笑地听着孩子唱《小燕子》。不用说,在儿歌声中,孩子对小燕子的认识是更深了,对小燕子是更加亲近了。孩子也在燕子上下翻飞的身影里,放飞着希望和憧憬。 后来,小学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叫《燕子飞回来了》,开头的一句是这样说的:“春天到了,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很远的南方飞回来”。我记得这篇课文老师是让我们背诵的,我自己也背得滚瓜烂熟的了。背熟后就不明白,怎么春天一到,小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来呢?我所在的地方,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小燕子的身影。尽管有这个疑问,却没敢问老师,老师也没有对此做过解释。长大后我才知道,我所在的地方位于中缅边界,气候适宜,四季如春,是小燕子最理想的安家之地,因此小燕子无须随着季节的变迁而迁移的。因而,一年四季,均可看到燕子或在空中飞或在电线上歇息的身影。 再后来,又学习了一篇《燕子》的课文,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别出心裁地出了一个谜语,这个谜语至今我还记得:“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捉害虫/是行家/保护庄稼人人夸”。老师问我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一干同学尽管没有听过这个谜语,也许是马上就要学习《燕子》这篇课文的原因,或许是从谜语中窥到了燕子的形象,就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燕子”。老师说,对了,今天我们就要上《燕子》这篇文章,同学们还记得学唱过的关于燕子的儿歌吗?老师这样一问,我们就又唱起了“小燕子/穿花衣……”老师也跟着我们一起唱,唱毕,老师开始领着我们读课文,“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时至今日,让我觉得小学时的语文老师确实很具水平,那种诱发式的教学,让我们循序渐进地步入了知识的殿堂,每见到燕子,就会想起这难以忘怀的章节。 我的思绪也飘忽到了儿时和父母一起到地里参加劳作的一些场面,那些场景里,也是有燕子伴随的。春播时节,父亲在前面边唱着牛歌边扶着犁把,一沟沟的红土就像翻过的一页页书页。红土地就是父亲读不厌倦的课本,这本书,在农村,为人父母从小就要领着自己的子女阅读的。我跟在父亲后面,背着一个装满种子的布包,时而不时地从布包里取出种子撒在父亲翻过的书页上。燕子就在我们头顶飞来飞去,它们“唧唧”叫唤着,飞得很低,像是为我们的辛勤劳作而感动,又像是为我们把握节令而拍手喝彩。我们休息的时候,燕子们会飞到牛角上停歇,牛们反感了,就会扭头一甩,燕子们就急忙“唧唧”惊叫着迅速起飞;它们会停歇在犁把上,为我们唱起美丽动情的歌谣,为我们消除劳累…… 燕子这春光里最活跃的精灵,怎么能不为人们所喜爱呢?在农村,人们把它当作吉祥物,猎枪不会对准它,小孩子的弹弓不会射向它,再顽皮的孩子经大人的教育也不会掏燕雏来玩,人们都欢迎燕子到自家的屋檐下做窝,他们认为燕子到自家的屋檐下做窝会让他们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文人墨客也钟爱燕子,他们把燕子入歌入文入画。很多歌曲里有燕子的身影;很多文人这样描绘燕子:“小燕子又黑又亮的羽毛像是抹了油,白肚皮就像是穿着一件白衬衣”。“燕子飞行的时候,漂亮极了。那狭长的翅膀,那分叉的尾巴,都像由最高明的画家画出来的,没有一个姿势不美”。“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燕子的巢很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里面铺着柔软的羽毛、干草及细软的杂屑等物。燕群有时如掠天长剑,横空刺去;时而又如战斗机群,俯冲而来,在停宿处周围的空中飞翔着,回荡着……”很多画家的春光图里,燕子也在或飞或停…… “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燕子确实最钟情于春天的。不知是被碧草绿树红花吸引,不知是为如甘如霖的春雨召唤,不知是想沐浴和煦的暖阳,燕子总是春光里最活跃的精灵,它活跃在人世间,它活跃在人们心间……
2005.5.8.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