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 淫
2020-09-17叙事散文夏冰
当我把目光再次投向它们,那个散发着亲切熟悉气息的二郎堂院,院子里的那些门窗,那些沧桑老旧的石阶,那堵层叠垒砌在一起的石头墙,那石头墙上高大威严的办公室,那随意杂陈的奇形怪状的乱石,那苔藓斑驳的石头缝,——一切恍如昨天。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们的
当我把目光再次投向它们,那个散发着亲切熟悉气息的二郎堂院,院子里的那些门窗,那些沧桑老旧的石阶,那堵层叠垒砌在一起的石头墙,那石头墙上高大威严的办公室,那随意杂陈的奇形怪状的乱石,那苔藓斑驳的石头缝,——一切恍如昨天。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们的质地,时间永在向前,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成为了一个知天命之年的老者,但就是这样神奇,尽管很多已经改变,很多已不再存在,然而那些残存的,固有的,依然顽强地呈现出四十年前的味道,气息,和氛围。而面对着这一切的时候,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心安,踏实,温暖。
这个所在是遗山寺,也叫神山古刹,是我多少次梦回故地、魂游其间的所在。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原先,它是作为定襄古八景之一的一座寺庙,按照山势建筑在定襄神山村东的一座土山上,由二郎堂院、上寺、下寺、奶母庙等组成。二郎堂院在最西侧,是一个正方形大院,建有坐北朝南的二郎殿三间,属唐朝形制。殿前建有二郎堂。这个二郎堂院便是后来学校办公室、师生宿舍所在的区域,也是我课余时间自由活动的领地。据史载,近两三百年以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学士们纷纷慕名来到遗山,吟诗作赋,游赏观览,并留下了珍贵的文墨古迹。像唐代宋文友,宋代惠勤、米芾,金代孙九鼎、元好问、赵元,元代郝经、郝天挺、赵风,明代安嘉士、王立爱、傅山,清代王时炯、钟一诚、张世禄,等等……,尤为著名的是金代大诗人、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元好问,不但年幼时在定襄外祖父家居住,青年时还在神山留月轩读书,经常与大诗人赵元、著名诗人田紫芝等相聚遗山……可惜在战火和文革中,厄运来临,二郎堂院的二郎殿被拆除,上寺除留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的魁星砖塔外,其余均被拆光,下寺原建筑已荡然无存。……值得欣慰的是,拥有前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人们不堪忍受这座古刹的肃杀与凄清,通过考察,策划,筹集资金,开始了对寺庙整体格局的修葺完善工程。目前,二郎堂院和上寺大殿已经竣工,其余部分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工程负责人跟我说,会尽量依照修旧像旧原则完成复建工程。这是个良好的愿望,但彻底复原,显然已是奢望。那些破坏掉的,永远无法重新走进世人的目光里了。
正是午后三四点光景,西斜的日头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阳光铺在那些斑驳的石头上,就像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你完全可以尽心欣赏,沉陷。是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触。沉陷其中,浸淫其中,放浪形骸。这样的时刻属于纯粹的自我空间。我隐约看到了一个纵深度鲜明的空间。我在其中,看我自己能看见的,听我自己能听见的,想我自己能想到的,几乎忘记了一切。一个工人扛着铁锹走来,看着我的眼神里不乏诧异,或许他觉得像我这样,一个人面对光秃秃的怪石头十分沉浸的样子,比较古怪吧,我向他微微一笑,点点头,他报之以憨憨的一笑,挥挥手,不慌不忙往山上走去。
漫步二郎堂院,在那些杂草丛生的乱石间踟蹰,一种深重悠远的感触氤氲心间。我伸手抚摸那些苍老剥蚀的阶石上的坑坑洼洼。我注目一进校门左手坐北向南的那几间小房子,它们是曾经的校图书室,我精神食粮最初的阵地。随父亲住校上学的日子里,正是这里源源不竭的书籍,填充了我大量的课余时间,培养了我日益浓厚的阅读兴趣。此刻,看着它们,我心里的慰藉无以形容。我把目光投向东侧那个专供我们“子弟兵”捉迷藏的小院子,以及原先有着一架葡萄架的西墙下的空地。恍惚间,我看到了伙伴们的身影,看到了葡萄架下坐在小板凳上看守葡萄的那个十来岁的少年。他佩戴“红哨兵”袖章,捧一本《列宁在1918》的小人书,度过了1974年那些个炎热的中午。现在,我不禁哑然失笑,那是曾经的自己么?这项校领导布置的任务,被我一丝不苟地完成,放在如今孩子们眼里,会是什么情形?
