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杜甫江阁

2021-12-28经典散文
[db:简介]


        杜甫自号少陵野叟。晚年流落江南,过着“亲朋无一字,老病无依归”的生活。没有工作,没有住房,无处安家,食不裹腹!正如他的诗中写到的:“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忆往昔,叹今朝,几多愁!“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杜甫在湖南生活了大概两、三年吧。那个日子苦啊!年老力衰,衣食没有着落,不知道怎么生活!没有家,住不起旅馆,甚至住不起草堂,只能寄身于一只破旧的小舟!无奈“屋漏偏逢连阴雨”!江南洪水期被困住,十多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后来耒阳县令因喜爱杜甫的诗,特召一见。杜甫因饥饿,也顾不得许多,就向县令乞求食物。县令给了杜甫许多烤牛肉,还有许多白酒。好久没有吃到东西,杜甫的肠胃已经萎缩!吃的太疾,吃的太多,又喝了许多酒,竟然给撑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中曾经写到徐福贵的小外孙吃豆子给撑死的故事。其实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吃东西撑死人的事情,我曾经听老人们说过好多次!郭沫若说,杜甫确实是吃死的,不过不是撑死的,是被毒死的,死于食物中毒!因为县令给的肉太多了,吃了很久,又是夏天,杜甫吃了馊肉!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太可信!不过杜甫确实是死在船上的。客死江中,身死异乡!
        杜甫享年五十九岁。这个岁数在古代也算是得了寿终。杜甫在湘江上生活了很长时间,又是在江上去世,长沙政府给杜甫建江阁算是很合理。可是不知道这个阁楼是不是建的很豪华?投入了很多银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吾楼独破,受冻死亦足。”盖那么大,那么阔气的阁楼,不为住人,只为人看,杜甫会怎么想?是天下人都有房子住?都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都能吃得饱,吃得好,穿的暖和?
杜甫生前是极其关注民生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首先想到的是自然万物,是全天下老百姓,他从来是不计较个人的利害的!他的《三吏》、《三别》、《从军行》、《兵车行》……那一个不是在关注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魂欲不胜簪。”杜甫的忧国忧民是没人能比得了的!让杜甫受这么大的恩惠,让人们来参观,来顶礼膜拜,杜甫哪堪承受!
国家、地方政府首先看的是GDP。旅游刺激消费是个很好的办法!政府高投入,高回报,短期就能见到成效!杜甫是个金字招牌,抢消费者腰包是第一位的,与推广文化,与推介杜甫和杜甫的诗歌关系不大,与纪念杜甫关系也不大!
        杜甫生前是落魄的,湖南更是伤心地!这么隆重,这么风光的被人瞻仰,让杜甫情何以堪!太吵!太喧闹!太杂!太脏乱!这些个太俗了,他老人家只是想要个清静的生活!“移驻南山,岁晚田园,把酒话桑麻”是杜甫最想要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