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西古镇[原创]
2021-12-28抒情散文塞上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33 编辑
磨西古镇路过雨城雅安的时候,听说此地雅女俊秀,雅语动听,雅鱼味美,可惜都没能谋面,车子就钻入通往川西的大山里。
路狭窄起来,两旁的山高峻起来,空气里也有……
磨西古镇路过雨城雅安的时候,听说此地雅女俊秀,雅语动听,雅鱼味美,可惜都没能谋面,车子就钻入通往川西的大山里。
路狭窄起来,两旁的山高峻起来,空气里也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33 编辑 <br /><br />磨西古镇
路过雨城雅安的时候,听说此地雅女俊秀,雅语动听,雅鱼味美,可惜都没能谋面,车子就钻入通往川西的大山里。
路狭窄起来,两旁的山高峻起来,空气里也有了丝丝凉气。导游告诉大家,二郎山到了。这是歌里早就听过的名字,听她一说,心里不由地产生一种敬意。青松紧裹,陡峭挺拔,冷风扑面。顶部被云雾笼罩着,俨然一股灵气在周围徘徊,神秘而古矍。上山的路曲曲折折,一走三停。下山的车和上山的车在拐弯处极力躲闪着,吼叫着,宁静的山顿时热闹起来。穿过隧洞,路平坦多了。车在云上跑,水在空里流,风压弯了矮矮的小树。大家还在啧啧称奇,北面山坳里飞过来一股雾气,雨丝就落下来,浸湿了头发和衣裳。山下几间房子在雨里静默着,仿佛几个火柴盒散乱地闲置在一起。一股清亮的水流从谷后面窜出,那就是世人瞩目的大渡河。
(一)大渡河与铁索桥
两山对峙,大渡河从斜刺里穿过来,就隔断了南北交通。南山紧依山势修建了一座古寺,红墙碧瓦,绿树掩映,神秘而庄严,一座石碑上书写着红色大字:一统江山。北山脚下是一片平地,岸边修一城楼,穿过楼门就是铁索桥了。十几根碗口粗的铁链横在大渡河上空,铺以宽厚的木板,就构成了一座完整的桥。这是当年唯一的南北通道,商贾行旅,藏羌汉白,贩夫走卒,兵马山货,都必须通过这座桥,既而辗转到其他地方,所以无论从交通或军事,都显得尤为重要。
当年两军举着灯笼、火把,星夜兼程,最后在十八勇士荡气回肠的奋力一搏中,改写了一段历史。一个天堑阻挡不了历史的洪流,正如一块石头阻挡不了车轮滚滚一样,那一面大纛给这条河和这座铁索桥披上了永久的红色。
走上铁索桥,峡风扑面,脚下滚雷轰鸣,似乎大地都在颤抖,血液也仿佛凝固了一般。抓紧链子,弯着腰,眼瞅着前方,才在颤颤微微地摇晃到对面,许多人已脸色微变,有点汗意了。站在桥上,往昔的炮声和呐喊似乎还在耳旁回响……青山肃立,湍流若箭,消失在青山深处。
(二)磨西古镇
车到古镇的时候已近黄昏。安顿好住宿,我就独自一人溜达到了大街上。
磨西古镇修筑在一个东西北三面绕水环山的倾斜平台上,南高北低。一条从北山峡谷蜿蜒而上的石道,在古镇的入口岔成两条并行的马路,一条往东通向贡嘎雪山,一条往南直接通往200多里外的康定。丁字形小街以外,村落和楼房紧凑地聚拢在一起,低头相向,亲密攀谈。说是古镇,实际上古旧的民居已经不多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小洋楼或刷新一白的平房。
集市并不大,山民三三两两地携带山货或菜蔬出门,随意地在马路两旁摆开,也不大声吆喝,黝黑的脸庞就是最引人注目的广告。指指地摊上的货物,友善地笑笑,算是打了招呼。你可以买,可以不买,随手把玩也不会惹他们生气。肉架上就半口猪,一会儿就刀子入袋,案空人走。其间最能引起游人兴趣的就是山药了,什么清热解毒的冰山雪莲,壮阳滋阴的冬虫夏草,野生的灵芝,刚出土的天麻等等,举不胜举,叫游客不由得产生买一点的欲望。此外,鹿皮,牦牛头,羚羊角,贡嘎山的玉琢磨的器物和饰物,兽骨做的梳子和工艺品,以及山菜和藏服,也会叫你眼热一阵子。
