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发一个多年前的文言散文集后记

2021-12-28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的灵魂在风中呼啸》后记


      没想,憋着一口气,竟写了140多个文言文记。连自己都很惊讶,只能说古代的文体,也是不错的表达方式。
      坦率地说,我笔下的文字,与古代的“今文”及“韵文”有不小的区别。几乎所有篇什,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小说的方式进行抒写,注重细节和人物的精神动向,使得文字具有更强的弹性和穿透力,更有广阔的精神内涵。比如《青皮树记》里的鸟类之搏,无疑是一个隐喻,富有强烈的宿命意识。这种弱肉强食的人间秩序,带给人的,只可能是浓烈的哀伤与惆怅。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和谐与共的呼唤。需要说明的是,我的这些“记”,在古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变形与改装,既通俗易懂、无典可寻,又加入了一些方言,还用了不少骂人的话。这样,显得更加本质,更有现代性,也算是一种改革吧。谁说文言文不能注入新的血液?除非他是个傻卵,顽固不化。
      再者,在阅读前人的文字时,惊异地发现,其记或赋,不外乎两种倾向。一种是政治口号,无非图解观念,没有最基本的人间真情和带血的生命体验。比如《岳阳楼记》,便是儒家道统意识极为浓郁的文字,在向腐朽的堪为垃圾的王道靠拢。这样的文字,不宜读,有害无益。另一种具有深入灵魂和骨髓的生命体验,是对生命内核的抒写。如《兰亭集序》《吊古战场文》《祭十二郎文》《小石潭记》《祭侄明文稿》《醉翁亭记》《前赤壁赋》《五人墓碑记》《项脊轩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序略》等等,发乎情,出乎声。呈现出来的,是人间的大痛、大悲、大爱或大悟。显然,这些文字,是血与魂的融合,是真性情,是水土上长出来的精神。其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直指人的心尖,直抵人的心魂。读之,扼腕浩叹,辗转不能寐。因此,文学的不朽性,往往源出于此。
     说真话,我的笔墨始终向下,伸向庸常的生活与生命,伸向土地深处,抒写其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揭示其善良或丑陋的灵魂。从而,捍卫人的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唤醒人们和睦与共、自由平等。说穿了,我就是个草根,没那么多不着边际的抱负,也压根不屑古代士大夫那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因为,我崇尚的是道,是逍遥,是众生平等。极力探究的是生命的存在、本质与内核。所以,我的文字,充满浓郁的水土气味、阳光气味、汗水气味,甚至还有点血腥气味和诡秘色彩,姑且称为“草根文学”好了。鉴于此,乱说了一通。


                                                                 
                                                                                                                                                                  2 014年4月30日于古梅溪之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