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已发)
2021-12-28经典散文
[db:简介]
白地
石广田
石广田
村头的白地一直是我幼年时的哑谜,它们环绕在村子周围,不种小麦也不种油菜,从秋末一直荒到早春。
冬天,白地是我和小伙伴儿们最好的演武场,摔跤、斗鸡、翻筋斗……就算无数次倒在地上,松软的泥土也不会让我们受伤,比在坚硬的打麦场上玩耍让大人更放心。春天,到白地上挖野菜,没有麦苗的遮挡,荠菜、水萝卜棵都无处藏身,不费多大功夫就能剜满篮子。我们喜欢白地,可没人知道为什么白地就这么白着。
我问过爷爷,他说的道理我似懂非懂:“薄地得养。咱没那么多肥料,一年种两季,也多打不了多少粮食。‘人哄地皮,地哄肚皮',还不如不折腾。”那时候还没有化肥,地里的肥料,全靠积攒的牲口粪和夏天沤的庄稼秸秆,远远不够用。肥料都施到好地里,顾不上村边的孬地,孬地也就成了白地。
其实,白地也叫做春地。开春天气暖和起来,人们就把冬天积攒的少量肥料拉到白地里,给春庄稼做准备。等过了清明,玉米、花生、黄豆、棉花、红薯、芝麻一一栽种,白地才焕发出生机。
春庄稼有自己的优势。割了油菜、小麦再种下一茬庄稼,都是火急火燎的“铁茬抢播”,根本来不及再施肥料。而这个时候,春庄稼已经长到一揸高了。雨水丰沛的盛夏时节,春庄稼的长势更加喜人:结穗、开花、孕籽,都比夏庄稼快一步,让人们早早看到收成的希望,心里踏实许多。春庄稼熟得也早,夏玉米、夏花生还是水籽,春玉米、春花生就可以烤着煮着吃了,对于缺少零食的我们非常解馋——这大概也是我喜欢白地的另一个缘故吧。
爷爷的话似乎也不全对。比如有一年,大伯家的一块白地上明明堆着肥料,却也不种庄稼。到了春天,大伯在白地上种棉花,我惊奇得不得了。后来才知道,堂兄到了腊月要结婚,做新被子、新褥子,春棉花才最暖和。谁知道故意留下的白地,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有了化肥和套种技术以后,白地就慢慢消失不见了。庄稼新品种越来越多,机井打了一眼又一眼,人们种地也比以前用心。爷爷眼里的薄地全部变成了一年两熟的“吨粮田”,谁也舍不得让地白着少了收成。
前几天看新闻,“白地”一词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一些地方,因为种粮不赚钱,许多耕地由一年两熟变成了一年一熟,甚至还出现“撂荒”长年成了白地。有人为此心疼,有人却说这叫做“休耕”,可以恢复地力,长出来的庄稼都是“绿色产品”,能卖上好价钱。谁是谁非,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