走累了,你可以随意在一家饭馆里坐下来,品一杯他们自泡的药酒,点几道他们的地方菜肴,然后和他们谈谈山外的生活和见闻,山里的日月和清闲。酒入口烈而醇,菜入口香而清,仿佛乡音乡情在肚里回转一样,经久不散。酒足饭饱后,挥挥手,他们也不挽留,憨厚地一笑,就当作别。
走出饭馆,正是黄昏。紫红色的夕阳在西边的山豁口劈开一条光芒大道,古镇一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一半沉浸在硕大的阴影里,古镇就一半脸红,一半脸黑了。炊烟袅袅升起,在镇子上空散开,与山坳里转出的云雾连成一片,分不清哪儿是云雾,哪儿是炊烟了。这时,金花寺的钟声从远处传来,空旷而悠远,肃穆而庄严。忽然,有人大喊:“贡嘎雪山!”寻声望去,东面久久不开的云雾在黄昏的风里散了,露出一座白里透红、玉笋一样的雪山来。天出奇的蓝,仿佛会把你融化了一般。一缕淡淡的云横在腰间,在周围青葱山峦的陪衬下,妩媚而圣洁,并带着固有的神秘与古远。我似乎释然了,与雪山久久对望着,心底空明,半晌无言。
是啊,在人群里呆久了,难免沾染了烟火气和尘土味,沾染了俗世的杂念和物欲。但在雪山面前,都那么微乎其微,轻若风,淡若水,逝去无痕。我也明白了藏族人为什么口念佛号,五体投地地围着他们心中的灵山,一步一跪拜了。心有圣灵之山,沧浪之水,可以濯洗灵魂的污垢和斑斑暗记。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来到汤池,剥得葱根一样泡进去,头枕着土生土长的山石,与这黄昏后的大地融为一体。一切都远了,淡了,风似有似无,水浸软了疲劳而坚硬的躯体,我仿佛听到了体内的流水声……
不知什么时候,不远处一阵喧哗声和节奏明快的藏乐惊醒了我。原来,游客们在喝足马奶子酒,吃完烤全羊后,在跳锅庄了。
高原的夜清冷而怪异。星星似乎就在你的窗前,月亮悬在半空,仿佛一伸手就可摸到。天色银灰,夜鸟声从松林里飘过来,山暗黑而凝重,镇子就越发清幽了。
(三)冰川雪谷
清晨,我还在酣眠中,就被导游叫醒。出门一看,山谷间雾气正浓,西边的山顶却已被旭日映得通红。我们一行20余人就坐着大巴向冰川进发。
车愈爬愈高。钻过数不清幽深的松林,终于在临近中午时到达了三号驿站,冰川的冷气已经吹衣扑面了。攀上巨石,绕过被枯叶覆盖的无底深渊,在一个卖烤羊肉串的带领下,步行近半个钟头,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冰川前。
初看灰白如石,临到跟前才看清那是一陀陀重达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巨型冰块。在小冰山之间徘徊,挪进,逡巡迟疑。用脚尖探清楚坚实与否,才敢踩上去,要么就会仰面朝天,真正让大家暴笑一回。手摸在冰面,渗骨的冷。风在耳边呢喃,冰下的融水快乐地轻笑着,越过前川,在古镇一带与其他水流相会,唱着歌儿奔出山外,奔向陌生的远方。
丛林以上是草甸子,草甸子以上便是雪山了。正午时分,阳光分外刺眼,冰坡高处的雪山洁白如玉,亭亭而立。嘘唏着,赞叹着,以心灵与这等了不知道多少万年的雪山对晤着,交谈着。远古洪荒的消息,鸿蒙初开时的印记,在这张立体的大白纸上书写得细致而清晰;生命的匆促,光阴的短暂,尘世的喧嚣,在这亘古的雪山面前是那样微不足道,相形见绌!