有那么一段时间,老师们纷纷带各自的子女、弟妹来上学。虽然年龄不同,性格相异,又来自四面八方,但孩子究竟是孩子,没用多长时间,我们就热络起来了。子弟兵们最常聚集的地方,是坐落在二郎堂院西南角的伙房,不仅吃饭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而且喜欢每天晚饭后,利用老师们上夜办公的机会,继续待在伙房里,跟做饭的万喜师傅做伴,听万喜说笑话,我们各自轮流讲故事。万喜衔一根自卷的小兰花,吧嗒吧嗒吸得很是欢实,笑眯眯的样子至今难忘。
还有二郎殿后面的兔棚,那几年学校组织养兔子,按班级分笼喂养。我们轮流割回青草来,看兔子一蹦一跳地抢着吃草,看兔子一天天长大,心里的欢喜无法形容。
我久久地流连于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记忆深处的很多东西呼啦啦就袭上心头——孩子们固有的天真稚气,心里头神神秘秘的异性之间的感觉,时代给予的无知愚昧……那场赛诗会,那场批斗会……那些嘶哑了喉咙的声音,那些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那些欢欣,那些惆怅,那些迷茫,那些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光深处,藏匿着无穷无尽的东西,你仔细去看吧,它们都好好地藏在那里。
是的,尽管岁月流淌,当年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渐渐垂垂老矣,但那些曾经,是顽强的,坚韧的,不会轻易流逝,仍然在时光的那一头,向我们凝视着,向我们言说着,满怀深情,绵延不绝……
2014-6-12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4-6-12 11:49 编辑 ] 夏冰
这个所在是遗山寺,也叫神山古刹,是我多少次梦回故地、魂游其间的所在。在这里,我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原先,它是作为定襄古八景之一的一座寺庙,按照山势建筑在定襄神山村东的一座土山上,由二郎堂院、上寺、下寺、奶母庙等组成。二郎堂院在最西侧,是一个正方形大院,建有坐北朝南的二郎殿三间,属唐朝形制。殿前建有二郎堂。这个二郎堂院便是后来学校办公室、师生宿舍所在的区域,也是我课余时间自由活动的领地。据史载,近两三百年以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学士们纷纷慕名来到遗山,吟诗作赋,游赏观览,并留下了珍贵的文墨古迹。像唐代宋文友,宋代惠勤、米芾,金代孙九鼎、元好问、赵元,元代郝经、郝天挺、赵风,明代安嘉士、王立爱、傅山,清代王时炯、钟一诚、张世禄,等等……,尤为著名的是金代大诗人、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元好问,不但年幼时在定襄外祖父家居住,青年时还在神山留月轩读书,经常与大诗人赵元、著名诗人田紫芝等相聚遗山……可惜在战火和文革中,厄运来临,二郎堂院的二郎殿被拆除,上寺除留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的魁星砖塔外,其余均被拆光,下寺原建筑已荡然无存。……值得欣慰的是,拥有前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人们不堪忍受这座古刹的肃杀与凄清,通过考察,策划,筹集资金,开始了对寺庙整体格局的修葺完善工程。目前,二郎堂院和上寺大殿已经竣工,其余部分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工程负责人跟我说,会尽量依照修旧像旧原则完成复建工程。这是个良好的愿望,但彻底复原,显然已是奢望。那些破坏掉的,永远无法重新走进世人的目光里了。
正是午后三四点光景,西斜的日头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阳光铺在那些斑驳的石头上,就像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你完全可以尽心欣赏,沉陷。是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触。沉陷其中,浸淫其中,放浪形骸。这样的时刻属于纯粹的自我空间。我隐约看到了一个纵深度鲜明的空间。我在其中,看我自己能看见的,听我自己能听见的,想我自己能想到的,几乎忘记了一切。一个工人扛着铁锹走来,看着我的眼神里不乏诧异,或许他觉得像我这样,一个人面对光秃秃的怪石头十分沉浸的样子,比较古怪吧,我向他微微一笑,点点头,他报之以憨憨的一笑,挥挥手,不慌不忙往山上走去。
漫步二郎堂院,在那些杂草丛生的乱石间踟蹰,一种深重悠远的感触氤氲心间。我伸手抚摸那些苍老剥蚀的阶石上的坑坑洼洼。我注目一进校门左手坐北向南的那几间小房子,它们是曾经的校图书室,我精神食粮最初的阵地。随父亲住校上学的日子里,正是这里源源不竭的书籍,填充了我大量的课余时间,培养了我日益浓厚的阅读兴趣。此刻,看着它们,我心里的慰藉无以形容。我把目光投向东侧那个专供我们“子弟兵”捉迷藏的小院子,以及原先有着一架葡萄架的西墙下的空地。恍惚间,我看到了伙伴们的身影,看到了葡萄架下坐在小板凳上看守葡萄的那个十来岁的少年。他佩戴“红哨兵”袖章,捧一本《列宁在1918》的小人书,度过了1974年那些个炎热的中午。现在,我不禁哑然失笑,那是曾经的自己么?这项校领导布置的任务,被我一丝不苟地完成,放在如今孩子们眼里,会是什么情形?
有那么一段时间,老师们纷纷带各自的子女、弟妹来上学。虽然年龄不同,性格相异,又来自四面八方,但孩子究竟是孩子,没用多长时间,我们就热络起来了。子弟兵们最常聚集的地方,是坐落在二郎堂院西南角的伙房,不仅吃饭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而且喜欢每天晚饭后,利用老师们上夜办公的机会,继续待在伙房里,跟做饭的万喜师傅做伴,听万喜说笑话,我们各自轮流讲故事。万喜衔一根自卷的小兰花,吧嗒吧嗒吸得很是欢实,笑眯眯的样子至今难忘。
还有二郎殿后面的兔棚,那几年学校组织养兔子,按班级分笼喂养。我们轮流割回青草来,看兔子一蹦一跳地抢着吃草,看兔子一天天长大,心里的欢喜无法形容。
我久久地流连于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记忆深处的很多东西呼啦啦就袭上心头——孩子们固有的天真稚气,心里头神神秘秘的异性之间的感觉,时代给予的无知愚昧……那场赛诗会,那场批斗会……那些嘶哑了喉咙的声音,那些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那些欢欣,那些惆怅,那些迷茫,那些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时光深处,藏匿着无穷无尽的东西,你仔细去看吧,它们都好好地藏在那里。
是的,尽管岁月流淌,当年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渐渐垂垂老矣,但那些曾经,是顽强的,坚韧的,不会轻易流逝,仍然在时光的那一头,向我们凝视着,向我们言说着,满怀深情,绵延不绝……
2014-6-12
[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4-6-12 11:49 编辑 ] 夏冰
很赞哦! ()