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赣西北铜鼓——往事何堪之一

2021-12-28经典散文
[db:简介]


“走,去江西,吃饱饭。”
这是一个越来越微茫、越来越渺远、越来越快要被人遗忘的声音,如今,一个寻访者,一群受访人,不断地将它重新提起,却是令人深感陌生而又令人无不震撼、无不阵阵背冷后怕。讲真,60年前的庚子年间,那些向生而逃的湘湖人或许都深深记得,这句话,曾经在湘湖省境内不胫而走。
不过,此话中的“江西”,并非泛指赣鄱大地,而是直指湘赣边境的一个小小角落——赣西北的铜鼓。听当地人说,“那三年”,全国各地饥荒连连,铜鼓也未能幸免,但很多地方不断传来死人的消息,而赣西北的铜鼓却没有饿死过一个人,不仅没有饿死过一个人,还让无数的湘湖人、湖北人、安徽人……在这里活了下来。
这或许是一种真实的描述。
已故友人李恭仁先生《铜鼓赋》曰:“……晋延伦首题‘铜鼓石’,是为地名;许旌阳初试除魔剑,惊起金鸡……斯地也,周封艾国,唐入武宁,隶属浔阳,疆连楚越……三桥跨两岸,一脉贯九溪,怪石添奇,峭壁凌霄……秋收起义策源,中国革命奠基。万寿宫,毛泽东运筹帷幄;大龙山,彭德怀叱诧风云……丹心赢得艳阳天,热血染成红土地……”
这篇辞赋,道尽了铜鼓的沧海桑田。概括而言就是,铜鼓山迆九岭,地接三湘,是“吴头楚尾”的偏僻之地,伟人创基的革命老区。据《铜鼓县志》载,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前,铜鼓有15.9万余人,而到新中国前夕,却只剩下4.8万余人了。
白云苍狗,斯世变幻。1958、1959、1960、1961年的那段岁月,神州赤县赤地千里,天南地北惊现饿殍。许多地方笼罩着死亡的阴影,一幕幕生离死别的人间悲剧不断上演。或如在湘湖之地,人们目睹着一个个亲人在极度饥饿中死去,痛楚不已。
然而,这个饱经战乱蹂躏、地广人稀的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地——铜鼓,却以其让人能“吃饱饭”的惊世传奇,无形中给那些远方的人们带去了微光,带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奔头,于是,数不胜数的湘湖人循着这句“去江西,吃饱饭”的微光,毅然背井离乡。一时间,湘湖道上,无以计数的人们义无反顾,空腹忍饥,或穿草鞋、或打赤脚、或推独轮车、或挑篾箩担……拖儿带女,接踵登程。他们大都昼伏夜行,徒步翻越大围山,翻过三枣岭,朝着唇齿相依的赣西北,朝着九岭山下的铜鼓县——蜂拥而来。
不长不短的三四年间,远超万计的外来人:皖人、鄂人……尤其是湘湖人,纷纷在茫茫黑暗、星月冷光中,像奔向晨曦一样,向着“吃饱饭”的铜鼓滚滚而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