一次次回首看着安然而坐的雪山,仿佛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在望着我们,投来怜恤,抑或严肃的目光。我猜不透这目光背后深远的意义,但我知道,人与自然本是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谁离开谁,谁破坏了谁,都会是空前绝后的灾难和无法弥补的遗恨!如广告词上说的那样——“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四)深山话药
在冰川前,我又一次见到了卖草药的山民,还那样朴实,一脸焦黑。他们向我们介绍着药材的功效和本地药材与平原地带药材的不同,言辞恳切,手上还沾着已经风干的泥巴。
采草药分季节,分节气,分时辰,分位置高下,分山阴山阳等。一般药材经过一冬蓄积,春嫩时节刚是药气勃发的时候,采而用之,必然比普通时节采的功效要好得多。另外就是冬敛时分了。一年光华照耀,几乎所有药性全存于根须,采来疗救人,也是功效倍增。至于节气,时辰,全因药种不同各异,一般都是有露水或晨雾时采着佳,正午采着劣些。高处的药不会轻易被人采到,生长过程又慢,受日月光华浸润时间长,蓄积的药性就更强。有些药材本来性喜高寒、阴凉或潮湿,如雪莲,灵芝等。它们之所以能治许多疑难病症,都来缘于它们的根性和生长环境。此外,山阴处药多而性强,山阳处药少而性弱,如此等等,因条件和药材本身而定,不可同样对待。
采药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同。有手拔或手挖,也有用锄头挖掘的。但山是石山,上覆草树,下面是坚硬而光滑的石头或浮土,脚落不实就会坠崖丧命而致全家无靠,所以,药长成不容易,采药更不容易。像冬虫夏草就生长在山顶云雾线上,那里刚好潮湿而滑润,难以攀缘。另外,这种草药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寄生和结合体,会跑也会缩。看见就得抓住,快挖,要么会跑掉或缩进土里再也找不见。所以,采药先得敢于冒险,次而得知药性、生长位置和最佳采挖时候。由此看来,采药难,采到好药更难!
但大凡名贵药材都生于深山或陡峭的山巅,得之不易。而世人之病也越来越深,越难以医治,甚至非深山之药而无法疗救,那可真是奇怪的事了啊!巫山小三峡有一个村子,坐落在四面如斧劈刀削的山顶上,但村民多长寿。后经专家考察,研究,鉴定,原因是村民常年生活在没污染,古朴淳和的自然状态,又常饮一种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的茶料,所以长寿。但现在的人怕死,老少一样。小病小养,大病大养,没病保养。岂不知人在平衡和循环中才能长寿和安康?品性低劣、污念横流都是破坏这平衡和循环的敌人,哪能求得长寿而不疆?
雪线越来越高,采药越来越难,世人之病越来越重,等到有一日山无药可采,水无点滴可用,我们这伟大的灵长类就该为自己在这星球上的繁衍和续存划上句号了。
走在川西,与雪山对晤,我像草一样卑微!
路过雨城雅安的时候,听说此地雅女俊秀,雅语动听,雅鱼味美,可惜都没能谋面,车子就钻入通往川西的大山里。
路狭窄起来,两旁的山高峻起来,空气里也有了丝丝凉气。导游告诉大家,二郎山到了。这是歌里早就听过的名字,听她一说,心里不由地产生一种敬意。青松紧裹,陡峭挺拔,冷风扑面。顶部被云雾笼罩着,俨然一股灵气在周围徘徊,神秘而古矍。上山的路曲曲折折,一走三停。下山的车和上山的车在拐弯处极力躲闪着,吼叫着,宁静的山顿时热闹起来。穿过隧洞,路平坦多了。车在云上跑,水在空里流,风压弯了矮矮的小树。大家还在啧啧称奇,北面山坳里飞过来一股雾气,雨丝就落下来,浸湿了头发和衣裳。山下几间房子在雨里静默着,仿佛几个火柴盒散乱地闲置在一起。一股清亮的水流从谷后面窜出,那就是世人瞩目的大渡河。
(一)大渡河与铁索桥
两山对峙,大渡河从斜刺里穿过来,就隔断了南北交通。南山紧依山势修建了一座古寺,红墙碧瓦,绿树掩映,神秘而庄严,一座石碑上书写着红色大字:一统江山。北山脚下是一片平地,岸边修一城楼,穿过楼门就是铁索桥了。十几根碗口粗的铁链横在大渡河上空,铺以宽厚的木板,就构成了一座完整的桥。这是当年唯一的南北通道,商贾行旅,藏羌汉白,贩夫走卒,兵马山货,都必须通过这座桥,既而辗转到其他地方,所以无论从交通或军事,都显得尤为重要。
当年两军举着灯笼、火把,星夜兼程,最后在十八勇士荡气回肠的奋力一搏中,改写了一段历史。一个天堑阻挡不了历史的洪流,正如一块石头阻挡不了车轮滚滚一样,那一面大纛给这条河和这座铁索桥披上了永久的红色。
走上铁索桥,峡风扑面,脚下滚雷轰鸣,似乎大地都在颤抖,血液也仿佛凝固了一般。抓紧链子,弯着腰,眼瞅着前方,才在颤颤微微地摇晃到对面,许多人已脸色微变,有点汗意了。站在桥上,往昔的炮声和呐喊似乎还在耳旁回响……青山肃立,湍流若箭,消失在青山深处。
(二)磨西古镇
车到古镇的时候已近黄昏。安顿好住宿,我就独自一人溜达到了大街上。
磨西古镇修筑在一个东西北三面绕水环山的倾斜平台上,南高北低。一条从北山峡谷蜿蜒而上的石道,在古镇的入口岔成两条并行的马路,一条往东通向贡嘎雪山,一条往南直接通往200多里外的康定。丁字形小街以外,村落和楼房紧凑地聚拢在一起,低头相向,亲密攀谈。说是古镇,实际上古旧的民居已经不多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小洋楼或刷新一白的平房。
集市并不大,山民三三两两地携带山货或菜蔬出门,随意地在马路两旁摆开,也不大声吆喝,黝黑的脸庞就是最引人注目的广告。指指地摊上的货物,友善地笑笑,算是打了招呼。你可以买,可以不买,随手把玩也不会惹他们生气。肉架上就半口猪,一会儿就刀子入袋,案空人走。其间最能引起游人兴趣的就是山药了,什么清热解毒的冰山雪莲,壮阳滋阴的冬虫夏草,野生的灵芝,刚出土的天麻等等,举不胜举,叫游客不由得产生买一点的欲望。此外,鹿皮,牦牛头,羚羊角,贡嘎山的玉琢磨的器物和饰物,兽骨做的梳子和工艺品,以及山菜和藏服,也会叫你眼热一阵子。
走累了,你可以随意在一家饭馆里坐下来,品一杯他们自泡的药酒,点几道他们的地方菜肴,然后和他们谈谈山外的生活和见闻,山里的日月和清闲。酒入口烈而醇,菜入口香而清,仿佛乡音乡情在肚里回转一样,经久不散。酒足饭饱后,挥挥手,他们也不挽留,憨厚地一笑,就当作别。
走出饭馆,正是黄昏。紫红色的夕阳在西边的山豁口劈开一条光芒大道,古镇一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一半沉浸在硕大的阴影里,古镇就一半脸红,一半脸黑了。炊烟袅袅升起,在镇子上空散开,与山坳里转出的云雾连成一片,分不清哪儿是云雾,哪儿是炊烟了。这时,金花寺的钟声从远处传来,空旷而悠远,肃穆而庄严。忽然,有人大喊:“贡嘎雪山!”寻声望去,东面久久不开的云雾在黄昏的风里散了,露出一座白里透红、玉笋一样的雪山来。天出奇的蓝,仿佛会把你融化了一般。一缕淡淡的云横在腰间,在周围青葱山峦的陪衬下,妩媚而圣洁,并带着固有的神秘与古远。我似乎释然了,与雪山久久对望着,心底空明,半晌无言。
是啊,在人群里呆久了,难免沾染了烟火气和尘土味,沾染了俗世的杂念和物欲。但在雪山面前,都那么微乎其微,轻若风,淡若水,逝去无痕。我也明白了藏族人为什么口念佛号,五体投地地围着他们心中的灵山,一步一跪拜了。心有圣灵之山,沧浪之水,可以濯洗灵魂的污垢和斑斑暗记。
天渐渐地暗下来了,我来到汤池,剥得葱根一样泡进去,头枕着土生土长的山石,与这黄昏后的大地融为一体。一切都远了,淡了,风似有似无,水浸软了疲劳而坚硬的躯体,我仿佛听到了体内的流水声……
不知什么时候,不远处一阵喧哗声和节奏明快的藏乐惊醒了我。原来,游客们在喝足马奶子酒,吃完烤全羊后,在跳锅庄了。
高原的夜清冷而怪异。星星似乎就在你的窗前,月亮悬在半空,仿佛一伸手就可摸到。天色银灰,夜鸟声从松林里飘过来,山暗黑而凝重,镇子就越发清幽了。
(三)冰川雪谷
清晨,我还在酣眠中,就被导游叫醒。出门一看,山谷间雾气正浓,西边的山顶却已被旭日映得通红。我们一行20余人就坐着大巴向冰川进发。
车愈爬愈高。钻过数不清幽深的松林,终于在临近中午时到达了三号驿站,冰川的冷气已经吹衣扑面了。攀上巨石,绕过被枯叶覆盖的无底深渊,在一个卖烤羊肉串的带领下,步行近半个钟头,我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冰川前。
初看灰白如石,临到跟前才看清那是一陀陀重达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巨型冰块。在小冰山之间徘徊,挪进,逡巡迟疑。用脚尖探清楚坚实与否,才敢踩上去,要么就会仰面朝天,真正让大家暴笑一回。手摸在冰面,渗骨的冷。风在耳边呢喃,冰下的融水快乐地轻笑着,越过前川,在古镇一带与其他水流相会,唱着歌儿奔出山外,奔向陌生的远方。
丛林以上是草甸子,草甸子以上便是雪山了。正午时分,阳光分外刺眼,冰坡高处的雪山洁白如玉,亭亭而立。嘘唏着,赞叹着,以心灵与这等了不知道多少万年的雪山对晤着,交谈着。远古洪荒的消息,鸿蒙初开时的印记,在这张立体的大白纸上书写得细致而清晰;生命的匆促,光阴的短暂,尘世的喧嚣,在这亘古的雪山面前是那样微不足道,相形见绌!
一次次回首看着安然而坐的雪山,仿佛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在望着我们,投来怜恤,抑或严肃的目光。我猜不透这目光背后深远的意义,但我知道,人与自然本是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谁离开谁,谁破坏了谁,都会是空前绝后的灾难和无法弥补的遗恨!如广告词上说的那样——“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类的眼泪!”
(四)深山话药
在冰川前,我又一次见到了卖草药的山民,还那样朴实,一脸焦黑。他们向我们介绍着药材的功效和本地药材与平原地带药材的不同,言辞恳切,手上还沾着已经风干的泥巴。
采草药分季节,分节气,分时辰,分位置高下,分山阴山阳等。一般药材经过一冬蓄积,春嫩时节刚是药气勃发的时候,采而用之,必然比普通时节采的功效要好得多。另外就是冬敛时分了。一年光华照耀,几乎所有药性全存于根须,采来疗救人,也是功效倍增。至于节气,时辰,全因药种不同各异,一般都是有露水或晨雾时采着佳,正午采着劣些。高处的药不会轻易被人采到,生长过程又慢,受日月光华浸润时间长,蓄积的药性就更强。有些药材本来性喜高寒、阴凉或潮湿,如雪莲,灵芝等。它们之所以能治许多疑难病症,都来缘于它们的根性和生长环境。此外,山阴处药多而性强,山阳处药少而性弱,如此等等,因条件和药材本身而定,不可同样对待。
采药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同。有手拔或手挖,也有用锄头挖掘的。但山是石山,上覆草树,下面是坚硬而光滑的石头或浮土,脚落不实就会坠崖丧命而致全家无靠,所以,药长成不容易,采药更不容易。像冬虫夏草就生长在山顶云雾线上,那里刚好潮湿而滑润,难以攀缘。另外,这种草药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寄生和结合体,会跑也会缩。看见就得抓住,快挖,要么会跑掉或缩进土里再也找不见。所以,采药先得敢于冒险,次而得知药性、生长位置和最佳采挖时候。由此看来,采药难,采到好药更难!
但大凡名贵药材都生于深山或陡峭的山巅,得之不易。而世人之病也越来越深,越难以医治,甚至非深山之药而无法疗救,那可真是奇怪的事了啊!巫山小三峡有一个村子,坐落在四面如斧劈刀削的山顶上,但村民多长寿。后经专家考察,研究,鉴定,原因是村民常年生活在没污染,古朴淳和的自然状态,又常饮一种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的茶料,所以长寿。但现在的人怕死,老少一样。小病小养,大病大养,没病保养。岂不知人在平衡和循环中才能长寿和安康?品性低劣、污念横流都是破坏这平衡和循环的敌人,哪能求得长寿而不疆?
雪线越来越高,采药越来越难,世人之病越来越重,等到有一日山无药可采,水无点滴可用,我们这伟大的灵长类就该为自己在这星球上的繁衍和续存划上句号了。
走在川西,与雪山对晤,我像草一样卑微!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